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在人生的旅途中追逐星星 – 米奇巴克
1.2 我是一顆小星星 – 巴巴文化
1.3 How to Catch a Star – 奧利佛傑法
1.4 星空 – 大塊
2.1 星空下的願望 – 維京
2.2 流星劃過天空的夜晚 – 維京
2.3 我的星星在哪裡? – 青林
2.4 Draw Me a Star (畫一個星星給我) – 上誼
3.1 數星星的女孩 – 維京
3.2 許願星 – 台灣東方
3.3 億萬億顆星星 – 親子天下
3.4 宇宙掉了一顆牙 – 小典藏
4.1 星星不見了 – 維京
4.2 瓶子裡的小星星 – 水滴
4.3 星空不可思議 – 小天下
4.4 來自星星的我們 – 小天下
5.1 抓流星 – 信誼
5.2 亨利的星星 – 道聲
5.3 星星不見了 – 黃海蒂
6.4 小狐狸與星星 – 三采
6.1 星塵 – 米奇巴克
6.2 Lift the flap Very First Question and Answers ~ What are Stars ? - Usborne
6.3 我們的星星~讀哥舒歌 – Smohouse
6.4 Mole’s Star – 布麗塔泰肯特拉普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夏日夜晚,收斂白天的躁動,一切靜了下來; 靜的彷彿心跳聲正透露著誰的秘密, 路燈也偷偷拉長了誰的心事。 總覺得城市的夜空,有點單調。 掛著幾顆星星, 猜想,它們是不是正靜靜地守護著哪家孩子的心願? 我小心翼翼在心裡許下:願在這喧囂紛擾的世界中,那個已經長大的孩子, 心中依然保留著一份寧靜與純真。 ...
流星 劃 過 天空的夜晚 在 海狗房東 繪本海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著開學季,這次在《小行星幼兒誌》的主題推薦書單與孩子的人際關係有關,我選了14本書,可和孩子一起看看如何從「好想交朋友」到「好好交朋友」。
選書的理由請點進網站看看,純書單如下:
《我可以加入你的俱樂部嗎?》,阿布拉出版。
《這是誰的?》《不對、不對》《我不要跟你玩了!》系列三書,小魯出版。
《巫婆阿妮和黑貓阿寶》,青林出版。
《短耳兔與小象莎莎》,親子天下出版。
《努娜的讀心魔法棒》《努娜的魔法橡皮擦》,親子天下出版。
《不歡迎大象》,三民書局出版。
《爺爺的神祕巨人》,三民書局出版。
《我們一起玩好嗎》,小光點出版。
《我的朋友在哪裡》,東方出版。
《流星劃過天空的夜晚》,維京出版。
《小艾略特的城市冒險》,小時報出版。
流星 劃 過 天空的夜晚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61/365
今天玩的主題是「美麗星空」的繪本
現在共讀繪本的方向
除了注重故事的內容外
繪畫的風格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尤其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
大量觀賞不同風格的圖畫時
小腦袋激盪出更多元的想像
這都是在上學以後
吸收統一教材時所沒有的
所以挑選繪本時
我也會特別注意插畫的部分
今天介紹這四本有關星星的繪本
每一本都像藝術品一樣
除了內容豐富以外
媽媽本人也超愛繪本圖畫😍
📕共讀書籍📕
1️⃣維京《流星劃過天空的夜晚》
2️⃣維京《星星不見了》
3️⃣維京《森林裡的鋼琴師》
4️⃣臺灣麥克經典童話《拇指姑娘》
📌維京《流星劃過天空的夜晚》
《流星劃過天空的夜晚》敘述兔子和狗住在圍籬的兩邊
因為彼此都在門上掛著「私人宅邸。請勿打擾」的字樣
所以兩人從未交流過
但其實兩人非常渴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無論白天或夜晚
兩人總是偷偷關注對方
卻苦無機會跨越心中的那一步
日復一日
終於在一個兩人都失眠的夜裡
步出房外的兩人望向彼此屋頂的星空
心想對方如此孤寂
應該要有個朋友陪伴吧!
