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最快的方法是做免費 — 台灣應屆畢業生兩年當上矽谷臉書數據師
最近因為疫情衝擊,大部分公司都人事凍結,最近好多應屆畢業生或是想轉職的上班族來跟阿雅求救,我諮詢了幾十個讀者,發現畢業生最大的困境是沒產業經驗、沒專業經驗;畢業多年的人的困境則是因為有了點經驗,只想去大公司,但大公司分工細,想找的那個領域其實自己經驗很少。這時候,你有兩條路:繼續投履歷,等有錢或是比較多錢的工作再去;或是找個實習或義務工作,還花錢上網學東西。你會選哪一個?大部分的人都會選前者,「因為我有經濟壓力」、「因為我找工作就沒時間做無薪」、「叫我實習?我有經驗了!」🖐等等!在你回答我之前,先看看下面幾個真實的讀者個案:
👉 掏腰包退伍隔天飛上海實習 畢業兩年進矽谷Facebook
兩年多前,我在 eBay 工作時回台灣演講,當時清大材料剛畢業的杜威透過粉專來當義工,會後他跟我說,他想當數據分析師或數據工程師,已經有在網上修相關課程,但完全沒有經驗:唯一有的工作經驗是在台灣優步當暑期行銷實習生,招募司機。他請我幫他注意機會。不久後,我介紹他到eBay的數據分析廠商 Cognetik,負責eBay上海的客戶,擔任數據分析實習生,那是個三十人不到的小公司,完全不起眼。我當時還擔心,他根本沒離過家,一下子要離鄉背井,他行不行?他也很猛,也沒問有沒有支薪,退伍隔天買了單程飛機票,直飛上海,幾天內找到了個小房間租下來。
杜威在 eBay上海辦公室擔任數據分析師實習生約聘雇九個月,期間還到羅馬尼亞出差,雖然是支薪的實習,但非常少。實習期間,他用 eBay 的工作經驗申請上了美國名校卡內基梅 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資訊碩士,專攻數據分析和工程。在美國讀碩士期間,靠著eBay的人脈,暑假他到了前 eBay 員工在紐約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擔任數據工程師實習生。擔任數據工程師期間,他發現自己其實很多不懂,於是自費花錢上了網路上貴森森的課程。
畢業後,杜威憑藉著碩士所學、暑假數據工程師的實習經驗、網路課程,錄取進了臉書,沒正職經驗、沒背景,他的第一份正職工作就在矽谷Facebook!短短兩年,杜威從台灣材料系的應屆畢業生,成為矽谷頂尖科技公司的數據工程師。
💰 Facebook工程師年薪550萬台幣起跳
根據美國薪水網站Levels.fyi,臉書工程師等級分七級,最低階工程師的起薪含股票一年是550萬台幣,第二低的則是年薪730萬台幣。數據工程師跟軟體工程師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我猜薪水是大同小異。
👉 從實習開始 記者成YouTube產品經理
再舉一個例子。幾年前,孫夢禕是個北京來美國念碩士的畢業生,她曾是紀錄片的助理,也當過記者;沒有理工背景,也沒有做過產品管理。
她從西北大學媒體創新創業碩士畢業時跟我聯繫,說她願意學經驗,任何機會都好,我收了她到 eBay 矽谷當幾乎無薪的實習生,雖然在美國第一份工作不好找,但她大可到小企業做正職,薪水肯定比在eBay當實習生高,她選擇來我這學東西,我也逐漸交給她很多資深產品經理做的事,她也陸續上手,並轉為約聘僱。
過程中,她發現自己在數據分析上比較弱,但分析師的時間是好幾個產品經理共用的,她比較資淺,很難有太多分析師的協助,她於是自費去上進階的數據分析課程,不久後,我跳槽到臉書,她則是繼續在其他同仁下接下越來越多重要的工作。
