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影音】當前備受喜愛、眾所皆知的《春花望露》為江中清創作於日治時期的台語歌謠。廣播教父石川說,江中清在日治時期還有寫一首《打拳賣膏藥》的歌非常出名。石川喟嘆說,可惜啊,可惜!這首歌當前絕版已成絕響。石川在微微笑廣播網-鄉土情․台灣歌謠滄桑史「有聲戲劇」中唸歌詞與聽眾分享日治時期這首台灣歌謠經典絕版曲:「來來來,看看看!上走到宜蘭蘇澳,下走到恆春打狗鳳山旗後,中部走到阿里山埔里社直透台東花蓮港……」
江中清在日治時期算是「非主流」派,伊是一個流浪的樂師、與唱片界的人完全攏無交陪,是一個獨行俠。成名曲《春花望露》當時沒有人將其放在眼內,直到戰後,《春花望露》才在「歌仔簿」看的到。後來才被收錄於唱片中,視為經典。江中清有個專長就是洞簫,自創「七管變反洞吹」的吹奏法,別具一格。寫《黃昏再會》的林天津先生非常欣賞江中清吹蕭的方法,所以甘願拜他為師、後來不但是好師徒也是好朋友。變成一對好搭檔。戰後,他們組織板橋音樂會、印「歌仔簿」出來賣,可說是民間真正藝人。江晚年於板橋二聖宮教導孩童唸經書,本來要將其自創的洞簫傳給徒弟,惟結果後來不知何因,沒有傳徒….
※《石川有聲戲劇》台灣歌謠滄桑史系列-春花望露完整影音版,可上網微微笑影音共10分20秒,除了介紹江中清還有出生於台北艋舺的流行歌謠作詞家陳達儒,其創作包含《白牡丹》《青春嶺》《滿山春色》《農村曲》《心酸酸》《三線路》《港邊惜別》《安平追想曲》《南都夜曲》….等。陳達儒在1989年獲頒第1屆金曲獎特別獎。
流浪的樂師歌詞 在 周慧敏 Vivian C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報周刊
【集體回憶】周慧敏鋼線之舞30年 竟想推掉《三人世界》(一)
《大時代》末段,慳妹阮梅在公園向方展博訴衷情,傾吐曾重返舊居,只為看看從前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來了一個怎麼樣的新主人。
不謀而合。「我試過跟幾個舊同學突擊入學校,又回去以前經常光顧的餐廳,還專程返到舊居、按電梯上樓,在門口拍了張照,」周慧敏(Vivian)說,她沒向韋家輝提過這次「回憶半天遊」,卻在慳妹身上重演真實經歷,「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吧。」
重情如她,更會習慣成自然,從前猶在嘗試與「玉女掌門人」劃清界線,今日已盡付笑談中。「從上世紀帶到今天,這個封號已是我的朋友,並存在身體一部分,不過大家是否愛護我,跟它無關,也要看作品、行為與待人處事,從中感受我是個怎麼樣的人。」
從單純喜歡唱歌,發展成全方位藝人,回首鋼線之舞三十年,流浪風裏淋着雨,明日天氣時晴、也時雨。
黎小田給她的忠告 愈玩愈大慈母反對
周慧敏走進公眾的眼球,要追溯至八八年《勁歌金曲》,初登場的她愛戴上頭箍,端的是一個日本娃娃,卻又口才出眾、靈氣十足,「因為我的髮質偏硬,不知道怎樣打理,唯有隨便紮住、箍住就算。」其實,Vivian亦以類似造型參加第四屆《新秀》,只不過因為準決賽未有在電視直播,令「驚為天人」事件足足被推遲三年。「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還未流行卡啦OK,去比賽有live band伴奏,沒什麼包袱,純粹就是想享受的心態。」
不加修飾的四眼妹,傻更更跑去試音,推門入房,赫然發現張國榮、梅艷芳、黎小田等猛人通統在座,「千千萬萬個參賽者,我心想一下就會被叮走,依然沒有特別緊張。」Vivian選唱柏原芳惠的《最愛》,引起黎小田的注意,「他問,如果可以晉級,我能脫下那副眼鏡嗎?那時候,我一隻眼五百幾度、一隻眼八百幾度,記得好像是副膠框眼鏡,看起來樣子很傻。」過了一段時間,她果然接到通知,成為最後三十強之一,「我真的聽話,化妝時已脫下眼鏡,但我沒戴隱形眼鏡,只是玩玩,不想要媽媽花錢,所以既不知道化了個怎麼樣的妝,在台上亦看不清楚,好懵閉閉便完成了。」
