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獺日💧
每年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是 #世界水獺日 #WorldOtterDay,也就是今天喔!
還記得臺灣唯一的野生水獺嗎?牠們就是生活在金門地區的 #歐亞水獺。而就在上週,金門又發現了歐亞水獺屍體,對於數量僅存200隻的瀕危物種,少了一隻都十分令人感到擔憂。😢
牠們曾經生活在臺灣本島,但已逾三十年無正式的調查紀錄,我們留給水獺的家只剩下金門。目前世界上還存有13種水獺,但有一半以上被 #IUCN 列為受威脅等級的物種,而鄰近的日本更是30多年沒有水獺的生存紀錄,已於2012年正式宣布日本水獺滅絕。
歐亞水獺屬於瀕臨絕種 #保育類 動物,在2017年公布的 #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名錄 中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正面臨棲地破壞、路殺、流浪動物攻擊等危機。
長相討喜的歐亞水獺最喜歡盡情在水中游泳,因此水域環境的相互連結十分重要。自從金門開放觀光後,開發行為讓金門相連的水域被切割,自然的濕地、植被逐漸被水泥護岸所取代,破碎的水域環境讓歐亞水獺走上道路,成為 #路殺 的犧牲者;而 #流浪動物 也是對歐亞水獺的生存造成威脅的原因之一。
💙保護獺,也就是在保護我們珍貴的水域環境
水獺屬於掠食動物,位於生態食物鏈的頂端,保育牠們就能連帶保護在水域生態系共存的物種喔!如果到了金門,記得小心行車,留給獺們安全回家的路。
-
▲更詳細的內容請至👉 https://reurl.cc/O1QaK3
-
🔍參考資料
金門・水獺失樂園(上):還獺水路,才有活路!https://reurl.cc/KkEoeg
【台灣紅皮書】歐亞水獺告急 僅存不及200隻 https://reurl.cc/WdzYzx
-
#不要消失好嗎 #流域環境教育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外有利用下水道汙水監測新冠病毒,即時取得社區感染情況。指揮中心也證實,已有2處汙水監測到病毒量,不過病毒Ct值很高,不具傳染性。未來會針對測到病毒的流域,來設採檢站,找出無症狀感染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1026 ...
流域環境教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外有利用下水道汙水監測新冠病毒,即時取得社區感染情況。指揮中心也證實,已有2處汙水監測到病毒量,不過病毒Ct值很高,不具傳染性。未來會針對測到病毒的流域,來設採檢站,找出無症狀感染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102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流域環境教育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水務局(4/6)】
#小檜溪截流站
小檜溪重劃區截流站用地的最新進度,去年質詢時已知會規劃成立河川教育中心,以及設置桃園區的水環境巡守隊隊部,並會納入環保局的業務。
但用地幅員廣大,是否有其他規劃,據聞環保局也在向環保署爭取預算,智翔下週會再詳細詢問環保局。
#南崁溪親水河岸規劃進度
南崁溪作為北桃園最重要的河川之一,親水設施的規劃方式,以及擇定作為親水區域範圍有哪幾處? 水務局目前規劃進度如何?
水務局回答,原先有在水汴頭施作攔河堰,但由於水質不佳,示範效果不佳。
水質與污水下水道的進度相關,況且水汴頭周遭仍有許多工廠排放工業污水,這些智翔都明白,也想知道除了水汴頭,水務局有無其他規劃? 南崁溪的流域除桃園區,還遍及龜山區、蘆竹區、大園區等,希望水務局能及早做規劃。
隨著南崁溪的整治進度,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率也會逐步提升,沿岸親水設施得依賴水務局提早擘劃未來十年至十五年的景觀與生活方式。
#南崁溪整體規劃
接續整體南崁溪整治的議題,智翔認為,南崁溪的建設應結合人文、藝術、休閒、觀光、教育等元素與城市意象。
以台中的柳川水岸為例,過去水務局長也曾參與整治,如今柳川水岸景觀步道成為了線型水岸公園,不僅成為熱門打卡景點,周邊不定時有街頭藝人表演及市集活動,帶動周邊經濟觀光發展。
除了柳川,新竹市的護城河、台中旱溪也都是非常不錯的案例,可供水務局參考,水務局也說明,目前有一個1.2億的計畫,針對南崁溪幾個河段,進行燈光、植栽與生態的規劃,另外也有蘆竹段會與文化局的地景藝術節合作,會在光明公園錦興宮處設置景點;桃園區三民公園處也有規劃,那就再請水務局會後提供資料方便參考。
#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污水處理廠惡臭問題
由於關心污水處理設備的狀況,日前智翔前往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觀察,結果當天意外收穫當地居民的陳情惡臭問題。
原來是處理水肥時的尾氣排放,含有硫化物、氮化物等成分,造成讓當地居民不適的惡臭。
據了解,現行龜山水資源中心排放尾氣時,是用二氧化氯+洗滌塔來吸收,廠商當天也說有做改善,但氣味仍存在,以智翔的經驗來看,二氧化氯其實在分解臭味上效用有限,無法有效破壞官能基。
雖然受限於場地可能不夠大,但智翔認為焚燒爐(二次燃燒室)可把氣味氧化燃燒,氣味應可以完全消失,為何水務局當初沒有裝設? 若有改善的空間與經費,建議可裝設焚燒爐等設備。
今天依水務局答覆,目前一天處理約4-5頓的污泥,而上限為48頓,尚有餘裕,但可預期的是,隨著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率上升,未來四年內接管率要提升到50%,代表將有更多污泥將進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的污水處理廠處理,若沒有燃燒室,惡臭問題恐怕更嚴重。
#桃園市生質能中心尚未營運空窗期
況且目前桃園生質能中心尚未營運,目前桃園僅有龜山水資源中心在處理水肥。
雖然局長最後提到,待生質能中心開始營運後,水肥將會送去那邊焚化,但智翔擔憂,水肥本身含水量很高,是無法直接進焚化爐的,一定也需要進到龜山這邊將水份降低至20~30%才有辦法去焚化產電。
