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最擔憂,也不敢啟口的事端—#學潮
這幾年,因為少子女化等因素,學校的經營愈發困難,#大學退場 的號角再度響起。有幾所大學採整併作業,如新竹教育大學併入清大,陽明和交通大學則合為一校。(OS.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 #梅竹賽?)
為了增加生源,這十多年來即便陸續招收了陸生(中生)和東南亞學生,但危機並未就此解除,尤其是部分長期經營不善的私校,#董事會 把校產當成 #私產,讓師生吃足了苦頭,#教育部 多半也是消極因應,歹戲拖棚!
中國的狀況也好不到哪去,祭出開放生第三胎政策,除了放眼維持人口紅利,並藉以緩解高齡化、少子化,但顯然已緩不濟急,高校的分級與退場近期成了燙手山芋。
中國教育部從去年5月開始,打算推行《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意圖將各大學名下的獨立學院,轉設成職業技術大學。其中,浙江和江蘇有多間獨立學院被迫與職業技術學院合併成「職業技術大學」。
這個政策引發學生和家長極大不滿,認為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群起抗爭,軍警出動鎮壓,包圍校園,押走多名學生。在學潮龐大壓力下,即使浙江、江蘇的省教育廳發布公告並宣稱「暫停獨立院校與職業高校合併轉設工作」,風波仍未平息。
為何整併作業會引起這麼大的學潮?中國高等教育,大學 #本科 的分數比 #職業技術學院 高出百餘分,就讀學校若從「普通本科」降格為「職業學校」,即使申請碩士時考試分數相同,序位也會排在「普通本科」後面;畢業求職,「職業本科」生的職級和薪資都會將降一級。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國的公務員大多須具備「普通本科」的資格,他們日後將無法擔任公職。
同樣看重文憑學歷的中國社會,多數學生和家長如何能容忍權益被剝奪,因此,令習近平和李克強心驚膽跳的自然不會是運動員之死和氣爆意外,而是擔心讀書人群起造反,推倒政權。畢竟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殷鑑不遠,加上國際社會因為新冠肺炎起於武漢,造成全球數百萬人殞命,情勢和氛圍對中共不利,裡外交迫,稍有不慎,恐怕會起骨牌效應,令建黨百年的功業毀於一旦。
#高等教育
#維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萬的網紅黃小米Mi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久違的Vlog~這次帶大家跟我過一天,可以用輕鬆的心情來看這支影片♥ 訂閱黃小米Mii► https://goo.gl/nR6eqz 旅遊日記Vlog播放清單► https://goo.gl/1BW190 這次謝謝清大教育學院的邀請,完成了我人生中首次的校園演講 以美妝YouTuber的身份站在台...
「清大校園開放」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林智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黃小米Mi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防疫措施解封 校園如常運作... -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 的評價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清大校園開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清大校園開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中央大學宣布不再進行足跡清消校內學生Dcard掀筆戰 的評價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清大地圖清交小徑 - 加油地圖 的評價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VLOG 清大校園生活| 理工女孩の一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清大最近有校園管制嗎? - 清華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清大校園開放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清大校園開放 在 清大校園開放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清大校園開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規範:未來,先確認目標】
在談規範制訂之前,除了「融洽的親子關係」要建立,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要先被確立,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課業要求」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父母的目標是:成績優異,考取班上前三名,段考均需要在95分以上。
這個目標非常清楚,如果孩子的天資聰穎,想要朝這個目標邁進,理應不會是太難的事,遊刃有餘的孩子,還能空出許多時光,父母亦能與孩子在假日保有融洽又緊密的親子關係。
但,若孩子的學習狀況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努力、練習、寫評量,必須花費所有精力去投入學習,才能換來優異的成績,這樣的孩子,父母想必會擔心孩子一旦鬆懈,課業就再也追不上排頭的成績,為了讓孩子永遠名列前茅,肯定會挪動所有空閒時光,提供給孩子讀書、學習、複習、預習、補習、寫評量,這麼一想,孩子的時間自然而然被填滿,親子時光又能從何處培養?
