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動物的你正為謀殺盡份心力]
我常讀繪本給piu聽,
發現繪本很多
都是以動物當主角,
他們有個性、有情緒、
而且會說話。
動物,是接引孩子們,
認識世界的第一位導師。
我還記得,
那時唸賴馬的《生氣王子》,
講象爸和小象生氣爭吵的故事,
藉此告訴孩子情緒控管的方法。
只是,
當孩子們長成大人,
他們會說話了,
然後發現動物不會說話。
大人還是喜歡動物:
喜歡養著牠們,
喜歡在動物園對牠們揮手,
或者在海生館看牠們表演。
我們那麼喜歡動物,
牠們一定感到很幸福吧!
事實上,
你的喜歡,
正是造成動物的悲歌。
今天陪著班上孩子們,
聽了一場非常有感覺的演講。
講者是李火山,
館長般的身材,全身刺青,
若不是事先知道演講主題,
你還以為他是來做更生人分享。
李火山當過保鑣、
也當過緊急醫療技術員,
從急救、氣切、到接生全都會。
九二一地震時,
他跟著醫療團隊進入災區,
發現很多狗守著
不會再回來的主人。
後來,
那些狗被安置收留,
從此也不會再回來了。
本來他以為這輩子,就是救人,
在他目睹動物的悲歌後,
人生的方向盤,一轉,
朝著救動物的小徑駛去。
他像高譚市的蝙蝠俠,
帶頭去抓那些非法養殖場。
因為我們喜歡動物,
所以不肖業者就製造動物,
滿足我們的喜歡。
怎麼個製造法?
20坪的廠房,
擠了200多隻生產機器,
這台是紅貴賓、那台是哈士奇⋯⋯
為了怕機器運作吵到鄰居
所以業者貼心地,
把機器的聲帶都燒掉,
從此,廠房又暗又靜。
這些活體生產機器,
唯一的工作就是生產。
配種是牠們的日常,
剖腹是牠們的例行,
哺乳到紅腫罹癌是
微不足道的職業風險。
怪的是,
機器明明很新,
但一台台眼神發白。
找到故障原因了,
那叫白內障,
是因為不斷生產,
加速老化所導致的。
當然,你知道的,
就算再怎麼精密的機器,
總還是會產出一些瑕疵品。
業者很善良,
仔細地為消費者把關。
一個個挑出
這些蠕動的瑕疵品,
有的缺眼、有的缺腳、有的連體。
業者尊重生命,
知道生命是一種循環,
認真地把牠們用布袋包好,
讓牠們孕育下一批生命。
轉賣給養殖業者,
牠們為鱷魚和蛇裹腹;
或者化作春泥更護花,
進了絞肉機,打成飼料。
你喜歡狗,
買了一隻,愛不釋手,
你從不問牠從哪裡來,
最後成為迫害動物的幫凶。
火山哥告訴我們:
「比起喜歡,
生命更重要的是尊重。」
我太喜歡這句話了!
我們總帶著童話的濾鏡。
把自己當莊子,
以為眼前的動物,
都在為我們的快樂起舞。
海豚越出水面,
你以為牠在跟你打招呼,
其實牠在對你生氣示威。
你以為小飛象幸福快樂,
事實上小飛象的原型叫jumbo,
被馴獸師不斷灌酒馴服,
最後醉倒在鐵道上,
被火車撞死。
摘下我們的濾鏡吧!
若牠們真的快樂。
不會是在籠子、
不會是在馬戲團、
不會是在海生館。
而是在遼闊草原、
以及一望無際的大海。
李火山的演講,
能讓你笑到抽筋,
也能讓你哭到抽搐。
那些動物的悲歌,
竟然是喜歡動物的我們,
一手造成的。
喜歡動物,
就從尊重生命開始。
#歡迎分享
#以認養取代購買
#李火山的演講是我聽過最棒的演講
#謝謝輔導室夥伴舉辦這麼動人的演講
海豚俠哪裡抓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理性上是這樣說沒錯,但在很多情境下,有太多比理性更強大的力量
~不要跳下水救你的小孩~
(媒體轉載請務必知會作者)
這兩天老婆問我,如果小孩掉到水裡,你會不會下水救他?我秒回:「不會」。老婆給我個大白眼。
各位爸爸,小孩掉到水裡,你有一百種可能的方式去救他,最不好的方式就是「跳下水去救」。不要被海灘遊俠騙了,看到人落水就跳下去救,李麥克做得到的事,我們地方爸爸不適合。
我18歲拿到救生員證那一天,最大的體悟就是不要下水救人,真的太危險了。遇到有人溺水,拿槳、竹竿、皮帶,或是海灘褲脫下來拋過去拉人,或是帶著浮具(船、獨木舟、衝浪板)去救人,然後一面大叫幫忙。千萬不要下水去救!!!