一年多後,產品經理有空缺,她順利升上正職,成為公司裡少數第一份產品經理 工作就進 eBay 的人(大多都是從小企業做起),並在又一年多後跳槽到 YouTube 矽谷總部擔任產品經理。
💰YouTube產品經理年薪680萬台幣起跳
根據美國薪水網站Levels.fyi,谷歌產品經理等級分九級,助理產品經理的起薪含股票一年是500萬台幣,產品經理的起薪則是年薪680萬台幣。
💰賺錢要看下下一步
台灣有低薪魔咒,大家都超怕賺不到錢。想賺錢很好,可是如果你一直想要一步登天,結果很可能就是「很想,但是一毛錢都賺不到」,每天只好刷仇富文酸酸有錢人消消氣。
舉台灣網站製作公司有駭科技為例,大部分台灣網站公司都是做個網站幾百萬,該公司則是用「我便宜做你網站,但我賣你每個月維護服務」為策略,一來這樣不用一直找新客人,二來現在流行敏捷開發,意思是不斷改進,企業本來就有維護的需要。這或許對品質差的公司行不通:你撈一票就要快跑,但是對相信自己品質的公司就不怕。
❤️ 真正的勇敢是補足弱點
你要相信自己,你的能力很棒!不要擔心一時間賺不到錢,只要你不要忘記原本的目標、記得離開舒適圈,這些累積的經驗就可以幫助暫時蹲下的你一躍而上!勇敢不是追求更高、更好的位子,或是賺更多的錢,而是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補足不行的地方。
而且,你當然也不要隨便工作就去做,而是想清楚這個機會為什麼對你會有幫助,你在這過程要學到什麼,然後跟對方討論一個對彼此都有幫助的期限,比如說,你想學到怎麼幫併購案做財務,但可能至少要個幾個月準備併購資料,再加幾個月做併購後的財務計畫。
❤️ 先接觸,就有機會
我過去在新創領域不是很有經驗,這幾年我開始陸續擔任新創導師,從一開始的時候提供一些關於產品管理和行銷,以及對大公司賣產品或服務的免費諮詢,後來就陸續有台灣、美國、南非、印度、以色列的團隊找上我。
❗沒經驗 人家沒收你學費不錯了
你或許會說,可是我花時間耶,為什麼不能收錢?反過頭想,假想你是個上班族,有個高中生想到你公司實習,對方說願意做免錢,你真的會跳起來,覺得太好了,立刻收他嗎?不一定。第一,你又不認識他,要是他偷了公司東西或是不小心惹禍怎麼辦?第二,你還要教他,搞不好自己做還比較快。第三,他又沒經驗,搞不好搞砸,害你被老闆罵死。
還有,為了讓他能工作,你還得讓他認識其他同事,同事時間也很寶貴,還要來認識你實習生,你得欠他們人情。除了要花時間想說要給他什麼工作,你還得確保他做得開心,不然出去給你投訴爆料或是寫網路負評,你收爛攤子就夠你忙。而且,公司小福利也不能不給他,難道全公司出去聚餐,你好意思不約他?歡迎會、離別會,這些聚餐帳單算誰?當然算你這老闆。再來,他以後找工作、申請碩博士,請你寫推薦信、跟招募經理做reference,你好意思拒絕他?全部加起來,他給你的就是幾個月的時間,還不知道真的能幫上任何忙。倒是你的付出很清楚:你勞心、勞力、還花錢!
💰 不會是免費 你可以要求其他報酬
你還是覺得沒收錢很不舒服?別擔心!除了錢,有很多可以幫你之後賺錢的報酬!第一,當然是職稱,要先有名才有錢,你可以跟公司商量,在職稱上有些彈性,比如說,與其說你是財務分析的「實習生」,你可以說自己是「財務經理(約聘僱)」、「財務經理(兼職)」,因為確實你做的是類似資淺財務經理的工作。也沒人知道你其實是個週末幫忙的義工。
第二,要是你在大公司,很多公司都有上課、參加座談會等的預算,這些預算通常是全組共用,也就是說,他讓你分一些沒什麼大不了,你想想,這些座談會動則數千塊美金,你哪裡可能有機會去?而且你要是沒有公司職稱,去了也沒人想跟你講話!那可是建立人脈,為後來工作鋪路的好方法!
