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時代?】歷年政府十大縱容地產商壟斷行為
現時北京指需要整改香港發展商的「壟斷行為」,但「壟斷行為」的出現,與香港政府過往的房屋土地政策息息相關。那麼房屋土地政策會否來一場有意義的大改革?恐怕言之尚早。
現時政府放風的數個最新措施,非但不是劍指,甚至是鼓勵壟斷行為。這個弔詭之處,暫時被主流公共論述所忽略。以下十個香港政府助長發展商壟斷的行為,是否亦需要一併「整改」?
◾助長發展商加速圈地
多年來各種類型土地的發展管制,有維護城市景觀、保障生活質素與不同群體的權利,更有避免發展商全面壟斷土地資源的政策功能。但近日最新報導消息,傳出林鄭放風要大肆為發展商發展「起釘」,除放寬早已被發展商割據的濕地的發展地積比,亦打算向發展商視為「豬頭骨」的祖堂地開刀,鬆綁出售限制,預期發展商將能在新界加速囤地。
今次全方位的發展鬆綁,亦劍指市區土儲。自2010年起林鄭將強拍條件由9成收購門檻放寬到8成,十年後,今日有放風林鄭政府將舊樓強拍條件再降至7成。強拍底線似乎容許「無限後退」,在法例上不斷合理化發展商壟斷式收樓行為,相信「田牲式」收樓手法會更加放肆,而舊樓小業主及租戶的議價空間卻退無可退。
有趣的是,早前外投行的數據分析,在今次中央施壓下,估計恒基的地產謀財策略(農地王及私人市區收樓)將受最大影響。然而,今次放風的強拍放寬卻令市區舊樓最多土儲的恒基最受惠。政府跟發展商之間捆綁利益關係,在現時中央針對發展商壟斷行為下,更顯弔詭及複雜。
◾散播土地「荒」言
由2002年「孫九招」起,政府將香港房屋政策「定性」為集中土地供應,減少公營房屋供應,將私人房屋供應交由市場決定,是其後樓價飆升的重要因素。歷經20年,政府房屋大方針卻不見有大改變,繼續盲目催谷覓地,甚至不斷提倡天價人工島開,只為「做大個餅」,卻不全面收回棕地、發展商土儲及潛在違規丁地等其他土地選項。只講土地供應的政策論調背後,正配合著發展商動員打手發功,聯手在公眾輿論上背書式輸入「土地荒」的幻象,最後發展商圈地囤地等壟斷行為卻以「公共利益」之名變得合情合理。
林薪最近轉口風表示香港短期「搵夠地」,但劍指官僚「卡關」要加速審批,跟現時發展商指控回應香港房屋問題源自覓地到建屋速度「唔夠快」,明顯口徑一致,更顯政府貫徹親發展商的立場,不斷為發展商釋放土儲,助長由發展商主導香港土地供應。
◾「土地共享」度身訂做兼送基建
作為政府近年重點推銷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本身已被詬病為發展商「度身訂做」。政府以提供基建為由,幫助發展商釋放其偏遠、或有客觀條件限制(如位於濕地旁)而不適合發展的土儲,而公眾因而額外獲得的單位,往往只佔整個發展小部分(*額外*樓面面積的六成作公營房屋用途),發展商甚至能申請將官地納入發展範圍,將計劃稱為「共享」,實在是一個搵笨的公關表演,最後只會助長發展商繼續壟斷香港規劃主導權。
由發展商決定土地共享的選址,會否出現規劃錯配的社區?單從最新一宗共享申請中,恒基建議在林村杜山村鄉郊地區興建近40層高「公屋」,足見其潛在規劃災難。
可能發展商政府觀望政府會否進一步放寬發展限制,亦正與政府討價還價中,過去兩年土地「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只接到三宗申請,就土地供應速度而言,又是另一種「搵笨」。而昨天有發展商接受文匯報專訪就表示,在土地供應方面發展商可扮演更積極角色,表示可以提供多個「公營房屋單位」,參與「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可能是發展商心目中應酬北京施壓的其中一個成績表,能否真的解決房屋問題或壟斷問題只是一個大問號。
◾傾向避開發展商土儲收地
若政府真的動真格應付發展商壟斷及囤積行為,運用過去數十年在法院未嘗一敗的《收回土地條例》(土收)就最適合,將高度集中的業權復歸公有作公共用途,亦能夠增加租住公營房屋供應,舒緩基層居住困境。
政府亦會在收地政策上處處配合發展商。近數年有無數案例顯示,政府會選擇性利用土收針對一般農民、非原居民村甚至小地主,如橫洲、馬屎埔等,而巧妙地被避開發展商土儲,例如屏山北的棕地發展選址,以維護發展商的「私人業權」。「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亦容許政府利用土收收回選址內小業主的業權,為大業主的土地共享申請開路,位於林村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正屬此例,申請文件建議政府利用土收收回申請範圍內某些道路的業權,為發展項目興建接駁道路。
單單看林鄭於2019年提出收回十組私人地興建公屋,兩年後現時只能夠收回三組地塊,另外有三組地塊因屬發展商而放棄收回。而宣布收回的三組地塊中,其中一組更是新鴻基地產無法獲得當中位置關鍵的「祖堂地」業權而未能發展,屬「豬頭骨」地,政府收地屬收拾殘局。而發展商和政府亦能分別在收取「壯士斷臂」及「果斷收地」的公關之效,但諸如此類選擇性收地的做法只是在助長發展商壟斷市場的行為。
◾助長囤地自肥兼送發展權