人不是海豚,在水中的平衡跟施力都會有問題,很難救到人的。下水救人,就算救到了,第一個面對的事就是溺水者會把你往下拉,最後的結果常常是體力不支,雙雙溺斃。這時候該怎麼辦?請憋氣往下沉,溺水者一定會想往上游,這時候就會鬆開,救人者就可以脫困。
(我曾經在東北季風來時在金山衝浪,被浪花卷在水裡三分鐘,像是在滾筒洗衣機裡面,感覺快斷氣。我想旁邊有人的話,不管是誰我都會牢牢抱著不放。最後我是冷靜下來,摸著腳繩抓到板子再游上岸。)
新聞最近又把水上活動危險性無限放大,什麼水上活動很危險,離暗流要你命,這樣的報導一點營養都沒有,無助於戶外安全教育。老實說,戶外活動本身就有風險,了解風險,遇到風險冷靜面對,才能夠玩得愉快。而不是一昧的強調活動很危險,盡量不要參與,等有一天遇到了就GG了。
出門玩水該怎麼辦,第一了解事前的風險,天氣不好、海象不好就不要下去了,海在那邊永遠玩得到;第二了解自己的能力,水性不好就穿個救生衣或是掛個魚雷浮標;第三溺水了怎麼辦,不要一直掙扎浪費體力,冷靜下來水母漂,揮揮手請人來救;沒人看到,飄遠了怎麼辦?沒關係,放心好了,朋友看到少一個一定會找人來救,不要自己嚇自己。(先前有個不識水性的阿桑漂到外海好幾個小時還是被人救回來)。
所以我上課時都會跟學生說,天氣不好就不要下水了,玩水不要穿牛仔褲(遇水會收縮不方便游泳),跟同伴一起活動,有人溺水趕快叫人,一面拿工具去救人,盡量不要接觸到溺水者,有機會學一下CPR隨時可能用到。
#學才藝不如好好學游泳跟水上安全知識
#戶外安全知識哪裡學森林遊樂概論余老師會教
#老婆跟媽媽掉到水裡要救誰這問題應該有解了
海豚俠哪裡抓 在 雅媽的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概上過救生員課程的人都知道,要救溺水的人是很危險的。如果是自己不會游泳,那跳下去更是於事無補。
水上活動還是值得玩,但如果不是去潛水,如果水性不佳,那救生衣還是穿著吧。
~不要跳下水救你的小孩~
(媒體轉載請務必知會作者)
這兩天老婆問我,如果小孩掉到水裡,你會不會下水救他?我秒回:「不會」。老婆給我個大白眼。
各位爸爸,小孩掉到水裡,你有一百種可能的方式去救他,最不好的方式就是「跳下水去救」。不要被海灘遊俠騙了,看到人落水就跳下去救,李麥克做得到的事,我們地方爸爸不適合。
我18歲拿到救生員證那一天,最大的體悟就是不要下水救人,真的太危險了。遇到有人溺水,拿槳、竹竿、皮帶,或是海灘褲脫下來拋過去拉人,或是帶著浮具(船、獨木舟、衝浪板)去救人,然後一面大叫幫忙。千萬不要下水去救!!!
人不是海豚,在水中的平衡跟施力都會有問題,很難救到人的。下水救人,就算救到了,第一個面對的事就是溺水者會把你往下拉,最後的結果常常是體力不支,雙雙溺斃。這時候該怎麼辦?請憋氣往下沉,溺水者一定會想往上游,這時候就會鬆開,救人者就可以脫困。
(我曾經在東北季風來時在金山衝浪,被浪花卷在水裡三分鐘,像是在滾筒洗衣機裡面,感覺快斷氣。我想旁邊有人的話,不管是誰我都會牢牢抱著不放。最後我是冷靜下來,摸著腳繩抓到板子再游上岸。)
新聞最近又把水上活動危險性無限放大,什麼水上活動很危險,離暗流要你命,這樣的報導一點營養都沒有,無助於戶外安全教育。老實說,戶外活動本身就有風險,了解風險,遇到風險冷靜面對,才能夠玩得愉快。而不是一昧的強調活動很危險,盡量不要參與,等有一天遇到了就GG了。
出門玩水該怎麼辦,第一了解事前的風險,天氣不好、海象不好就不要下去了,海在那邊永遠玩得到;第二了解自己的能力,水性不好就穿個救生衣或是掛個魚雷浮標;第三溺水了怎麼辦,不要一直掙扎浪費體力,冷靜下來水母漂,揮揮手請人來救;沒人看到,飄遠了怎麼辦?沒關係,放心好了,朋友看到少一個一定會找人來救,不要自己嚇自己。(先前有個不識水性的阿桑漂到外海好幾個小時還是被人救回來)。
所以我上課時都會跟學生說,天氣不好就不要下水了,玩水不要穿牛仔褲(遇水會收縮不方便游泳),跟同伴一起活動,有人溺水趕快叫人,一面拿工具去救人,盡量不要接觸到溺水者,有機會學一下CPR隨時可能用到。
#學才藝不如好好學游泳跟水上安全知識
#戶外安全知識哪裡學森林遊樂概論余老師會教
#老婆跟媽媽掉到水裡要救誰這問題應該有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