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想跟今年畢業的高中生、大學生說:畢業快樂喔!🎓✨✌🏻✨
因為疫情的關係
心情多少有點落空吧?
你們都長大懂事
知道防疫最重要
內心一定沒關係
隔著電腦、手機螢幕
還是和同學聯繫著吧!
打遊戲、報平安、瞎聊
就是這些瑣碎時光
讓情誼繼續美好著⋯
少了瘋狂哭笑的紀念照片
但多了珍惜同窗感情的心
因為2021年此刻
就是這麼特別啊!😅
❤️❤️❤️「保持天真」❤️❤️❤️
這是小時候一位重要的大人告訴我的
也是我想對今年畢業的你們說的祝福
希望你們畢業後仍然快樂、天真
面對落空的畢業紀念你都勇敢接受了
漫長的未來
✨勇敢✨也會在那裡等你哦!加油!
😘謝謝寄信邀請我錄製畢業祝福的畢業生:
台南高商
新北市穀保家商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幼保科
育達科技大學幼兒系
台南高商
楊梅高中
敏惠醫專
基隆市立中山高中
台南市瀛海中學
台南市家齊高中
靜宜大學西班牙學系
雲林縣北港高中
雲林土庫商工
屏東高中
彰化女中
澎湖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
台中市龍津高中
台南麻豆曾文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港明高中
嘉義縣民雄農工
台中市大里高中
桃園高中
淡水商工
新化高工
嘉義女中
大仁科大護理系
高雄市育英醫專
你們寫給我的邀約信件都有收到
也明白你們的失落
所以佳穎姐姐想特別幫你們加油、祝福
也謝謝你們送給我的祝福!我也會繼續加油!
畢業快樂✨一帆風順✨做自己開心喜歡的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2/7第一次在羅浮群長年會認識,他受邀在開幕餐會時表演,在表演前的空檔才彼此認識,然後敲定要專訪。從專訪前才開始認識他,國小二年級時遇見一位老師對她非常的有愛心、耐心,讓他很感動,所以選社團時也特地跟著這位老師開的社團參加,結果對錯位置,他以為老師是開童軍社,於是誤打誤撞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童軍...
淡水商工 科 系 在 吳俊青 Wu Chun-Ch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7月25日(六)「ATHLETA X #吳俊青 #足球推廣系列講座」的首場活動於高雄輔英科大展開。本次內容針對教練在「教學哲學、影片分析、以及訓練工具的使用」等內容做分享。
俊青於教學哲學課程中強調教練的教學必須建立在足球的原則之上,具有合理性的進行教學。
同時也讓學員們去討論,當教練面對幼兒、青年、成人等不同年齡、水平的對象時,每種教練需要各有哪些的特質以及教學方式。
影片分析則針對所謂教學的合理性,以及教練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選手理解想要表達的事物,建立雙方腦中共同的畫面,以此達到在訓練、比賽上最有效率的完成目標。
本次是俊青第一次擔任講師身份,他以自身是選手、教練,也是足球推廣者等不同身份去分享各自的角度,並期盼與學員們分享所學經歷一同交流,為足球而努力。
舉辦時間:2020.07.25(六) 08:00 ~ 12:00
參加人數:15人
下次活動將於8月15日於淡水商工舉辦,報名資訊將於近期公告,有興趣者請多加留意囉!
吳俊青 Wu Chun-Ching
淡水商工 科 系 在 許睿光開運研究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嚴長壽: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天賦之路】
只要有專注和熱情,生命的火光終會帶領你,穿越人生的迷霧。
.
讓我先說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年輕人的故事吧!
.
他,在士林夜市旁長大,十六歲還是淡水商工餐飲科學生時,就在亞都飯店巴黎廳當學徒。如今,四十歲的江振誠(André Chiang),已是國際餐飲圈表現最出色的台灣人之一。
.
敢尋夢的人太少
二○一○年,江振誠所主掌的新加坡Jaan par André餐廳,名列知名「英國聖貝勒格利諾」全球五十大餐廳第三十九名。他身上傳奇無數,兩度被《時代》(Time)雜誌封為「印度洋最偉大的料理」,餐飲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將他列為「二○○六年全球最佳一百五十位主廚之一」,「探索頻道」(Discovery )更選他為「二○○六年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
.
二○一四年底,他終於回到台灣,在台北大直開設他的「RAW」,在餐飲界造成很大的轟動,許多人都說它是目前全台灣最難訂位的餐廳,也剛剛獲選二○一五年英國「餐廳與酒吧設計獎」亞洲最佳餐廳。
.
江振誠從來沒念過大學,卻在競爭激烈的法式料理中,從台灣出發,一步步站上國際頂尖的法式料理舞台;他走過的路,充滿荊棘,卻是一條跟隨內心熱情的尋夢之旅。但,請恕我直言,台灣的「江振誠」真的太少了。
.
環顧周遭,我看到更多年輕朋友對未來感到迷惘,失去方向者比比皆是,我的痛心更甚。因此,我想對年輕人說一些重話:很多人即使讀到大學,拿到碩士、博士,也是白讀,因為並非自己的天賦所在、天命歸屬,因為他們並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潛力與熱情,結果只在職場與生活得過且過,浪費生命。
.