過往新市鎮發展模式,主要是政府收回土地並重新規劃,部分土地再行公開拍賣,沙田新市鎮便是一例。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卻開始加入「原址換地」等概念,(「加強版」的新市鎮發展模式),逐漸將規劃主導權拱手相讓予發展商-發展商可以保留土地的發展權,早年聞風而一湧囤地的發展商大有斬獲,亦能夠決定能在那個位置起樓。
在新界東北發展公佈前,現任財政司陳茂波被涉嫌利益衝突,搶閘新界東北囤地,最後更逃過廉署起訴。連政府官員亦「其身不正」參與囤地等壟斷操作,怎能期望政府會大力遏止囤積堆奇?「加強版」新市鎮發展模式為發展商度身訂造,「獎勵」囤地行為,誰囤地囤得最多,誰就更能有能力壟斷市場。
◾批准無底線開則
回歸早年的發水樓、屏風樓,到近年納米樓,卻是一直導致香港房屋「貴、細、擠、焗」的一大推手。往往政府給予發展商樓面面積的優惠豁免,放寬這些建築物法規時,卻縱容發展商鑽政策空子,可以「無底線」開則,賺盡每一呎,而政府一向少有適時作出管制,卻稱將問題交予市場決定及解決,造就一個個三尖八角的「怪則」單位。除了樓價貴生活成本高,連市民的居住空間也被收縮及改造。今日,上有夏寶龍聲稱要解決劏房問題,下有繼續造就恒基成為「納米地產王」,更顯政府無心解決香港房屋問題。
◾放任樓市縱火
面對發展商囤樓囤地以及熱錢流入炒賣樓市,政府只講土地供應,將需求管理置於不顧,更故意忽視壓抑樓市炒賣的房稅政策改革,才是香港房屋問題「貴、細、擠」多年來一直未能妥善改善的關鍵。
上年年頭大肆宣揚的一手樓空置稅,林鄭已經不敢再提,資產增值稅亦再不考慮。而早幾年政府為「應對」熱錢炒賣物業投資樓價飆升而推出的買家及特別印花稅(「辣招」),原來可以透過公司股權轉讓業權形式避開, 所以公眾不時驚訝某高官、富商或明星竟能夠「首置」買樓,才猛然醒覺這些「辣招」實質上只係用來「做下樣」,向公眾顯示已經「做咗嘢」,實質上繼續「馬照跑、舞照跳、樓照炒」。
◾卸膊公營房屋予私人參建
除了政府每年公營房屋供應長期不足外,現時林鄭自稱「重建置業階梯」一大措施首置樓,更是政府將公營房屋供應責任交予私人參建的「卸膊」發展模式。在首置樓的官方定義上卻一直彈出彈入,一時形容為「公」,一時又「私」,變相可以「捽數」,成為林鄭公私營「七三比例」達標的最大「公因數」,根本地影響原作公營房屋(公屋/居屋)的潛在土地供應數目。
當政府推銷土地共享計劃的前身「以公私合營釋放發展商農地土儲」時,強調需要在地皮提供公營房屋,但沒有明言是是哪一種(公屋/居屋),時至今日,公營房屋部分成為了「公營房屋/首置樓」。首置樓「名公實私」,作為私人發展商作出「社會貢獻」的一大賣點,讓夾心階層可以首置「可負擔」的單位,但定價上所價不菲,舉例說最新由長實發展的安達臣首置樓,定價已不考慮申請者負擔能力,而是重新與市價掛鈎,往往比居屋更加昂貴,這正是政府卸膊公營房屋的必然後果。
從「公營房屋」定義的變樣,明顯見到政府房屋供應政策放軟手腳,鬆章於發展商。如日後首置樓恆常化為公營房屋供應的話,將延續香港房屋供應由私人發展商主導的命運。
◾讓地產利益滲入城規會
董建華時期,首次委任過半數有發展商背景的人進入城規會,將城規會審批土地發展的把關角色,慢慢被日益摻雜的發展商利益弱化。現時單靠城規會本身利益申報機制以及避席做法,已經未足夠釋取公眾對於官商勾結的質疑,例如現時城規會 「鄉郊及新市鎮規劃小組委員會會議」,已有五個委員有發展商背景,公眾對於城規會能否發揮公正審議發展申請的觀感已經大打折扣。
◾增加發展商土儲的「活化」政策
除了慣常賣地強拍舊樓,近年的活化工廈政策亦給予發展商增加土儲的機會。由初時2010年的整幢工廠改建優惠、2018年第二輪工廈重建免補地價,再到近日的工廠改契標準補地價,除了很有可能為發展商日後農地改契補地價標準化試水溫外,一連串加快重建工廠措施,據傳媒報導亦助長發展商過往十年囤積甚至炒賣工廠單位,直接導致工廠區的呎價急升。
所謂「活化」,不止助長發展商的壟斷行為由土地房屋重建,延伸至平民工廠區,在加快重建同時,卻少有安置及補償小租戶的措施,租戶愈搬愈遠/細。單是靠虛有其表的劏房租管,根本不足以解決香港中低層生活工作空間日漸收縮的問題。
◾小結
回顧過往十多年政府縱容史,縱使近日中央點名發展商壟斷行為,然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政府很有可能進行土地發展鬆綁大手術,短期內繼續甚至加劇這場壟斷遊戲。而未來這個利益纏繞的聯盟究竟會不會被清算/替代?或是中央施壓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長遠仍需繼續觀望香港土地利益版圖變動、未來中央施政方針以及下一任政府班底之間如何互動。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評論:《政府200億掃貨效應》 剛剛索晒料.... 財爺昨日公佈用200億買60個商用物業做社褔設施,平均每單3億幾。 再聽埋羅致光局長今日晏晝嘅記者會,佢話買嘅物業唔會影響而家嘅社區設施, 即係應該唔會買依家係安老院或者幼稚園嘅物業。 合共要買嘅總面積係4萬平方米。 Here is my ...