宣布賽果,Vivian無緣決賽,「連李克勤都落選,我出局有何稀奇?那陣子,我們參加比賽當食生菜,之後又有十九區歌唱比賽,本來我和克勤相約報名,但我臨時甩了底,結果克勤拿了冠軍,他應該多謝我鼓勵他去拿表。」新秀年年有,得獎者尚要等運到,華星與無綫自顧不暇,輕輕放走了小美人,但以Vivian的條件,不難有星探叩門。「YT(俞琤)在德寶想找新人演戲,她可能是第一個發掘我的伯樂,我很傻,坦白跟她說沒想過演戲,只對唱歌有興趣,她很好,義務替我安排在兩間唱片公司──寶麗金與EMI試音,兩間都過了關。」取捨之際,周媽媽意識到愛女「愈玩愈大」,提出強烈反對,「媽媽很擔心我,唯有繼續唸書,回想很對不起YT,無條件幫我四出張羅,到頭來還是要放棄,她很大方,表示不介意。」Vivian繼續「玩」比賽,慈母倒不介意,終於有潛質的人,還是注定成星。「我參加新時代雜誌主辦的《新偶像歌唱比賽》,司儀倪秉郎覺得我把聲適合做DJ,比賽後致電我家,但並不是直接可以進電台,他叫我參加《業餘DJ大賽》,記得比賽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考夾歌,然後考對樂壇的知識,最後是才藝表演,我自然選擇唱歌,應該是唱了慧嫻的《逝去的諾言》或《為何仍是你》。」倪秉郎耳聽八方,果然相中Vivian是可造之才,榮獲亞軍後成為同事,「媽媽覺得電台比較可靠,還要是香港電台,更加有正派之感。」
滾瓜爛熟自告奮勇 劇組夾計騙陳山河
半隻腳踏入娛樂圈,標致的Vivian首度亮相公仔箱,旋即引起無綫注目,不費吹灰之力,大觀園入場券確然到手。「有晚,《歡樂今宵》舉辦類似電台之夜,我有幸被選中,本來只是唱些合唱歌。」八時多,一眾藝員與DJ已準備入廠,忽然間「警鐘」響起──有一對原定同晚表演的粵劇名伶爽約,霎時間去找哪兩位來一曲《劍合釵圓》?身經百戰的吳麗珠,識得執生可以理解,萬料不到,另一個自告奮勇者,竟然是從未上過電視的小妹頭!「這首歌我熟到爛,不用背歌詞已可唱出來,跟珠女、樂師匆匆夾一次便能上場。」
直播出街,視迷與媒體迴響極大,紛紛追問:「這個美女是何許人也?」無綫音樂組當仁不讓,飛快向港台「要人」,沒多久,她已成為《勁歌金曲》的新主持,在廣播道東奔西跑。「初時錄影廠仍在木人巷,一來便要做直播,不知何故無所畏懼,現在我已非全職藝人,有時演出難免會緊張,我經常回想初出道的心理狀態真的好好,叫我唱live呀,好喎,最好不要MMM(咪嘴),完全沒負擔,傻更更就行出去,以這種心態鼓勵返今日的我。」同步地,正替德寶籌備《三人世界》的陳嘉上,也看了那晚《歡樂今宵》,急向Vivian其中一位電台節目監製陳慶嘉,相約伊人試演鄭裕玲女兒的角色,求之不得的黃金機會,她居然開口說不!「知道有這個機會,我跟經理人說:『可不可以不去試鏡?』情況就等如當日面對YT,我從沒想過演戲,不知道怎麼去做!」幾乎暈低的經理人,靈機一觸:「拍檔是林子祥(阿Lam)與鄭裕玲(嘟姐)兩大天王巨星,為什麼不去試?何況,你得先算啦!」
純真的Vivian心想:「又係喎,都未必得,唔使咁擔心,得先算!」不料來到現場,跟她試戲的,原來由阿Lam真人上陣!「不知道這天他已試了很多新人,抑或只和我對戲,但他真的很用心、有耐性地和我傾,認真地演了一場戲。」巨星加持,Vivian順利跑出,並在劇組發現比自己更單純的稀有動物──陳山河!「雖然我新,但沒那麼容易被戲弄,陳山河卻什麼都相信,有天大家夾埋整蠱他,騙他說要和我演牀上戲,叫他好好準備一下,他真的信以為真,那天神色很凝重,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劇本明明沒有這一場,他也相信?「我也想不到為什麼他會相信,還緊張地打量衣服是否見得人,後來識穿了,他也沒什麼。」
