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跨年倒數最後幾個小時,我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館見著了佩津。
在新加坡讀MBA的她回來過新曆年,問她新的一年即將來到,可許了什麼新願望?「我不許願,今年發生的事情,讓我對跨年非常恐懼。去年,媽媽得了癌症,跨年的時候,朋友一樣要我許願,說哀傷的一切都會過去的,結果一跨年就來一個更大條的......我已經不會對未來有過分的期待,因為不知道接下來有什麼會發生。」
佩津口中講的更大條,是指去年一月一日,罹癌的母親在家燒炭自殺,「我回家一發現第一件事是在我們的朋友群組講這件事,我丟訊息說,幹,我媽好像燒炭。他們就問還有沒有呼吸?趕快送醫院!我說,硬掉了。」
她說,那時候,警察男友還沒變成前男友,面對這種事,心裡已經有一個SOP,身邊有人陪著,通報、葬禮、拋棄繼承、除戶......後事很快就處理好了。時值農曆年前後,她在母親住處整理遺物,發現一疊發票,有一張發票是母親去旗津還是哪裡散心買的波士頓派,消費金額一百五十塊,一對獎,中兩百塊,兩相扣抵,賺五十塊,她擠出笑容說,這應該是母親給她的過年紅包。
這件事同樣寫在佩津的《母親的道歉信》,該書行文基調,一如坐在我面前的她訴說往事的口氣,淡淡的,冷冷的,情感上自我壓抑、自我克制,甚至有點自嘲,娓娓道來一個家庭的成住壞空。書中交代,小學校園作防空演習,小一、小二的女生,認識的字不多,以為「防空警報」該寫成「皇宮警報」,因為童年的記憶跟在皇宮也沒什麼兩樣:她在國賓飯店喝下午茶,穿著品味無懈可擊的母親調教著她的餐桌禮儀,嘴巴有東西不要講話、舀湯的順序是由外而內......她像個公主一樣被嬌生慣養著,印象中,家中堆滿禮盒,母親時不時要她拿一盒腰果去學校送老師,或者給同學吃,如此才不失禮數。
母親在娘家家族企業當會計,後來不顧家人反對,和心愛的男人結婚,生下了她。婚後,父親嗜賭,欠下千萬賭債,母親和父親離婚,父親離家,母親一個人開旅行社,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但後來又幫親人作保被倒債,房子被拍賣,一無所有的母親,流浪在大賣場當清潔工,她大學寒暑假最怕回高雄,寧可一個人待在宿舍,怕不知下來又是什麼奇怪的狀態,「那時候最讓我感到煩心是家裡房子沒有了,我媽跟我借存摺,我拒絕,她很受傷。對我來講,跟我們家裡互動充滿壓力。」
二零一二年,在台中工地打零工的父親意外身亡,年僅四十八歲。二零一九年母喪,年僅五十五歲,眼看自己就要滿三十歲了,所謂三十而立,就是一個人佇立在人生的十字街頭,不知何去何從,「一直以來,父母的狀況會讓我很害怕被拖累,我知道接下來我不會再有潛在的風險了,其實有一種鬆一口氣的感覺,但同時也要告訴自己,從此之後,你再也沒有人可以怪罪了。這種事情你很難跟同輩的人講,聽他們抱怨爸媽時的心情是很奇怪的,因為你不能跟他們說,至少你們還有父母可以抱怨啊。」
無父無母,無牽無掛,自由某種程度跟孤單同義,去年春天,她一個人來到新加坡念商學院,明明生命中最沈重的負擔卸下了,但心裡總是空蕩蕩的?她在課餘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寫下來,一個禮拜規定自己寫一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靠這樣的方式度過時間,「以往是不大讓身邊的人知道家裡的事,怕他們知道會很有壓力,會嫌棄,但後來想想也許有人會碰到跟我一樣的事,畢竟這是我們這個年紀很容易遇到的事情,家中長輩身體有恙,大家的人生都被迫慢下來的,內心的焦慮很多的......」家醜外揚,寫成文字,集結成冊,無非是如果你知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那麼有類似際遇的你也許不會這麼孤單,也許會覺得安慰一點點。
佩津和我在壹週刊曾經共事,同樣負責人物採訪,寫眾生百姓的坦白講、寫苦勞大眾的後來怎麼了,這個小妹妹學生時期關注社運、學運,做這樣一份工作極有熱忱,她很執著,認真,對人有同理心,某個六百字小人物故事採訪,她打了三萬字的逐字稿。如今角色互換,採訪者變成受訪者,她坦白得驚心動魄,某些段落讀來,不免要在心中深吸一口氣:「這個你也寫出來?太苦了吧。」她善待他人,但對自己比誰都殘忍,把自己身上一層皮都扒下來,但她並不抒情,也不訴諸同情,出版市場從來不缺家族書寫,但孤女追憶高雄媽媽、台中爸爸的家變往事,她借助社運和學運學來理論,試圖去回應母親下半生對生命的那一句叩問:「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母親的道歉信》是做工的人,做工的女人,和她女兒的俗女養成記,母女的生命故事背後一個時代的景深,何以力爭上流的人,最後還是向下漂流,還是翻不了身?