活化工廈用途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市議會如何再開發?】
*#更正啟事:原文第二圖舊市議會落成時圖片(見留言),經查為陳坤毅先生調整後發表,本文誤植出處為客委會,在此撤除原貼文中照片,並敬對陳坤毅先生表達歉意。
縣市合併後,市議會合併到鳳山舊縣議會已經十年,原本O4站的市議會短暫由行政單位進駐後閒置至今。市府已將1.19公頃土地變更為商三用地,先前曾打算規劃為文創數位園區,2020年文資大會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推出「出租及委託經營管招商案」,要求至少引入10%文創產業,其餘可作為辦公、餐飲、零售等機能活化使用,但最後仍流標。
高雄市議會的活化利用,這兩年在議會中常常被提出,本次大會中,也有不少議員發表意見。大致上分為兩派:
■保留利用:
市府文化局:保留歷史建築議事廳,員工餐廳大樓可以考慮拆除,連同40間議員工作室,可以一併規畫,有旅宿業曾表達意願,但40多間議員工作室的規模又稍微不足。議事廳、議員工作室等將擬定不同開發內容及招商方式。
吳益政議員(親民、民眾),過去曾提出以市議會作為金融創新園區等活化用途,本次則表示:「我們只有一個舊市議會,只要找對廠商,他們會把這裡當寶貝,才能帶動更多契機。」許多廠商到舊議會現勘都會說議事廳不拆沒辦法活化空間,「這就是傳統開發商的思維,市府應該辦對外招商說明會,聽聽外界多元的創意,可以請廠商提計畫,找到對的人比可以租多少錢更重要。」
■拆除開發:
陳若翠議員(中國黨):舊議事廳被畫為歷史建物阻礙地方發展,主張市府應變更土地使用,可從事金融用途,打造類似像雙子星大廈新金融地標。
黃文益議員(民進黨):議事廳水電等基礎年久失修,廠商評估修繕成本恐破億,加上權利金、租金等負擔,讓廠商卻步,建議市府可規畫興建國民運動中心,未來仍可委外經營,該處有地下停車場、捷運站,交通條件強,若市府仍打算招商,須降低權利金、租金等條件,才能增加誘因。
■為何市議會有歷史價值?
高雄市議會議事廳落成於1966年,是王昭藩出道代表作,他也是文化中心(1977)、中正技擊館(1986),以及市議會後方的高風大樓(1984-88)之建築師。舊議事廳為一考量當地氣候條件下的現代主義作品,包含洞洞水泥牆(和1963年張肇康的台大洞洞館有異曲同工之妙)、兼有遮陽功能的立面垂直線條,內凹的迴廊和庭園設計,均是為了適應高雄炎熱氣候的設計。而鋼構圓形穹頂在60年代營造出相當宏偉的議會氣象。
雖然市議會歷史僅50多年,但在台灣戰後的議會建築中,屬於設計洗鍊完整的議會建築。對比1964年台北舊市議會也相當有特色的扇形議場,高雄市議會在規模上更為宏大。柯文哲上任後,為了都更將台北舊市議會拆得精光,當時也引發不少爭議,包含清代捐地蓋考棚的望族後人也出面痛批市府。相對的,高雄保留市議會議場本身,對於高雄城市歷史記憶,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市議會土地有何商業價值?
剛好這兩天,議會對面的O4聯合開發案,由麗寶集團旗下名軒開發公司得標,提出A級智慧商辦的規劃設計方案,預估投資金額新台幣32.81億元,預計2025年完工啟用。市議會由於佔地更大更完整,開發效益自然更大。
基地中有歷史建築,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不便,但對營造一個有意義的再開發案,反而是契機。我們認為,在保留歷史建築本體(可考慮恢復外觀),拆除周遭加蓋(包含高風大樓)建物,並充分利用容積下,反而可以營造出新舊融合的城市意象。「#舊建物活化」加「#新建築開發」兩者並行,或許可創造更好的開發契機!
活化工廈用途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9181-Q19200)
Q19181:
你好,想請教你一些出售股票時機的問題,好多時候,錯過了高位出售或止蝕的時機,會浪費很多資源
但如出售了的是一隻持續上升既好股,喎種情況比蝕錢更難受,老師是如何思孝這些問題?