因此,規範的制訂,究竟是為了讓孩子得到學業成績的高分,還是為了讓家庭更和諧,得與失,衡量之後,才能明白此番選擇之後,我們會得到什麼,以及,會失去什麼,這些都是選擇而來的。
不管父母選擇的目標是什麼,當孩子終於得取功成名就時,我深信父母會為孩子欣喜、會為孩子感到驕傲,但當孩子挫敗或困頓時,我擔憂的是,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父母與孩子連結的網,讓孩子安全的降落?
唐鳳,一個從小就展現天分的天才,她是個耀眼的天才,不用費勁讀書,就能永遠的名列前茅,但看過她的採訪報導的人都知道,世界是容納不了真正的天才,因此唐鳳的求學之路,比一般人更坎坷艱辛,因為成績太過優異,遭到同學霸凌,小學六年,轉學六次。成績優異的唐鳳,承受著外界不能明白的困境,而她又是靠著什麼樣的信念,支持她一路挺過來?
唐鳳說: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一個成績優異的天才,也會有挫敗困頓的時刻,所幸她的母親一直站在她身後,為她織起一張溫暖的親子網,支持她轉學,支持她考試交白卷,支持她走一條只有唐鳳能走的路。
唐鳳的母親,溫柔的接住了困頓的唐鳳,於是我們才能有今日的IT大臣。
今天清明連假第一天,藉由唐鳳求學歷程的故事,學習連結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與幸福中成長。
==================
媽媽是我生命的救星/採訪:陳雅林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1gplGW
「慘遭霸凌的資優生童年」
到底,天才是怎麼形成的呢?
唐鳳的爸媽都在平面媒體工作,非常喜歡閱讀,這也使得唐鳳從小就被很多書籍環繞,她覺得書上的文字充滿魔力,加上罹患先天性心室缺隔,不能做太多戶外運動,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很多。她通常接觸到什麼書籍,就一頭栽進去研究,當然,剛開始不識字,唐鳳必須靠長輩念給她聽,但由於天資聰穎,識字能力快,五歲就開始閱讀各國經典著作了。
幼稚園的時候,父親常常牽著唐鳳的手,一邊散步一邊跟她談論蘇格拉底、因式分解以及矛盾集錦(就是數學的六個領域:邏輯、機率、數、幾何、時間及統計之間的矛盾),這些高等數學的概念讓年幼的唐鳳非常著迷。
「反正數學用到的文字不多,它大部分是方程式,我覺得這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唐鳳居然認為方程式比較容易掌握,我想這對大多數數學不好的人來說,會倍覺受傷。當時的她,解方程式就好像是在玩遊戲過關一樣,不斷地征服關卡、挑戰難題,讓她一路進階到九元一次方程式,這是三歲到七歲的時光。她說:「我小時候也不是什麼都看得懂,之所以會多種語言與經典,都是跟家人對話學習到的,但對於數學和音樂,就覺得很有興趣。」
漸漸的,熱愛數學邏輯的唐鳳,對家裡的一些電腦程式設計相關的書開始感興趣,但家裡沒電腦,於是,她用原子筆畫出一個鍵盤,再用鉛筆畫出電腦螢幕上的反應,自己在紙上按一按鍵,然後再擦掉螢幕上的鉛筆做出不同的反應,用這種最陽春的方式開始寫程式,爸媽看不下去,兩週以後就買電腦給唐鳳了,從此探索之門大開,等於,唐鳳從小的學習就是從自己的興趣開始的,而且自學,這種學習完全沒有邊界。
但這一切,直到上了小學、進了體制,她才發現處處被制約在同一個框架裡,自己反而跟學校格格不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解出聯立方程式,而且當老師教一加一等於二時,唐鳳舉手跟老師說:「那不一定,如果是二進位的話,一加一就不等於二」,當場讓老師很難招架,後來老師乾脆要她每次上數學課時都去圖書館自己看書,唐鳳從此被從團體中隔離出來,她開始意識到自己跟其他人的不一樣。
