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研究所的時候,選了社會學丁當課程助教。有別於我那個時候在清大的課程助教,台大的助教,是必須要上討論課的。
而討論課的主題,往往都是深化課程所教的內容。
這是一門通識課,而且是醫學系、牙醫系、心理系等醫療相關科系的必選修。會有這樣的規定,是因為這些學生畢業後,未來多數會成為生命的守護者、救助者。這種在生死關頭打滾的人,必須要更有同理生命的能力。
討論的主題,不鹹不淡,卻讓很多人困惑。
討論的主題,包含像是:
*如果有一位聲名遠播的科學家跟一個工人,同時送急診,你會先救哪一位?
*如果有一名患者在急診過程中,告知你他有AIDS,你會怎麼做?
還有一些情境題,是設定好背景,比方住三重的一家四口領低收入戶津貼、租屋在永和通勤至大安區上班23歲月薪22K的OL等,請調查他們所屬地區的消費水準、水電瓦斯收費標準以及租屋行情,幫他們規劃一月的生活所需。
很多學生做完後,反映原來生存那麼困難,原來真的不是貧困家庭不願意投資教育,實在是吃也吃不飽。
當然,有一組同學後來被打很低分,他們在作業中戲謔地表示,可以去舊衣回收站撿拾衣服,去回收桶找廚餘,就可以存錢了。
在作業上會這樣寫,在未來可能就會廣開地獄梗還笑別人太認真。
曾經有個學生在最後一堂討論課來告訴我:
「助教,我覺得很痛苦。以前我覺得無所謂,但現在我對於社會很多事物,都覺得內建不公不義,午夜夢迴時還會被驚醒。」
當時,我哈哈大笑後跟他說:「恭喜進入社會學!」
沒有說出口的是,我相信你會成為一位很好的醫生。
從這次的自殺事件來看,我非常肯定台大的安排,這樣的教育,才能讓這所學校裡面,多數來自經濟不餘匱乏家庭的孩子,能夠藉由親手做來了解社會底層的生活,不求完全同理,只求能夠不要嘴賤。
現在看起來,這個教育真的很有必要阿~
清大醫學科學系課程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08課綱 #111學測 #學習歷程檔案 🇹🇼
有關學習歷程檔案的相關報導彙整,將最近幾天的報導彙整如下,提供108學年度入學的師生家長參考。(引述來源:臺南一中)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公布全台1930個校系的高中學習歷程項目內容草案,最後請以各校系簡章為準。108課綱這學期上路,高一新生需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部分。分別摘錄如下:
一、修課紀錄:
(一)八成五校系參採各高中一定會開的「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修課紀錄。
(二)部定課程分八大領域,最多校系參採語文領域
(三)有562系參採科技領域、334系參採綜合活動領域,113個系要看高中「健康體育」、看重「藝術領域」的成績也有208個系
二、學習成果:
(一)近500校系參採「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
三、多元表現:
(一)1930個校系都要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四、以醫學系為例
(一)台大醫學系
1.參採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技以及「醫藥衛生學群」修課紀錄及學業總成績。
2.學習成果重視「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
3.多元表現參採「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執行成果、社會服務經驗、檢定證照、特殊優良表現證明及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二)陽明醫學系-不參採總成績,校長指人格特質更重要。
1.參採修課紀錄的「自然科學領域、探索實作成果、科技領域、醫藥衛生學群」。
2.也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和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這一大項要由學生自己填,會是審查委員最想看的重點,希望從中找到有從醫動機的學生。
3.陽明醫學系重視書面審查,約占10%。
4.陽明醫學系成立「醫師科學家組」及「醫師工程師組」。
五、其他重點或特殊條件之校系
(一)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參採藝術領域修課紀錄,副校長朱娟秀說,牙醫重術科,手巧不巧與未來從事專業工作有關。再加上北醫大重視人文藝術、人道關懷、國際觀,參採藝術領域,也希望學生具藝術鑑賞能力。但台大牙醫系完全不看藝術領域,而是傳統的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及科技領域,再加上醫藥衛生學群與學業總成績。
(二)台大電機系和資工系參採的修課紀錄項目較少,台大電機只看數學、自然科學及學業總成績,台大資工看數學、自然科學、科技領域及學業總成績;同一類科系清大電機系甲和資工甲,參採修課紀錄比台大多,電機甲看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及科技領域,也看資訊學群、工程學群、數理化學群及學業總成績;不過,清大資工甲卻不參採科技領域。
(三)台灣大學數學系部定課程參採數學、自然科學領域,但不看學業總成績。系主任崔茂培說,台大數學系就是要找數學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有高中生數學天分好,但其他科不行,很難在甄選中突出。台大數學系決議不看總成績,希望能找到更多數學偏才。
(四)台北大學會計系是傳統第一類組生報考的科系,但要採計科技領域。會計系教授王蘭芬說,大數據能減少很多人工作業,會計人要會運用科技做商業分析,了解AI很重要。或許未來不只是會計要採科技,而是商業科系都會考慮採納。但台大會計系不參採科技領域,只看國文、英文、數學、社會領域,資訊學群和財經學群與學業總成績。同樣是會計系,選才的看法大不同。
(五)中原大學工業系統工程系管理組要採社會領域,且採納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系上教授楊康宏說,中原大學以理工為主,但強調全人教育。系上培育解決問題的人才,很多人未來走上管理職。希望能挑選具人文探究能力的學生。
六、小結:
(一)學習歷程符合108課綱的改革,學生要能適性學習,有關單位也要透過公正公開的選才程序,讓他們適才適所。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說,大學要的是懂得自主學習的學生,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重視多元評價,且以校內活動為主。