第三,如果是小公司,職責通常彈性比較高,你可以跟主管討論除了做他們需要的事,也做一些你特別想學的事,比如說,你沒有什麼領導經驗,可以爭取讓你帶更菜的實習生或是廠商;你想學簡報,可以要求他們有機會讓你多試著簡報;你想學敏捷開發專案管理,可以請主管有機會教你讓你嘗試。還有,比起大公司,因為階級多,你的小主管可能經驗權責比較小,小公司的老闆可能經驗特別豐富,你可以跟他貼身學習管理經營;像杜威,就有到羅馬尼亞出差的機會。很多大公司都規定員工不能幫其他人在領英上推薦,以避免大家用領英互惠討好,但小公司可沒這規定,你可以請主管幫你推薦,之後申請其他工作或學校也都是你最好的證明。
而且大多的實習生,如果表現好,通常公司都會想辦法弄出預算,所有我知道的人,都在幾個月後從無薪變成支薪的工作。即使沒有,同事也會幫忙介紹有錢的小案子。再說,有工作總是比較容易找工作,也沒人說要是你在幫某個工作免費做事的時候,收到谷歌的offer不能去啊!
要是什麼都沒有,最糟情況怎麼樣?比起在家投履歷半年被拒幾百次,或是後來乾脆不投,在家避風頭喝酒追劇;你花了幾個月時間學了一些東西,履歷上多了個經驗,週末少了一點時間滑手機看酸民文,還累積了一些人脈。很划算吧!👍👍👍
📒 部分內容選自書摘:矽谷阿雅《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博客來購書全球直送+電子書立刻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20
https://bit.ly/3da6lDq
「清大碩士學費」的推薦目錄:
清大碩士學費 在 賓狗單字 Bingo Bilingu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用演講學英文,再來一發!
這篇還從演講結構下去分析,專業爆表!
【 小英的哥大演講 】
前兩天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的演講感動了許多人,我也一直想要跟大家好好分享對這篇講稿的心得。想歸想,但卻沒時間動筆。
一直到昨天,BBC 中文網(繁體) 有篇談這場演講的報導(後面有一小段引用了對我的訪問),然後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 跟我在臉書上聊這件事。我們兩個雖然都很想談談這篇講稿,但週末都忙著同一件事:帶小孩(他帶他的、我帶我的)。但再不寫大概就沒人想談了,所以只好趁現在小孩睡覺後開始寫。
前天我曾經在臉書上請大家好好讀這篇講稿,中文英文都要看。有關中文的部分,朱宥勳 已經有很精彩的寫作技巧分析,大家可以去看看。
這一篇貼文會從英文文稿(這場演講是以英文進行的)跟一些比較宏觀的角度切入。
✍️為什麼是紐約?為什麼是哥大?
很多人都知道小英總統是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好吧,有些人到現在還在懷疑),小英講英文時也有很雋永的英國腔,但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是,紐約(美國)才是她第一個異鄉求學的地方。她當時就讀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位於紐約州的漂亮小城Ithaca。
所以也許不難想像紐約這個大城市,在當時對一個在台北長大的乖乖牌學生,所產生的人生衝擊。小英不但順利拿到碩士學位,還考過了全美難考的紐約州律師考試(美國的律師考試是不同地方分開考的,難易不一,比較難的一般來說是紐約、芝加哥跟加州)。我想紐約對於小英來說,是充滿許多回憶的。
小英在紐約的公開演講曾說:「這是她第一次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造訪紐約」。從這個背景來看小英的英文講稿,不難發現,前四段事實上是給紐約客(New Yorker)的溫暖起手式:
✍️Receiving an invitation to speak here from such a vanguard of free speech and diversity is actually quite an honor.
能受邀來這所以言論自由及多元包容著稱的校園座談,我實在備感榮幸。
🐶小英在演講的第一句話,就點出了紐約這城市對她的意義:言論自由、多元。
為什麼要特別講這一點?因為她當年就讀Cornell時,台灣發生了美麗島事件跟林宅血案。你可以想像,在多元自由的紐約校園,卻聽到家鄉發生重大事件,內心有多震撼。
✍️ I graduated from Cornell Law School in 1980, and I have to say, being back on a New York campus brings back many memories. Though I’m sure many of you would say that any campus outside of New York City is not really part of New York.