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
當時學校透過資優測驗,已經確認唐鳳的智商是屬於最高等級,於是詢問唐鳳的爸媽是否讓孩子轉到有資優班的學校?唐鳳與媽媽討論,覺得嘗試新環境也不錯,但萬萬沒想到,資優班裡扭曲的競爭,徹底擊垮了唐鳳,第一名的她,被霸凌了。
「因為當時資優班裡有一位同學,常常考第二名,而只因拿不到第一名,回家就會被家長打罵,於是,這位同學憤恨不平地來嗆我說:『如果你不在這個世界上,那我就是第一名了。』……」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消失,這是多麼可怕的詛咒。
不只如此,同學們為了考好成績,有一次趁老師不在的時候,伸手搶她的考卷想要抄答案,但唐鳳不想讓同學看,就拿著考卷逃跑,四、五個同學在後面追,最後跑到摔倒在地上,同學上前補了一腳,導致她撞牆昏倒。
這一年著實難熬,唐鳳經常在半夜做惡夢,不但會驚醒大哭,甚至還出現自殺的念頭。她很不快樂,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哭,最終痛苦地跟媽媽說:「我不要上學了。」母親眼看自己的小孩都想自殺了,當然支持孩子休學,小二下學期,唐鳳就再也沒有去學校了。
之後再度轉學,這回轉到台北市指南山區的一所迷你小學念小學三年級,雖然環境與資優班比起來相對友善,但依然無法滿足唐鳳的學習需要,唐鳳母親開始另外幫唐鳳找尋學習資源,也開始支持唐鳳部分時間在家自學了,自己擬定學習計畫。總計小學六年,唐鳳就轉了六所學校,她現在會開玩笑地說:「我每個小學都只待一年,這樣的轉學法,剛好使得我都不用做暑假作業,這是最開心的地方」,狀似幽默輕鬆,但其實這段過程也是斑斑血淚,尤其包括父親的不諒解。
人與人之間,不該只有「競爭」
當時爸爸曾經認為唐鳳應該要有能力去面對群體生活的困難,並且解決它。這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愈發劍拔弩張,逼得父親最後遠走德國修習博士,暫時逃離這個高度緊繃的教養問題。而唐鳳的母親則到處找尋資源,來因應唐鳳旺盛的學習力,像是台大數學系教授朱建正,他是三個資優生的爸,很能了解同樣天賦異稟的孩子思維,他和唐鳳每週有兩個小時在研究室聊天;另外,媽媽還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唐鳳到楊茂秀博士所推廣的兒童哲學「毛毛蟲哲學教室」,在這邊,她遇到的老師是輔大哲學研究所的研究生陳鴻銘,雖然年紀相差很多,但兩人卻不斷地進行批判性、關懷性與創造性的對話與思辨。還有一位楊文貴老師,也幫唐鳳到大學社團裡找一些擅長數理的大四學生,跟小三的唐鳳討論數學。
重新接觸數學和哲學的唐鳳,身心靈似乎比較安定下來,媽媽再幫孩子轉學到新店山上一所迷你小學,這個學校標榜與大自然親近,校長很樂意讓唐鳳以不同的方式的就學,後來唐鳳就從四年級直接跳級到六年級,而且一週只要去三天就可以,這時候的唐鳳愛上讀詩、寫詩。
後來小學六年級的課程都修完了,媽媽帶著唐鳳到德國去找爸爸,就留在異鄉重讀四年級,當地老師明白唐鳳的數理優異,因此數學作業都可以不用寫,老師全力幫助唐鳳學德文,兩個月的時間,她就能聽說讀寫德文了,真的是天才,後來她又繼續跟著同學一起學法文。
在德國的歲月,很開心,更難能可貴的是,父子情感漸漸修復,唐鳳認為,是德國的自由適性發展教育環境改變了父親。
她回憶著說,「當年我在台灣念小學,每個學校都念不滿一年,這確實比較不尋常,從父親的角度來看,他也不知道要怎麼看待自己的小孩,是一個完全非他小時候所學到的那種直線成就取向。我想,他在德國待了一年後,大概也慢慢了解,看事情本來就有很多的方法,也不需要一定要去迎合體制或衝撞體制,總是可以找到新的路。所以,後來是父親改變了!」
