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的遊民收容所過去和現在~
遊民這個業務最早是由警察局為主管機關,所以在警察局內有遊民收容所這種奇怪的單位,但在政府解嚴之前 的警察組織和功能來說,乃承襲著日治時期對於社會控制要求,因此警察學中有一個學術名詞叫做「警察國家亅,這個名訶相對的就是「法治國家」!
回到主題遊民收容所
早期遊民是有警察在管理的時候在警察局當中有蓋遊民收容所用來管理流浪在街上的街友, 收容在裡面的街友會有公工友及一些正職人員幫忙照顧他們的三餐, 也甚至會幫他們剪頭髮還有 協助他們盥洗, 目的是希望他們 三餐可以溫飽然後可以另外輔導他們找到人生的方向,而 據我的同事陳美容轉述,在裡面的遊民大部分都是流離失所或是對人生失去奮鬥的目標, 不然就是生活無法自理之類的, 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在裡面關白天還是會 開門讓他們出去溜達走一走,因為這些街友也找不到可以去的地方所以晚上也都會回來這裡睡覺
我小時候住在現在的鐵花村哪裡,去上學的路上會經過遊民收容所,都會好奇往裡偷偷看,因為裡面有很多蓬頭垢面披頭散髮的街友,小時候的鄰居和同儕都說這裡面關著一些瘋子很可怕的人,加上大人也噲聲會影的說不要接近哪裡, 所以每次上學經過 遊民收容所的時候都會離他離得遠遠的!
大概是民國60幾年的時候,遊民收容所就在現在博愛路和新生路的舊的台東分局位置,從台東分局的石碑上面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又同時在68年的時候新建另外一個遊民收容所,地點就在勝利街的巷子裡面,記得那時候他的巷子的盡頭還有一個提防,提防裡面就是黑森林( 現在的森林公園),現在已經擴建成馬亨亨大道!隔壁則是一個軍事單位(不方便說他們的編號)
台東的遊民收容所從民國69年到現在舊的台東分局位置遷到了勝利街之後就很少遊民在裡面了,裡面的設備大致上也和拘留所差不多,只是更為開放的空間,並沒有相關押犯人那樣子他是一個開放的空間, 但是還有一些 鋼條在裡面看起來就像監獄一樣, 因為遊民他並不是犯什麼罪,所以在裡面不過是讓他睡覺而已,後來在解嚴的時候,漸漸的這個業務就已經移轉到縣政府的社會福利單位, 現在他們是以和民間社團NGO合作, 用社工協助的角度去關懷街友,但依我的經驗和觀察,效果是不怎麼樣,街友反而越來越多了,然而街友並沒有犯什麼罪,也不能像過去警察國家的時代用威權體制來管理這些街友! 所以接有的問題也就 顯得非常難處理,因為這個議題有牽涉到一個人民有遷徒的自由憲法層級有問題
據同事陳美蓉的轉述,在最後一個在勝利街的遊民收容所過世之後,其他兩個就轉到仁愛之家之類的收容中心,後來在裡面工作警察局同事,他們就歸健回到警察局,從民國 80年以前左右,警察局就沒有這個業務了
於是遊民收容所的廳舍就閒置在哪裡,一直到 1992 我開始當外事警察的時候, 就業服務法開始實施 ,於是警察局又開始查處非法的移工,那時候也是借用這些處所收容外國人,於是遊民收容所的功能就變成臨時外國人收容所
但一開始並沒有使用遊民收容所而是用現在的刑警大隊地下室那個拘留所 借用的,地下室那邊有一個拘留所, 他是拘留一些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的人
因為拘留所的功能它並不是要收容這些非法的外國人,所以只能臨時代替使用,拘留所是用來居留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賭博妨害風化的那些,被判拘留的這些人作為執行的地方, 而當時被判拘留並不是由法官來判,反而是由當時的三組裁決巡官來判, 這個制度是源自於日治時期的「違警亅, 後來因為違警罰法其中部分的條文侵害人權違憲, 於是修正和許多條文後將名稱改成社會秩序維護法, 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賭博或從事色情交易的就會拘留在這個地下室, 我從前常常抓外勞帶去收容的時候,都看到這些被拘留的台灣人, 有一次翻了那個收容人簿子,還看到我自己認識的人,好不尷尬!