我在1980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再度回到久違的紐約校園,勾起我許多的回憶。雖然,或許在場有人會說,任何紐約市以外的校園都不能算是紐約。
🐶這一段是insider joke,非紐約人可能看不懂,紐約人聽到應該笑呵呵。為什麼?前面已經說了,Cornell位於紐約州的Ithaca,但不是位於紐約市內,所以這個笑話是小英的自嘲:我知道我念的學校沒有位於紐約市(New York City)內,你們一定覺得那不能算是「紐約校園」。說白了,這有點像是天龍國笑話或是「天母是天龍中的天龍」之類的。
講到這,看看哥大的臉書名稱: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位於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不覺得很幽默嗎?這是在開其他沒有位於紐約市(也許位於紐約州)大學的玩笑。(你能想像台大的臉書名稱說「位於台北的台大」嗎?)
✍️However, I actually lived in the city in the summer of 1979, when I was doing research work for a professor at th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Later on, I passed the New York Bar examination here, and visited the city from time to time, sometimes on my way to Washington DC for trade negotiations.
然而我在1979年夏天曾經真正住過紐約,協助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研究。而我在通過紐約州律師考試後,就更常走訪紐約,有時是在前往華府做貿易談判時會經過紐約。
🐶接續上一段的笑點,打鐵趁熱,小英為自己的「紐約經驗」多加一點正當性。她說她當時曾經協助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研究。哥大位於紐約市內,這下總不能說我不是紐約人了吧?
✍️Life in New York in the 1980s was eye opening for a young law student from not quite democratized Taiwan. Diversity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ere the norm, and looking out across the lecture hall today, I am glad to see that has not changed.
對一個來自當時尚未完全民主化的臺灣的法律系學生來說,1980年代的紐約生活真的令我眼界大開,多元化和不同的見解竟然才是正常。我很高興,從這講台放眼望出去,一切都如此熟悉,絲毫未曾改變。
🐶這一段,事實上講的是台灣當時還沒解嚴,而且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小英講的委婉,沒有指名道姓,只說台灣當時尚未完全民主化。
以上四段,是非常成功的破冰(ice-breaking)。破冰是公共演講的重要技巧,做得好,能夠化解一開始的尷尬與緊張,並連結講者與聽眾的關係。開場做得好,也有助接下來的演講氣氛跟節奏的掌握。
所以好的幕僚真的很重要,也真的能讓你上天堂。幕僚寫稿的功力也在這裡,帶出個人情感(personal touch),讓老闆掌握演講節奏,這是需要專業訓練的。
✍️In the early days of our political transition, some said democracy could not survive in China’s shadow. And Taiwan is now home to a thriving democratic society and political system.
我們在政治轉型初期,很多人說在中國陰影的籠罩下,我們的民主不可能存活下來。然而,現在臺灣已然成為民主社會和政治制度蓬勃發展的居所。
🐶我喜歡survive in China's shadow這個詞的用法,這可以提醒聽眾,今日許多國家,甚至包括美國,都還在擔憂中國的銳實力(sharp power)。西方國家對於要不要禁用華為爭論不休,也可以視為一種中國的陰影。
✍️Some said a resource-poor island of only 23 million people could not become a major economic player. Yet we are now the United States’ 11th largest trade partner.
有人說,人口只有兩千三百萬而且資源匱乏的小島,無法成為經濟的主要推手,然而現在我們已經變成美國的第11大貿易夥伴了。
🐶這是很漂亮的對比,從資源匱乏的小國變成美國的重要貿易夥伴。
✍️Some said progressive values could not take root in East Asian society. Yet I stand here before you as Taiwan’s first woman president, and this year we became the first country in Asia to legalize same-sex marriage.
有人說,先進的價值觀無法於東亞社會生根。但今天,我是以臺灣第一位女總統的身分站在各位面前,而今年臺灣也已經躍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
🐶progressive這個字,我習慣翻譯成「進步」,但總統府的翻譯為「先進」。這一段很生動的描繪了台灣在性別平權上的進展,對台灣的形象是很好的宣傳。
✍️In short, Taiwan’s story is one of seemingly improbable success. Many call Taiwan a “democratic miracle,” but I don’t believe in miracles. I believe in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nd their vision for a better world.