「但畢竟父親曾經希望你能設法留在體制,去勇敢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妳怎麼跟他溝通這件事的?」
「當時我是用體育選手做比喻,像是舉重,在那個舉重選手適合的量級去舉重,是在鍛鍊肌肉,但如果越級,就是超過量級,硬要去舉重的話,不但鍛鍊不到肌肉,而且可能傷筋動骨,可能會一生都沒有辦法從那邊恢復。所以,我想每個人的承受力還是有限的!」
這樣的比喻,感覺像是揠苗助長,但唐鳳想說的是,把人放在不對的環境就是很窒息,他更具體的描繪:「好比現在把你裝到一個八歲小孩身體裡,然後要去每天去上學二年級,你也會受不了的!」
結果,唐鳳一家四口和樂地在德國生活,一下子一年就過去了。德國小學是四年制,唐鳳已經念完四年級,那下一步呢?德國老師想推薦資優的唐鳳去一所明星中學就讀,另外也有來自美國的華裔訪問學者提議讓唐鳳去美國名校就讀,但一直有思辨能力的唐鳳卻自己做出決定—她要回台灣,要在自己的土地長大,理由是,她要做台灣的教育改革!
怎麼回事呢?小時候歷經霸凌的唐鳳,一再思考,那位希望她死掉的第二名同學為什麼會有這樣仇恨極端的態度?她的結論是,八歲的孩子不會自己想像出這樣的講法,一定是家庭給她「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競爭」的想法,因此她說這是整個結構性的問題,她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思考的過程,她看了很多兒童心理學的書,想著:「我未來如果能夠投入教育的話,我要把這種結構上的狀況解決掉,不要讓大家覺得只有一種價值叫做競爭!」
於是,唐鳳回來台灣,再念一次六年級後,升上國中,當時的校長杜惠平與唐鳳深談過後,特許她不用每天到學校,只要有參加學校考試、可以記錄成績即可。那麼,不用上學的日子,她就到大學去聽課,不但聽了許多政治系、法律系和哲學系的名師課程,她的海量閱讀,更讓她浸淫在各式各樣的經典大作裡,而拜網際網路崛起之賜,唐鳳更自在地認識了一大批台灣的電腦天才。
「我十二歲第一次寫比較大型的程式,當時有一些清大、交大的研究生在虛擬世界裡面教我怎麼寫,就像是請家教一樣。」唐鳳回憶著說。
「那他們一定不知道這個寫程式的人只有十二歲?」我好奇電腦彼端的人恐怕不知道電腦此端是個孩子。
「對,但我在某些地方也會主動講我只有十二歲,但對方很多人不相信」,對唐鳳來說,年齡完全不是個問題,於是她發現,幾歲這件事,是看自己怎麼設定,「我如果表現得很幼稚,人家就把我當小孩;我如果表現得很成熟,人家就把我當大人。後來,我發現,他們是覺得我是一位很喜歡裝小孩的大人,哈!」看來唐鳳成熟到反而被動變成偽裝能力超強。
我沒有要PASS
而她能完全脫離學校的制約,是在國中二年級,儘管唐鳳可以不用到校,但校長希望她能參加考試才能有成績紀錄,但每次唐鳳都是交白卷。
「交白卷就零分耶!」我不解地問。
「那同學就沒有什麼可以抄的!」唐鳳還是覺得,「成績是自己的成績,為什麼要給別人看」,看得出幼時的霸凌讓她傷痕很深。
「那零分,你要怎麼PASS ?」我再問。
「我沒有要PASS 啊!」唐鳳這麼一答,瞬間讓我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是否落入成績主義與升學主義的窠臼裡了……。
正當心頭為之一震時,她又說:「因為當時我國二的時候,校長已經跟我說,我之後其實不需要去學校,因為我自己有一套不需要學歷也可以做學問的方法,校長很支持我。但因為我那個班級是自願就學的實驗班,這個班之後會上哪個高中,完全是靠在校成績來決定的,如果我國一成績太好,國二不交幾張白卷拉下來的話,會影響到其他班上同學的升學。」
喔?原來唐鳳的交白卷,是為了避免同學的升學受到她成績太高的比例影響,果真,在校園體制裡,她的學習得處處考量到別人的處境……後來唐鳳就輟學了!