輕鬆與愉快以外,她在劇組還得到了尊重。「阿Lam、嘟姐、關之琳、冼杞然等,全部當我是自己人、團隊的一分子,萬事有商量,沒有指令『阿妹你要點點點』,令我自覺變成一個演員,不恐怖、沒壓力、好玩,跟想像中很不一樣。」在不太情願的狀況下接戲,她本來打算當「一片明星」,從此不再接戲了,「我沒想過亦不覺得自己應該演戲,主要是我在第一齣戲遇到好人,對日後留在這個範疇發展,重要之極。」
■ 撰文:翟浩然/部分圖片:周慧敏/訪問攝影:張保祿/場地:The Patio@紅磡都會海逸酒店
鍾煒喬
#一萬天荒愛未老周慧敏30週年演唱會
Thank you 光與影的集體回憶
流浪的樂師歌詞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歌謠故事(四)
陳達儒先生,他19歲就少年得志,19歲進入勝利唱片公司,短短四年中間,他成名的歌曲很多,白牡丹,雙雁影,青春嶺,滿山春色,農村曲,心酸酸,三線路,港邊惜別,阮不知啦。 陳達儒可說是當時最年輕,亦是創作最多的作詞家,戰後他不但做歌簿,又寫出釵h流行的歌曲,比如安平追想曲,南都夜曲,菸酒歌,青春悲喜曲,賣菜姑娘。 他是個不凡的人,演什麼像什麼;作什麼是什麼,有藝術專才,又有生意頭腦,他後來轉途,棄歌從商,在子母牌的關係企業做到副總的職位退休。 他一生的創作超過300首歌,是台灣文化資產可貴的人才,他為台灣人留下來資產,將會受代代子孫的懷念尊敬,1989年,他得到金曲獎的特別獎,文建會主委郭為藩說,那是他該得到的光榮,只是較遲了些。 台灣人只要認同他,有沒有得獎,我認為並不重要,因為有始以來,台灣人的歌本來就受輕視,要拿獎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晚年他得到這個獎也沒什麼意義,不幸三年後,1992年癌症過世,當年76歲,陳達儒先生原名叫陳華生,1917年出生,他是台北艋舺祖師廟附近的人。 下面我要介紹另外一個前輩叫江中清先生,提起江中清先生,他在台灣歌壇算非主流,他的出身和過去我介紹的完全不同,他是一個流浪樂師,他揹吉他自彈自唱,他和日本時代唱片界的人,完全沒有交往,他是獨行俠,他的成名曲有春花望露,這首歌是日本時代寫的,但是當時並沒有人器重他,到戰後春花望露才在歌簿中看到,唱片界才將之收錄進去,江中清先生16歲學洞簫,他自創七空管變反洞吹,寫黃昏再會的作者林天津先生就是欣賞他的吹簫技法,甘願拜他為師,走江湖賣藝,後來他們成為好師徒亦是好朋友。 戰後他師傅組織一個板橋音樂會,也印歌簿賣,是一個真正民間藝人,老來,他在板橋二聖宮教小孩念經書,本來要教洞簫,結果不知為何,並沒傳授徒弟,日本時代,他寫一首打拳賣膏藥非常出名,這首歌無人會唱,因為韻味難學,只有他和林天津會合唱,加上表演才可能唱出歌的味道,可惜這首歌成了絕版,歌詞如下: →來來來看看看 口白: (一)頂行到宜蘭蘇澳,下行到恆春打狗鳳山旗后, 中部行到阿里山埔里社,直透透台東花蓮港, 不才一行三二名,奶珥n會咱貴地,要賢咱地頭, 小弟二三步騙吃步,望各位海涵!請! (二)起丹田殺背後,起大隊黃掩尾錐, 起腹就膳,起腿下甲,風雨之力拳不離中, (用力)相打不離狠(雄)身軀像鐵枝,手骨像紡車輪 (三)若有煞著頂八卦,打著下丹田,久年風傷,做風下雨,會抽會痛,請您緊來試看覓,不免客氣,嘴齒痛糊下孩,腹肚痛糊肚才,目周痛貼目眉,這是阮厝祖傳的好藥材,真厲害,若要交關請您來。 這首「打拳頭賣膏藥」已經絕版,江中清先生的另一作品是春花望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