簡言之,臺灣就是在不可能的環境下成就了可能。許多人稱臺灣為「民主奇蹟」,但我不是奇蹟的信徒。我相信的是人民的意志,以及對更美好未來的願景。
🐶「奇蹟的信徒」在中文是個華麗的修辭,但英文用的是大家國中都學過的文法:believe 是相信,believe in 是信仰。有沒有 in 差很多。
✍️We are seeing this threat in action right now in Hong Kong. Faced with no channel to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young people are taking to the streets to fight for their democratic freedoms. And the people of Taiwan stand with them.
我們看到這個威脅正在衝擊香港,年輕人沒有管道發聲,只好走上街頭為民主自由拼搏。我們臺灣人民決心和他們站在一起。
Hong Kong’s experience unde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has shown the world once and for all that authoritarianism and democracy cannot coexist.
香港的「一國兩制」經驗,向世界明白揭破了獨裁和民主無法共存的事實。
🐶沒有任何一個場合,比台灣總統親自在美國談香港逃犯條例的議題更適合了。這一點我相信能贏得很多聽眾共鳴。如果真的要挑剔的話,我也許會思考一個問題:加上新疆集中營或甚至西藏議題,會不會比較好?加跟不加都各有利弊,也許文稿小組最後決定讓演講更聚焦。
✍️You begin to censor your own speech, your own thoughts. You no longer discuss current events with your friends, for fear of being overheard. You spend more time looking over your shoulder than you spend looking towards the future.
你開始審查自己的言論和想法,不再和朋友討論時事,因為害怕被竊聽,大部分時間都提心吊膽的前瞻後顧,根本無法好好面對未來。
🐶我喜歡這一段的節奏。也因為這一段,我猜測這篇講稿應該是「以英文寫成,再翻譯成中文」,而非「以中文寫成,再翻譯成英文」。為什麼?因為You spend more time looking over your shoulder than you spend looking towards the future. 用了前面跟後面的修辭。
✍️Our story is one of perseverance, of a commitment to democracy against all odds.
我們的故事是堅毅不撓的故事,是力抗萬難,堅守民主的故事。
Ours is a story of why values do still matter.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ifferenc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only grow wider by the day; and each day that Taiwan chooses freedom of speech, human rights, the rule of law, is a day that we drift farther from the influences of authoritarianism.
我們的故事在訴說,為什麼核心價值如此的重要。臺海兩岸在文化及政治上的歧異日趨擴大。臺灣選擇言論自由、人權及法治的每一天,都讓我們與獨裁政權漸行漸遠。
🐶Against all odds 強調台灣民主及經濟發展難能可貴。
A story of why values do still matter. 強調台灣跟中國最大的差異:價值。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seek to exploit press freedoms unique to democratic societies to sow dissent among us. They hope to make us question our political systems and lose faith in democracy.
獨裁政府企圖利用民主社會的新聞自由,在我們之間挑撥對立,要讓我們懷疑我們的政治制度,好讓我們對民主失落信心。
Taiwan has been on the frontlines of this battle for years, and we have a great deal of experiences to offer to the world.
臺灣多年來一直站在這場戰爭的前線,我們有太多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
🐶這一段強調台灣在全球資訊戰的價值及經驗,凸顯台灣是美國重要盟邦的重要性。
✍️But democracy faces other challenges as well,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economic enticements with hidden strings attached.
然而民主還面臨其他挑戰,特別是暗藏算計的經濟誘惑。
🐶這在講什麼?包括中國對台灣的統戰,也包括中國對其他國家的一帶一路及所帶來的債權陷阱(debt trap)。
✍️So to all the people who ask me how to make the choice between 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 I say the choice is clear: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很多人問我如何在民主與經濟成長之間作出抉擇,我的答案很清楚,就是:兩者密不可分。
History tells us that democracies are strongest when united, and weakest when divided.
