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晨彥指出,今年表現相對優異的陸股ETF不外乎是追蹤「政策性扶持」的產業,像是中小型科技、第3代半導體、AI、電動車等類股,但這一類股票大多是屬於深證中小板指數;反之,若是MSCI中國指數、富時中國A50指數,其中的成分股入列政策面打壓的重心,受到衝擊就會比較大。
「很多台灣投資人以為買了陸股ETF就是追蹤上証指數,但最後發現上証指數創新高的時候,自己手上持有的ETF卻沒有同步創新高,產生落差。」一名投信業者也說,每一檔ETF都有詳細說明其追蹤指數的主要成分股,隨著各大指數所追蹤的主要成分股不同,投資成果自然就會有落差。」
深証中小板指數成分股 在 謝晨彦股怪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股怪教授 #晨彥有約
【中國市場關鍵趨勢100強】
為何陸港股值得投資?
或許最近我們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台灣的疫情,但其實中國大部分的地區早已從新冠疫情解封,人們在上街口罩戴不戴已不強制,室內用餐時也不需隔板。因此經濟復甦狀況比歐美更早、也更具爆發力。若觀察A股上市企業第一季的淨利潤,和去年同時期相比,成長幅度高達53.3%。餐飲類的零售5月成長26.6%,商品零售成長10.9%,代表中國經濟表現相當強勁。
陸港股表現落後歐美?
既然中國的經濟表現優於歐美地區,但為什麼陸、港股今年的表現卻不像歐美股市一路創新高?其實如果把時間拉回到2020年陸、港兩地的科技股表現相當強勁,以騰訊來說,從2020年1月383元起漲,一直到今年2月高點的757元,漲勢足足延續了一年多,漲幅更是高達97.6%。其他諸如立訊精密、比亞迪、科大訊飛等新經濟概念的產業,這段時間的走勢和騰訊是如出一轍。漲勢延續一年多後,早早進場的投資人總是要獲利了結,市場也要讓籌碼好好做個整理。所以,回過頭來看現在陸股的走勢,其實不過就是多頭行情下的休息整理罷了。
外資已超前部屬陸股
還記得今年5月的全球股災嗎?雖然後面國際股市紛粉快速反彈,但其實有一批聰明錢正好趁著這次大跌時進場撿便宜。其實外資在今年四月時就已展開陸港股的布局持續,更在5月25日當天匯入217.23億人民幣,寫下滬港通、深港通開通以來的單日歷史最高金額。有了外資的加持,也更讓人期待後續陸股的長牛動能。
關鍵產業看過來
其實在中國的十四五政策,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接下來的五至十年,中國政府將全力扶持自家的關鍵科技產業,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其中包含半導體、5G、電動車、新能源,以及AI與遠距醫療,也就是我們一直提及的新經濟概念股。
ETF太多怎麼選?
目前在台股上市的陸港股ETF相當多,如果希望享有未來五到十年的陸股新經濟爆發,就得好好了解這檔ETF的持股和新經濟的關聯性。以投資人過去最常接觸的陸股ETF不外乎上証50、寶滬深等,都是含金量比較高的ETF,也就是裡面的持股以金融類股居多,和新經濟的相關性自然也比較低。而前面所提及的新經濟概念股,其實都屬於深中小指數的成分股,雖然指數名稱看起來不夠大氣,但許多企業市值早已突破千億人民幣,在國際市場更具有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請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新經濟
#深中小指數
#華爾街見聞Podcast #EP251
深証中小板指數成分股 在 謝晨彦股怪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晨彥有約 #免費財經文章
【中國兩會政策紅利中小板最受惠!該怎麼投資A股?】
科技自立自強
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諸如中芯、華為等中資科技大廠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後,在無法取得產品的關鍵材料、設備下,而斷絕了大部分產品出貨。使得中國正式決心,要在半導體產業發展自己的關鍵材料供應鏈,而不再受制於海外供應商。
科技基礎建設
要鋪的路都鋪好了、高鐵該建的也都建得差不多了,因此科技基建並不同於傳統基礎建設的造橋鋪路,而是5G網路設施、雲端資料中心以及AI等,能夠讓中國科技產業穩固發展的設施。
消費應用升級
在於由傳統城市升級到智能城市,包含電動車網路建置、醫療等。尤其是在中國許多偏鄉地區,醫療資源仍算不上充裕。在地民眾也不可能為了一點症狀,就要大老遠跑到城市就醫,遠距醫療便能助於提高內地醫療資源的運用效率。
中小板產業占比高
在十四五新興戰略產業中,如果從占比來看,深中小的成分股,在資訊科技業就佔了51.56%,遠高於滬深300和上証180的15.87%與12.89%。加上消費應用和醫療保健兩個產業,深中小的產業涵蓋率高達71.72,但另外兩個指數皆不到30%。因此,想要投資A股未來十年的產業成長,接下來不妨把重心放在中小板的股票。
(附圖由群益投信授權轉載)
#643
#政策紅利
#中國兩會
#中小板指數
#華爾街見聞Podcast EP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