沒有主見、受媒體盲目影響
有一次,我受邀到某技職大學演講,這所大學由專科升格成大學時,放棄了一些本職學能很扎實的科系,例如:他們關掉機械科,校長說,因為沒人想讀,年輕人覺得讀機械就是「黑手」,大家都崇拜高科技,要念應用電子、應用××科、應用××工程,這樣才顯得自己有「出脫」(台語,出息),家長介紹起來也才有面子。
.
其實,與那些名稱聽來很時髦、但所學不知為何的科系相比,「機械科」不管在什麼社會,永遠都會有需求,不管我們生活型態怎麼變,各行各業的專精技術工人,都絕對不過時。這種只看表象、不探索本質的心理,其實代表一大群深受媒體影響、盲從主流的年輕人。
.
我看到很多民意調查,問大學生最崇拜的企業家,結果毫不令人意外,全是台灣最會「賺錢」的企業家;而媒體報導最多、最頻繁登上雜誌封面的,也全是富豪名流或企業家。但媒體常常只報導最表層的一面。最終,年輕人離開學校,最嚮往加入的企業,不外乎是獎金最多、薪水最高、聽來最體面的大公司。但是,這些企業是否製造公害?是否剝削勞工?有沒有官商勾結?有沒有善盡社會責任?類似探索,鮮少有媒體報導。
.
觀察力淺薄,只看得見表象
我也看到,在我當亞都飯店總裁的那些年,有些年輕人因為讀了我的書,一心想到亞都實習,結果往往耐不住幾個月,就離開了。倒茶、端水、伺候客人,這些服務業最普通的工作,很多人的腰是彎不下來的;處在飯店的第一線,直接面對面接觸來自各方的客人,第一次挫折可以忍受,第二次挫折咬牙硬撐,到了第三次挫折,就提出「我不幹了!」
.
在淺薄的觀察力下,不少年輕人看到的都是表象。例如:只看到待遇跟環境是否「夠好」,卻看不到理想;看到旅館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看不到服務別人背後的辛苦,當然也無法體會「顧客的飲食顧問」(當時我為亞都飯店第一線服務人員所下的定義:熱愛飲食藝術的專業人員),以不亢不卑的態度提供客人各項專業建議,所得到的成就感。
.
過去在各種場合演講,我不斷強調:年輕人要懂得傾聽自己,清楚自己的天賦何在;也要學會觀察,下精準判斷;面對世俗潮流,要有勇氣提出主見;更重要的是勇於嘗試,甚至挑戰自己的極限,為生命創下更大格局。對我來說,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的年輕人,都必須具備的五大基礎能力。
.
【能力一:「傾聽」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有興趣,又有能力,兩項優勢相輔相成,也許可以達到最適天賦的最佳結果。但在這之前,你要學會傾聽你的內心,到底你真正喜愛的是什麼?哪方面是你真正可以施展、發揮的領域?
.
【能力二:「判斷」未來的價值】
好比在很多職業學校,「調酒」變成很熱門的選課,年輕人大都覺得,花式調酒可以將酒瓶往上甩,把手伸到背後接瓶子,非常酷帥,幻想著「調酒師」未來應該也是搶手工作。
.
但如果有位年輕小伙子帶著這項技藝到職場,我想除了幾個以酷為號召的PUB外,在真正的餐飲行業中,可能一點用處都沒有。因為如果他只學會A瓶酒加幾盎司、B瓶酒加幾滴之類的小伎倆,一直停留在「求其技,沒有深思其藝」的層次,可能連真正的品酒能力都付之闕如。
.
【能力三:拿出「主見」找到「真愛」】
現在,國際品酒教學的基本條件,是舌頭能分辨千百種味覺層次,味蕾具有精準品味的能力,以及培養對於所有酒類產區、製作流程有深入了解的「侍酒師」(sommelier)。法國的侍酒師屬於國家級考試,日本也有「日本侍酒師協會」,是一門值得傾注精神鑽研的領域。
.
因此,年輕人要有能力判斷哪些能力是真金不怕火煉,能夠保證你的未來,不怕被潮流起落淘汰;也要了解,工作能力不等於生活能力,更不是每個人都要爭第一名,而是要在心中建立一套明晰的價值觀。
.
【能力四:「實踐」與「學習」】
七○年代初期,我因為工作關係,開始頻繁出入歐洲,我看過一大堆歐美的學生,用非常低廉的五塊美元過一天,到歐洲自助旅遊;我也曾看過,許多年輕學生,在歐洲各大美術館裡,或靜坐幾小時畫素描,或對各項展覽記錄心得。就像呼吸有深有淺,這些年輕人從傳統的教室走出來,拋開書本,展開他們自發性的「深學習」。
.
八○年代,我看到經濟成長後的許多日本青年,做同樣的事情,甚至到了九○年代,我看到很多韓國、新加坡青年學生走同樣的路。
.
