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 #新聞短打 我們要看一篇最新研究,德國的研究人員警告,北大西洋熱鹽環流 (AMOC) 今年來到千年最弱的時刻,繼續惡化的話北美與歐洲將面臨氣候劇變。
北大西洋熱鹽環流,指的是從墨西哥灣出發,沿著北美海岸向北流的溫暖海水,在橫跨大西洋之後,從英國與冰島中間往挪威、格陵蘭等地流動。到了極地之後海水遇冷下沉,再沿著深海流回熱帶地區。熱鹽環流除了將溫暖的海水送到北歐穩定氣候之外,也將深海的營養鹽帶回熱帶地區,供海洋生物生長所需。
上週四德國波茨坦氣候衝擊研究所 (PIK) 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北大西洋熱鹽環流的強度隨時間擺盪,今年來到千年新低。目前科學家仍然在研究變化的原因,但可知的是一旦溫鹽環流停擺,溫暖的海水將停止北流,連帶整個歐洲與北美氣溫都將劇降,冬天將變得更加寒冷。此外富有營養鹽的冷海水停止流動,也將衝擊北大西洋各地漁業和沿岸的經濟。
儘管科學家仍認為2100年以前AMOC不會徹底崩潰,也還不清楚AMOC減弱究竟是正常的波動或是不可逆的變化。但科學家指出,隨著暖化加劇,北極海冰融化導致的海水溫度變化,長遠而言會讓AMOC更加弱化,北美和歐洲出現極端氣候的頻率,像是前陣子的特大豪雨,將會越來越頻繁。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
「海水溫度變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葳葳愛旅遊WEIWEI Love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海洋海水溫度與鹽度隨深度變化圖與海水分層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第2 次期中考高一環境科 的評價
- 關於海水溫度變化 在 海水因溫室效應溫度升高驅使共生藻離開珊瑚蟲而造成珊瑚白化 的評價
海水溫度變化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東岸黑潮變化 可能影響中共潛艇攻台計畫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704/KFUKWZ6YP5BODJ2ZCXQD534JRY/
由於水深關係,解放軍海軍陸戰隊唯一可以登陸的地點就是台灣東岸。呂禮詩指出,為了因應可能的台海戰爭,美中台三方都派出船隻在台灣東海岸進行水文調查,水壓、深度、溫度、洋流、鹽度等現象都可能影響船舶聲納系統。
高瑞連則表示,台灣軍方在美國技術幫助下,數十年來進行反潛作戰,但同時間解放軍海軍實力也快速發展,特別是當台灣海軍小型潛艇部隊逐漸老化之際,「解放軍海軍在可部署的潛艇方面絕對享有巨大數量優勢,這些事態發展無疑對台灣的水下作戰能力構成明顯挑戰。」
海水溫度變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1.2020對美國來說是水深火熱的一年,西岸遭逢千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引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森林野火;南部各州也頻繁遭受颶風襲擊,東北部及中大西洋地區深受洪災之苦。
2.當氣候災難變成人類日常生活的新常態,這場戰爭就將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黑暗隧道,森林野火將是消防隊員全年無休的噩夢,而且失去家園的痛並沒有讓當地民眾甘願搬走,自稱氣候難民的他們無處可逃,只能改變建材努力苟活。
3.「暖化是別人家的事」當人們抱持這種想法,災難就會突然降臨。巴西濕地災難在九月起火點數量足足是美國的兩倍,嚴重威脅地球生物多樣性最強的生態系統,海水溫度變化是導致巴西近年乾旱的主因,遠在亞洲的印尼也正以同樣原因
長期飽受野火所苦。
