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後樓梯,香港尚有公共空間能容納SENZA或其他藝術表演者嗎?
🎙️很特別的一次訪問❤️多謝彬仔!
/
為著什麼撕裂 換來什麼相聚
明明人間朝夕 原來人間千歲
現在逐一呼喚 未來是幾多唏噓
/
SENZA 《四分鐘》
🎧 https://goo.gl/q9Do9P
#ACAPPELLAHK #無伴奏合唱 #後樓梯
唔通真係要去到後樓梯先有得唱?
全文:http://bit.ly/2M6aOJV
相關文章:
【唔編唔聽】《那一端》現港味巴西風情 6號:包拗頸填廣東話詞
http://bit.ly/2Lv9vrx
【唔編唔聽】《那一端》鼓聲滲森巴風格考功夫 泥鯭:數清楚分拍
http://bit.ly/2mYXqfw
【唔編唔聽】《那一端》森巴味Bass Line竅門 阿偉:留意搶拍位
http://bit.ly/2K5cn92
【唔編唔聽】《那一端》挑戰森巴節奏 阿正:練成個禮拜先彈得準
http://bit.ly/2LwrCxp
SENZA A Cappella #SENZA #Acappella #四分鐘 #無伴奏合唱 #旺角殺街 #公共空間 #01音樂 #香港01
-\-\-\-\-\-\-\-\-\-\-\-\-\-\-\-\-\-\-\-\-\-\-\-\-\-\-\-\-\-\-\-\-
下載《香港01》App,獲得娛樂、新聞最新資訊!
立即下載 → https://hk01.app.link/iq1umo5dEO
泥鯭幾多歲 在 RubberBan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撰文的朋友,還有讀到這篇的朋友。
輕快跳脫的編曲,層層疊疊的和音襯托起 #6號 groovy 的唱腔,很 RubberBand 風格的作品,讓耳朵很舒服,聽着聽着嘴角也會微笑。
關於流行曲與生活的關係, 1997 年 #黃偉文 也替 #鄭秀文 寫過〈#我們的主題曲〉。如果前者是浪漫精緻的偶像劇,〈#城市當代配樂團〉就是平實細膩的文藝片。沒有 Wyman 筆下那些美輪美奐的幻想場景,#TimLui 寫的就是每個人的日常。經歷本身才是主角,配樂只是生活的陪襯,陪着我們笑或哭,而不是要搶 fo 成為別人的主題曲。
移動的鏡頭,幾乎靜止的風景,捕捉了幾多生活的瞬間。MV 以浪潮和鳥鳴開始,再加入汽車駛過的聲音,完全是生活裡真正的配樂。柔鏡拍攝 #談善言 的身影,樹梢與海港的背景竟有點 90 年代味道。既然歌曲是城市的配樂, MV 索性以城市為主角。球場草地、舶滿小艇的海灣、簇新或破舊的樓宇,甚至街頭巷尾車水馬龍的畫面,航拍鏡頭將我們不為意的尋常場景拍出另一份美麗。主唱的 RubberBand 四子在整個 MV 中只出現了六秒,在天台上搖擺,悠然自得的合奏,低調地隱身城市一隅。歲月流逝,告別憂鬱的談善言,最後向着大海淡淡一笑。傷痛終會癒合,人總能重新站起來。而音樂,一直陪着她渡過。
#RubberBand 的歌十年來一直在為城市配樂,幾多源自香港的故事,成為他們譜寫和演唱的香港音樂。透過這一團毋忘初心的音樂人,時代的剎那得到記錄,歷史中的情感得到記念,以流行曲的方式繼續流傳開去。謝謝你們給香港配樂。
----
〈城市當代配樂團〉
曲 編 RubberBand|詞 Tim Lui|監製 泥鯭
MV導演 6號
幾多首歌 迴盪你耳內
蹓躂你腦內 這些年月嗎
----
RubberBand Tim Lui
Hedwig Tam 談善言
#廣東歌 #快樂的聽新歌
------------------------------
#從頭細數 RubberBand
http://bit.ly/rubberband07 逆流大叔之情歌
http://bit.ly/rubberband06 城市當代配樂團
http://bit.ly/rubberband05 呢度,堅彌地城
http://bit.ly/rubberband04 怎欣賞世上美麗
http://bit.ly/rubberband03 重演青春的精彩
http://bit.ly/rubberband02 攔路的一一擊破
http://bit.ly/rubberband01 想日日仍能嬉戲
----
音樂現場
RubberBand Hours Concert 2018
http://bit.ly/rubberband2018 同看着時代飛舞
