【疲勞、胸痛、心悸…左心室肥厚找不出原因 小心「這疾病」減少20年壽命】
59歲的程先生11年前健檢時發現左心室肥厚,但因為沒有慢性病,加上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他不以為意。直到3年前,他突然心跳驟停,經搶救後保住性命,且弟弟在1年前猝死,讓他開始密集檢查,終於確診「法布瑞氏症」…
左心室肥厚盛行率9~15%,常見原因則包括高血壓和主動脈瓣狹窄,但有些人遲遲找不出原因,可能就是這種遺傳疾病,若沒有被正確診斷或治療,可能減少15~20年壽命。究竟法布瑞氏症是什麼?一起來了解⬇️⬇️⬇️
-------------------------------------------
🎁加入康健LINE好友,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https://maac.io/1g5N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
法布瑞氏症治療 在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冬天冷空氣一吹,肌肉這邊痛那邊又痛!
肌肉痠痛看似事小,其實也有致死危險(怕
罕見疾病 #法布瑞氏症 與 #龐貝氏症,
初期症狀與一般肌肉痠痛無異!
若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將導致失能的風險😱
快來看專業醫生的專業解析👍
影片中也邀請體適能教練示範在家也能做的有氧運動與簡單自我檢測,
一起動動手指把關你的健康!
#VideoTalk #聽專業免驚驚 #體適能肌肉復健 #肌肉痠痛 #罕見疾病
法布瑞氏症治療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eaching #genetics
病史是問診的主要內容,包括主訴、現在史、過去史、家族史等。其中以家族史最容易被年輕的醫生忽略。
CKD 的遺傳度是 30-75%: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或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的研究發現有關的基因是尿調理素 UMOD(又被稱為 Tamm-Horsfall 蛋白質 )、SHROOM3、溶質轉運器、E3 ubiquitin ligases 等。要注意的是以上這些都只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相關,亦即 CKD 可能是多基因遺傳。更複雜的是即使是遺傳疾病,病人的表現型也會受到環境的交互影響:表現型的變異數 = 基因型變異數 + 環境變異數 + 基因 x 環境變異數。遺傳度 = 基因型變異數/表現型的變異數。
最常見的單基因遺傳性腎臟病是多曩腎(ADPKD),盛行率是百萬分之 270。其次是 Alport 症候群,這是腎絲球基底膜 GBM 第四型膠原蛋白 Col4 基因突變(缺乏 Col4 的 α3、α4、α5 鍊)引起的性聯遺傳腎臟病(少數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盛行率是百萬分之 100。
其次是法布瑞氏症(性聯顯性遺傳,盛行率是百萬分之 20),其病因是缺乏 A 型 α 半乳糖苷酶(GLA)基因導致 glycosphingolipid(globotriaosylceramide) 堆積,α-galactosidase 酵素補充治療有效。
最近有人針對遺傳性局部節段性腎絲球硬化(FSGS)的家族做全基因次世代定序 NGS,結果發現有高達 10% 的病人有 α3 或 α4 鍊的基因突變,亦即由臨床和病理表現都無法區分亞伯氏症候群和 FSGS。也有人用 NGS 發現曩腫性腎病患者有 78% 有基因異常,家族性腎絲球腎炎患者有 62% 有基因異常。
其他的單基因遺傳性腎臟病有體染色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疾病(ADTKD,以前稱為家族性青少年型高尿酸血性腎臟病、幼年性腎消耗病-腎髓質囊腫疾病 MCKD)是一種纖毛病,分為 UMOD、MUC1、REN 數種,其症狀是 CKD、沒有血尿/蛋白尿、尿液沈渣陰性、尿液濃縮能力下降等。
一個對歷史學科了解不多的人
https://medium.com/…/%E5%B0%8D%E6%AD%B7%E5%8F%B2%E5%AD%B8%E…
「你的父母是誰?」
https://medium.com/…/%E4%BD%A0%E7%9A%84%E7%88%B6%E6%AF%8D%E…
法布瑞氏症治療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很多人以為心室肥大就是心臟病,其實這很可能是一種罕見遺傳性疾病,叫做「法布瑞氏症」,這種疾病發病時,不僅四肢末端會像燒燙傷一樣刺痛,心臟也會變肥大、造成心律不整,甚至引發中風危機。醫師說,它的症狀和其他疾病很雷同,很容易被誤診,有人痛了半輩子,才知道原來自己罹患了「法布瑞氏症」。
年近半百的曹先生,從10歲開始,只要天氣變熱,手腳末端就會出現像燒燙傷一樣的灼熱感,還會併發腹痛拉肚子,非常痛苦,40年來他找過各科名醫求診,都找不出病因,直到去年健康檢查做基因分析,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法布瑞氏症」。
所謂「法布瑞氏症」,是一種罕見遺傳性疾病,因為身體缺乏某種溶媒體酵素,無法正常代謝,發病時,肢體末端會極度疼痛,皮膚長紅疹,隨著年紀增長,多數病患心臟會變肥大,腎功能也會出現異常,甚至還會引發中風危機。
醫師說,由於「法布瑞氏症」症狀很多樣、又很難辨別,很多病患被誤診為關節炎、一般心臟病或腎臟病,目前全台確診病例數大約50位,但因為二分之一的高遺傳機率,實際人數預估超過一萬人,因此建議家長,儘早幫新生兒做血液篩檢,這樣才可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