那個跨年的會晤結束前,我感慨她因為整本書寫得疏離而冷靜,更不敢去想像小妹妹那個情感的核爆現場有多慘烈和驚心動魄,努力不讓一滴眼淚不掉下來,比公司樓下停車,挪開一輛機車需要更大的力氣,但佩津依舊是淡淡地說:「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策略吧,我很習慣把情感都壓抑住。」
「人到後來都會變得很麻木的,不去急於去節哀,哀傷不用節制,哀傷是很珍貴的禮物,哀傷不是感冒,不是拿來治癒的,哀傷來臨時,你要好好感受哀傷的來龍去脈,想哭就哭,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在哀傷的情緒,就花多少時間。」當下我想這麼說,但我沒說出口,只是說聲「新年快樂」就互道再見,但在這邊我說了,祝福這本書,也祝福佩津。
波士頓派 掉下來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跨年倒數最後幾個小時,我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館見著了佩津。
在新加坡讀MBA的她回來過新曆年,問她新的一年即將來到,可許了什麼新願望?「我不許願,今年發生的事情,讓我對跨年非常恐懼。去年,媽媽得了癌症,跨年的時候,朋友一樣要我許願,說哀傷的一切都會過去的,結果一跨年就來一個更大條的......我已經不會對未來有過分的期待,因為不知道接下來有什麼會發生。」
佩津口中講的更大條,是指去年一月一日,罹癌的母親在家燒炭自殺,「我回家一發現第一件事是在我們的朋友群組講這件事,我丟訊息說,幹,我媽好像燒炭。他們就問還有沒有呼吸?趕快送醫院!我說,硬掉了。」
她說,那時候,警察男友還沒變成前男友,面對這種事,心裡已經有一個SOP,身邊有人陪著,通報、葬禮、拋棄繼承、除戶......後事很快就處理好了。時值農曆年前後,她在母親住處整理遺物,發現一疊發票,有一張發票是母親去旗津還是哪裡散心買的波士頓派,消費金額一百五十塊,一對獎,中兩百塊,兩相扣抵,賺五十塊,她擠出笑容說,這應該是母親給她的過年紅包。
這件事同樣寫在佩津的《母親的道歉信》,該書行文基調,一如坐在我面前的她訴說往事的口氣,淡淡的,冷冷的,情感上自我壓抑、自我克制,甚至有點自嘲,娓娓道來一個家庭的成住壞空。書中交代,小學校園作防空演習,小一、小二的女生,認識的字不多,以為「防空警報」該寫成「皇宮警報」,因為童年的記憶跟在皇宮也沒什麼兩樣:她在國賓飯店喝下午茶,穿著品味無懈可擊的母親調教著她的餐桌禮儀,嘴巴有東西不要講話、舀湯的順序是由外而內......她像個公主一樣被嬌生慣養著,印象中,家中堆滿禮盒,母親時不時要她拿一盒腰果去學校送老師,或者給同學吃,如此才不失禮數。
母親在娘家家族企業當會計,後來不顧家人反對,和心愛的男人結婚,生下了她。婚後,父親嗜賭,欠下千萬賭債,母親和父親離婚,父親離家,母親一個人開旅行社,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但後來又幫親人作保被倒債,房子被拍賣,一無所有的母親,流浪在大賣場當清潔工,她大學寒暑假最怕回高雄,寧可一個人待在宿舍,怕不知下來又是什麼奇怪的狀態,「那時候最讓我感到煩心是家裡房子沒有了,我媽跟我借存摺,我拒絕,她很受傷。對我來講,跟我們家裡互動充滿壓力。」
二零一二年,在台中工地打零工的父親意外身亡,年僅四十八歲。二零一九年母喪,年僅五十五歲,眼看自己就要滿三十歲了,所謂三十而立,就是一個人佇立在人生的十字街頭,不知何去何從,「一直以來,父母的狀況會讓我很害怕被拖累,我知道接下來我不會再有潛在的風險了,其實有一種鬆一口氣的感覺,但同時也要告訴自己,從此之後,你再也沒有人可以怪罪了。這種事情你很難跟同輩的人講,聽他們抱怨爸媽時的心情是很奇怪的,因為你不能跟他們說,至少你們還有父母可以抱怨啊。」