即使桃園市接管達到50%以上更甚至75%,經由水資源處理中心處理後,也是會產生一定含水量的污泥,這時候也是要送到龜山這邊做乾燥除水,桃園市政府與水務局必須及早來應對,必要時得加蓋一廠來應付未來數年內將到來的回收量。
流域環境教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小的與大人」介紹
訪問作者:蔡蕙頻
內容簡介:
〈總督到警察 日本時代的警察制度〉
日治時代的臺灣警察,是臺灣總督府實行統治的要角,負責管理臺灣民眾的生活事務,常有濫用權力、素質不佳的現象,招致許多批評。但他們的存在卻對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有著相當大的穩定作用。
〈大人到咱家 警察與戶政〉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為了了解當時的臺灣,透過各種調查蒐集相關資料。根據法令,警察得以隨時到各家進行戶口資料的確認,將臺灣人的身體特質與身家狀況都納入國家體制與警察大人的管理之下。
〈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 警察與政治〉
日治時期,警察負責維持臺灣社會治安的重要角色,臺灣人從事的政治行動,也是受關注的事項。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1920年代臺灣社會中的警民對抗,是當時「小的與大人」關係中最重要的篇章。
〈一桿稱仔到走やみ 警察與經濟〉
為了維持日治時期殖民地經濟發展,警察大人深度介入了臺灣的經濟生活。從賴和的《一桿秤仔》中看到警察對度量衡制度的管理;到戰爭時期,統制體制的實行,可以看到警察大人無處不在的身影。
〈檢疫、注射到圍草繩 警察與公衛〉
日治時代,在總督府的規劃下,當時的警察大人還掌管了公共衛生以及檢疫工作,並配合各種名冊管理,紀錄臺灣人的公衛生活,再加上各種衛生教育的推廣,培養出「識字兼衛生」的文明臺灣人。
〈「左側通行」 日本時代的交通警察〉
隨著臺灣社會逐漸形成現代化的生活習慣,日治時代的警察大人又多了管理交通的任務。1920年代,各種交通規範亟待建立,第一要務是厲行人車「左側通行」,在各種資料上可以看到許多宣傳,也能看到警察執行工作的狀況。
〈帝國山林的前哨 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
為了開發臺灣的山區資源和原住民治理,日本政府在一般警察之外設置了「蕃地警察」。他們的初期任務包括「防蕃」、武裝討伐迫使使原住民歸順以建立管理制度,後來則以輔導產業、教育、集團移住為主,是帝國統治臺灣山林的最前線。
〈經濟、防空與流言蜚語的取締 戰時體制下的警察〉
珍珠港事變後,日本擴大了軍事動員的規模,臺灣社會也被拉進戰爭體系中。臺灣警察的工作則擴大到統制經濟的宣傳、物資徵用、防空動員,以及言論思想的控制,將臺灣打造成「戰爭動員,人人有責」的社會。
〈東石富安宮 日警變成台灣神〉
日治時代,警察與臺灣人民的關係密切,儘管有許多讓人恐懼的印象,但也不乏愛護民眾的佳話。任職東石派出所的日警森川清治郎在職期間留下許多佳話,身亡之後又有顯靈庇佑當地的傳說,因而入祀富安宮,就是很好的例證。
作者簡介:策畫/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北海岸,現在新北市三芝區、舊名「番社後」的地方。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又是山河海交會與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使他鑽研於海洋史領域的探究,著有《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專著。另著有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
撰稿者簡介:
李進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現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環境史、臺灣區域史與歷史GIS。
沈佳姍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副教授。研究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與公衛史。著有《臺灣日日新:阿祖ㄟ身體清潔五十年》、《牌2原來一家親:日本品牌家族企業史》等書。
陳慧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代臺灣史、臺灣原住民史。著有《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等書。
游智勝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海運史、臺灣海洋史。
蔡昇璋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協同研究員,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通識中心及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等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領域為臺灣海洋史、海洋文化史、臺灣漁業史。
蔡蕙頻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圖書館編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史,並著有相關著作。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流域環境教育 在 找尋淡水河流域垃圾熱點(我們的島1166集2022-07-25) 的推薦與評價
以海洋與河川 環境教育 為主軸的社團「浪跡天涯旅行社」,把標明編號的木片整理裝箱,運上台北橋,他們準備讓這些模擬垃圾的木片,展開一場奇幻漂流之旅 ... ... <看更多>
流域環境教育 在 流域環境教育Watershed Education Program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資源分享學習,建構台灣流域環境教育基盤。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