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 圖2的豬大到讓人吃驚, 最後一張清朝格格撞臉「迪麗熱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裕勳齡是德齡格格的哥哥,他以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出身,優雅英俊的氣質被選入宮中成為慈禧的御用攝影師,慈禧的很多傳世照片都是出自他手。他也可稱得上是大清皇宮的首位攝影師。容齡當年想出主意,讓裕勛齡先給自己兩個妹妹和別的宮眷先拍了一批照片送呈慈禧鑒閱,試一試她的反應。果然慈禧看了十分高興,並且預頒赦旨,即使...
清朝格格照片 在 蘇花猴愛敗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𝒫𝒽𝑜𝓉𝑜 𝓈𝓉𝑜𝓇𝓎
Bonjour HoneyQueen 潛水日誌說:
「拜託妳貼這篇的時候千萬不要TAG我!」
哈哈哈哈哈哈
感謝我的姊妹們都捨命陪君子
雖然真的很丟臉(拜託不要退我讚)
但等到哪一天老了
再看到這些照片會是個很美好(爆笑)的回憶啊😂
平時網美照拍多了
難得環島還可以把姐妹們都聚在一起
就是要來點不一樣的咩妳們說是不是!
其實這些照片完全不在我們計畫之內
就是去台南安平吃小吃的時候
偶然發現一間古厝👉🏻 #盧經堂厝
裏頭有古裝租借拍攝
而且一次才150塊新台幣💰
我馬上頭也不回的衝進去
大喊著:「我要拍這個我要拍!」
#我想當娘娘很久了
#但沒有漂亮的娘娘服裝只好租格格的
#平身不用客氣
看著我一臉興奮
如如倒是一臉平淡的說:「好啊!」
但蜜糖姊整個看起來很想殺了我
幸好蜜妞很挺我這個乾媽
只不過我們都是清朝
只有她一個硬要穿越去漢朝
小孩真的很難控制...
清朝格格照片 在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Luna's World Vis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落瓦城
瓦城就是曼德勒,緬甸的第二大城,這裡以前是18-19世紀緬甸最強盛的貢榜王朝的首都,他強盛到把暹羅的阿瑜陀耶滅掉(對~就是一兩年前超紅泰劇天生一對的那個阿瑜陀耶王朝)還有跟清朝打過清緬戰爭,(大家如果記得還珠格格第三部,爾康被派去打緬甸,然後受傷,被緬甸公主餵毒解痛,然後爾康傷好後,染上毒癮,紫微幫他戒毒XDDD,我看連續劇未免太認真)
總之緬甸很精彩,很多故事,想聽我說緬甸史的喊右!
照片是在曼德勒,世界上最大的書,這是貢榜王朝時期,第五次佛教大集結,確定出佛教三藏經的內容版本,把佛經刻在石頭上,一間小佛塔裡面就是一本佛經
清朝格格照片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裕勳齡是德齡格格的哥哥,他以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出身,優雅英俊的氣質被選入宮中成為慈禧的御用攝影師,慈禧的很多傳世照片都是出自他手。他也可稱得上是大清皇宮的首位攝影師。容齡當年想出主意,讓裕勛齡先給自己兩個妹妹和別的宮眷先拍了一批照片送呈慈禧鑒閱,試一試她的反應。果然慈禧看了十分高興,並且預頒赦旨,即使裕勛齡給她拍的照不滿意,也可不加罪責,這樣勛齡才能在清宮為慈禧、光緒等皇室成員連續拍下眾多的相片。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佔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顏亮在香山、玉泉山設置金山行宮。元朝定都北京後,郭守敬開闢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勢增大,成為保障宮廷用水和接濟漕運的蓄水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乳母助聖夫人羅氏在瓮山前建圓靜寺,後來卻荒廢了。此後瓮山周圍的園林逐漸增多。明武宗在湖濱修建行宮,稱「好山園」,為皇室園林,並將「瓮山」之名改回為「金山」,瓮山泊改名「金海」。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遊樂。明熹宗時,宦官魏忠賢曾將好山園據為己有。清代初期,瓮山成為宮廷養馬的草料場,有罪太監被發配至此鍘草。 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則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為了籌備崇慶皇太后(孝聖憲皇后)的60大壽,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攔截西山、玉泉山、壽安山來水,並在西湖西邊開挖高水湖和養水湖,以此三湖作為蓄水庫,保證宮廷園林用水,並為周圍農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帝以漢武帝挖昆明池操練水軍的典故將西湖更名為昆明湖,將挖湖土方堆築於湖北的瓮山,並將瓮山改名為萬壽山。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漪園建成,耗銀480餘萬兩。清漪園內以中國古代神話中「海上三仙山」的構思,在昆明湖及西側的兩湖內建造三個小島:南湖島、團城島、藻鑒堂島,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萊、方丈、瀛洲。清漪園的總體規劃以杭州西湖為藍本,同時廣泛仿建江南園林及山水名勝,如鳳凰墩仿太湖、景明樓仿岳陽樓、望蟾閣仿黃鶴樓、後溪湖買賣街仿蘇州水街、西所買賣街仿揚州廿四橋等等。園內的主體建築為大報恩延壽寺,並有一條長達700多米尺的長廊,其建築與裝飾繪畫都相當精彩具有藝術價值以及眾多遊賞建築。清漪園園中理政及居住性質的建築極少,乾隆帝遊覽清漪園均為當日往返,從未在園中居住。清朝道光年後,由於國力衰弱,宣佈撤三山陳設,清漪園逐漸荒廢。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光緒十年至二十一年間(1884年至1895年),為慈禧太后「還政」後退居休養,以光緒帝名義下令挪用海軍經費重建清漪園。由於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築群,並在昆明湖四周加築圍牆,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園內建築及文物遭八國聯軍破壞,兩年後修復。清帝遜位後,頤和園成為清室私產,民國三年(1914年)始對外售票開放。民國十三年(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後,頤和園被北平特別市政府接管,改為公園。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