無父無母,無牽無掛,自由某種程度跟孤單同義,去年春天,她一個人來到新加坡念商學院,明明生命中最沈重的負擔卸下了,但心裡總是空蕩蕩的?她在課餘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寫下來,一個禮拜規定自己寫一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靠這樣的方式度過時間,「以往是不大讓身邊的人知道家裡的事,怕他們知道會很有壓力,會嫌棄,但後來想想也許有人會碰到跟我一樣的事,畢竟這是我們這個年紀很容易遇到的事情,家中長輩身體有恙,大家的人生都被迫慢下來的,內心的焦慮很多的......」家醜外揚,寫成文字,集結成冊,無非是如果你知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那麼有類似際遇的你也許不會這麼孤單,也許會覺得安慰一點點。
佩津和我在壹週刊曾經共事,同樣負責人物採訪,寫眾生百姓的坦白講、寫苦勞大眾的後來怎麼了,這個小妹妹學生時期關注社運、學運,做這樣一份工作極有熱忱,她很執著,認真,對人有同理心,某個六百字小人物故事採訪,她打了三萬字的逐字稿。如今角色互換,採訪者變成受訪者,她坦白得驚心動魄,某些段落讀來,不免要在心中深吸一口氣:「這個你也寫出來?太苦了吧。」她善待他人,但對自己比誰都殘忍,把自己身上一層皮都扒下來,但她並不抒情,也不訴諸同情,出版市場從來不缺家族書寫,但孤女追憶高雄媽媽、台中爸爸的家變往事,她借助社運和學運學來理論,試圖去回應母親下半生對生命的那一句叩問:「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母親的道歉信》是做工的人,做工的女人,和她女兒的俗女養成記,母女的生命故事背後一個時代的景深,何以力爭上流的人,最後還是向下漂流,還是翻不了身?
那個跨年的會晤結束前,我感慨她因為整本書寫得疏離而冷靜,更不敢去想像小妹妹那個情感的核爆現場有多慘烈和驚心動魄,努力不讓一滴眼淚不掉下來,比公司樓下停車,挪開一輛機車需要更大的力氣,但佩津依舊是淡淡地說:「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策略吧,我很習慣把情感都壓抑住。」
「人到後來都會變得很麻木的,不去急於去節哀,哀傷不用節制,哀傷是很珍貴的禮物,哀傷不是感冒,不是拿來治癒的,哀傷來臨時,你要好好感受哀傷的來龍去脈,想哭就哭,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在哀傷的情緒,就花多少時間。」當下我想這麼說,但我沒說出口,只是說聲「新年快樂」就互道再見,但在這邊我說了,祝福這本書,也祝福佩津。
波士頓派 掉下來 在 Sidney的廚房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們的兩周學校假期,
下周開始了,
家裡要開始熱鬧了!
趁著今天有些時間,小孩沒在旁邊一下子問下餐吃甚麼??等一下要去哪裡??一堆問題的狀況...媽咪應接不暇🙈
趁今天,
將新的波士頓派製作放上來,
❤️新版本
原味波士頓派
https://icook.tw/recipes/310496?ref=published
怎麼說是新版本呢??
因為很久之前有寫過
❤️舊版本
https://icook.tw/recipes/219768
👉是利用無法分開調節上下火的美式烤箱來做烘烤的,若是家中烤箱是這種的朋友,可以在烤溫上做參考!
⚙️回過頭來說這款新的比例,
❤️Sidney有做過微調,
膨脹性與麵糊操作性有升級,烘烤的方式,使用可調節上下火的烤箱去烘烤,
⚙️烘烤方式我今天記錄下來,
⚙️以下是Sidney的波士頓大魔王對戰手則
⚙️今天以上下火分開調節的烤箱來做記錄
👍先決條件,在入爐前,蛋糕麵糊狀態已經完美過關的情況之下.....
⚙️烘烤原則是,
👉先將表面烘上色,以防之後表面裂開
一般Sidney會抓20鐘之內,完成這個步驟,
我的烤箱狀態,在20分鐘之內完成這步驟,等會兒蛋糕較不會瘋長高,甚至開裂
⭐️換句話說,曾試過10分鐘就上色,但上色速度不及蛋糕升溫速度,之後它就炸高到我無法掌控了😂靠模子部分也因急速長高而擠出裂紋🙈
這步驟完成之後,
👉稍調降上火爐溫,
整體爐溫此時會下降,讓蛋糕在爐中溫柔的長高,烘熟
👉最後,將底火調高,烘乾底部並讓蛋糕外型固定圓圓澎澎的,
倒扣時不會有掉下來或是跳樓的狀態!🙈
表面也不會有細紋或是凹陷,🙈
❤️以上我自己的烘烤方式,給需要的朋友參考
❤️另外還是要強調一下,
各家爐溫,狀態不同,
就算是同牌子的烤箱,爐溫也是不一樣的!
❤️建議把握原則與判斷蛋糕狀態,比較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