龔成老師:
你這是一個心理問題,並不是投資的核心,成功投資者都很理性,你要克服這問題。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遠優質平衡的組合」,所謂錯過高位賣出,是天真的人事後孔明的想法,其實根本很難做到,至於止蝕時機,只要見到企業無質素就要止蝕。
至於賣出持續上升優質股。所以我建議優質股,唔好賣晒,點都要有貨在貨。
你要跳出「買入價」「賺蝕」這些心理因素,要著重「建立組合」,長期持有。
------------------------------------------------
Q19182:
成哥,想問關於7500的問題。
以下是我對於7500的看法和應用:我認為7500在大升市時是很好用的投資工具。
當恆指去到33000點或以上時,7500的股價肯定被壓得很低,出現投資值博率。而大市一定不會永遠處於牛三的狀態,股市過熱泡沫一定爆破。此時此刻7500的股價可能得3蚊,4蚊或更少。
當泡沫爆破,恆指急速插水,恆指跌穿30000點,其後進入2萬多點的範圍。現時我將7500賣出或許已賺了5蚊,6蚊接近範圍的差價。我將這筆資金再投資放入正股如1810,令財富不斷增長。
a.可以評論一下我以上的做法嗎?
b.7500的昂貴,合理,便宜區分別是多少?
c.既然2800和7500目的都是賺差價,為何不見老師推薦買7500?
最後,謝謝老師解答問題
龔成老師:
A)FI二南方恒指(7500)是反向工具,恆指跌,佢就會升2倍。
這方法都不一定成功,因為當大市去到33000,你覺得已經是泡沫時,如果當時真狂熱期,可以去到誇張到你唔信,唔好嘗試估頂。
同時,就算33000已經是貴,如果經濟向好,貴可以慢慢變成合理,如果33000上到40000再過一段時間變翻33000,之前的33000是貴,最新的33000是合理,7500有一定的成本,你已經輸左。
所以,表面是有值博率,但是否一定成功,未無人知。
B)初步睇,大市如果去到33000是貴,即是7500是平,但到時要睇經濟情況。
C)我建議投資盈富(2800)是組合的配置,而你上述7500,是賺差價模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
------------------------------------------------
Q19183:
老師如果我想向銀行借萬應錢投資我可以點部處?
老師如果我想向銀行借10萬用黎買哂房地產基金收息之後再分兩年還每還完一次都重復同一個動作咁樣可行嗎?
我收入扣除強積金係17600每月要用佢1萬4千蚊做家用但我老婆每兩個月會存返1萬入戶口嘢我再用呢1萬儲同還錢我計劃大概就係咗想幾年內做到收兩萬股息
龔成老師:
唔好為借而借,要有機會先借。
其實你這動作,如同將資金提早到手而買房託,原理如同「提早買入」。首先,你會得到息差回報,但更重要的是,會否出現「賺息蝕價」的情況,因此,有無著數,要睇你這刻的買入價好,還是之後的買入價好,如果這刻股價是平,就對你有利。
所以,你一定要思考,如果確保現時是一個較好的買入價。
現時房託一般股價為「合理區」,未算平,以值博率來算,中等,但未算高。
------------------------------------------------
Q19184:
阿sir我想問一般機構備嘅目標價之後佢哋公司係唔係會叫職員去 分段咁買
到咗目標價之後就放?
因為唔係好明點解有啲股票目標價咁高但係依然升唔起
龔成老師:
唔好太信「目標價」,你當參考下好啦。
就算佢地分析左,都未必會去買,這只是一份報告。
同時,我在過往曾經見過有些投資公司,一邊叫人買,話目標價會好高,另一邊自己在賣出。所以,唔好太著重這些分析。
你應該集中分析「企業業務本質」。
------------------------------------------------
Q19185:
龔老師你好, 希點指點教導
以下是我持有的股票
中石化(386) 26000股 4.19
潤電(836) 28000股 10.02
建行(939) 31000股 6.6
農行(1288) 17000股 3.26
工銀(1398 6000股 4.18
中銀(3988)3000股3.6
因打算作收息用途, 暫時亦沒有緊急開支, 但看到現時共蝕了十多萬, 始終有點苦惱。
1. 由於在澳門銀行買股票手續費相對高, 所以習慣了存了一定量現金先買股票, 沒有月供, 請問我現時持有的股票情況, 需要賣掉部分較劣質的, 再把資金投放另一個股票嗎?
另外, 我發覺我持有的, 偏重內地股+銀行股, 我日後有資金, 應投放哪類型股呢?
2. 現時我和另一半二人每月都會拿一筆固定的錢作兩層樓的供款及共同開支的費用, 由於一開始預算是預多的, 所以E+每月都會有錢剩, 是不是最好都不要理剩餘的錢, 作日後共同大開支的後備資金?
3. 我現時持有大約30萬現金, 扣剩每月固定的公數, 以及個人消遣, 課堂等等開支, 預計每月剩一萬至萬五現金, 當中我都希望可以作投資用途, 投資方面是不是六成左右較安全?
