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包括連登既朋友)對長篇經濟分析文感興趣,至少唔抗拒,仲有興趣討論。係咁既話,承接上文,整多篇舊文重溫系列,出埋個下集《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大家再對比一下今日見到嘅局面,消化討論一下。
大家不妨分享一下睇法同埋部署既策略。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
我們進入了一個「向左走向右走的大時代」,後疫情時代的環球經濟究竟是通縮、通脹,還是滯脹?這個問題受著很多因素所影響,政治和經濟的大氣候已經與我們在學校裡所學、所認知的世界有很大的分別,我們難以簡單地利用單一的經濟理論去分析而得出我們想要知道的結論。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講,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幣市場(錢),二是貨物市場(錢能買到的東西)。
全世界大規模QE導致錢太多,錢太多會導致需求(對錢能買到的東西)上升。一般而言,QE首先是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貨幣供應增加,至於流動性會否流入實體經濟則視乎銀行會否貸款予民間企業或個人,從而促進就業和消費。但根據我們的經驗,QE只會提高投資/投機性需求,使大部份資金只會追逐資產和金融資產,從而導致資產價格的上漲,過多的流動性更會流去其他新興國家的資產市場。因此,QE會使資產市場和一般通貨市場的物價分離。
然而,今次有所不同的是,這次的「黑天鵝」是由世界性的疫情所引起,因此世界各國央行都知道單靠傳統的貨幣政策並不能有效挽救垂死、接近停頓的經濟,因而以紛紛以「雙QE」的手段(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軌而行)救市,結果是將資金直接同時注入金融和實體市場,而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央行憑空印的鈔票,所謂的財政政策都只是「左手交右手」,使整個世界即時多了大量「金錢」。當疫情過去,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將會出現流動性過剩,而這次流入實體「貨物市場」的流動會帶動實體需求上升,這會導致通脹。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從「貨物市場」的供應變化作出分析,直接影響供應的是生產要素成本,而這受著兩個目前變化比較大的重要因素所影響。一是急跌的油價,二是「去全球化」。前者會毫無疑問會引致通縮;後者則會令產能下降,引發通脹。兩者看似互相角力。
首先,油價急跌是因為疫情使世界經濟活動接近完全停頓,而導致全球總體需求即時大幅萎縮所致,因此可推斷為「暫時性」因素。即疫情過後,當飛機、輪船等主要的耗油交通工具開始恢復運作,工廠開始恢復生產,逐漸恢復正常的石油需求將會慢慢消化過剩的儲油量,使該因素慢慢淡化或消失。然而,我們假設「去全球化」可能是一種趨勢,至少我認為「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的進程將會困難重重。因此,結論是生產要素成本在後疫情時代將會上升。
此外,日前油價急跌至「負油價」亦可能會產生另一種影響。雖然油價問題樂觀點看可能只屬暫時性,但如觸發油企破產潮和相關衍生產品的斬倉潮,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會將風險隨著資金鏈蔓延,形成骨牌效應,造成金融市場大混亂,甚至金融危機。如我在前文《負油價與負利率的大時代》末所說「在現今世代,面對金融危機,我們有無限QE......」。沒錯QE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抗身素」,食足整個「療程」可以治標,但我們知道這並不治本,而且會產生不少「副作用」-- 市場上錢只會越來越多,資產市場將會進一步扭曲。
當錢越來越多,這又回到了後疫情時期由流動性過剩所引致發的通脹問題。經歷過08金融海嘯,我們都知道「放水容易收水難」。QE如吸毒,癮君子要戒毒談何容易。情況尤如每次傾盤大雨過後,水塘裡長時間積滿了水,但水進去了又不能有效排走,越積越多。當最後一次大雨過後,水塘真的要滿瀉了,一次過湧出來,形成洪水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因此,看似互相角力的「油價急跌」和「去全球化」其實都會是在後疫情時期引發通脹的因。
