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盆地的前世今生:文史與科學的交會特展】
由全國知名的 #文史生態 #田野調查 專家、台北市社大講師、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老師,與 #台大碩士、曾任職於 #中央氣象局 #地震測報中心、創作科學文史小說《 #康熙台北湖》的 #地震專家 #徐毅振 老師,以 #台北盆地 的人文歷史發展與自然環境變遷的互動為主軸,特別策展出兩人多年來對台北這片土地前世今生的研究作品。
策展人利用本次特展詳細介紹大台北城古往今來轉變,令人身歷其境,如同穿梭在歷史現場。吳老師特別在策展首場當天,為了讓學生更能深刻了解早期台北城風華,以 #台北 #東門 周圍進行走讀參訪,並詳加介紹開啟台灣東部發展的 #淡蘭古道 起點,竟默默隱身在熱鬧繁華台北街頭,歷經無數歲月與承載台灣文史存留的重任,在歷史洪流中雋永流傳。
#先前永萍有特別介紹淡蘭古道,可點擊下方網址回味一下喔:
【讓「樹梅坪古道」成為「瑞芳詩學步道」】
https://reurl.cc/DvxYnN
【遇見雞母嶺 百年水梯田秘境】
https://reurl.cc/Kx22ym
【注脚雙溪——淡蘭古道食農教育】
https://reurl.cc/bzde46
不論是一萬八千年前的大陸板塊的相連、人類文明開始在台灣的起源、大航海時代東西文化交流的足跡,亦或是近代台北古城的風華,在這一場跨越時空、結合文史與科學的作品展覽中完美呈現。展期僅到3月底,講座活動只剩3/22、3/23兩天,歡迎對台北盆地這塊土地關心、好奇的朋友,一同來目睹熟悉既陌生的台北風采吧!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a5xazX
💎展期:03/31截止(逢周日休館)
💎地點: 樂橙人文咖啡館
注脚雙溪 在 李永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藝術創生 #鄉土藝術家吳月圓
【雙溪風情畫.創生媽媽吳月圓作品展】
永萍昨天受邀到雙溪高中參加「『金鼠回娘家』雙溪高中文史傳播教室啟用暨鄉土藝術家校友吳月圓女士藝品創生發表會」,見證校長彭盛佐致力將鄉土藝術與數位傳播結合,作為學生鄉土教育的平台的用心,也結識到原本尋常主婦吳月圓女士,在「人生下半場」所開展的不平凡人生。
現在已當阿媽的吳月圓,20歲前在雙溪當護士,小時還當過牧童。20歲嫁人後,每天要忙著照顧一家十幾口,根本沒有自己的生活。
40歲時兒子鼓勵她去上社區大學課程,她才從社會脫節的羞怯疏離中,找回 #人生下半場 的自信。
一開始月圓姐先去上了「台語吟唱」和「台語新詩創作」等課程,之後,喜愛色彩的她,為了能以畫作表達詩中意境,便開始上「國民美術」課程。沒想到藝術天份就此激發,水墨畫、胚布畫、蠟筆畫…..,都難不倒她。一發不可收拾後,她又學了書法、篆刻,成了驚人的全方位 #鄉土藝術家。
月圓姐說,畫畫在她人生面臨關卡時,成為心靈排解的出口,「畫畫可以海闊天空,可以療傷止痛」。她也藉由畫作,回饋摯愛的家鄉,把美麗的雙溪風情介紹給更多人知曉。
月圓姊還跟「#注脚雙溪」負責人簡淑慧聯手,以當地小農生產的有機食材開發創意料理,並用巧思將蔬菓的豐富色彩,變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麗佳肴。
這與永萍即將在六月份要成立的「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宗旨目標不謀而合。地方創生需要許多在地的人才及資源一起努力。吳月圓女士是雙溪土生土長的「創生媽媽」,她年過半百才將自己的創意能量大爆發 ; 而雙溪高中則是培育地方下一代創生人才的發動機;
#藝術創生 可以帶動地方深度發展,我們要建好平台,讓青年返鄉,集結更多專業資源協力創生,為台灣未來地方升級做好準備。
#雙溪高中 #藝術治療 #吳月圓 #貂山詩鄉女牧童 #注腳雙溪藝術家
( 主要影片來源:新北市雙溪高中
https://youtu.be/8pyWTrc6Drw )
注脚雙溪 在 李永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注脚雙溪——淡蘭古道食農教育】
【文史創生達人簡淑慧的故事】
新北市「淡蘭古道」在觀旅局的大力推廣下爆紅,就在疫情陰影仍籠罩全台之際,相信不少朋友也會在此時改到山林古道走走,遠離喧囂的市區。
今天永萍給大家介紹淡蘭古道雙溪段的好去處,以及文史創生達人簡淑慧的故事。
雙溪,是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文化小鎮;不僅是早期先民通往開墾之路的淡蘭古道中繼站,在1960年代,也曾因出產高品質的煤礦而繁榮一時。直到1970年代礦業沉寂後,人口大量外移,造成人口老化、產業發展停滯的困境。
簡淑慧,是將自己定位為「文化轉譯者」的雙溪子弟,她原本在外地的公益組織服務多年,幾年前則因碩士論文探究家鄉生態旅遊發展的機緣,讓她決定返鄉投入社區營造、振興地方文化與提升在地產業。她在淡蘭古道中繼站的渡船頭設立了「注腳雙溪」工作室,努力向大家推廣著雙溪的文史與生態。迄今已五年。
出生雙溪的簡淑慧,國中畢業後即到外地打工求學,但她卻對家鄉一直有著濃厚情懷,因此立志以回饋家鄉為她的人生志業。她所打造的「注腳雙溪」工作室,位置緊鄰在雙溪歷史建築周家古厝與鴉片館,也坐落於牡丹溪與平林溪匯流口之處,這也是早期先民的渡船口,更是「雙溪」地名由來之地!同時,注腳雙溪亦是第一批淡蘭古道的服務據點。
在「注脚雙溪」這個空間中,簡淑慧以「淡蘭生態食農教育」為主題,展示了許多雙溪老照片、藝術家的手繪雙溪地圖,訴說著雙溪老故事。
同時,她還利用雙溪河流匯流口、古厝、可食地景為教材,並以雙溪百年的貂山詩為題,讓雙溪的小朋友們藉由繪畫,詮釋出雙溪的歷史。透過這些方式,淑慧希望雙溪的下一代能發現家鄉的可貴,認同自己生長的地方,進而珍愛這片土地。
此外,簡淑慧還促成了許多雙溪小農及店家的異業結盟,種出不少種類的有機農作物;更邀請在地廚藝師,研發一道道具雙溪風土特色的菜肴 。
她也結合專家團隊把發展遇到瓶頸的店家轉為家鄉的亮點,於2018年正式成立「新北市綠色生活協會」,協助新北觀旅局推動淡蘭古道系列,重現雙溪成為淡蘭中繼站的重要地位。
新北市雙溪,是擁有得天獨厚自然美景與深厚文化底蘊的好所在。好朋友們如果來到雙溪,除了淡蘭古道外,也別忘了走訪三忠廟、林益和堂、海山餅舖、虎豹潭等有趣景點喔。
#雙溪 #淡蘭古道 #渡船頭 #注腳雙溪 #簡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