4.野火及颶風洪水已成惡性循環,2020極端氣候席捲全球,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的此刻,氣候行動者齊聚紐約掛上「氣候時鐘」倒數,要人們誠實面對氣候災難的反撲。
{內文}
(新聞片段)
這好可怕,真的非常恐怖,趕快帶著你所有的一切離開家,是的,這不好玩,這不是開玩笑,如果你不相信氣候變化仍然存在,跟消防員聊聊吧,這很簡單,當你感受到創紀錄高溫時,這就是今年夏天西海岸看到的情況,你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至少一千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將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就會得到這類大規模的野火
這是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日前接受《大西洋月刊》所舉辦線上活動時的沉痛呼籲,當全美瀰漫在不信任科學的氣氛中,眼前的災難正強而有力地,證明了氣候變遷的存在,無論是西岸肆虐的野火,還是遭逢颶風侵襲的美國南方各州,東北部及中大西洋地區的洪水。
(新聞片段)
最高持續風速已達每小時150英里,颶風蘿拉(Laura)現在是有史以來,襲擊美國大陸最強大的颶風之一,這個(颶風)直徑約為400英里,你只需要四處張望,就會發現到處都是水,然後你自己想想這是怎麼回事
當氣候災難變成人類日常生活的新常態,這場戰爭就將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黑暗隧道,打火隊員甚至必須長達一整年面對四處竄出的野火。以加州為例,過去40年平均氣溫上升了攝氏兩度,降雨量卻只剩30%,那些鄉間茂密的森林猶如最佳燃料,只需要一把火便能隨時點燃。
(Jennifer Balch/科羅拉多大學火災科學家)
我們是一手在自家創造了一場噩夢,這場噩夢又因氣候變遷而變得更加嚴重
超過一百萬戶人家被視為「大地入侵者」(wild land interference),這些人早在2017年遭逢過毀滅性野火,接近8成房屋瞬間灰飛煙滅,但短短三年又全數重建,失去家園的痛,並沒有讓他們卻步,只是改採新型防火建材以更具防禦型的空間,不可燃材料及覆蓋煙囪的出口,防止灰燼溢出釀成可能的災難。
(加州災民)
這仍使我們感到嚴重受困,它使你感到無處可逃,必須以那種形勢苟活,在情感上是不可能持續的
因為「我們就是氣候難民」,加州人望著逐年擴大的野火面積,無奈地承認,當2020野火季又再次刷新紀錄,超過11000平方公里的森林和城鎮,瞬間化為瓦礫灰燼被夷為平地,遠處的那一把火,他們壓根沒想到會燒到自己。
(美國民眾)
突然之間,整座山就著火了,幾天前你知道它看起來還遠在東邊,我對此並不擔心,沒想到突然間,它不靠一點風就憑空出現在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
這何嘗不是多數其他人共同的想法,就在美國加州忙著撲滅破紀錄的野火之際,南半球巴西的潘塔納爾溼地,也爆發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濕地災難,嚴重威脅著地球生物多樣性最強的生態系統,這裡光是九月火點數量,幾乎每天都是美國兩倍以上,2020年上半年還足足比去年翻了一倍,且這個災難早已不是一天兩天,是氣候變遷外加人為農地焚燒,共同釀成這場2010以來最嚴重的野火。
(Fernando Rodrigues/巴西消防官員)
溫度很高,濕度極低,大約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且風很大,因此所有這些因素都在為野火的蔓延創造了最佳條件,也為我們對抗野火創造了最惡劣的條件,而且我們知道,該地區發生大多數野火都是人為釀災
根據NASA生物圈科學實驗室分析,海洋溫度變化是近年導致,巴西連年乾旱的最主要原因,過去這種海洋溫度變化驅動的振盪,大約每30到40年才會發生一次,如今全球暖化打亂了這種規律,使海溫長期處於溫暖狀態,這將致使森林火災頻率大增,且加劇大火嚴重程度,連遠在亞洲的印尼也正以同樣原因,長期飽受野火所苦,科學家說,氣候災難從來不會單獨發生,而是彼此相互牽動,就像美國的野火和颶風洪水,基本上都是暖化下的苦果。