泥鯭幾多歲 在 RubberBan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多謝 私家音樂
真的說中心底。
[私家專欄] #012 「呢到」好彩還有RubberBand
「歲月可能沖擦了幾乎所有當初你對喜愛事物的熱情, 只要『呢度』仍然跳動,
就勇敢地去把熱情重拾起來吧!」
世界太亂,無論出走幾多次都要謹記「呢到」就是他們玩音樂的初衷,提醒自己不要為做而做,為維持而維持,為搵錢而膨脹,要為一個興趣一個理想去繼續行落去。
來到2016年,離開大唱片公司,走出公海後的RubberBand得到了音樂的初衷。過去十年,有大唱片公司支持路自然容易行,幸好他們從來都不離地。在有唱片公司的年代已經訴說不同的社會事情,早期有《一早地下鐵》《小涼伴》小品情歌,是我們的都市小故事;亦有說我城的《快樂鐳射鋪》;道出街市逼遷故事的《豬籠墟事變》;就連都市中的無名英雄亦得到一隻《無名英雄進行曲》。除了故事以外,他們亦引導聽眾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國教帶領我們唱出《睜開眼》;又或者憤怒時嗌出一句「好想一次 小距離」;還有生活壓力緊張得不能放輕鬆時候,聽著「Come on take it Easy」你就會得到三分鐘的解放。他們的音樂就是這樣的神奇,透過文字歌詞,六號的歌聲總是那麼入心的。他們紀錄了這個時代,記下了這個荒謬的香港。古有許冠傑替打工作唱出心聲,今有RubberBand唱出了我們的樂與怒。
隨了記下這個社會的改變以外,從他們的大碟亦聽得出當期時他們的心情改變。由「Connected」到「Frank」都感覺得到他們的由輕輕鬆鬆到充滿怒氣的情感,音樂編曲變得複雜了,歌詞亦多了一份重量,無論是說社會或是說自身的都比從前多一個包袱。終於,2016出走大公司,四處表演,為的就是唱我城及他們的故事。2016走入獨立的第一年,他們相當精彩。精彩的是音樂風格,歌曲題材甚至合作對象。年頭先有跟許志安合作的《芝士》;年中有方皓玟的《終於好天氣》;來到年尾還有一首主打歌《飛天》。三首作品都有一個共通,都是正面熱血有能量的,《飛天》更有著早年出道的感覺。隨了正能量以外其實都有著我城故事的氣味,例如《終於好天氣》入面「在這片低窪中一起 捱到試煉成大器」,即使生活難過社會荒唐但都要記住捱得過就可以。還有很醒神的《飛天》,同樣地標誌著獨立後RubberBand找到他們的Brand New Day。
從九展去到伊館再去紅館,這一回重返最細小的麥花臣場館,表面看似越做越細。但作為樂隊音樂會,我認為這一次是最有紀念性及最吸引的,好看是因為歌者樂手夠貼地氣氛亦相當好。
所謂的貼地就是貼緊聽眾,由場地選擇到演出都做得很好。整晚演唱會雖然有分「企位」「坐位」,但沒有限制入場的人行動,如果你買了坐位但想企的話是歡迎的。再者,場內亦沒有所謂保安。我一直覺得演唱會是樂迷與歌手交流地方,保安實在太破壞氣氛。最特別的亦是最貼地的一次,演出當晚不只一次走入人群,除了4子在唱《心照一生》走入人群以外,樂手及歌者亦多次走上「坐位」的觀眾。其實這只不過是少少舉動,但作為入場的看到如此用心的演出者是感動的。
除此之外,亦看到他們的真實情感表達。例如《Slow & Easy》第一次6號請來太太Tim Lui現場合唱,他們眼中的甜是很真實的,比起紅館期間找來容祖兒唱更動聽;還有的是阿偉唱給女女的《G.I》,首次真誠地在台上演唱,那份父女情是感動又可貴。記得在看「RubberBand Caravan Tour 2011」的時候,6號唱《夏令時間》唱到淚流不止,而今晚聽《挾持》是最觸動到我的內心。之所以一直喜歡他們的現場,就是那份感染力,無論樂手或是歌者都交出100%的情感令你得到共鳴。
首次用「獨立」身份開音樂會是難的,由賣票宣傳到音樂創作都是自己處理。其實由第一天開始他們都是自己獨立做音樂的,他們沒有消費獨立光環,更沒有借「獨立」去宣傳甚麼,只是一直在做自己。感謝RubberBand多年來的堅持,告訴我們當遇到真正喜愛的事就用盡所有熱情去做。或者中間會有心灰的時候,但正如6號所說「只要『呢度』仍然跳動, 就勇敢地去把熱情重拾起來吧。」
RubberBand
#正 #偉 #六號 #泥鯭 #甜雷 #呢到
#patrick #呢到
#芝士 #終於好天氣 #飛天
#獨立 #FRANK #EASY #CONNECTED
#私家專欄 #私家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