4. 我本身有公立醫院免費醫療的, 但我希望萬一有大疾病時, 可以選擇更好的醫療, 所以有買醫療保, 意外保
另外, 亦有買儲蓄型的人壽保(但估計當作保終身用); 單純型的儲蓄保, 供五年就日後可選擇逐年取小金額現金, 或者日後遲點先開始取, 但每年金額就提高, 或者子女繼承。
由於人壽+其他保險的死後賠償, 已經可以COVER到我欠下的貸款, 醫療方面, 大疾病/住院都應該可以保, 。
還有,我現時強積金連埋僱主個份, 每月供七千左右, 做多廿多年想提前退休先可以攞足, 這種情況下, 如無必要, 我自己買個份儲蓄保我應該早少少每年提小金額現金, 投資, 還是任得筆錢繼續滾大, 直到我要錢周轉先用?
5. 疫情下, 我留意到好多奢侈品仍然加價, 亦有二手巿場 過往我都沒有買奢侈品的習慣, 但現在我想每月額外存一筆錢, 買些自己會用到的奢侈品, 如名錶, 精品手袋, 亦可作不同場合之用, 不過又怕失敗其他投資的機會, 好爭扎
龔成老師:
1)持股並不是完全無質素,但選股技巧要提高,上述不少股質素不是最高類股,以及增長力不算強。
你應該考慮其他類別的股,唔好再加注在上述的股。
如果唔方便月供,就自行一手手投資,不過,一定要同時留有現金。
你可以考慮盈富、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2)暫時唔需要特別用,如果真的較多,就買少少盈富。同時,當見到股市大跌時可以投資。
3)可以。
4)如果你本身都有一些保障。保險方面就唔需要買太多,因為買保險,「足夠」就得。
5)如果你不是對這方面好有研究,建議你不要投資。
------------------------------------------------
Q19186:
龔Sir本人25歲 ,好辛苦草到50萬 最近學人玩美服 新能源車 一開頭賺得好開好
但佢一跌就20% 2晚唔見咗18萬 好唔開心 辛苦草既錢冇哂 宜家只想回本
龔成老師︰
就算再優質企業,中短期股價都會有機會波動。原因不一定是本質出問題,可以係一些與其本質無關的因素。只要長線質素無變,中短期波動我地唔需要理會,長線持有就可以。
新能車最近都在熱炒,好多相關股票都已經係貴,出現回調係唔奇。
重點係你要睇翻自已投資架股票,企業係唔係真係有質素、行業發展如何、財務狀況是否健全等,再去決定是否值得長線持有。
另外,你唔好再同一般的散戶一樣,停留在「賺差價」,你要用「建立長遠的組合、財富配置」,去進行投資。
如果你同其他散戶投資方法一樣,永遠都唔會賺到錢。
------------------------------------------------
Q19187:
老師你好。我今年18歲,正在修讀副學士學位,我爺爺去年過身後,給我遺留了50萬元。
請問你認為那幾隻股票適合我
給我來緊五年供?
龔成老師:
你最好分注投資,或以月供的方法,好好運用你手上的資金,要投資優質股,長線進行,同時,唔好用盡資金,點都要留有一定的現金在手。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
另外再加幾隻: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但這基金股價上落會較大,因此唔建議金額太多。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9188:
龔老師,你好
本人目標3年儲50萬
自己都有學習ROE分析股票,然後買咗農夫山泉(9633)(34.5買入)同亞里巴巴(9988)(251買入)
這2隻過往都有12%以上(如果我無計錯的話)
同業務都唔錯
想問下我對呢2隻股票嘅質素有無誤解?
同埋我仲可以用哪一個指標來判斷哪一隻是優質股?
另外,有留意藥明康德(2359)同藥明巨諾(2126),值唔值得投資?
2359我睇落都唔錯(過往ROE表現ok)
但2126係咪伏黎(睇IPo d profit 係 負數)
如果要達到我嘅目標,仲可以點做?
龔成老師:
你用ROE作為分析,是其中一個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指標,同時ROE背後仍有好多分析技巧的。
阿里(9988)長遠仍是有發展,賺錢能力雖然有少少減,但長遠會同政府同議一些監管方法,以及找到合理的賺錢模式,你預阿里$250以下是合理區的頂位,這股可長線。不過,中短期會波動。
如果有貨,可持有,但就唔需要太急加注,如果未有貨,現金足,可以這刻小注,之後跌1成以上再加注。
你有貨可守,但未必要太急加注。
農夫山泉(9633)有質素的。
是中國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的龍頭企業,旗下品牌包括農夫山泉、東方樹葉、尖叫等。佢係中國擁有10個區域取水許可證,並在其周邊建立生產基地。
其產品覆蓋包裝飲用水、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等類別。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2年至2019年間,連續八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領導地位。
業務上,的確有吸引力的,不過,我一向都新股半新股都無興趣,因為真實面要慢慢先見到。此股可投資,但只建議小注,同時你要明白當中的風險。
由於有一定的品牌價值,因此企業質素與發展正面,財務數據不差,生意與盈利都有理想增長,不過上市不久,股價較波動,同時上市前數據可能執靚過,因此要注意風險度。
這股適合長線的,不過要注意平貴,唔好投資得太過多。
至於醫藥股,分析過程都幾複雜,你唔能夠只睇過往的財務數據,同時要睇該藥的市場、發展,以及佢研究的藥,當中的發展潛力如何。而這行業可說是有風險,有潛力的行業。
------------------------------------------------
Q19189:
老師,請問點睇隻235, 謝謝。
龔成老師:
中策集團(0235)質素唔太好。
佢主要從事投資證券、金屬礦物及產品及電子組件貿易、放債及證券經紀業務。
睇翻過往的業務情況,非常波動,生意上落大,有時大賺有時大蝕,風險高。加上企業規模不大,投資價值不高。
這股股價有時會大升,但可能只是中短期業務與消息,長遠未必一定利好。
------------------------------------------------
Q19190:
龔成老師,我聽你講正在月供港鐵及領展。但想問一問對於一啲以往冇派息記錄既公司,就只能依賴佢公司增長潛力帶黎收益。有其他指標嗎?
