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銅像在淡水主要有三處,除了紀念意義,還有推廣觀光的目的,其中一處位在當年馬偕上岸的渡口處,此處的銅像成現跪姿,展現馬偕上岸時,向上帝禱告的模樣、旁邊的小船、象徵當年馬偕搭乘的海龍號、皮箱是馬偕簡易的行李、書為聖經。整個銅像可以感受到馬偕當年上岸的心境,但也意外覺得萌萌的~
來到馬偕上岸處,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吃吃附近"朝日夫妻"的冰比頭大的沖繩刨冰+台灣食材的美味冰品🥰
海龍號馬偕 在 發現1872 年的今天就是馬偕博士乘著「海龍號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ackay )所設立,他在1872 年3 月9 日乘著「海龍號」來到淡水,並以此地為寓所宣教、行醫、創學堂,當時被人尊稱為馬偕博士。 「明天下午一點,我會在淡水老街『馬偕雕像 ... ... <看更多>
海龍號馬偕 在 《與馬偕同遊淡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基研智庫#2022全新音樂創作#與馬偕同遊淡水# 馬偕 150 想像穿過時空長廊回到1872年的福爾摩沙, 馬偕 搭船「 海龍號 」由北往南進入淡水河口,左側為繁華的 ... ... <看更多>
海龍號馬偕 在 [情報] 有關馬偕- 看板LifeSci_95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相關資料
1844 03.21 馬偕博士誕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排行第六。
1850 入(Woodstock)小學。
1855 於Woodstock小學畢業,進入多倫多(Toronto)師範學校。
1858 於多倫多師範學校畢業。
1859 擔任Maplewood小學 及Maitland小學之教員。
1866 9 進入多倫多大學及諾士(Knox)神學院。
1867 9 轉入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深造。
04.26 在普林斯頓神學院畢業。是夜由美起程返加拿大。
8 受派於多倫多中會之New Market教會牧會,同時兼任Mount Albert教會牧職。
09.19 向加拿大長老會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11 進入蘇格蘭愛丁堡(Edinburgh)大學神學院,再次研究神學,受教於Alexander
Duff博士門下,修習印度婆羅門教和佛教。
1871 04.14 接獲加拿大長老會海外宣道會之信,謂該會已接納其申請,並議決將呈案交
付總會議決。
04.18 由蘇格蘭起程返加拿大。
6 加拿大長老會總會於魁北克(Quebec)召開,議決准馬偕自願為海外宣道師之
呈案,並指定中國為其服務地區。
09.19 總會委託多倫多中會假多倫多教會封立馬偕為牧師。
10.19 馬偕辭別家人從Woodstock搭乘火車,起程前往中國傳教。
10.27 抵舊金山。
11.01 搭乘亞美利加(America)號輪船由舊金山出海,前往中國。
11.27 抵日本橫濱。
12.05 抵香港。
12.06 抵廣東講道,由Happer博士翻譯。
12.07 返香港,再往汕頭、廈門。
12.29 前往台灣在打狗(高雄)登陸。
12.31 在打狗的英國商船上證道。
1872 01.01 由打狗起程往阿里港會見李庥(Rev. Hugh Ritchie)牧師。同時研讀漢文和台
語,並在該地為李牧師之賓客,達兩個月之久。
03.07 馬偕由李庥牧師陪同,自打狗搭乘「海龍」號帆船往台灣北部。
03.08 海龍號停靠安平港,在台南府行醫的德馬太(Dr. M. Dickson) 醫師在該地的
會合同行北上。
03.09 馬偕一行三人下午三時在滬尾(淡水)登陸,宿寶順洋行(現淡水郵局附近河岸)
,馬偕決定在此傳教。
03.11 馬偕、李牧師、德醫師步行南下,前往南部教區最北的佈道站,大社訪問。
04.06 馬偕獨自返回淡水。
04.10 租到民房(原為馬廄),淡水教會以此日為設教記念日。
04.15 馬偕開始向牧童學台語。
04.19 嚴清華初次來訪。
04.25 嚴清華請求馬偕博士收留為學生,為北部教會第一位門徒。
06.01 在寓所開始為人診療。
09.26 偕同學生數名,經台北、錫口(松山)、汐止進入基隆。