歷史告訴我們,民主國家團結時最強,分裂時最弱。
🐶這邊改寫了英文寫作常用的名言錦句: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寫得很漂亮,沒話說。
😄😄😄
我只挑了一些段落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也算是完成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 交代給我的任務。
忘了說,哥大的黎安友(Andrew Nathan)教授是小英這次訪紐約的靈魂人物,他是友台派中國通的祖師爺級人物,台灣許多教授及政治人物都上過他的課。我在清大就讀中國研究碩士時,Andy(我們都這麼稱呼他)也來清大上過短期講座,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能在新竹上他的課真的太幸福了(畢竟清大不在紐約市,學費也不能跟長春藤盟校相比😂)。
半夜兩點了,來睏。(發文的霎那,螢幕跳出喬帥擊敗費爸的新聞,我整個錯過了比賽....😭)
Ps. 本篇文章謝謝打油詩人給我一些靈感,但如果有寫錯的地方,文責當然自負。
(本篇引用的中英文講稿內容來自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清大碩士學費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析的很好👍
大家看蔡英文總統順便學英文~~
【 小英的哥大演講 】
前兩天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的演講感動了許多人,我也一直想要跟大家好好分享對這篇講稿的心得。想歸想,但卻沒時間動筆。
一直到昨天,BBC 中文網(繁體) 有篇談這場演講的報導(後面有一小段引用了對我的訪問),然後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 跟我在臉書上聊這件事。我們兩個雖然都很想談談這篇講稿,但週末都忙著同一件事:帶小孩(他帶他的、我帶我的)。但再不寫大概就沒人想談了,所以只好趁現在小孩睡覺後開始寫。
前天我曾經在臉書上請大家好好讀這篇講稿,中文英文都要看。有關中文的部分,朱宥勳 已經有很精彩的寫作技巧分析,大家可以去看看。
這一篇貼文會從英文文稿(這場演講是以英文進行的)跟一些比較宏觀的角度切入。
✍️為什麼是紐約?為什麼是哥大?
很多人都知道小英總統是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好吧,有些人到現在還在懷疑),小英講英文時也有很雋永的英國腔,但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是,紐約(美國)才是她第一個異鄉求學的地方。她當時就讀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位於紐約州的漂亮小城Ithaca。
所以也許不難想像紐約這個大城市,在當時對一個在台北長大的乖乖牌學生,所產生的人生衝擊。小英不但順利拿到碩士學位,還考過了全美難考的紐約州律師考試(美國的律師考試是不同地方分開考的,難易不一,比較難的一般來說是紐約、芝加哥跟加州)。我想紐約對於小英來說,是充滿許多回憶的。
小英在紐約的公開演講曾說:「這是她第一次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造訪紐約」。從這個背景來看小英的英文講稿,不難發現,前四段事實上是給紐約客(New Yorker)的溫暖起手式:
✍️Receiving an invitation to speak here from such a vanguard of free speech and diversity is actually quite an honor.
能受邀來這所以言論自由及多元包容著稱的校園座談,我實在備感榮幸。
🐶小英在演講的第一句話,就點出了紐約這城市對她的意義:言論自由、多元。
為什麼要特別講這一點?因為她當年就讀Cornell時,台灣發生了美麗島事件跟林宅血案。你可以想像,在多元自由的紐約校園,卻聽到家鄉發生重大事件,內心有多震撼。
✍️ I graduated from Cornell Law School in 1980, and I have to say, being back on a New York campus brings back many memories. Though I’m sure many of you would say that any campus outside of New York City is not really part of New York.
我在1980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再度回到久違的紐約校園,勾起我許多的回憶。雖然,或許在場有人會說,任何紐約市以外的校園都不能算是紐約。
🐶這一段是insider joke,非紐約人可能看不懂,紐約人聽到應該笑呵呵。為什麼?前面已經說了,Cornell位於紐約州的Ithaca,但不是位於紐約市內,所以這個笑話是小英的自嘲:我知道我念的學校沒有位於紐約市(New York City)內,你們一定覺得那不能算是「紐約校園」。說白了,這有點像是天龍國笑話或是「天母是天龍中的天龍」之類的。
講到這,看看哥大的臉書名稱: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位於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不覺得很幽默嗎?這是在開其他沒有位於紐約市(也許位於紐約州)大學的玩笑。(你能想像台大的臉書名稱說「位於台北的台大」嗎?)
✍️However, I actually lived in the city in the summer of 1979, when I was doing research work for a professor at th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Later on, I passed the New York Bar examination here, and visited the city from time to time, sometimes on my way to Washington DC for trade negotiations.