從傳統經濟學角度,通縮和通脹都會引致經濟衰退,哪個比較可怕?理論上,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消費收縮導政經濟走下坡的惡性循環。當經濟蕭條時,總體需求收縮,人們預計物價會下降,銀紙比貨物保值,就將錢存入銀行,更加不願消費,經濟就會再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從另一個角度,通縮的成因有兩個,一是貨幣供應量不足,二是產能過盛。然而,在歷史上真正由通縮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只有一次,就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而當時除了產能過盛外,貨幣供應不足是主因,而貨幣供應不足的主因是因為當時世界各國還在實行金本位制,貨幣是以黃金為錨,增發貨幣需要有同等價值的黃金。因此,當產能過盛時,貨幣的供應量未能追得上貨物的生產量,因而導致通縮的惡性循環,人人緊握著手中稀缺的貨幣而不肯消費。
因此,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貨幣供應不足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今時今日,第一已沒有國家實行金本位制,貨幣的發行在QE的發明後,理論上是無限量的。加上全世界都已參與「美元遊戲」,當中的「代幣」美元是靠一種叫「AAA」的信用發行,而理論上「場主」想發行多少「代幣」去玩遊戲都可以。第二,在「去全球化」下,未來產能不會如以往般過盛。因此,不會再出現大蕭條時期貨幣供應量不足以去追逐過多貨物生產量的問題。
當通縮已不足為懼,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通脹,準確一點來說是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衰退下出現的通脹。面對通脹,央行只需加息就可以控制經濟過熱所引發的通脹。可是,如果通脹的出現並非經濟過熱所引起,而是多年來扭曲性的貨幣政策所引致,而全球產能大跌使貨物生產量未能追上市場過剩的流動性時,經濟衰退與超級通脹同時到來。加息又死,減息又死,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美元遊戲」下的QE已不是無敵,正如我前文所說,這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最後,在現今世代,到底通脹還是通縮比較可怕?我想大家已有答案。世界充滿著變數,最壞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在後疫情時代,流動性過盛和產能減少是肯定的。如果走到「盡頭」時最終結果一定是「慘烈」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第一回合」就要勝出,使自己在最後面對「遊戲盡頭」時的創傷作緩衝。而在「第一回合」勝出的唯一方法是估算市場上過剩資金的流向。很多人認為的黃金避險只是一種防守而不能讓你勝出,要勝出我認為一定是……先賣個關子,大家可以從這個方向先想想。
作為投資者,不用貪心,不用急於「撈底」,掌握好重點便足夠。
Starman
2020.4.23
原文(Starman投資世界):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23.html?m=1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今天就是 #五倍券數位綁定 開跑第一天,沒有意外的,官網果然又出...
「消費券經濟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振興券」背後的經濟學理論 - 理財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三倍券經濟學ptt、振興券成效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振興券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消費券經濟學 在 經濟學家附議三倍券無用柯文哲:這就常識啊!收買人心【獨家 ... 的評價
消費券經濟學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消費券經濟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周經濟類期刊重點摘要
Economist(經濟學人)
*封面故事:美國在亞洲重新”浮出水面”
*美國終於開始在亞洲採取行動對抗中國 加強軍事結盟只是一個開始
*一項重大的潛艇交易 凸顯了大國競爭新戰場是如何在印太地區展開的
*梅克爾留下的爛攤子 當一位備受尊敬的總理退位時 繼任者將面臨未解決的重大問題
*綠色時代第一次能源緊縮給各國政府帶來重要教訓 必須更有效管理能源否則環保主義將變得不受歡迎
*恆大危機凸顯中國的短板 “共同富裕”能否帶來中國金融穩定?