正當兩個人都思忖著該如何成為對方的朋友時
夜空變得明亮
原來是流星劃過天際
就這樣Wish comes true⭐️
從那一晚起
他們從「Me」變成「We」
不但跨越居住的圍籬
也跨越心中的藩籬
一同分享美好的每一天
📌維京《星星不見了》
《星星不見了》畫風和《流星劃過天空的夜晚》一樣
屬於較童趣可愛的風格
《星星不見了》用孩子的角度探討嚴肅的議題
除了光害及日趨嚴重的空氣汙染外
窮忙的生活也讓人失去抬頭欣賞星星的閒情逸致
於是星星們決定出走渡假去
反正沒有人需要他們⭐️
直到有一天停電了
人們才發現曾經在天上發亮的星星不見了
於是奔向天涯海角去尋找天上的星星
卻發現那些星星都是人造的星星
終於在遙遠的海邊找到在渡假的星星們
孩子們答應星星們再也不會忘記星星們
星星才重回天空⭐️
看完《星星不見了》
問問自己多久沒抬頭好好看星星了?
有時候放下手邊的工作
和孩子一起走出戶外
無憂無慮的看星空
也是很棒的時光與回憶哦⭐️
📌維京《森林裡的鋼琴師》
這本繪本真是太太太太太美了
我不是結巴
真的要大讚繪者的繪畫技巧
在光影的部分處理相當好
讓人有觀賞電影的效果
有別於一般以童趣角度詮釋繪本的風格
讓人耳目一新
超級推薦⭐️⭐️⭐️⭐️⭐️
《森林裡的鋼琴師》敘述一隻小熊在森林裡無意見發現一架鋼琴
從此以後他都到森林裡彈琴
小熊漸漸長成到大熊
他的琴藝日益成熟
每天晚上當他彈奏鋼琴時
總是吸引住在森林裡的熊群聆聽
但有一天
森林來了來了一對父女
他們邀請大熊到城市去看看
雖然大熊捨不得離開森林裡的朋友
卻也不想失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機會
於是就和那對父女到城市發展了
一如預期
大熊在人類的世界大放異彩
不但在大聚院舉辦個人鋼琴演奏會
也出了各人專輯
無數的專訪和獎盃也隨之而來
儘管城市和大熊想像的一樣好
但在美麗的夜空下
大熊內心深處還有些聲音呼喚著他
他回到森林擺放鋼琴的地方
卻遍尋不著鋼琴和其他朋友的身影
正當他困惑時
突然出現一隻灰熊
但任憑大熊如何呼喊
灰熊頭也不回的往森林深處跑去
大熊懊悔的追著灰熊
以為朋友因他的離開感到生氣而不理他
但隨即映入眼簾的卻是
朋友在他離開後
仍珍藏他的鋼琴
收集他的專輯、海報、報導及週邊商品
大熊這才明白
不管他去哪裡
做什麼事
朋友都在遠方關心著❤️
故事的終曲
便是大熊為這群最忠實、最重要的聽眾再演奏一曲🎶
📌臺灣麥克經典童話《拇指姑娘》
《拇指姑娘》是安徒生童話系列中
人氣相當旺的一則故事
故事中的拇指姑娘因為外形出眾、
身形迷你
被癩蛤蟆、金龜子及鼴鼠擄走、逼婚的經歷
讓孩子隨著故事的轉折
一同感受拇指姑娘的奇幻歷程
儘管如此
拇指姑娘的善良與忠於自我的堅信
讓她勇於突破田鼠太太的傳統迷思
乘著燕子離開世人稱羨的貴婦生活
奔向另一個未知的世界
最後拇指姑娘不但如願回到明亮的世界
還與花王子結婚😍
這麼美好的結局
是無憂童年的限定
雖然現在我們都知道這只是童話故事
但這美好的結局卻真真實實陪伴我們多年美好的歲月
我想孩子必須擁有這份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流星 劃 過 天空的夜晚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夏日夜晚,收斂白天的躁動,一切靜了下來;
靜的彷彿心跳聲正透露著誰的秘密,
路燈也偷偷拉長了誰的心事。
總覺得城市的夜空,有點單調。
掛著幾顆星星,
猜想,它們是不是正靜靜地守護著哪家孩子的心願?