然而我在1979年夏天曾經真正住過紐約,協助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研究。而我在通過紐約州律師考試後,就更常走訪紐約,有時是在前往華府做貿易談判時會經過紐約。
🐶接續上一段的笑點,打鐵趁熱,小英為自己的「紐約經驗」多加一點正當性。她說她當時曾經協助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研究。哥大位於紐約市內,這下總不能說我不是紐約人了吧?
✍️Life in New York in the 1980s was eye opening for a young law student from not quite democratized Taiwan. Diversity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ere the norm, and looking out across the lecture hall today, I am glad to see that has not changed.
對一個來自當時尚未完全民主化的臺灣的法律系學生來說,1980年代的紐約生活真的令我眼界大開,多元化和不同的見解竟然才是正常。我很高興,從這講台放眼望出去,一切都如此熟悉,絲毫未曾改變。
🐶這一段,事實上講的是台灣當時還沒解嚴,而且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小英講的委婉,沒有指名道姓,只說台灣當時尚未完全民主化。
以上四段,是非常成功的破冰(ice-breaking)。破冰是公共演講的重要技巧,做得好,能夠化解一開始的尷尬與緊張,並連結講者與聽眾的關係。開場做得好,也有助接下來的演講氣氛跟節奏的掌握。
所以好的幕僚真的很重要,也真的能讓你上天堂。幕僚寫稿的功力也在這裡,帶出個人情感(personal touch),讓老闆掌握演講節奏,這是需要專業訓練的。
✍️In the early days of our political transition, some said democracy could not survive in China’s shadow. And Taiwan is now home to a thriving democratic society and political system.
我們在政治轉型初期,很多人說在中國陰影的籠罩下,我們的民主不可能存活下來。然而,現在臺灣已然成為民主社會和政治制度蓬勃發展的居所。
🐶我喜歡survive in China's shadow這個詞的用法,這可以提醒聽眾,今日許多國家,甚至包括美國,都還在擔憂中國的銳實力(sharp power)。西方國家對於要不要禁用華為爭論不休,也可以視為一種中國的陰影。
✍️Some said a resource-poor island of only 23 million people could not become a major economic player. Yet we are now the United States’ 11th largest trade partner.
有人說,人口只有兩千三百萬而且資源匱乏的小島,無法成為經濟的主要推手,然而現在我們已經變成美國的第11大貿易夥伴了。
🐶這是很漂亮的對比,從資源匱乏的小國變成美國的重要貿易夥伴。
✍️Some said progressive values could not take root in East Asian society. Yet I stand here before you as Taiwan’s first woman president, and this year we became the first country in Asia to legalize same-sex marriage.
有人說,先進的價值觀無法於東亞社會生根。但今天,我是以臺灣第一位女總統的身分站在各位面前,而今年臺灣也已經躍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
🐶progressive這個字,我習慣翻譯成「進步」,但總統府的翻譯為「先進」。這一段很生動的描繪了台灣在性別平權上的進展,對台灣的形象是很好的宣傳。
✍️In short, Taiwan’s story is one of seemingly improbable success. Many call Taiwan a “democratic miracle,” but I don’t believe in miracles. I believe in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nd their vision for a better world.
簡言之,臺灣就是在不可能的環境下成就了可能。許多人稱臺灣為「民主奇蹟」,但我不是奇蹟的信徒。我相信的是人民的意志,以及對更美好未來的願景。
🐶「奇蹟的信徒」在中文是個華麗的修辭,但英文用的是大家國中都學過的文法:believe 是相信,believe in 是信仰。有沒有 in 差很多。
✍️We are seeing this threat in action right now in Hong Kong. Faced with no channel to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young people are taking to the streets to fight for their democratic freedoms. And the people of Taiwan stand with them.
我們看到這個威脅正在衝擊香港,年輕人沒有管道發聲,只好走上街頭為民主自由拼搏。我們臺灣人民決心和他們站在一起。
Hong Kong’s experience unde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has shown the world once and for all that authoritarianism and democracy cannot coexist.
香港的「一國兩制」經驗,向世界明白揭破了獨裁和民主無法共存的事實。
🐶沒有任何一個場合,比台灣總統親自在美國談香港逃犯條例的議題更適合了。這一點我相信能贏得很多聽眾共鳴。如果真的要挑剔的話,我也許會思考一個問題:加上新疆集中營或甚至西藏議題,會不會比較好?加跟不加都各有利弊,也許文稿小組最後決定讓演講更聚焦。
✍️You begin to censor your own speech, your own thoughts. You no longer discuss current events with your friends, for fear of being overheard. You spend more time looking over your shoulder than you spend looking towards the future.