*IMF總裁為何應該要辭職? 涉及數據和中國的醜聞已嚴重削弱了她的可信度
Barron’s(巴倫周刊)
*封面故事:一場攸關加密貨幣和金錢的戰爭即將到來
*加密貨幣正在挑戰美國在全球金融的長期主導地位 貨幣數字化可能帶旯的威脅與機遇
*美國疾管署CDC支持65歲以上族群施打第三劑疫苗 但不支持高危族群
*晶片短缺問題對汽車業來說越來越嚴重 白宮召集半導體業者和汽車業者試圖突破瓶頸
*美國航空與捷藍航空的結盟受司法部阻撓 兩家航空公司結盟恐最終導致旅客票價上漲
*iPhone13預訂量暴增 蘋果最新款iPhone的產品線需求由中國消費者主導
*美國國會就債務上限和政府資金問題爭論不休 白宮週四通知聯邦機構開始為政府停擺做準備
Fortune(財富周刊)
*美國食藥署FDA和疾管局CDC 先後批准為65歲以上人口提供第三劑疫苗
*儘管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疫苗製造國 但只有15%人口全面接種了疫苗
*儘管利潤豐厚 醫保業者認為將新冠治療費用轉嫁給患者是合理的
*中國野心勃勃的創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 但現階段僅限北京規定要參與的企業可以交易
*歐盟的綠色債券計畫 為氣候融資指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 “紅綠燈”還是”牙買加”? 德國即將產生後梅克爾時代的新政府
(註: 紅綠燈聯盟指社民黨與綠黨和自民黨結盟 牙買加聯盟指基民盟結合綠黨和自民黨)
消費券經濟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今天就是 #五倍券數位綁定 開跑第一天,沒有意外的,官網果然又出現大當機啦,把官網搞定有那麼困難嗎?民眾呼喚天才IT大臣 #唐鳳 有用嗎?ft.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林祖嘉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行政院的振興五倍券於今(22)日開放數位綁定,並將在10月8日正式領用。不過五倍券官網(5000.gov.tw)於今早9時正式開放數位綁定時,卻出現大當機的窘境。經實測,五倍券官網自8時50分就開始呈現「卡卡」的狀態,不過還能進到首頁,到了8時55分,系統開始不穩甚至一度出現上方亂碼,9點鐘一到官網就卡住進不去,呈現亂碼。】我說唐鳳啊,有時間學跳舞怎麼沒有時間做壓力測試呢?
不過五倍券對於振興經濟到底有多大的效益呢?根據 CTWANT的報導,【針對五倍券的經濟效益,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預估,與馬政府時期的消費券差異不大。「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導致消費緊縮,隔年馬政府發給每人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根據中研院問卷調查指出,有超過七成被用於替代性消費,也就是民生方面的日常支出。」林祖嘉認為,振興的本質為「額外消費」,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發放現金,可省去印製成本;若政府堅持發行振興券,可縮短使用期限為一個月,才能達到短期振興經濟的效果。】不過人家政府就是不發現金啊,這該怎麼辦呢?
另外各部會加碼推出其他振興,包括去年就有的動滋券、藝FUN券等等,今年又新增好食券、地方創生券、國旅券共8大券,有1300萬份。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認為,去年三倍券預算不到500億,對實質GDP可增加千億效果,五倍券動用到1100億元,樂觀來看,效果可達2000億元。
對此林祖嘉教授則是認為:「大概會讓經濟成長率,成長到0.3%,我覺得1%是太高,但即使是0.3%,因為現在主計處估是5.88%,所以就算0.3%加進去,大概也有機會到,也有機會到6%,所以這個是可以政府努力的,看看可不可以衝到6%。」
一個五倍券到底會對台灣經濟、民間小商家造成什麼影響,就請林祖嘉教授來說分明。
朱學恒的表情包2.0上線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645010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3:00 涓滴經濟學 為何沒流向中小服務業?
11:00 歐美如何面對疫情衝擊服務業/歐美砸錢救服務業的影響
17:00 台灣是K型經濟
23:00 談疫苗政策與購買數量
27:00 發消費券與發現金 (各國)政府如何評估
37:00 消費券替代性不高 不如發現金?/消費券應該要排富
47:00 疫苗施打與經濟相關聯
53:00 五倍券 小商家看得到吃不到?
56:00 五倍券造成人民時間成本大量支出 不如發現金
59:00 受刑人包五倍券/羅秉成"現金成本說"
01:09:00 美國大印鈔效應
01:11:00 疫情之下的失業問題與延遲失業
01:24:00 政府為何不打房?
消費券經濟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今年本土疫情爆發,為了振興經濟,行政院打算再發放振興五倍券刺激消費,但去年三倍券的效益,不但遭到審計部質疑評估欠缺嚴謹,也有學者不認同,批評是在玩數字遊戲,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表示,去年三倍券發放成功,創下一千多億經濟效益,今年將精進加碼,最後定案的時候,會向社會大眾報告,同時也會先跟黨團溝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896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消費券經濟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的EUA,核准使用於20歲以上成人。但是否能打在民眾身上,仍需由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討論,因此外界關注高端疫苗是否納入公費疫苗施打計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上午ACIP專家會議,決定將高端疫苗納入公費接種計畫;並且同意開放混打。】這事情有沒有很奇怪,到現在為止高端的審查過程都沒有公布,專家是誰也不知道,他量產問題也沒解決,只有聽到高端到處告人,結果就開放納入公費接種了。用國家的錢買一個還不知道能不能量產的疫苗,用國家的錢補貼醫護,來施打這個到時候都不知道能不能上市和在其他國家使用的疫苗,結果這時候效率就高了,風火雷電的通過可以公費施打,到底是怎麼樣這麼急,憋尿嗎?