10.08 率領門徒經中壢、竹塹(新竹)往新港社。
1873 01.01 馬偕染上瘧疾
01.09 北部教會第一次施行洗禮於淡水教會,受洗者為嚴清華、吳寬裕、王長水、
林孽、林杯五人。
01.16 北部教會第一次舉行聖餐典禮於淡水教會,陪餐者六人(馬偕與上記五名受洗
信徒)。
03.01 偕牧師到五股,遭老婦潑糞侮辱。
03.02 建設第一間教堂,五股坑教會落成典禮。
04.06 新港社教會開設。(苗栗北勢附近平埔族)
05.05 租屋為診所。
05.29 偕牧師到獅潭底,夜宿高山族部落,幾乎喪命。
06.22 開設和尚洲(蘆州)教會。
10.10 開設獅潭教會。
1874 03.01 三重埔(南港附近)教會開設。
03.22 八里坌教會創立。
07.26 新店教會開設。
母會匯寄資金來台,為偕牧師和即將來台的華雅各醫師建造二棟石造宿舍在淡
水砲台埔。偕牧師撥出一間住房為教堂,華醫師也發出一間為藥局。
1875 01.29 加拿大長老會派宣教士華雅各(Dr. B. Fraser) 醫師到淡水協助醫療工作。
06.27 基隆教會開設。
08.15 大龍峒教會開設。
09.02 錫口(松山)教會開設。
1876 03.14 艋舺教會開設。
06.18 後埔仔教會開設。
8 馬偕得知美國底特律市一位馬偕夫人將捐款美金一千五百元建設醫館,以紀
念其夫馬偕船長。(後來增加到二千二百元)。
10.05 三角湧(三峽)教會開設。
10.08 溪州(中和附近)教會開設。
1877 09.02 北部教會首次設立長老,計三名:陳炮(五股坑)、陳夫(水返腳)、陳願(大龍
峒)。
10.10 華雅各醫師的夫人逝世,華醫師離台返國。
11.26 紅毛港(新竹附近)教會設立。
1878 02.03 偕牧師在五股為張聰明洗禮。
04.14 崙仔頂教會開設。
05.27 馬偕博士與五股坑教會陳塔嫂(北部教會第一位女信徒)的「孫媳婦仔」張聰明
結婚。婚禮是在淡水英國領事館,由英國領事證婚,完成結婚手續。
06.12 宣教士羅虔益(Rev. K. Junor)夫婦抵達淡水。
11.17 竹塹(新竹)教會開設。
1879 03.15 購妥醫院土地。
04.01 金包里教會開設。
04.27 枋寮(中和)教會開設。
05.24 偕瑪連(長女)出生。
07.06 暖暖禮拜堂落成。偕牧娘和羅牧師娘從事婦女工作,是北部最初的婦女工作
記錄。
09.14 「滬尾偕醫館正式落成開幕」。(在此館內,林格醫師Dr. Ringer發現了人體
中的肺蛭蟲,乃「全世界首例」)
12.26 偕同夫人首次回加拿大,向總會海外宣道會報告在台傳福音的情形。
12.29 先抵達台南府拜訪巴克禮牧師等人。
1880 01.01 船離開台灣,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錫蘭、印度、埃及、檳榔嶼、義大
利、法國、德國、英國等地。據統計,台灣北部已有教會二十所,傳教師二十
名,信徒三百名。
06.24 安返加拿大。他到各地演說,進行募款,準備在台灣辦學校。
09.04 次女偕以利誕生在加拿大。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贈與馬偕神
學博士學位。
1881 02.02 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夫人捐款美金三千元,在淡水建立「偕醫館」。
11.30 馬偕博士由加返台,途經美返抵淡水。
1882 01.02 水返腳教會設立。
01.22 馬偕獨子偕叡廉出生。
02.16 中港教會設立。
03.19 新莊教會設立。
04.09 板橋教會設立。
07.21 牛津學堂落成典禮。
08.07 後龍教會設立。
09.14 牛津學堂(神學院)開學,學生共計十八名。
11.09 羅虔益牧師舉家離台。
1883 02.05 蕃社頭教會(此平埔族禮拜堂)設立。
3 黎約翰牧師到淡水。
08.24 大竹圍教會(亦平族禮拜堂)開設。據統計,北部教會此時共有教會三十一所。
1884 01.19 淡水女學堂落成。
馬偕在噶瑪蘭平原共設立(蕃社頭、奇武老、打馬煙、奇立板、婆羅辛仔宛、
南方澳、掃笏、打那美、埤頭、東門頭、武暖、淇武蘭、奇立丹、大竹圍)
十四座禮拜堂。
03.03 女學堂開學共有女學生三十四名,多為平埔族女子。
08.05 中法戰爭爆發,法軍炮擊基隆港。
10.01 法國艦隊在淡水港口出現。
10.02 法艦炮擊淡水。
10.12 偕牧師家眷和黎牧師夫婦、葉順到香港避難。
10.19 清國砲台防備司令孫開華提督親自到偕醫館慰勉傷兵。