龔成老師:
其實最重要是睇業務。
例如領展(0823),過往多年派息不差,保持向上,投資者要想想,點解佢能有錢派息?
一間公司,要有錢賺,先可以保持派息,如果佢業務波動,派息就會受影響,我地要從佢業務方面著手,生意情況如何?
以領展來說,業務就是收租,睇翻過往的租金情況,多年都是保持向上,反映佢有加租能力,同時承租情況不差。到近期疫情,生意當然受影響,所以派息都可能受影響。
但我地要想想,這個影響是短期還是長期,疫情總會過去,因此,對佢的影響只是短期,長遠仍是正面。
------------------------------------------------
Q19191:
龔成老師,想請問一下資產分配你會點樣建議? 會建議持有較多現金等待熊市黎,定係分批入貨持有優質股? 兩者哪個會比較好?
如果按比例分配嘅話,應該持有幾多成現金等待機會,幾多成股票會比較好?
龔成老師:
唔好100%等大跌市,我會建議就算在合理區的市況,都要持有一些優質股。每月儲到的資金,可以部分買入優質股,部分留現金。
至於比例多少,好睇你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及現時大市的平貴度。現時大市合理,部分持有優質股,部分留現金,可以。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這是一個配置過程。
------------------------------------------------
Q19192:
龔成兄你好,近月不時都有新聞話李嘉誠同李澤鉅透過李嘉誠基金會買入長實集團股份
我想請教吓,佢哋作為公司高層,理應熟知公司運作同前景,應唔應該信任佢哋對公司股份價值嘅判斷,跟隨佢哋嘅買入價去買入?謝謝
龔成老師:
李嘉誠佢地,一定好熟識公司的情況、價值,所以,佢地的動作都有參考價值。
長和(0001)本質不差,不過由於歐洲弱,相信佢中短期仍會較一般,不過,長遠會慢慢好轉。
但這股並不是高增長,收息及少少增長力。
佢地的分析點,不是這刻,是長遠,佢地認為自己公司現價吸引,雖然中短期業務一般般,但之後會慢慢向好,從長遠角度分析有投資價值。因此,佢地不斷增持。
我相信這股有投資價值的,不過就不是高增長。現價合理區中下部。
------------------------------------------------
Q19193:
老師,可吾可以教下我 3808 中國重汽吾小心買咗重貨 22$ 第二曰跌7% 而家20$ 唔知點算好
求救
龔成老師:
中國重汽(3808)這股都有質素的,但近期上升了唔少,現價唔算平,這是風險所在。
佢主要業務為專營研發及製造重型卡車及有關主要總成及零部件。總部及主要生產基地位於中國山東濟南。
佢連同母公司按銷量是中國最大的重型卡車生產企業。長遠來說,其實是有質素的。
睇翻佢資料,佢重型卡車產品品種包括貨車及貨車底盤(總重超過14噸)、半掛牽引車(准拖掛總質量超過12噸)、自卸車及各類專用車底盤等,是國內驅動形式最全和噸位品種最多的重型卡車生產企業之一。
重型卡車產品廣泛服務於基礎設施、建築、集裝箱運輸、物流、礦山、鋼鐵及化工等行業的客戶群。
過往的生意與盈利理想,有長線投資價值。
其實這股本身無問題,不過你重貨,以及買入價較高,是風險。
現價合理區中上部,你或者睇位賣部分,餘下就長線。
------------------------------------------------
Q19194:
請問你如何分析到必瘦站是一隻優質股?
龔成老師:
要解釋有排講,你可以睇翻《50股》一書,這是其中一隻。
你會見到佢財務數據理想,ROE高。加上就算派息比率高,佢都有增長力,反映有內部增長能力。而佢生意與盈利保持增長,業務發展理想。
------------------------------------------------
Q19195:
成哥 如果水桶法,例如賭股為例,板塊係一齊上落 咁我先買200,爆升機會高,之後再換番1928 咁係咪好d?
姐係用同業既細價/市值細,換取緊多子彈,再換番落靚野到。咁呢個行業水桶法可唔可行?
龔成老師:
運作起上來,其實有點難,因為無人知到時係咪真的新濠國際發展(0200)上升力度較高,有可能金沙(1928)仲上得多過去,所以無絕對的。
概念上唔係唔得,不過運作上未必如預期。
------------------------------------------------
Q19196:
成哥,想問幾樣看看係能否解答
地產業 房價過去不斷增長很多,但恒地 新地 10年增長相對其他藍籌其實不算很多倍,長和反而有10多倍,為什麼
保險股友邦中人壽一樣,10年增長相對低,是保險公司較少營利嗎?
