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 Laravel 道場 做了一個特別企劃「自己人俱樂部 #1 - 軟體工程師的職涯策略」,請到「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一書的作者 Lynn,來分享她在獵頭這個行業招募人才的經驗。
其實小編之前也有上過類似的線上課程,一樣是教大家寫履歷及整理 Linkedin。但之前那門課程上完之後,大都是老生常談,沒有什麼突破性的內容,所以覺得有點失望。
不過這次 Lynn 的書及分享真的讓小編學到許多東西:
1. 主動求職者、被動求職者、尋求機會者:這三種身分跟你找尋工作的方式會有許多的不同,像主動求職者要把求職動作提升到求職策略;被動求職者則是要增加數位職場能見度,像是 Linkedin、GitHub、個人網站之類
2. 履歷的真正目的是得到面試,不是得到工作
3. 時間排列型履歷 (C 型)、功能型履歷 (F 型)、混合型履歷 (H 型) 的不同用處:C 型適合目前職位與申請職位相同經歷的求職者;F 型適合想要轉換不同跑道的求職者
4. 與不同面試官角色的互動:第三方招募人員、人資、用人主管、用人主管的老闆、未來的下屬、平行同事,這幾種面試官的互動也大不相同
5. 各種面試方式:電話面試、一對一面試、小組面試,也是完全不同的準備方式
6. 資歷查核、薪資談判:大家應該最在意的是薪資談判吧,這在書中也有講到一些關鍵處
7. 太多太多的好料等大家看了
還有就是「斜槓青年」這個名詞,小編倒是第一次聽到,其實就是多重角色的職業經營。小編自己有經營粉絲頁,有機會的話也會去研討會分享軟體開發經驗,所以小編雖然不是 45 度,但應該也算是 30 度 (用角度來形容斜槓 XD) 的斜槓青年吧?
總之,很感謝 Shengyou Fan 跟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舉辦了這個活動,讓小編在之後的職涯發展,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也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一定讓你的工作閃閃發亮喔!
#laravel #職涯 #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 #斜槓青年 #履歷
混合型履歷 在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年履歷也要大掃除I:你的履歷該打掉重練嗎?】
履歷(Resume)的格式是所有之後的根基,你現在用的版本到底正不正確,不清楚的人可以快速做一下小測驗,看看你的履歷是否該打掉重練?
------------------------------------------------
1. 你有超過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嗎?
有 - 跳2
沒有 - 跳3
2. 你想要申請的職缺和你的工作經驗、領域都相同嗎?
有 - 跳4
沒有 - 跳5
3. 你是近期畢業的求職者或再進入職場的求職者嗎?
是 - 跳 6
不是 - 跳 5
4. 從你的工作經驗中看得出明顯成長或晉升嗎?
有 - C型履歷
沒有 - 跳 5
5. 在你工作經歷銜接中,有長時間的工作空窗期嗎?
有 - F型履歷
沒有 - H型履歷
6. 你有實習的經驗嗎?
有 - C型履歷
沒有 - 跳7
7. 你有任何獨特技能勝過就職經歷嗎?
