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以下簡稱FIRE)表面上是一本教理財的書,但本質上是一本抨擊美國消費主義的書。這本書的內容,放在20、30年前的台灣來看,就是沒有必要寫成「常識」──生活以簡樸為上、重視儲蓄、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模式。
美國是個儲蓄率低(未達2成)、消費性金融盛行的地方,我們當然可以說美國人浪費、不知節儉,但美國如此重消費、輕儲蓄,最大的原因就是美國的消費主義太過強大。讀者不難從FIRE的前半本中窺探到,消費主義根深蒂固地深植在美國人的生活中,甚至「金錢」成為美國人最不願談論的議題。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美國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國,消費占GDP的比重也很高。雖然近年來中國整體GDP幾乎要跟美國並駕齊驅了,但雙方組成完全不同,特別是消費項的差異,讓大家相信,美國更是藏富於民。
不過,以消費做為主要動能的經濟模式,最終也會出現問題。要讓整體消費成長,要不就是人口增加、要不就是人民變有錢自然增加消費、要不就是人民雖然沒變有錢但是卻增加更多消費。當人民一年只能賺3萬美金但是消費卻靠著貸款高達5萬美金的時候,你說,經濟能不出問題嗎?
台灣的儲蓄率超過3成,但我個人會很好奇不同世代儲蓄率的差異。因為,至少就我認識的朋友而言,沒有太多儲蓄,而是把錢花在旅遊、汽車等高額消費的人,還是不少。特別是每年都要有一次海外旅遊的人,在我這個世代並不算罕見。
當然,過度消費該如何定義,是很困難的事情。例如20歲的旅遊跟30歲的旅遊感受不同,住市中心省下的交通費跟時間也可能帶來更多效用,到底要如何衡量,其實仍是非常個人的事情。說到底,就是自己得弄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得弄清楚自己的價值分配、得能計算自己未來人生的風險。人生屬於自己,至少先從對自己誠實開始做起吧。
#采實文化
#忘了說FIRE就是FinancialIndependenceRetireEarly
#如果不想讀這本書也可以找個理專朋友聊聊就是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