反而港鐵出奇地,原來增長了那麼多倍,往後10年你覺會否一樣? 還是都是新經濟科技或醫藥等股為主,值得投資
龔成老師:
第一,地產股在過往年代認為較好賺,而的確毛利較高,所以過往年代,如10年前,市場比佢地的估值會較高。
到左近年,賺錢能力及增長力無之前咁強,雖然仍是有錢賺,佢政府的限制多左,同時地價又貴左,獲利少左,所以就算樓價上升,市場認為佢地賺錢能力減左,所以估值都減少左。
令到股價增長力不及樓價。
至於保險股,由於佢地有一部分的業務來自「投資」,當這部分的貢獻減少左,佢地的股價增長力都會反影響。
港鐵(0066)佢的獨特性好強,壟斷香港的鐵路,加上地產方面好好賺,風險少賺錢能力高,自然有一定的價值。我相信長遠仍是正面。
當然,增長力不及新經濟股。
而我地應該建立「平衡的組合」,並不要過份集中在某一類,要平衡,各類別都有。
------------------------------------------------
Q19197:
老師,最近我計6098,根據上堂教睇研報同我既分析,6098既peg現在等於1,加上增長力係全行業最強,有強既現金流又冇重負債問題,預測市盈率45左右
我又覺得唔算高,最近4十幾元買左,但最近係咁跌,我都有d開始懷疑自己有冇睇錯,我想問我分析有冇錯?thanks
龔成老師:
如果因為買入後短期股價下跌,你就認為該企業質素有問題,你就大錯特錯!
課堂多次強調,短期股價無人知,但長遠股價會回歸合理價,這個長期,一般都要3年。
另外,這股一直都唔平,現價仍在合理區頂位,而peg只是其中一個估值方法,這方法不能視為估值的核心,只是輔助一下。
碧桂園服務(6098)無論在業務本質、規模、品牌、財務數據、前景,都是理想的,反映這企業有一定的質素。加上有一定的現金流,背景發展等,投資價值絕對有,相信這企業的前景不差,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但要留意,行業有時會有較大的炒作,股價上落大,要注意風險,而整體是有長線投資價值的,這股不少時間都在合理區頂水平。
這股可長線投資。
------------------------------------------------
Q19198:
你好龔sir!今次唔係問問題,係想分享返自己既經歷同埋多謝你。
自從舊年9月上完你堂開始建立組合,暫時回報已經有40%,呢個係仲短炒緊既我唔會想像到既數字!
之前一直短炒又唔會去了解買左既股票(公司)係乜嘢,所以輸錢係好應該。 自從認識價值投資後,學習到巿場真係好容易俾唔同消息影響。自己keep住有留係d財演短炒group,目的唔係跟炒,係參考下散戶既狂熱/恐慌情緒。
到3月疫情爆果時,個市日日係咁跌,個個都不停賤賣股票,明顯係唔理性地恐慌。其實當時自己個心理質素未可以做到好理性面對,人人賣貨自己調轉頭係到買貨不自覺地會俾左壓力自己。
最後好好彩都叫能夠把握機會入左d貨。雖然後來檢討返自己果刻既操作仍然有好多改善空間,但親身經歷過巿場失去理性呢個經驗真係無價,好好咁上了一課,亦為下一次既機會做更好既準備。
知道阿sir你花好多時間好有心機咁答人問題,有時睇到好多重覆又重覆既問題你都繼續咁有耐性去答真心佩服。希望係到話你知你做既野係有人睇到、有人欣賞、有人真係受到正面影響的。
知道你心理質素好強唔會介意坊間其他人/同行既質疑,只希望你可以keep住做而家做緊既野,唔好咁快退落嚟,繼續為更多人帶來正面既影響。
龔成老師:
好呀!見到你有成績,咁就好了,其實我20年前,都是短炒者,技術分析者,用左幾年,輸足幾年,之後長線投資,就開始不斷賺錢。
我好後悔當時浪費左幾年去學這些分析技術,我當時不斷睇書、上堂學短炒,但最後都是輸,好後悔,只怪我當時無知。
之後做銀行同證券行,見大部分輸錢的客,就是短炒的一群!這是我10年見到的情況,這是行內的秘密,根本大家都知短炒者一定輸,但業界一定唔會講!
另外,如果你分析全球真正賺錢的投資者、經金經理,佢地都無人短炒,都是長線投資的,巴菲特更講明反對短炒,反對技術分析。
只要我地細心少少去想,都會明短短炒根本賺唔到錢。長線先至係王道。
另外,多謝鼓勵!
價值投資法一定是最正確的方法,我會一向教人用這個方法。大家都加油!
------------------------------------------------
Q19199:
長遠 港股受疫情及社會活動影響?負面多?
美股比新總統政府影響?
但長遠投資是。正面及有增長空間?
應該是如果將强積金投資是港股及美股基金 長遠是有賺? 因為股票市場會升?