其實,唐鳳當時多次參加科展比賽奪大獎,早就可以保送建中了,但她就已經不想再待在體制裡了,當時她有建中的朋友直接跟她說:「你不用來讀建中,因為你自己就已經有研究方向,自己一天想要研究個十六個小時都可以,但如果去念高中的話,一天就會被學校綁住八小時,還得被迫分神去應付別的事情,何必如此呢?既然已經有一個清楚的學習計畫,就執行它就好了!」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接下來,開始完全自學的日子,網際網路上,唐鳳自由地向來自全球各地的高手學習,當時她的朋友群都是電腦很高竿的大學生,她也開始投入自由軟體運動與開放原始碼,朋友非常均勻地分散在全球每個時區都有。到了二十四歲,比較有能力旅遊了,唐鳳兩年內飛了超過二十個城市,一一去拜訪世界上她早已交流多時的高手朋友,自由學習真的讓她更如海綿般的吸納各家門派的技藝一樣,非常如魚得水。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唐鳳的母親李雅卿,曾經擔任《中國時報》記者和專欄組副主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法律研究所畢業,在媒體工作上的表現傑出,但為了專心陪伴天才兒子的成長,兩度辭掉工作。
「你最感恩媽媽的是當人生遇到哪些狀況時,她指引你往前走?」我問。
「一個就是我小學二年級被霸凌後決定休學,媽媽支持我,她跟我說:
『休學就休學,沒有關係,老師那邊,媽媽會去處理。』而我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看兒童心理學的書,想搞清楚同學怎麼會變成那麼愛競爭的樣子。」
唐鳳回憶,「如果不是由我母親擋著學校的話,其實按照強迫入學條例,我其實不能不去學校,所以這個是很重要。」
小二的資優班就學歷程,是唐鳳人生最大的噩夢,當時包括唐鳳的弟弟唐宗浩也三歲了,兩兄弟經常會打電話找媽媽,牽掛的問題愈來愈複雜,於是,唐鳳家開了家庭會議,看是要爸爸還是媽媽辭職回家陪小孩,畢竟這兩位家長都在同一家報社上班。投票結果三比一,媽媽三票,兩個兒子都要她陪,爸爸得到的唯一一票是自己投給自己的,所以大家尊重這個民主結果,由媽媽離開報社,開始在家教育小孩。
走過生命幽谷,唐鳳非常感恩母親:「我小二休學,媽媽決定辭職陪我成長後,她有類似用兼職的方式去《商業周刊》工作,但是後來發現我休學之後,其實需要的不只是有人陪著,而是需要能找到更多的老師來帶領我,這個時候她在《商周》那邊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她等於是為了我辭職了兩次!」唐鳳的眼光閃爍著對母親的感謝之意,如果不是媽媽的陪伴與帶領,她不知道自己會陷入怎樣的痛苦深淵。
現在的唐鳳,享譽全球,身心靈都綻放出自由與自信的光芒。回想自己人生最難熬的歲月,就是八歲小二被霸凌的那個階段,尤其,當時原本很疼她的阿嬤和爸爸都要求她對於困境「再撐一下」時,她覺得簡直是世界末日、極度不舒服,所幸母親的即時全力救援,讓孩子展開精采的人生。
「那你第二次覺得要非常感謝媽媽是什麼時候?」我問。
「再來就是在國中二年級,我決定考試交白卷,完全放棄學歷!」
「媽媽馬上就能接受你國中肄業的學歷?」