後來刑事警察局來了一個公文告訴我們外事警察單位說,將外勞收容在拘留所是違法的, 於是我們才將遊民收容所改成外國人臨時收容所
初次設立外國人臨時收容所的地點並不是在勝利街, 而是在我們南迴線的大武分局警備隊旁邊那個拘留所, 我記得每一個分局都有拘留所, 只有台東分局沒有拘留所,他們只有一個像關鳥一樣的籠子,很突兀的設在辦公室當中,留置一些現行犯
但是大家可能對留置,拘留還有收容,等等這些名詞搞不清楚是什麼意思,在法律上來說它的意義不太一樣,它的處遇方式也不太一樣, 但是說穿了對那些被關的人來說,他就是關起來的意思!
在大武分局的拘留所改為外國人臨時收容所的時候我是承辦人, 我當時並沒有對拘留所內部做太多的變動, 只是在他的外圍設了高圍籬鐵網還有在上頭放了一些南非刺鐵網, 作為防護, 後來收容了一些外國人當中也出了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糗事, 於是又將那個收容所結束改到勝利街的遊民收容所,作為臨時收容外國人的處所
!
沒想到勝利街的那個臨時外國人收容所出了更大的事情, 那時候想要推卸責任的長官還怪我設計的不好! 再加上我根本就沒有在那裡執勤,所以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最後有幾個無辜同仁被上級找來當墊背,因此而失去工作!
從遊民收容所一直到外國人臨時收容所,這當中的風風雨雨, 有一些事不足為外人道的,改天我寫自傳的時候會寫詳細一點, 或是改天用YT 直接在天橋下說書,另外再和朋友們說得清楚, 這當中的風風雨雨,還有狗屁倒灶的事情, 這是我看到遊民收容所之後有感而發~ 與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和經驗
#台東遊民收容所的過去
#收容所不會出事會出事的是人的心
流刺網圍籬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次 現代婦女基金會 打造了二款大型裝置藝術,我所演繹的是「白色」款,試著表達出性侵被害者想要對外求助,卻感到非常「 #無助」 的感覺。
為什麼會感到無助呢?
一般人的確很難去體會被害者所遭受到的傷害:除了身體上的之外,還有更痛苦以及漫長的心靈上的折磨---「創傷後壓力症侯群」,也就是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他們可能會在日常裡常常突然想起受害當下的某些畫面(或是看到會讓他聯想到創傷的物件,就會立刻想起創傷當下的某些畫面甚至是感受),或是常常做相關惡夢,日夜擔心害怕有可能會再次成為目標等等,嚴重的就像是電影 灼人秘密 Nina WU 裡的 #妮娜,有精神分裂的症狀(自己幻想分裂出3號女孩),幻想幻聽,腦袋極度混亂,痛苦不已。
而當受害者「花了很多時間」很努力的與自己的腦袋對抗,最後終於鼓起勇氣,試著想要對外求救,或是對外界或是親朋好友訴說時,卻常常會收到以下回應:
「想那麼多幹嘛!都過去了!不要提就可以忘記了啦!」
迷思1 : 任何的創傷都需要漫長時間來復原。也許可以想想你上回失戀(創傷的一種)花了多久時間復原?被性侵/性暴力對待的朋友,可能會需要更長時間.....
「啊你當時為什麼不求救?都過了這麼久才講,你是別有目的的吧....」
迷思2:根據心理調查報告指出,許多人在遇到極其危險的事情時,真正能冷靜面對嘗試「逃跑」或是「攻擊」的人數只有20%,大部分人的身體則是處在第三種狀態——「凍僵」,僵硬的站在原地,腦袋一片空白(還在釐清到底發生什麼事),身體完全動不了,也叫不出聲,但眼淚卻一直掉... (就像 #妮娜 被性侵的當下)
「誰叫你那天要喝酒!」「誰叫你要穿短裙!」
迷思3:女生可以喝酒也可以穿短裙。我們是不是不應該反過來檢討被害者,指責她的言行或是穿著呢?犯罪如果是事實,就是犯罪...(PS: 其實男生也可以穿短裙,不過這是另外一個議題了;另外男性也有可能是受害者喔)
「她應該嫁不出去了,真可憐」,「真丟臉...」「她不潔白了/不純潔了/貞潔沒了....」
迷思4 :真正不純潔/該丟臉的人是誰呢?應該是加害者吧.....