(Katharine Hayhoe/德州科技大學氣候科學家)
隨著(海水)溫度升高,更多的水蒸氣在地表蒸發,我們因而得到較乾燥的植被,因此夜間大火瞬間就會燒毀大面積區域,但當暴風雨來臨時,溫暖的空氣中就會有更多的水蒸氣,這也導致風暴能吸飽水氣,瞬間席捲我們
可怕的是,全球多地日益嚴重的森林野火,正逐漸形成一種惡性循環,2020這個極端氣候席捲全球的一年,從一月澳洲野火開始,六月西伯利亞寫下史上最高溫紀錄,九月美國西岸破紀錄高溫,燒出史上最大規模的野火,然後秋天進入颶風季,形成的數量多到命名都不夠用,全球平均氣溫正形成一條危險曲線,相較於工業革命前快速升高,過去五年已經成為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這意味著地球倘若再升高攝氏兩度,人類深陷熱浪 洪水與乾旱的機會就會大增,且年初才因新冠疫情而下降17%的碳排量,早就因全球野火而瘋狂飆升,搶救「地球之肺」必須付諸行動刻不容緩。
(Sven Harmeling/國際關懷協會CARE研究員)
我認為還是有機會的,如果我們能採取正確的措施,投資低碳解決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可持續性交通,一切還是可以避免的,我們也可以避免回到以前的(排碳)水平,但這需要政治意願
就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的此時,年輕一代的氣候行動者,正無畏新冠疫情齊聚紐約準備發動2020最大的一場抗暖化行動,曼哈頓聯合廣場(Union Square)建築物牆上,也秀出了所謂「氣候時鐘」,我們只剩七年103天15小時又22分07秒
能搶救地球。
(氣候行動者)
這可以說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應該被放在我們社會的廣場正中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開始倒數,希望它將繼續下去,而人們能將其視為重要的參考點,以此作為對我們的挑戰保持誠實的一種方式
德國明鏡周刊說,人類抗暖化的這場戰爭,無疑是徹底失敗了,北極冰層今夏融化速度更甚以往,雖不意外卻依舊震撼,當氣候災難已如地球憤怒的反撲,人命與財產都正遭逢史無前例的嚴酷挑戰,視而不見的後果,就是大國也將淪為氣候難民,隨波逐流。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閲[完整版]2020.09.26《文茜的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youtu.be/uTdhzl4Uhis
海水溫度變化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FdBbxQekYg/hqdefault.jpg)
海水溫度變化 在 葳葳愛旅遊WEIWEI Love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EP.4小琉球杉福漁港潮間帶生態之旅|福安宮財子金爐拜拜求財保平安【葳葳愛旅遊】
小琉球潮間帶最佳觀察地點為多仔坪及杉福漁港北岸,此二地潮間帶物種豐富且地形易於觀察,非常值得一遊。
大潮時介於最高潮與最低潮間的區塊稱為潮間帶,此區每日隨海水潮位漲退,鹽度、溫度等環境因子皆有劇烈變化,如此多樣的環境因子也造就了豐富而特殊的生態樣貌。
而我們這次的潮間帶生態之旅就是在杉福漁港北側,這裡需要有導覽解說員帶隊,才可以團進團出!通常民宿業者也都會有配合的解說員喔!真的非常建議有時間的話,可以來潮間帶了解一下,非常有意義的行程
另外,如果有來到杉福漁港的話,千萬不能錯過旁邊的福安宮土地公廟,這間土地公廟是屬於求財的喔!旁邊的財子金爐一定要來摸一摸,增加自己的財氣!
最後,在不能出國的疫情當下,小琉球是一個很適合『偽出國』的好地方呢!有機會朋友們一定要來體驗看看喔~!