另外根據風傳媒的報導:【高虹安也指,吳秀梅在回應此事時,居然說「外界過於苛責,哪個企業沒有不良品」,不是在幫國人把關講話,居然在幫廠商講話,高虹安質疑,如果良率只有18%,要如何量產、解決國人急於施打疫苗的問題。高虹安也提到,陳時中說若未來有什麼問題,高端的EUA可以收回,高虹安反問,如果有問題的疫苗打進國人身體裡了,怎麼收回,不能以這麼不負責任的說法。】光是良率的部分就值得繼續討論了,因為有一名我們怕他被告的善心網友分享了一個他專業領域的事物,所以我們直接引用啦!
【我想解釋ㄧ下
在廠內發現才有良率問題
出廠到客戶那被抽驗出不合格被退貨的叫做「不合格率」
這個案例可怕的不只是客戶檢驗不合格率高達82%
而是他廠內的品檢理論上是自檢合格才能出貨吧?
難道⋯⋯
1.廠內驗不出來
2.廠內品管隨便驗
3.廠內也驗出不對,但硬送給客戶賭你驗不出來
4.以上皆是】
也就是這不只是沒有辦法量產的問題,而是高端連自己覺得合格的東西送到客戶端那邊還有百分之八十二不合格,這樣連自我檢查能力都有問題ㄟ,以後有想過如果衛福部不能逐批篩檢之後,會有多大的挑戰呢?
廠內檢出才叫良率,這是客戶檢出的不合格率啊!
另外還要談談待用餐的事情,我們周一應該就會把現金都給台北新北那幾間店家,到時候會公告。但是,根據聯合報的報導:【新北汐止的福隆便當店,推動愛心待用餐八年多,老闆簡小姐說,以往每月領餐人數約六百至六五○人次,三級警戒後,六月領餐人次暴增到近兩千人次,足足是過去的三倍多,甚至有很多在地國中小老師主動找她,希望店家能讓清寒學生領餐。簡小姐還說,過去來領待用餐的以年紀大的長者居多,疫情期間很多青壯年來領餐,推測可能因疫情失業。她提到,有個年輕人兩、三天就會騎機車載著年邁的母親來領便當,一次領兩個,因為他的母親行動不便,年輕人會用束腹帶幫媽媽固定在機車上,「看了很扎心。」】
問題嚴重的地方是,不只領取待用餐的人數大增,能做待用餐的店家反而減少。我們這次實際去接觸的結果發現有以前在做待用餐的,現在因為捐款和支持的人少了,他們自己收入也大幅減少,變得也沒有辦法繼續待用餐,這些善心人士本身也覺得很無奈,可是沒有資源就是沒有資源啊!他們身上沒有錢,你叫他們怎麼去買便當,怎麼去採買?這個政府到現在還在那邊幻想用甚麼轉換率更高的振興券,都他媽的沒有錢了怎麼跟你去領振興券增加消費啦!這些經濟學家是他媽的都不會問你附近的里長是甚麼狀況嗎?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消費券經濟學 在 三倍券經濟學ptt、振興券成效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消費券 或發放現金的經濟理論基礎是乘數原理。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民眾的所得每增加1元、就會花掉0.8元,亦即邊際消費傾向為0.8。 ... <看更多>
消費券經濟學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振興券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振興券背後的政治經濟學在疫情逐漸收斂之後,政府的下一個任務是救濟這次在三級警戒中,幾乎停止呼吸的內需產業,從三倍券,五倍券,到要不要民眾掏1000元? ... <看更多>
消費券經濟學 在 「振興券」背後的經濟學理論 - 理財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振興券吵得風風雨雨,我們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切入觀點,希望用經濟學原理分析振興券、消費券、和現金的差異,並且藉由個經、總經、貨銀之間的不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