有 - F型履歷
沒有 - H型履歷
------------------------------------------------
結果:
[#C型履歷:Chronological 時間排列型履歷]
適用於想要申請職位與自身工作經歷相同的求職者
[#F型履歷:Functional / Skills Format 功能型履歷]
適合想要做職涯轉換的、做技能重點強調的求職者
[#H型履歷: Hybrid / Combination 混和型履歷]
適合與想要申請職位,有部分相關技能及相似工作經驗的求職者
------------------------------------------------
分析:
每逢年初,應該不少人心裡藏著年後轉職這件不能說的秘密吧。如果你還在用104格式當作你的求職履歷,那你真的該認真看待寫履歷這件事情了,這篇是以美式的英文履歷概念做為分享,就是大家常聽到的Resume與CV這兩個字,Resume與CV是有著不同的用處與格式,最簡單的區分是以“內容的長度”做判斷。
Resume一般不超過兩頁,重點式陳述經歷、專長與成就,適用於大部分求職狀況;而CV卻是不能少於兩頁,細節式的陳述經歷、專案、研究等,多用於高位階職位申請、學術界使用。英文履歷已經是現代求職者該”必備“的文件,自認英文能力不好的人,其實現在有許多免費資源與工具,像是各種模板、文法工具,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履歷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履歷初步決定了人資與用人主管怎麼看待你、分類你,並且還要能在”6秒”中的大量履歷篩選階段倖存呀...所以即便你剛做出測驗只是其中一型,也建議需要了解其他類型的履歷格式,因為有求職情況隨時會變化,保持客製化的彈性是很重要的。
#時間排列型履歷(Chronological)為最傳統、常見的。如果你一直都是在同個產業中工作,而你想在申請的職位是在相同業界,那這就會是非常適合的履歷格式。同樣也適用於“沒有”超過六個月以上的空窗期、或是在工作經歷中“有明顯成長或晉升”的求職者。
#功能型履歷(Functional / Skills Format)適用於剛畢業不久的求職者,或是休息了一陣子重新進入職場的求職者、非傳統型工作者(像是Freelancer),因為它讓人資與用人主管把焦點放在你的“工作技能”而非工作經歷。而功能型履歷也會引導閱讀者,將重點放在“可遷移能力”上,因此同樣適用於想轉換跑道的求職者(關於可遷移能力的說明,可參考先前分享“什麼是一份工作的精髓”)
#混合型履歷(Hybrid / Combination)就是結合了時間順序與功能型的履歷。如果你有不錯的工作經歷,卻曾處於一段長時間的工作空窗期,或者有著獨特技能、經驗超越就業經歷的求職者,那你應該採用混合型格式,秉持著誠實為上策的原則,去技巧性針對空窗期或者無直接相關經歷做說明,幫閱讀者劃出重點。
------------------------------------------------
總結以上的說明,我們用的小明的一生來做個淺白的情境來舉例:
小明擔任助理教授多年,教導半導體相關課程,無意繼續教職的他,想投入於半導體業界工作。在沒有相關工作經歷的情況下,他應該選擇混和型履歷(Hybrid / Combination),同時強調他任職的專業成就、技能,但又不失時間的經驗累積。
而之後小明順利的找到半導體行業的A公司中擔任RD,一晃眼做了5年,這時他想尋求同業中B公司,更具發揮空間的機會,那則該採用時間排列型履歷(Chronological),因為凸顯了他累積多年的經驗,並能夠去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發揮與延續。
而在B公司的任期中,小明發現自己個性活潑、溝通技能是更突出的,因此想嘗試轉換至技術業務的角色,那麼他該選擇功能型履歷(Functional / Skills Format),因為更有空間去強調為什麼適任的”資格“,以及那些在工作經歷中被認可適合做業務的“能力”,來說服他人。
------------------------------------------------
由此看出,各個時期履歷需求是動態的,先前的測驗只是個小小輔助工具,真正的需求情況你可以再做判別。找工作就像追天菜一樣,寫履歷時,就帶著一份給你的天菜發告白訊息的心情,讓他/她想認識你、多看你一眼,而在他/她爆炸的訊息堆中們,要怎麼有吸睛亮點,這真的需要些小技巧了。(文章同步於: http://lynnihlin.blogspot.com/2017/01/i.html)
Happy Hunting!
Lynn
#祝福大家2017年找到天菜般的工作
混合型履歷 在 如何搞定Word 最讓人抓狂的功能- 多層次清單/樣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Go to channel · 社會新鮮人/求職換跑道必看!如何設計一份吸睛又專業的求職 履歷 表?| Word 教學28. PAPAYA 電腦教室•74K views. ... <看更多>
混合型履歷 在 等待伯樂發現自己” 或者“明明花時間努力寫履歷了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三種格式是混合型履歷(Hybrid / Combination Resume),他的概念是保留Chronological Resume的排列,並外加了Functional Resume中強調與想要投遞職缺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