龔成老師:
疫情當然會影響,但我地分析企業,最重要是睇長線,唔好太著重短期的分析。
至於美國政策,未必具體的對中國情況。但我地最重要是分析「企業本質」,以及建立一個平衡組合。
我相信在長遠,中國及美國是兩個最強的經濟體,都有投資價值,如果你想平衡,就兩邊都同時持有。
------------------------------------------------
Q19200:
老師,首先謝謝老師指點本人較早前小注買入1211 $50 位入,會作長缐持有!
另外想請教老師,本人於2018 年尾衝動下買入葵涌區活化左既工業大廈,其中一個翻新的單位,有管理,尺價$13000,實用面積53‘尺
現時作收租用途,請問這些類似既活化工廈單位長遠有沒有投資價值?謝謝!
龔成老師:
比亞迪(1211)如持貨不算多,可長線。
至於活化工廈,相信長遠仍有價值的,香港始終土地不足,持有土地就是持有資產,長遠一定有價值,而葵涌區都正面的,不過我就唔清楚該區現時類似物業的平貴水平。
你都可以作長線收租的。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活化工廈用途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新評論:《政府200億掃貨效應》
剛剛索晒料.... 財爺昨日公佈用200億買60個商用物業做社褔設施,平均每單3億幾。 再聽埋羅致光局長今日晏晝嘅記者會,佢話買嘅物業唔會影響而家嘅社區設施, 即係應該唔會買依家係安老院或者幼稚園嘅物業。 合共要買嘅總面積係4萬平方米。
Here is my quick view:
(1) 對舖是打入強心針。 近年政府第一次對舖有好的措施, 工廈活化對舖無影響。 業主套現了200億,自然資金也會投回商舖。
(2) 這樣買商用物業做社區設施一般都需要喺6樓或以下先至合到消防條例, 如果要做互助幼兒中心,更加要喺三樓或以下。 因此好大機會係舖。買舖,一定快過佢現有物業申請改用途。今日買,兩個月成交期, 裝修下,出臨時牌,半年內可以用。 如果現有牌照更加快。
(3) 根據土地註冊處,2018年成年商舖只是有400億的成交, 二百億相對是非常大的數字,佔一半。 即是包括埋商廈,都只係加多五百幾億成交, 但記住, 當中好多係甲級商廈,社會福利署一定唔會買囉。
(4) 2018年超過三億的舖成交只得十多單, 假設全部買舖,要三年時間買入60個單位也唔夠掃。
(5) 有些人話會買劏場/死場, 我話除非是單一業主,否則不會發生。 尖沙咀首都/荃灣地皇/元朗又一新城等劏場散業主無望。旺區/ 遊客區也不適合。 等於山頂唔會起公屋一樣。
(6) 最大機會是民生區/舊區(例如深水埗/大角咀/土瓜灣/西灣)的二/三樓或大型屋苑樓下(例如: 荃灣海濱廣場,小西灣富欣/富怡, 將軍澳富寧花園, 屯門兆安苑)等。 撇除咗現有嘅老人院或者幼稚園的話,可以供買入嘅更加少。
(7) 我今日了解過,在市場較適合政府的商舖(數千呎以上的較靜段)放盤約有100個,叫價合共約150億。 如果唔計現有老人院及幼稚園? 就再少多一半。要買足200億,唔簡單,舖價必升!
商舖的價錢貴唔貴是非常難斷定的, 不是按呎價,而是按租值回報。 但如果政府是自用的, 打返條租約落去就什麼商舖價都合理。
因此最大的問題是: At what price? 會否利益輸送給發展商/商舖大業主? 相信社會必定有好大迴響。
我認識陳茂波, 佢都係我哈佛大學同一個OPM (Owner President Management) program 嘅校友。 佢係一個非常之聆聽其他人意見嘅人, 佢係一個好官,really! 有心有力,相信好多嘢都會傾得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wXU7rPqswM/hqdefault.jpg)
活化工廈用途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施政報告》中提到經檢討後決定重啟工廈活化,地政總署將於限時3年內接受業主申請改裝位於商業及工業地帶、樓齡15年或以上的整幢工廈,若新用途符規劃用途可獲免補地價,但申請者須將10%樓面用於文化藝術、創意工業或青年共享工作室等用途。政府又鼓勵業主重建1987年前落成的工廈,若工廈位於市區及新市鎮非住宅地帶內,容許工廈重建後可放寬最高核准非住用地積比率最多兩成;至於在工廈內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用途的單位,當局初步設5年為限,讓此類使用者毋須申請地契豁免書而作上述用途,但表演場地則不獲豁免。
持有不少工廈的陞域集團歡迎政策,該集團旗下約有8幢工廈可活化,涉150萬方呎樓面,估計至少有兩幢位於屯門及葵涌的工廈有潛力發展過渡性房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4WIVBTa3C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yBGu9pE74t_V1X9s3LARo0Z0jvQ)
活化工廈用途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說到房地產,大家多數會想到住宅,但房地產又豈只如此?今集 #我要做訪問 就找來專攻工商物業,有 15 年代理經驗的 Bernard Tsui,分享一下用家心態、落後區以及不些不為人知的行內訊息。下集會有更多關於工商物業遇到的趣事怪事,請密切留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JUBrVLngq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