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法官許玉秀日前在《風傳媒》投書〈蔡總統懂憲政分際嗎?〉,表示蔡英文3月27日在總統府,與「民間監督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聯盟」(包括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協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台灣勞工陣線、台北律師公會司法改革委員會、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團體,就司法改革相關政策議題進行溝通時,因「公民團體抱怨司法院和民間團體的某些互動,總統不但不假辭色地責罵在場的林輝煌秘書長,還命他立刻去把大法官呂太郎找來。然後當著在場公民團體的面,很嚴厲地把呂太郎喝斥一頓」!
--
#許玉秀 #呂太郎 #大法官
蔡英文敢告前大法官許玉秀誹謗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Read more: https://www.npf.org.tw/1/2294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喜歡看影集〈CSI犯罪現場〉,如何在犯罪現場尋找蛛絲馬跡,如何從屍體找出犯罪事證,是影集裡最精彩的部分。這種精密需要佐證又實事求是的過程,在據今七、八百年前的南宋,就有人系統性的蒐集,並寫成書。那就是宋慈《洗冤集錄》! 宋慈,原本在朱熹弟子吳稚門下求學,40歲才踏上仕途,為官20餘年間,曾先後擔...
法醫學 英文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零基資安訓練營(四):一分鐘改變寫作風格,抹去語言指紋
文:薯伯伯
// 為了提醒大家資訊安全的事項,我會選擇一些相對容易做到,用較易入口的方式去講解一下。選擇的項目不會太複雜,目標讀者是對資訊安全零基礎, 這個系列的名字,就叫做「零基資安」。//
以上這段文字,算不算是有些我的個人寫作風格呢?我傾向用句較短,又愛插入對話,標點符號通常是全形,還有些細微之處,即使我沒有注意,但讀者可能會有些察覺,這就是行文風格。在外國有一種職業,叫「語言法醫學」(forensic linguistics),就是憑著這些蜘絲馬跡,來找出行文者的真實身份。
在 2013 年英國有個「新進」作家 Robert Galbraith 推出了《布穀鳥的呼喚》( The Cuckoo’s Calling),但杜肯大學的語言專家用他花了十多年時間改良的軟件來分析小說文本,檢查相鄰單詞的序列,最常見的單詞,以及作者對長短詞的偏好,最終判定該書的真實作者,是《哈里波特》的作者 JK 羅琳。
我先用文首的文字做示範,改變其行文風格,第一段是原文,第二、三段是改變行文風格後的結果。
(代號 ORIGINAL)// 為了提醒大家資訊安全的事項,我會選擇一些相對容易做到,用較易入口的方式去講解一下。選擇的項目不會太複雜,目標讀者是對資訊安全零基礎, 這個系列的名字,就叫做「零基資安」。//
改變行文風格及抹除語文指紋,範例一:
(代號 CEC)//為了提醒大家信息安全,我將選擇一些相對容易實現的方法,並以相對簡單的方式對其進行說明。 所選項目不太複雜。 目標讀者是信息安全的零基礎。 該系列的名稱稱為“基於零的安全性”。 //
改變行文風格及抹除語文指紋,範例二:
(代號 CETTC)//我將選擇一個更容易向所有人解釋信息安全的方法,並使其更容易解釋。 選擇的項目不是很複雜。 目標讀者是信息安全的零基礎。 該系列稱為“基於零的安全性”。 //
這三段文字,雖然有點 lost in translation,內容大體上相同,但用字風格,句子長度都有分別,到底是如何做到呢?就是用 Google Translate,範例一是把文字從中文轉英文再轉回中文。範例二則是從中文轉英文轉土耳其語轉土庫曼語再轉回中文。
大家不妨把自己寫過的文字,用這個方式轉換,肯定連自己也看不出是自己寫的文字。好了,這篇文章只是探討如何改變寫作風格及抹去語言指紋。但為甚麼要這麼做呢?原因很多啊,例如你想以匿名方式去論壇貼文,又或是想用一些較不像自己行文風格的文字寫回覆。
如果你根本沒有這個需要,或者不認為這是「資安」小技巧,那麼就當作文字遊戲吧。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分析及評論。
http://patreon.com/pazu
法醫學 英文 在 民主進步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落實「社會同行、世代共贏」的執政主張,民進黨邀請提名社會福利、環保、公民社會及法醫學界等專業領域,作為首要的不分區名單。
今日,為孩子而戰 羅文嘉秘書長率領不分區立委前往中選會登記,期勉國會要過半,讓民主與進步、成為國會的多數!懇請支持政黨票圈選民進黨,蓋下一張保台席次,護國會、保台灣!
#護國會保台灣
#2020台灣要贏
👉保台三步驟 你我一起做:
1️⃣2020總統選蔡英文 Tsai Ing-wen、賴清德
2️⃣政黨票選 民主進步黨
3️⃣ #立委選民進黨提名推薦的候選人
法醫學 英文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如果喜歡看影集〈CSI犯罪現場〉,如何在犯罪現場尋找蛛絲馬跡,如何從屍體找出犯罪事證,是影集裡最精彩的部分。這種精密需要佐證又實事求是的過程,在據今七、八百年前的南宋,就有人系統性的蒐集,並寫成書。那就是宋慈《洗冤集錄》!
宋慈,原本在朱熹弟子吳稚門下求學,40歲才踏上仕途,為官20餘年間,曾先後擔任4次「提點刑獄公事」,也就是是宋代中央派出的司法官員,可隨時前往各州縣檢查刑獄,簡稱「提刑官」,所以宋慈有時也被稱作「宋提刑」。因此,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講的就是宋慈各種斷案故事。
在當時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宋慈透過現場勘驗,仔細觀察,運用邏輯,判斷死因,使案情明朗,兇手認罪伏法,不但平反了許多屈打成招的冤獄,也讓死者得以安息。在當時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宋慈真是太神奇了,令人拍案驚奇,傳頌至今!
由於長期從事刑獄工作,加上熟讀歷代有關法醫檢驗方面的著作,宋慈將自己一生斷案的經歷和研究,編寫成《洗冤集錄》一書。
《洗冤集錄》寫於1247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法醫專學書籍,曾先後被譯成荷蘭文、法文、德文、朝鮮文、日文、英文、俄文等,對世界各國法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宋慈也因此被稱為「法醫學之父」。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