拍攝器材:
相機-SONY a6400、GOPRO6、IPhone11、IPhone 11PRO
鏡頭-SONY 16-50mm
麥克風-RODE VMICRO全向性機頂麥克風
穩定器:DJI RONIN-SC
葳葳其他影片:
拉著露營拖車旅遊篇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gRAaKE-wRd6iyZ0Jf7g5Ik5hAYGCJtt
東南亞旅遊篇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gRAaKE-wRcFyxWaNM0CEgHv9NpgmJe9
台灣走跳篇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gRAaKE-wRcw5LDrdNNA16CdQXzVHQ-y
▬▬▬▬▬▬▬▬▬▬▬▬▬▬▬▬▬▬▬▬▬▬
MUSIC:
Song: LiQWYD - Memories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7W6g53r2hu4
▬▬▬▬▬▬▬▬▬▬▬▬▬▬▬▬▬▬▬▬▬▬
葳葳在此衷心的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厚愛🙏🙏🙏🙏🙏
為了不負期待,以後我會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的內容以回饋大家的期望。
▶︎其他能找到葳葳的地方◀︎
‣‣ Instar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erna0424/?hl=zh-tw
‣‣ wechat ► v0911485058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tung.verna/
‣‣ facebook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62197314130864/
#小琉球 #潮間帶 #杉福漁港
EP.4小琉球杉福漁港潮間帶生態之旅|福安宮財子金爐拜拜求財保平安【葳葳愛旅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G8kwG_aZGU/hqdefault.jpg)
海水溫度變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RTHK製作山水傳奇系列:
追尋香港郊野風光,探究自然生態的十集紀錄片,表達一份對本土山水的情,以鏡頭捕捉珍貴的美景與生境,讓觀眾對香港天賦環境多一份了解、多一點珍惜。
#4位 於 香 港 境 內 東 北 水 域 大 鵬 灣 的 東 平 洲 , 面 積 只 有 1.1 平 方 公 里 , 卻 擁 有 多 樣 化 的 生 境 。東 平 洲 在 五 千 萬 年 前 巳 經 存 在 , 是 一 個 小 小 的 近 海 盤 地 。 由 於 鹽 度 極 高 , 幾 乎 只 有 一 種 單 細 胞 細 菌 類 生 物 「 疊 層 藻 」 能 夠 生 存 , 牠 基 本 上 是 地 球 最 古 老 的 生 物 。在 「 更 樓 石 」 和 「 難 過 水 」 由 於 地 殼 運 動 令 岸 邊 堅 硬 石 英 層 微 微 上 升 , 形 成 天 然 屏 風 , 使 潮 漲 湧 入 的 海 水 在 近 岸 地 區 形 成 一 個 個 潮 池 。 潮 池 基 本 上 是 獨 特 的 小 型 生 態 系 統 , 潮 漲 時 被 帶 入 的 海 洋 生 物 , 需 要 適 應 因 太 陽 照 射 引 致 的 水 溫 變 化 、 鹽 度 變 化 和 水 含 氧 量 低 的 極 端 環 境 。 而 近 海 的 岩 岸 邊 , 由 於 海 水 不 停 翻 動 , 溫 度 較 為 穩 定 , 水 含 氧 量 充 足 , 吸 引 岩 岸 生 物 如 藤 壼 、 各 種 螺 類 和 貝 殼 類 生 物 居 住 。除 了 陸 上 , 東 平 洲 的 海 底 更 是 珊 瑚 和 馬 尾 藻 的 繁 殖 好 地 方 , 全 香 港 珊 瑚 品 種 約 有 80 多 種 , 但 單 在 東 平 洲 已 有 50 至 60 種 。至 於 馬 尾 藻 床 , 其 實 是 海 洋 產 房 , 孕 育 著 超 過 160 種 附 生 生 物 , 例 如 小 螺 、 蟹 、 小 魚 、 蝦 等 ; 不 過 近 年 馬 尾 藻 的 生 存 也 正 在 受 到 威 脅 , 原 因 是 人 類 過 份 捕 魚 , 令 海 膽 數 目 增 加 , 箇 中 關 係 將 在 本 集 娓 娓 道 來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zZskTQHaPI/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3XAeqhIpswyLvTAl9uJ-mu0b7Ww)
海水溫度變化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第2 次期中考高一環境科 的推薦與評價
溫度 由30°C下降至25°C的狀況下,飽和水汽壓會如何變化? (A)減少約5百帕 (B)增加約5百帕 (C)減少 ... 從圖二中的12月1日海水水位變化,判斷下列哪一時刻海水水位較低? ... <看更多>
海水溫度變化 在 海水因溫室效應溫度升高驅使共生藻離開珊瑚蟲而造成珊瑚白化 的推薦與評價
海水因溫室效應溫度升高驅使共生藻離開珊瑚蟲而造成珊瑚白化:海水溫度變化和環流模式的改變會影響到魚類的洄游路徑,進而影響漁業資源的變化。 溫度是海洋環境最基礎 ... ... <看更多>
海水溫度變化 在 海洋海水溫度與鹽度隨深度變化圖與海水分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海洋海水溫度與鹽度隨深度變化圖與海水分層. 114 views114 views. Aug 10, 2020. 0. 1. Sha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