10.20 法艦封鎖沿海各港口。教會遭暴徒迫害,教堂被毀七座【雞籠(基隆)、和尚洲
(蘆洲)、八里坌、新店、大龍峒(大稻埕)、錫口(松山)、艋舺】,信徒數十名
遇難殉道。
1885 04.15 法艦隊解除封鎖台灣各港口命令。
04.19 馬偕返抵淡水。
05.17 嚴清華、陳火(陳榮輝)受按立為牧師。
09.28 劉銘傳將軍以墨西哥銀一萬兩,賠償北部教會損失。
10.29 艋舺、錫口、新店禮拜堂重建工程開工,馬偕親自監工。
11.01 桃仔園教會設立。
1886 03.09 設教十四週年紀念禮拜在淡水舉行,信徒1273人參加,在汕頭之宣教師基希
生(J. C. Gibson) 亦趕來參加。
03.09 月眉教會開設(第一客家教會)。
06.22 頭圍(頭城)教會開設。
08.08 頂雙溪教會開設。
10.14 大稻埕衛門差人敲鑼宣告,民眾不可再稱馬偕「番仔」,得尊稱「偕牧師」。
馬偕博士與嚴清華牧師視察宜蘭方面之教會,為1123名信徒施洗,並增設數所
平埔族教會(加禮宛、婆羅辛仔罕、珍珠里簡、里澤簡、流流仔等)。
1887 蘇澳教會開設。
三結仔街教會開設。
羅東教會開設。
礁溪教會開設。
1888 03.16 艋舺開始裝電燈,偕牧師帶學生參觀發電所。
噶瑪蘭平原上的教會增至三十四所,據資料統計北教會已有五十所。
1890 馬偕由宜蘭方面搭乘小船,前往奇萊(花蓮)平原,並在奇萊之加禮宛社傳教一
星期。貓裏(又稱田寮,即今苗栗)教會開設。公館(苗栗附近)教會開設。
02.14 南崁教會開設。
04.23 黎約翰牧師去世。
中壢教會開設。
北投教會開設。
1891 03.29 清國政府捐一百元給偕醫館。
07.03 馬偕博士所著之「中西字典」在上海印行。(該字典 由嚴彰助編輯完成,並由
嚴彰及蔡生攜往上海付梓。)
08.01 在淡水禮拜堂後,建築了一所義塾。
1892 10.22 加拿大母會派吳威廉牧師夫婦(Rev. William Gauld, B.A.)來台,協助馬偕
博士傳教工作,此時教會共有五十六所。
1893 01.08 圓堀仔禮拜堂落成。
02.05 北投教會落成。
03.26 火窯仔禮拜堂落成。
09.06 馬偕博士率全家及門徒柯玖(柯維思)搭乘「印度皇后」號輪船,二度返國向加
拿大母會述職。
艋舺邀請馬偕坐大轎遊街。
1894 06.12 馬偕博士於加拿大總會時,被公推為總會議長。(這表示馬偕博士在台灣的貢
獻被全加拿大教會所肯定,並以教會最高榮譽贈授給他,以表最崇高的敬佩及
愛戴。)
1895 04.17 甲午戰爭爆發。
06.04 日軍自澳底登陸佔領台灣。
11 《From Far Formosa》一書由J. A. Mac Donald牧師編著完成,脫稿付印,次
年在倫敦、愛丁堡、紐約、芝加哥、多倫多等地出版。
11.19 馬偕博士全家及門徒柯維思返台,看到北部教會20多所為日軍佔用,信徒735
名下落不明,隨即拜訪日本總督。
12.04 日軍慰問差使細川瀏牧師與馬偕博士在艋舺教會會晤共同舉行台、日人聯合
禮拜。
1896 11.22 日本基督教會的禮拜堂舉行落成典禮,馬偕和南部的宋牧師一同參加。
11.23 馬偕謁見台灣總督乃木將軍,乃木允諾保護信徒。
12.07 乃面總督到淡水拜訪馬偕,參觀其博物館。
1897 01.04 乃木將軍派人前來博物館拍攝存檔。
03.04 乃木宴請馬偕和英美各國領事。
1898 08.29 南部的甘為霖、梅監霧牧師、蘭大闢醫師來訪。
1899 03.09 馬偕長女、次女分別許配陳清義和柯維思,由吳威廉牧師證婚。
05.18 吳威廉牧師返回加拿大休假。
1900 04.25 偕醫館經日本政府許可開業。
05.01 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噶瑪蘭平原諸教會,回淡水不久因喉癌聲音全部沙啞。
11.01 前往香港治療。
11 吳威廉牧師返回台灣,接替教會工作。
1901 1 馬偕自香港返台,病況日益嚴重。
06.02 馬偕博士經過長久病痛的糾纏,於下午四時病逝淡水寓所,享年五十有八,在
台傳教前後三十年,設立教會達六十餘所,施洗信幾乎達三千人。
06.04 馬偕遺體葬於淡水馬偕墓園,門徒為紀念他,特立墓碑一座。
資料來源:https://mackay.ccpct.org.tw/history.htm
這是個對馬偕先生的資料頗齊全的網站
希望這能幫上一點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125.2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