「沒有,就算是母親,也很難接受這樣的行為。所以當時我就直接去找杜惠平校長,杜校長很開明,他說沒有問題,教育局那邊他來幫我處理,意思就是督學、體制什麼的,我們都不用擔心,他就是幫我擋著這樣。那麼,當杜校長採取了這個態度之後,我母親也就OK了,這也很重要。」
唐鳳生命中的貴人救星,真的都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
🔥 2021父母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清大校園開放 在 林智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看了 厭世竹中 HCHS fuck the world的「新竹市圖鑑」,有些話我不得不說。
#市長回應版 《新竹市圖鑑——東區》
1. 包含科學園區、工研院、清交大,新竹市的「科技城」形象大多來自東區。
智:我本人其實也在3C賣場打過工。
2. 幼年人口(0-14)高達17%,僅次於「屁孩之都」竹北。跟竹北類似,小孩太多,幼兒園很難搶。
智:可以用好聽一點的說法「兒童城市」。
3. 佔地面積雖僅佔新竹市約三成,但有將近一半的人口集中在東區,在近年仍是穩定增長的新竹市地區。居住環境擁擠,同時存在嚴重的交通和都市計劃問題。
智:新竹市的交通問題也是我們的施政重點,我們的努力可參考交通一二三。(字太多怕被大家嫌棄)
4. 很多人小時候以為香山是新竹縣,長大才發現是新竹市。
智:我就是香山囝仔!大家不要這樣好嗎?千萬不要把香山劃出去!!
5. 之後一直疑惑為何北區的南邊是香山而不是南區,能夠投票後才發現南區原來在東區裡面。
智:
A小時候也覺得竹南在新竹,沒想到是在苗栗。
B那你聽過西區嗎?
C屏東也不在東邊
6. 以竹科為中心,東區有許多里雄踞所得中位數排行榜的頂端,其中位於關埔重劃區的關新里以250多萬的數據遠甩其他里,平均年齡只有29歲,又年輕又有錢。
智:好(只能轉頭繼續工作)
7. 但關新里最能夠拿出去炫耀的是他們對婚姻平權和性平教育的支持。2018公投時,關新里是全台贊成比例最高的里,可以說是同志移居的好地方。
智:我的目標是讓整個新竹市都成為友善有愛的城市。
8. 新竹百貨公司和商場的聚集地,擁有大遠百、Costco和巨城。
智:最近大家都很期待IKEA來。
9. 大概新竹市真的太無聊,許多新竹人的假日休閒就是往巨城跑,每到假日都會懷疑全市的人是不是都跑來巨城了。
智:新竹市一點也不無聊!!不要逼我開始介紹景點。
10. 在地人都知道金山街的食物一堆又貴又盤,聽到「清大夜市」更會狂翻白眼。
智:我們還有很多美食,請大家多往其他地方搜索。
11. 覺得「美食沙漠」根本就是外地來的上班族和清交學生在污名化,認為他們會這樣說只是因為他們懶惰,離不開金山街和清大商圈,整天吃ㄆㄨㄣ當盤子就在那邊嫌,有夠靠北。
智:(+1)
12. 知道關新路上和周遭很多很好吃的高檔餐廳,但窮學生和園區新人通常吃不起,so sad。
智:不sad,市長我平常上班最喜歡吃的是和味。(雙押)
13. 金山街一帶俗稱「竹科新手村」,同時存在大量違建。這些違建為何存在、為何拆不掉,是當地人心照不宣的公開秘密。
智:這個我們會繼續努力。
