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時尚的養成】
你會有「法式設計為何能代表時尚」的想法嗎?法國人的時尚品味和優雅的格調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說到法國,或許你想起的是華麗的宮殿中,王公貴族們頂著誇張的髮型翩翩起舞。的確要了解法國為何能夠登上時尚頂端,很需要先了解其中曾經流行於宮廷的奢華可愛洛可可主義(Rococo)。
法國的現代設計是基於法國悠久的宮廷傳統,從前的設計是為富裕的上流社會所提供的服務,洛可可之後的法國經歷了法國大革命與兩次歐洲工業革命,法國設計走入一般民眾生活中。
#緣起宮廷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是法文中Rocaille和coquilles的合體;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裝飾品,而coquilles則是指貝殼。因此,洛可可主義不但承襲了巴洛克特有的華麗風格,還加入了自然界的曲線與貝殼般的光澤。在1730至1770年間流行於上流社會,甚至傳播到英國,奧地利,德國,巴伐利亞和俄羅斯等歐洲國家。
#有趣最重要
許多洛可可式繪畫都具有精緻而又輕鬆的主題,主要來自龐巴度夫人的奢華作風。做為國王路易十五的情人,她會陪同路易露營,打獵,主動舉辦晚宴,並編排誇張有趣的戲劇討路易歡心。厭倦僵硬的巴洛克風格,追求「好玩」的龐巴度夫人極愛自然花朵,鮮豔配色與不對襯的設計。
#跟風追隨
這些喜好的轉變也反應在當時畫作,建築,室內擺設,家具與瓷器,連同凡爾賽宮都被她重新布置成為洛可可風格的代表建築。當時所有的王公貴族們皆將龐巴度夫人的喜愛當作一種流行,群起跟風形成一種代表「上流社會」品味與時尚的標誌。
#發展至極的箇中翹楚
將洛可可風格推致頂端,無限誇張化的代表藝術家是法蘭索瓦布雪(François Boucher),他曾在路易十五宮廷中擔任首席畫師,同時是龐巴度夫人最為賞識的畫家。受文藝復興時期的啟發,作品以強調場景的複雜性而聞名,其畫面精緻細膩,優雅浮誇,連天空在他筆下都充滿層次,而雲朵更顯情緒化。
#向外延伸
18世紀時受到中國影響,洛可可風格融合了東方風格。除此之外,其華麗設計大多受到自然界的啟發,如貝殼,海浪,藤蔓,葉子,玫瑰…。「好玩」精神將這些自然界的作品表現出不對稱性和戲劇性的造型,跳脫巴洛克的僵硬,成為有趣且叛逆的存在。
為了能夠在上流社會中展現地位,當時的貴族除繪畫外,還會請藝術家製作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品,大膽挑戰古典藝術的各種美學法則。因此「有錢人就是任性,任性才夠時尚」的既定印象也由此展開。
18世紀時洛可可風格更蔓延至德國與西班牙貴族,並與當地風格融合。英國更視洛可可風格為「法國品味」,在銀器、陶瓷等裝飾品上大量學習。這股華麗可愛洛可可風,直至拿破崙崛起,被輕奢路線的新古典風格為之取代。
#BeautiMode #洛可可 #法式時尚 #宮廷美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1682年至1789年是法國的王宮。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了117法畝荒地,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二層的紅...
洛可可主義 在 梨花 이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想了解法式設計何以佔有一席之地,必先一探來自於18世紀王公貴族「有錢就是就是任性,任性才夠時尚」的宮廷藝術。
📣⚜️🔱🔔🛎🔑💰🎷🎺👑
精緻法式黑蕾絲無比奢華,薰陶時尚品味。👠
珍珠扣的點綴符合洛可可主義,既承襲巴洛克特有的華麗風格,還加入自然的貝殼光澤。🐚✨
💎💍💫
細節越多越顯華麗,踏入輕奢世界,讓我們在華麗的宮殿,與王公貴族翩翩起舞,一同登上時尚頂端。💃
洛可可主義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案情並不單純!】
《鞦韆The Swing》這幅作品看來唯美,但畫裡藏著挑釁、諷刺甚至是性暗示?!這不是你想像中的玩鞦韆而已!
#BeautiMode #洛可可主義 #一女兩男 #法國版八點檔鄉土劇畫中上演 #歡迎加入搶先看
洛可可主義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1682年至1789年是法國的王宮。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了117法畝荒地,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二層的紅磚樓房,用作狩獵行宮。二樓有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臥室等房間,一層為家具儲藏室和兵器庫。當時的行宮擁有26個房間,如今擁有2300個房間,67個樓梯和5210件家具。由於16至17世紀的巴黎市民不斷發生暴動,在1648年至1653年還發生了兩次規模巨大的投石黨叛亂,所以路易十四決定將王室宮廷遷出混亂喧鬧的巴黎城。經過考察和權衡,他決定以路易十三在凡爾賽的狩獵行宮為基礎建造新宮殿。為此徵購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勒諾特在1667年設計了凡爾賽宮花園和噴泉,勒沃則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宮殿,將原來的狩獵行宮包圍起來。原行宮的東立面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1674年,建築師儒勒•哈杜安•孟薩爾從勒沃手中接管了凡爾賽宮工程,他增建了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桔園和大小馬廄等附屬建築,並在宮前修建了三條放射狀大道。為了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還在凡爾賽鎮修建了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為確保凡爾賽宮的建設順利進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內在全國範圍內禁止其他新建建築使用石料。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眾挾至巴黎城內,凡爾賽宮作為王宮的歷史至此終結。在隨後到來的法國大革命恐怖時期中,凡爾賽宮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的家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1793年,宮內殘餘的藝術品和家具全部運往羅浮宮。此後凡爾賽宮淪為廢墟達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才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引起俄國、奧地利等國君主的羨慕仿效。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彼得大帝夏宮、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無憂宮、以及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海倫基姆湖宮都仿照了凡爾賽宮的宮殿和花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_GAG4oEoA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UfjZoDpBBntwpCE1z3YcQXBkxgg)
洛可可主義 在 藝術生於憂患?洛可可藝術與歐洲皇室的奢華造就了新古典主義 的推薦與評價
藝術生於憂患?洛可可藝術與歐洲皇室的奢華造就了新古典主義、越戰造就了嬉皮文化,就連塗鴉、饒舌音樂等也多是打著反抗既有體制的名號來進行,藝術思潮的革新似乎總是 ... ... <看更多>
洛可可主義 在 第14講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期末複習(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14講 洛可可 &新古典 主義 &浪漫 主義 &期末複習(上). 7.5K views · 8 years ago ...more. Chuan-Bin Chung. 19.2K. Subscribe. 50. Share. Save. Report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