這款「白色」(代表受害者的潔白/純潔狀態)的裝置藝術(#無助),想要表達的就是以上種種外界的輿論(裝置裡有白色的電腦鍵盤,代表網路輿論;我前方的2位白衣人則代表街坊鄰居的指指點點),對受害者所造成的「二度傷害」,讓受害者再次受傷,只能孤立無援的躲在只有自己一人的世界裡,無法與任何人交流與溝通,眼前所及的是僅是種種日常生活物件(裝置裡的交通安全錐,原本的用途是為了隔離出安全距離、還有一個救生圈,用途也是為了挽救生命)如今也都諷刺地變得冰冷,像是圍籬般阻擋了他與任何溫暖的人心碰觸的可能性,無處可逃,無處可躲,無比 #無助。
期待透過此次裝置視覺藝術的呈現,能讓大家更理解被害者的感受與困境,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來理解和消除各種 #性侵迷思 ,一起來支持此次的 #展心復原計畫 ,溫暖地幫助全世界所有的性侵受害者,一起展開 #復原心旅程❤
#Metoo #OnlyYesMeansYes #破除性侵迷思
#還有什麼樣的迷思可以破除的嗎?大家一起來分享💪💪💪
感謝所有協力創作出白色裝置藝術,成功開啟 #展心復原計畫 的朋友們❤ 現代婦女基金會和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全體同仁
創意總監: #趙為 攝影師: 蘇益良/Liang Su 服裝設計:#丁永恆 化妝: 好容羿 soeasy #瑤瑤
髮型: FLUX HAIR Boutique Lourdes Zhang 柔鵝 #淑雅 #姿瑩
流刺網圍籬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套索加槍傷,救傷崁頂小黑熊僅能以流質進食,人熊如何共存引議】
#窩動保時事 https://wuo.pros.is/3b68ah
2020年12月10日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下稱台東林管處)接獲通報,臺東縣海端鄉的崁頂村發現一隻2歲公熊在私人農地被套索陷阱困住。
在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及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搶救下,崁頂黑熊已經暫時脫離險境,但右前掌仍因傷口潰爛,為了避免引發敗血症而截除。
在全身檢查與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身上有三處槍傷,除了後續醫療外,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九大隊也針對槍傷進行調查,待進一步釐清原因。
🐻槍擊傷勢引起網友議論,中槍因素還在調查
崁頂黑熊的槍擊傷勢曝光後,引起網友討論,除了祈禱與祝福傷勢復原外,也有提出要求國家要有所作為,抑或是斥責原住民狩獵行為等聲浪。
目前中槍始末檢方還在進一步釐清,針對中槍事件,林務局則強調,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1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有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等,在緊急情況下,得以主管機關核定之人道方式予以獵捕或宰殺。否則將觸犯刑責,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0至100萬元罰金。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發表聲明回應輿論,期待大眾能「正視人熊衝突,停止污名狩獵文化」,認為臺灣黑熊雖然極需保育,但不是可愛動物,野外更不是動物園。
對於居住山區周遭的民眾來說,一旦不小心巧遇臺灣黑熊仍有既定危險性,且野保法也表明在緊急狀況下,開槍並沒有違法問題,並推測此次案例未必與狩獵有關聯。
而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針對槍傷表示,本案已經交由警方調查,在真相未明之前,希望大眾不要簡化議題,讓議題失焦,且在乎臺灣黑熊的生存權益同時也應尊重原住民文化,也希望大家能為受傷的崁頂黑熊集氣,期盼牠能早日康復。
🐻瀕危黑熊承受了多少壓力?
