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典型的肺炎病毒把天涯若比鄰的🔗切斷
後疫情時代 我們還在適應空間距離感
反而也有了機會 去規劃或享受 獨處的時候
什麼是 #理想中的獨處 呢?
我的設計師好友 初倉設計整合 #劉漢君總監
與我有相似的喜歡情境。她說:
閱讀
音樂
咖啡
一個人的時候讀書聽一點音樂是很舒服的。
正在松菸進行的 #台灣文博會
我看到她 #匠心獨具的呈現方式
雅緻的角落 讓人一靠近就想窩在這裡
旁人行走 私語 好似都不那麼真切
一個人可以放鬆地 困懶地做喜歡的事
暖黃的光暈 牆上藝術作品微微透藍
交融出舒服的色調 如此 #獨處也很棒
設計師擅於營造美好
但我們總不免世俗地想 美麗妝點要花多少錢啊
漢君告訴我 其實很多設計師們和公司行號機構
都選擇 #租藝術品 來活化空間之美
Taiwan Art Bank 藝術銀行 是很棒的媒介
隸屬於文化部 他們購買台灣藝術家們的作品
用你想像不到的合理價格(一件作品可能一個月幾百元的租金)開放申請租用
當然 展出環境 保險和相關運送 都有嚴謹規定
原來這幾年來 有越來越多公司 包括醫院
都透過 #向藝術銀行租作品
接觸到台灣優秀的創作者們
讓公共空間連結藝術探索 #數月就能換展品
連帶推廣美學教育
真的很值得推廣呀
週末不妨去看看
才華洋溢的漢君總監都會在現場呦
https://fb.watch/52AfkQVxr0/
洋溢讀音 在 Mike Orang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演奏會樂手介紹第五回:
袁敏聰 Kelvin Yuen (大提琴)
在紐約遊學時與正在NYU修讀電影配樂的Kelvin結識,才華洋溢的一位年輕配樂家。
袁敏聰九歲起便於香港⾳樂事務處接受音樂教育, 2010年考獲大提琴演奏級文憑,師承大提琴家徐樂明。2019年踏遠赴美國紐約大學修讀音樂與作曲碩士,主修配樂,師從葛萊美獎得獎監製/作曲家 Michael Patterson 及暢銷遊戲《量子裂痕》配樂師 John Kaefer。
在學期間,他憑藉管弦樂作品《LARP》贏取紐約大學配樂比賽,曲目由交響樂團現場演奏。他的配樂作品曾發佈於大小不同影視,並在電影《紅海行動》及《Think and Grow Rich: The Legacy》中擔任配樂師梁皓一的配樂助手。除了配樂,作為大提琴⼿的他曾參與包括香港節慶管弦樂團,香港青年管弦樂團,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等樂團,並為藝人王菀之及香港民謠樂隊Noughts and Exes等擔任演唱會⾳樂伴奏。
洋溢讀音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作家 楊照來到空中,談談楊照老師推出的歷史系列書《不一樣的中國史》,來聊所謂不一樣的中國史究竟不一樣在哪,聽楊照老師來說歷史。在今天的節目當中帶來叢書的第一第二冊《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Jrb2TMDtxRU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內容簡介:
《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
中國是怎麼出現的?近百年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讓我們比司馬遷更懂先秦。新石器時代如滿天星斗般的文化遺留,居所、食物、墓葬、器皿……,勾勒出鮮活的生存樣貌與部落演進。夏、商、周是接續的王朝嗎?這三個同時存在、興起於不同地域、先後成為共主的三個強大部族,夏人發明最有效的「夯土技術」,宮室與城牆的突破性興建,如何重組以城為中心的人口分布?商人擁有馴服動物與遠途運輸的本領,它更是個「鬼神民族」,又是如何設計出與祖先溝通、召喚靈異力量的神秘儀式?讓卜甲、卜骨上的文字,成為神力的媒介?周人則首先提出「天」的概念,神鬼退場,人文精神躍動昂揚,他們又是如何扭轉文明方向,走向一個禮儀的、文字的和記憶的社會?
《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中國文明的主流是什麼?天命信仰、宗法親族、文字系統和地理基調,是周文化留下的長久印記,周人如何給予其堅韌的質地,得以抵抗時間的試煉?你知道中文字也有文法?不講究時態,喜歡省略人稱,少有抽象數詞等等,默化了文字使用者的價值觀;更重要的,你活在一個什麼樣的語言環境,就決定了你如何思考。我們有好好認識孔子嗎?孔子並非被後世曲解的「真理製造機」,而是個有脾氣也有偏見,有巨大叛逆性格,更有強悍邏輯頭腦的人。他如何創造「老師」這個身分,又是如何定義「學」、內化「禮」?莊子的思考友伴是開闊無涯的天地精神,《老子》一書則是對應極端亂世的精巧智慧,老、莊的分別和其中的誤謬又是什麼?西周到東周,一個動盪變遷的時代,也是思想學術的黃金年代!
◎作者簡介: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台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