(二)新課綱推學習歷程 家長憂恐淪"多錢入學",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並且會以校內活動為主,學生不用擔心淪為軍備競賽,只要修習想念校系採計的相關課程,並將課堂中學到的東西統整為心得,就能做為升學加分的依據。
(三)部分坊間補習班宣傳可以幫忙打造漂亮的學習歷程,鼓勵參加付費的校外活動和競賽等,引起家長恐慌。招聯會指出,大學教授對罐頭式的的備審資料評價低,靠補習班很難拿高分。大學取才具自主性,對高中生而言,不用各科都強,單科突出,也有機會勝出。
(四)根據招聯會最新公布的數據,不到13%校系需要「非修課紀錄成果作品」,需要「社會服務經驗」的也只有18%,需要「幹部經驗」的只有15%。招聯會指出,學生不用為了學習歷程勉強自己當幹部或志工,相較這些項目,其實有約1/3大學校系看重社團活動經驗,學生不妨在高中階段多多參與自己有興趣的社團。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4622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536324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808310007400I/573
https://www.ydn.com.tw/News/350585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831/1525518.htm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020935?from=udn-relatednews_ch2
清大醫學科學系課程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樣的譯者被機器取代也不足惜
——新書《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
兩位資歷夠嚇人的譯者,一個是英國文學博士、外語教授,曾獲翻譯獎,一個是人工智慧博士、資訊管理學教授,結果共同端出的翻譯,在全書序幕的前幾小段(見於博客來試讀第一頁)就至少有如圖標出的三處翻譯問題:
第一個是糟糕的不知所云的詞彙「實體事實」,把 embodied reality 的 reality 翻成「事實」(facts)!?
接著是省略原文造成曲解,漏掉 from 還能造句瞎掰,中文也不通(「無形的、流體的一小步」,亂加頓號)。
最後一個則顯示他們不懂 for all practical purposes 這一不算罕見的片語的意思,也不覺得寫出的譯文怪怪的,讓人一看大概就知道有鬼。
這十之八九預示著,一本看似很有趣的書又就此糟蹋了。
~~~~~
噗浪網上有讀者如此評論中譯:
// 問題有幾個:
1. 翻譯有明顯錯誤。我(和讀書會的朋友)一邊讀一邊在吐槽。朋友很快就指出一個很明確的問題:他×的你第一頁就把Star Trek 翻譯成星際大戰了啊,這是要人怎麼讀。我還留意到書裡面的某些小細節被誤譯了。讀書會期間我們都在笑要不要時報找我們來勘誤修訂這本書,然後時報付錢給我們……
2. 翻譯很不通順。原文用了很多術語。先不論某些術語翻譯得很奇怪,原文沒用術語的地方,你總也不能按照語意翻譯吧……這根本就是直譯。
3. 書的內容很深。原文其實也很深,朋友投訴這本喜歡亂拋術語,例如將能指和所指(索緒爾的東西)上綱上線到打字機的鍵和字的關係,就讓我們想了三十分鐘還想不到是能怎麼解讀。但這就不是譯本的問題,而是原文的問題咯。
總結:想讀的,請自己去找電子書或者買電子書。紙本書翻譯得極差。我不知道這書怎麼可能獲得台灣科技部贊助,或者通過審核,或者如翻譯者在序言之內說得那麼費心力。我們只讀了兩章就已經決定放棄。
這本書是研究科幻小說和後人類的題材。但請不要去讀中文版。已經在讀原文,覺得原文寫得非常有詩意,某些地方甚至很幽默,而中文版只是將文章放入機器轉譯而已。 //
~~~~~
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
HOW WE BECAME TH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
原文作者: N. Katherine Hayles
譯者: 賴淑芳, 李偉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7/10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凱瑟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
N. 凱薩琳.海爾斯寫作本書時任加州大學洛衫磯分校教授,現任杜克大學英文系「詹姆士 .杜克」講座特聘教授(James B. Duke Professor)。她擁有化學及英文高等學歷,著有《我的媽媽是電腦:數位主題和文學文本》,並編輯《混沌與秩序:文學和科學的複雜動態》,皆由芝加哥大學出版。代表作《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HOW WE BECAME TH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已成為文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媒體學等研究領域崇奉為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
賴淑芳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暨教育學科)合聘教授。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博士,曾獲梁實秋文學翻譯獎、台大文學翻譯獎。學術專長為十九世紀英國文學、文學科學、文學翻譯,目前教授維多利亞小說、臺灣文學外譯等課程。
李偉柏
英國愛丁堡大學人工智慧博士,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仿生系統、資料探勘,目前教授人工智慧、資料探勘等課程。
推薦人
林永隆(清大資工系講座教授、科技部AI創新研究中心辦公室主持人)
李奭學(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李蔡彥(政大資工系教授)
賴俊雄(成大外文系特聘教授)
呂佩穎(高醫大醫學系教授、醫學與人文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