14. 不少竹科上班族的人生都耗費在光復路和慈雲路上,不少竹科人都希望有朝一日光復路變成光速路、慈雲路變成磁浮路。
智:請支持大新竹輕軌。
15. 地下有活斷層,而且剛好經過科學園區、清交大還有竹中竹商等校,十八尖山上還有一個儲氣槽,曾經發生過外洩事件導致周邊學校提早放學。在安居樂業的表面下潛藏公安危機。
智:我們消防、工務同仁都持續監控中。
16. 竹市東區有三害,一是清大商圈的食物,二是金山街的違建,三是竹中生的存在。
智:好險我唸竹東。
17. 每天竹中放學時,東山街到處都是穿著卡其服、聞起來臭臭還很愛並排走路的竹中生,地方稱之為「東山街土石流」。
智:那是青春的味道啦(竹中的要自己站出來說話)
18. 每年十月下旬到十二月底左右,竹中體育課會舉辦跑山訓練,一群又臭又髒還可能不穿衣服的竹中生流竄在十八尖山上,不僅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還經常嚇到上山散步的阿公阿嬤以及孕婦,俗稱「十八尖山鬼門開」。
智:大家都蠻愛會運動的孩子,竹中生要有自信。
19. 不少東區小孩中小學都讀東區,高中也讀實驗竹中等東區高中,大學研究所都讀清交,畢業後在竹科工作。這種一輩子都在東區的人,我們稱之為「東區少年」。
智:希望「東區少年」們多到新竹其他地方逛逛。
20. 盛產「竹科爸爸」,經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看著小孩橫著長大,面對小孩的口頭禪是「去找你媽」。如果不好好用心陪伴孩子,將來可能會有親子關係危機。
智:新竹市就業女性的比例也是很高,工程師爸爸工程師媽媽是很常見的。
21. 中產性格強烈的城市,東區家庭多半重視孩子教育,許多家長想盡辦法讓孩子排進實驗中小學。
智:你聽過「新校園運動」嗎?
22. 東區孩子跟竹北孩子一樣從小各種才藝和補習,一邊努力考高分,同為近年新竹市高中入學分數水漲船高的推手。
智:想當初我也學過小提琴,不過現在⋯⋯
23. 大理工主義者的產地,不少學生對電資的興趣高過對醫科的興趣,同時對文組有很深的誤解和「優越感」。套句我清大朋友的說法:「非法商文組不配住在新竹市。」身為文組的我只能暗自sad。
智:文組生可以當市長!
24. 第三勢力的大本營,民眾黨和時代力量的最高得票率鄉鎮市區都在竹市東區。
智:這個我們只能努力再努力。
25. 新竹市能夠成為目前唯一有機會打破單一選區兩票制魔咒的地方,東區選民的存在功不可沒。
智:新竹人的開放與多元是這座城市的特質,也是讓我選上市長的關鍵(鞠躬)
26. 因為選民結構的特殊性,新竹市東區有機會成為近年選舉四方大混戰的戰場和政治學選舉研究的熱門田野。
智:想當年2014那場市長選舉,我也成為許多論文的研究對象。
27. 東門市場曾是全台最大市場,之後一度沒落,近年成為文青的聚集地。
智:上週我才剛去吃咖哩飯。
28. 冬天的東門市場是個消遣時間的好地方,但夏天就是個焦熱地獄。
智:目前市場改善的工程刻正進行中,可以越來越好的。
29. 源於外縣市對新竹的刻板印象,經常被問是不是客家人,但其實新竹市一直是閩南人佔多數的城市。不過東區的確有一定數量的客家人,也有不少眷村,可以說東區是竹市的族群熔爐。
智:還有飄洋過海的印度人、日本人、荷蘭人、韓國人、越南人、泰國人
對了,你們去過將軍村了嗎?