臺灣黑熊為臺灣最大型的食肉目野生動物,預估數量僅約200-600隻之間,被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的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的山區。經常遭遇到的困境有棲地喪失、人為開發破壞、誤觸陷阱與非法盜獵等。
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也整理近三年關於臺灣黑熊的通報事件共11起,有的落單、受傷或死亡。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的黃美秀表示,對於瀕危物種來說,每一起事件都很「悲壯」,至於部分聲音推測「熊變多」的說法可能欠缺根據,尤其臺灣黑熊的移動範圍大,雖然通報量增加,也未必代表族群成長穩定。
原住民青年陣線的聲明也提到:「近年臺灣黑熊出沒頻繁,是因為物種數量擴大?核心棲息地被破壞?需要被釐清,也希望主管機關因應現況做出相對應的政策調整。」
🐻山區田野的人獸衝突繁多
11起臺灣黑熊通報記錄之中有兩起廣原、利稻小熊落單事件,還有一起錦屏林道的黑熊中套索陷阱事件,再來就是本次的誤捕公熊事件。上述4件通報皆發生海端鄉,其中就有兩件屬於山豬吊陷阱造成的傷害。
原住民青年陣線則提出,本次發現崁頂黑熊的陷阱位於海端鄉海拔370公尺左右的山區田地,不但是是農民活動頻繁的區域,農地也容易遭到野生動物的滋擾,因此農民會鋪設陷阱,但防範的目標物種其實是山豬,並非黑熊。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的發文也提到,臺灣黑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只要不刻意獵捕,在防治農損、人身安全及傳統狩獵的陷阱架設也都屬於合法範圍,但由於陷阱的使用及管理不夠細緻,往往成為黑熊的威脅,因此建議應使用精準式套索外,也不斷呼籲官方管理上的巡視及實名制政策的推行,避免黑熊誤觸陷阱的憾事不斷發生。
林務局也提醒農民,若遭遇農損問題,可以先向地方政府通報及申請電牧器*的架設,政府也會補助4分之1的架設補助。若遇到地形受限而無法架設者,林務局即將準備2000套精準式套索陷阱提供農民申請使用,並派專業團隊輔導操作。
*什麼是電牧器?
電牧器是一種利用高壓電、低電流的原理的電圍籬,利用低電流讓動物產生痛感造成驚嚇,使動物而不敢靠近,通常用來管理圈養的經濟動物或防止農作物、果園遭到獸害。
🐻通報系統的建置,幫助臺灣黑熊保育及救援的推行
這次崁頂黑熊的事件發生在山區田間,主要仰賴當地部落的周姓族人的通報,才能讓臺灣黑熊能盡早就醫治療,再次顯示通報系統與社區保育意識的重要性。
林務局強調,民眾若遭遇人熊衝突或發現臺灣黑熊需要救援,可以通報林務局各地林區管理處或是撥打1999聯繫縣市政府農業局;亦可至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官網填寫熊出沒問卷。協會也製作熊出沒判讀資料,讓大家學習如何判斷臺灣黑熊出沒的蹤跡。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醒,每個人遭遇臺灣黑熊的場合、情況有不同,過去的報導也告訴我們,「由於臺灣黑熊生性膽小,若遭遇臺灣黑熊,適時地迴避,發出聲響驅趕,多半能化解衝突。」
最後也期盼民眾對臺灣黑熊生態、行為有更深的認識,也多善用通報機制,幫助釐清、掌握黑熊的族群動態,降低人熊衝突與黑熊受到的威脅,才能減少擦槍走火的機會。
🐻遇到熊怎麼辦?人熊共存之道看這邊
1. 熊仍在遠處,繞道而行或安靜離開現場
2. 正面衝撞保持冷靜,緩緩退後或離開,但不要背對著熊跑開
3. 準備好威嚇物(如防熊胡椒噴霧劑),盡量與同行者待在一起
4. 當熊不斷噴氣、喀喀聲、踱地,或朝人衝刺時,代表距離過近,請緩緩退後。
5. 面對任何野生動物,都不應有餵食、試圖靠近、觸摸等干擾野生動物的行為
———————
發現黑熊從這裡通報:https://reurl.cc/Dv9DWO
———————
|訂閱窩窩 為牠發聲|
https://wuo-wuo.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