綜合過去幾年在世界各地的觀察,我發現,每個國家到了一定階段,都有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背包一背,帶著滿腹的好奇心,走上探索世界(自己)之路。可是,同樣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在旅遊的路上,我卻很少看到台灣青年。台灣年輕人彷彿缺席在這場探索世界的旅程中。
.
當然,在交通旅遊這麼便捷的今天,台灣也有不少年輕人出國體驗人生,有人休學旅遊,有人到各國民宿體驗生活,甚至這幾年還流行打工渡假(working holiday),去紐西蘭摘奇異果、剪羊毛,這些磨練也許讓語言流利一些、生活能力更強,但這種打工渡假,跟之前我在巴黎、倫敦、慕尼黑的美術館、博物館,看到年輕人大規模深入學習,是有差別的。
.
【能力五:對世界「好奇」】
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台灣年輕人對世界沒有好奇心。沒有好奇心的原因,出在我們的學校及社會教育,非常缺乏「世界公民」的觀念,也就是對整個世界現勢概不關心。
.
從遠的政治面說起,一九七一年,中美斷交,台灣失去聯合國席位後,長達四十多年的孤立與被排斥,使得多數台灣人民對國際社會感到嚴重的疏離。
.
照理說,有視野的政府,在國際政治處處碰壁、走不出去時,更要積極運用不同管道接觸世界、了解世界,尤其重要的是,讓青年學習與世界同步。但台灣正好相反,我們整個教育系統對於國民世界觀的養成付之闕如,當然,也無法教導出對自己以外世界產生好奇心的年輕人。
.
國際觀是種心態,不僅要有能力接觸國際資訊,還要能與世界連貫,才不會只用狹窄心態看問題。
.
我有一位曾長居德國的朋友,他的小孩告訴我:「我們班上大半同學,高二時都曾在學校政策配合下,出國當交換學生。」德國的學校和社會提供年輕人很充裕的管道,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因為跳到別人的環境,經過多元的試誤碰撞,最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
金魚缸裡養不出鯨魚,所以我要對年輕人說一句重話:如果你沒有自信、沒有希望、不想離開自已的舒適圈,只要待在游泳池裡划船,而不願挑戰大海冒險,你等於在二十幾歲就斷送自己的未來了。
.
文/嚴長壽
=======================================
.
你找尋自己的方向了嗎?
你了解自己的天賦嗎?
什麼工作,能引起你的熱情呢?
.
如果你正在探索自己,正在尋找方向,
我會非常的推薦你來體驗睿光老師的一日天賦工作坊。
.
在工作坊中,除了透過塔羅、色彩去看見你深心內處的渴望,老師還會透過星盤,點出你這輩子的天賦所在⭐️
.
這麼棒的課程,一起來參加吧。
👉愈早知道自己的天賦,就愈能活出你的生命與色彩!
.
3/21(六) 天賦工作坊
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vrFmhDaoszi3Vr47
.
#3/22(日) 阿卡西工坊坊
#連報2場還有優惠喔!
.
文章來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194
淡水商工 科 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年2/7第一次在羅浮群長年會認識,他受邀在開幕餐會時表演,在表演前的空檔才彼此認識,然後敲定要專訪。從專訪前才開始認識他,國小二年級時遇見一位老師對她非常的有愛心、耐心,讓他很感動,所以選社團時也特地跟著這位老師開的社團參加,結果對錯位置,他以為老師是開童軍社,於是誤打誤撞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童軍運動,一直延續到國中,國中畢業後考淡水商工也是因為打聽了淡水商工的童軍團很有名,才選擇念淡水商工餐飲科。
從念高職開始她就開始半工半讀,除了付自己的高職學費外,也存了一筆錢準備念大學用。可惜當初家中經濟出狀況,存的錢拿去幫助家裡而放棄念大學,開始進入社會職場。
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利用她高職餐飲科所學,去擺攤賣早餐,可惜用料太好,不會精準控制成本,才一個月下來生意很好但還是虧收場。後面又曾在疑似詐騙集團的公司上班、只有高職的學歷,又不是音樂本科系,想教音樂必然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代價,一路跌跌撞撞,在2000年開始教陶笛,然後到今日…
也因為過去的種種,讓他對學生特別有耐心,也一直默默在醫院義演和偏鄉部落的音樂教學,慢慢也結合一群熱愛服務的年輕人、一起組成一個樂團,利用他們自己的力量,到處去表演,每年也固定會在全國高中職童軍大露營活動組及 SET 服務。陳若儀夥伴,真的不簡單,值得童軍夥伴學習,這集有很多她的努力過程和行善的故事,大家一定要鎖定收聽。
自介:
巧克力老師,本名陳若儀。2000年開始從事陶笛教學,2001 年起著手設計不同年齡層的課程,教學以成人為主,課程於 2010年榮獲「台北市社區大學優良課程」及「全國社區大學藝能類優質課程」。 2006年成立「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曾擔任華視教育台陶笛節目主持人,多次接受廣播電台專訪。
2013年12月發行教材「陶笛完全入門24課」現在擔任台北陶笛藝術發展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陶笛音樂比賽評審,領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個人及團體證照,也是台大兒童醫院定期演出的音樂志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wMzzcjQ1R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