30. 長年面對「美食沙漠」的挑釁,因此懶得解釋東區有什麼好吃的,索性就對外縣市的人說新竹美食是麥當勞,但其實心底一直幹譙對方怎麼不去吃屎。
智:請勿說髒話(但市長我也是心有戚戚焉)
31. 近幾年冒出很多公園,也有很多公園改建。
智:進擊的公園,翻新23座公園(以下省略一千字)
公園堅你聽過嗎?我是不排斥啦,就別說你都不去公園。
32. 新竹市動物園的猴子會滑手機,令人讚嘆不愧是科技城。
智:我有跟他(工讀生)說過,上班不要滑手機。(大家來動物園請多注意隨身物品)
#聽說北區圖鑑來了 #香山囝仔坐等香山區圖鑑
當東區人聽到別人說新竹市是美食沙漠時:其實你可以看這本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xgXRVb
清大校園開放 在 黃小米Mi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久違的Vlog~這次帶大家跟我過一天,可以用輕鬆的心情來看這支影片♥
訂閱黃小米Mii► https://goo.gl/nR6eqz
旅遊日記Vlog播放清單► https://goo.gl/1BW190
這次謝謝清大教育學院的邀請,完成了我人生中首次的校園演講
以美妝YouTuber的身份站在台上的感覺真的很奇妙
也許對許多人來說這不算什麼,但至少我踏出了這一步
很多事情要經歷過才知道它的酸甜苦辣,不管如何獲得一次很棒的經驗就值得了:)
當然也有輕鬆的士林夜市吃貨之旅,帶你們去我平時愛吃的小吃報到
希望半夜看到這支影片的人不要恨我(笑)
TODAYS//
✔隱形眼鏡|晶碩光學 #水涵氧
✔上衣|淘寶
✔黑破褲|淘寶
✔粉底|雅詩蘭黛粉持久完美氣墊粉餅2.0 #2C0
✔唇膏|輕染潤唇采筆 #RD685相關主題影片
相關主題影片
►我的一週怎麼過?工作生活穿搭實錄
https://youtu.be/FTH2ZEoymlY
►跟我一起去大阪玩
https://youtu.be/oRVQntXf_r0
10部頻道必看影片整理大補帖:
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post/117247496
我的膚質:乾性肌(黑眼圈、膚色不均困擾)
☒中英字幕募集中☒
如果您希望幫我在這支影片加上字幕,請先寄信到yinghuang711@hotmail.com 告知我您的youtube名稱
會再幫您開放字幕功能並以第一位寄信者為優先
成功加入字幕者,我會送出精美小禮物給你噢!謝謝:)
如何上字幕教學►http://goo.gl/iURCeD
------------------------------------------------------------------------
More about Mii
Blog: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
FB:https://www.facebook.com/miihuang711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lovemiihuang
Weibo:http://weibo.com/2812497002/profile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每週都會更新影片唷!
Camera: Canon G7X
Editing Software: Edius
♫Music
Staccato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清大校園開放 在 清大校園開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清大校園開放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d010911也提到第七段飛龍步道接政大校園,因防疫所以由樟山寺那頭下有告示封閉不開放,政大校園因防疫應該也沒開放 ... ... <看更多>
清大校園開放 在 清大校園開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清大校園開放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d010911也提到第七段飛龍步道接政大校園,因防疫所以由樟山寺那頭下有告示封閉不開放,政大校園因防疫應該也沒開放 ... ... <看更多>
清大校園開放 在 防疫措施解封 校園如常運作... -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清華大學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ofile picture ... 餐廳全面外帶、校園巴士戴口罩、圖書館及體育場館暫停對校外人士開放、游泳池關閉等相關防疫措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