我小心翼翼在心裡許下:願在這喧囂紛擾的世界中,那個已經長大的孩子,
心中依然保留著一份寧靜與純真。
//
致 五月天 藍色三部曲[人生海海]- 純真。
#黃奕儒Ezu #純真 #MaydayBlue20th #五月天藍色三部曲
純真
詞曲:五月天阿信
長長的路上 我想我們是朋友
如果有期待 我想最好是不說
你總是微笑的你 總是不開口
世界被你 掌握
月亮繞地球 地球繞著太陽走
我以為世界是座 寧靜的宇宙
今晚的天空有一顆流星劃過 在預言著什麼
在無聲之中你拉起了我的手
我怎麼感覺整個黑夜 在震動
耳朵裡我聽到了 心跳的節奏
星星在閃爍 你怎麼說
你心中一定有座 濃霧的湖泊
任憑月光再皎潔 照也照不透
你眼中閃爍湖面 無邊的溫柔
那波光在 誘惑
在無聲之中你拉起了我的手
我怎麼感覺整個黑夜 在震動
耳朵裡我聽到了 心跳的節奏
星星在閃爍 你會怎麼說
你已經有他就不應該 再有我
世界的純真此刻為你 有迷惑
我想我應該輕輕 放開你的手
我卻沒有力氣 這麼做
【數位上架】
KKBOX:https://bit.ly/2YxSm2m
MyMusic:https://bit.ly/2LM1lvH
friDay音樂:https://bit.ly/2VuA9RE
Spotify:https://spoti.fi/2HqFgN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010019,即可完成
台灣之星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010009,即可完成
【關注黃奕儒Ezu】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zuhuang1/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zu_huang/
📍新浪微博:http://t.cn/Rgiueuk
【音樂製作團隊】
製作人 Producer:陳建良 Eric Chen、黃奕儒 Ezu
演唱 Vocal:黃奕儒 Ezu
編曲 Arranger:林依霖 Elisa Lin
和聲 Backing Vcoal:黃奕儒 Ezu
錄音 Recording Engineer:黃奕儒 Ezu
混音 Mixing Engineer:陳建良 Eric Chen
錄音室 Studio:Wonder Studio Taipei
【影像製作】
影像拍攝:張庭甄 CK Chang
影片製作/字體設計:劉嬿妮 Liu Yen Ney
流星 劃 過 天空的夜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陶塑展 黃偉茜 (Weichien Huang)專訪
黃偉茜不可一世的孤獨 讓我們看見陶瓷創作者的驕傲
創作者黃偉茜來自於高雄橋頭,由於橋頭區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維持溫暖怡人的好天氣,如此的地域特色也使得熱帶植物蓬勃發展,生長在此的黃偉茜,自小便喜愛穿梭於榕樹林之間,大自然給予的深刻記憶,也烙印在她日後的創作裡。
對夢想的毅力—不輕易放棄
從小便響往藝術的黃偉茜,礙於種種的機緣因素,在大學前始終與創作擦身而過。當時黃偉茜就讀於中文系,得知系上有選修輔系的機會,熱愛畫畫的她第一個念頭就想到「美術系」,而申請輔系的名額角逐也是相當地競爭,黃偉茜因此報名了畫室從頭開始學習,也從此奠定了她走向藝術之路的基礎。
與陶土的相遇
自認與藝術相識甚晚的黃偉茜,十分地珍惜學習藝術的任何機會,「因為對我而言,那是我花了很多力氣、得來不易的夢想。」大學期間修習的多數是平面繪畫,而後黃偉茜考取上嘉義大學視覺藝術應用所時,對於立體創作的學習躍躍欲試,就在當時接觸到視覺藝術應用所所長—廖瑞章老師的陶瓷創作,廖老師作品多以自然物為基礎發展,深深的吸引了黃偉茜的目光—「原來陶瓷可以這麼做啊…。」,也為此與陶土結下了不解之緣。