你開始審查自己的言論和想法,不再和朋友討論時事,因為害怕被竊聽,大部分時間都提心吊膽的前瞻後顧,根本無法好好面對未來。
🐶我喜歡這一段的節奏。也因為這一段,我猜測這篇講稿應該是「以英文寫成,再翻譯成中文」,而非「以中文寫成,再翻譯成英文」。為什麼?因為You spend more time looking over your shoulder than you spend looking towards the future. 用了前面跟後面的修辭。
✍️Our story is one of perseverance, of a commitment to democracy against all odds.
我們的故事是堅毅不撓的故事,是力抗萬難,堅守民主的故事。
Ours is a story of why values do still matter.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ifferenc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only grow wider by the day; and each day that Taiwan chooses freedom of speech, human rights, the rule of law, is a day that we drift farther from the influences of authoritarianism.
我們的故事在訴說,為什麼核心價值如此的重要。臺海兩岸在文化及政治上的歧異日趨擴大。臺灣選擇言論自由、人權及法治的每一天,都讓我們與獨裁政權漸行漸遠。
🐶Against all odds 強調台灣民主及經濟發展難能可貴。
A story of why values do still matter. 強調台灣跟中國最大的差異:價值。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seek to exploit press freedoms unique to democratic societies to sow dissent among us. They hope to make us question our political systems and lose faith in democracy.
獨裁政府企圖利用民主社會的新聞自由,在我們之間挑撥對立,要讓我們懷疑我們的政治制度,好讓我們對民主失落信心。
Taiwan has been on the frontlines of this battle for years, and we have a great deal of experiences to offer to the world.
臺灣多年來一直站在這場戰爭的前線,我們有太多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
🐶這一段強調台灣在全球資訊戰的價值及經驗,凸顯台灣是美國重要盟邦的重要性。
✍️But democracy faces other challenges as well,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economic enticements with hidden strings attached.
然而民主還面臨其他挑戰,特別是暗藏算計的經濟誘惑。
🐶這在講什麼?包括中國對台灣的統戰,也包括中國對其他國家的一帶一路及所帶來的債權陷阱(debt trap)。
✍️So to all the people who ask me how to make the choice between 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 I say the choice is clear: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很多人問我如何在民主與經濟成長之間作出抉擇,我的答案很清楚,就是:兩者密不可分。
History tells us that democracies are strongest when united, and weakest when divided.
歷史告訴我們,民主國家團結時最強,分裂時最弱。
🐶這邊改寫了英文寫作常用的名言錦句: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寫得很漂亮,沒話說。
😄😄😄
我只挑了一些段落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也算是完成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 交代給我的任務。
忘了說,哥大的黎安友(Andrew Nathan)教授是小英這次訪紐約的靈魂人物,他是友台派中國通的祖師爺級人物,台灣許多教授及政治人物都上過他的課。我在清大就讀中國研究碩士時,Andy(我們都這麼稱呼他)也來清大上過短期講座,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能在新竹上他的課真的太幸福了(畢竟清大不在紐約市,學費也不能跟長春藤盟校相比😂)。
半夜兩點了,來睏。(發文的霎那,螢幕跳出喬帥擊敗費爸的新聞,我整個錯過了比賽....😭)
Ps. 本篇文章謝謝打油詩人給我一些靈感,但如果有寫錯的地方,文責當然自負。
(本篇引用的中英文講稿內容來自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清大碩士學費 在 清大emba學費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清華大學 mba學費最低19.8萬,最高43.8萬元,雖然學費著實不低,但只要你足夠優秀,就可以申請考研清華mba獎學金。清華經管學院面向申請2022級清華MBA新生 ... 清華大學在職 ... ... <看更多>
清大碩士學費 在 清大emba學費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清華大學 mba學費最低19.8萬,最高43.8萬元,雖然學費著實不低,但只要你足夠優秀,就可以申請考研清華mba獎學金。清華經管學院面向申請2022級清華MBA新生 ... 清華大學在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