相較於其他的立體媒材,黃偉茜在選擇上其實也經過多方的比較,她認為陶土就像幼時小朋友們捏黏土一樣,能夠簡易的上手、有甚麼想法可以馬上做出來,表現方式也非常多元,依照不同的釉、土、燒窯方式會有各種特有的變化,陶瓷高度的可塑性,也能滿足容易對媒材喜新厭舊的她,「土對我來說很自由,很能呈現出我的想法!」
創作中的存在與擴張
在黃偉茜的作品當中,「大肚人」是一個常見的創作語彙。從她研究所時期便延續至今,大肚人就像是黃偉茜對於人生的演繹,「對我而言,壓抑就像是肚子裡藏了很多東西。」有時候大肚人的肚子會圓圓滾滾的,時而封閉、或是展開,甚至會長出一些東西—「而想法就是從這裡延伸而出!」肚子就像是基底般的,有許多的變化由它而衍生。
與大自然間的關係,一直是黃偉茜作品中相當關鍵的要素,如「在林中」系列,是她對於高雄橋頭的感受。因熱帶氣候的影響,橋頭的榕樹林一年四季皆欣欣向榮、綠意盎然,當黃偉茜覺得心情憂鬱時,於樹林中漫無目的的散步,總能療癒她的心情。有次她看到一棵枯木,即便樹都禿了,一片葉子沒有,但它的樹枝卻多又茂密的拔地而起,爭相往密林中小小的一片天空伸展,當下給黃偉茜很大的震憾與啟示,而那些樹枝與氣根的纏繞糾結,因此反覆地出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主打作品「不可一世的孤獨」系列,是2014年她去日本陶藝之森駐村時的感受。那是一個地廣人稀,被大片自然環抱的地方,在國外語言不通的時候,長時間的靜默讓黃偉茜更能深刻感受環境:喧囂的蟬鳴、深沉夜晚中悶哼的柴窯、劃破夜空的流星、在遠方路燈下若隱若現的母鹿…,尤其是野生的鹿群,更是讓她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與靈力,凌晨兩三點的暗瞑,一隻母鹿帶著小鹿們,方始現身,在極暗極遠的距離下,她還是發現了黃偉茜。遠遠地盯著她,以一種傲然的姿態警告:我們是不怕妳,但妳最好不要再靠近了喔!「第一次,我覺得離異世界那麼近…。」那母鹿就好像自然的使者,孤傲凜然不可欺。而大自然的孤傲,引發了黃偉茜這系列的聯想。
「人生而孤獨。」黃偉茜身為一個創作者,更需要大量面對。一個人在工作室思考、做作品、面對空白,或隻身出國駐村,接觸種種陌生的人事物等。這些孤獨,在侵蝕創作者身心靈的同時,也賦予了她更真誠易感的心性,「在這樣的狀態下,聲音流入了,影像流入了,各種四面八方的細微震動鼓膜,在內心產生共鳴,再化身為作品,以另一種語言與他人交流。」所以,黃偉茜認為:孤獨對創作者而言是必要之惡,既討厭孤獨帶來的寂寞,又需要孤獨帶來的充盈。
創作孤獨,卻豐富
「吳爾芙曾說女人應該擁有自己的房間,我認為藝術家也是!」創作就是一種刻化自我的歷程,這種「自我」探究到最後會成為共通的「人性」,就好像每一個在孤獨中奮力創作的人一樣,黃偉茜企圖以一種「中立」的方式來敘述孤獨。它不是好,也不是不好,就是一種「狀態」,雖然孤獨讓人感到寂寞,但是從這個狀態中,我們去感受、去擷取,藉由孤獨豐富人生。
黃偉茜-創作中的孤獨,終將成為無可取代的寶物,恆久而燦爛。
黃偉茜簡歷:
200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美術輔系
2007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個展
2015 「三五記事」,醉美空間,台南市,台灣
2014 「這世界」,日本滋賀縣立陶藝之森,信樂,日本
2013 「三首小詩」,嘉義鐵道一號倉,口舍土也方,嘉義,台灣
2007 「存在與負擔」,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台灣
2005 「空間1」,嘉義鐵道藝術村練功房,嘉義,台灣
駐村
2014 日本滋賀縣信樂陶藝之森駐村
2011 高雄橋頭糖場白屋駐村
2006 嘉義鐵道藝術村第五屆駐村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