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上凱道陳情的活動,我對民俗活動實在不了解,也不想看幾篇網路的討論就下定論,所以請懂的人寫了一篇,讓大家多一點其他方面的想法。
不是我寫的,純轉載而已
===================
今天許多民間信仰的宮廟,在民俗學者溫宗翰等人以及北港武德宮的聯繫下前往凱道遶境,訴求保衛香火、捍衛信仰。
香火是民間信仰的核心觀念,然而很多人並不清楚台灣民間信仰的發展歷程,我想我們可以從這裡開始說起。
台灣的民間信仰的發展,並不是一路順風的。
清朝統治之下,對於利用宗教信仰起事反清相當敏感,因此對於信仰的管控自然不在話下。後來的日本統治者,對於台灣民間信仰的態度也跟清廷相似,同樣害怕民眾藉宗教信仰組織反日,除了對於廟宇活動多所防管制之外,在皇民化政策下,推動日化信仰或廢棄廟宇,甚至焚燒神像的措施,這段歷史,許多長輩並不陌生。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推出了「查禁民間不良習俗辦法」(1948),並進一步發布「臺灣省改善民間習俗辦法」(1959),將普渡、祭典、平日祭拜應該如何進行,列入指導範圍,直接以公權力干涉民間信仰,直至1979年廢止。
2000年以後,民俗信仰開始朝向深化文化、傳承信仰的方向發展至今。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宗教與文化的政府主管單位們在這近十幾年間,對於民間信仰的發展方向予以高度肯定,許多民俗信仰活動被認定是國家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
然而,環保單位並不是這麼認為的。環保單位一直將民俗信仰的活動列入積極管理對象。他們總是希望民間信仰從減少香爐、一爐一炷香開始,最終達成不燒香、降低PM2.5的目標(參考環保署,《防治煙塵掃除PM2.5手冊》,第10頁,2016年8月)。於是讓各地方環保局對於民間信仰活動推動各種「宣導」、「教育」,讓各方宮廟不勝其擾。(參考溫宗翰,《宮廟為何走上街頭?環保單位只想操弄議題不想解決問題》)
而去年新政府上台以來,環保署更積極找學者跟各方宮廟開座談會,要求他們改善焚香燒金問題,雖然各宮廟也根據其信仰觀念向環保署反應,但是沒有什麼效果。(參考溫宗翰《環保單位別把民間信仰當作空汙提款機》)甚至環保署還找來吳念真導演操刀,拍攝了一支曲解、污衊民間信仰祭祀活動的廣告,惹怒了這些學者和宮廟。
就在各種遠因、近因的疊加之下,學界開始發動連署,宮廟串聯北上遶境,形成了這次「眾神上凱道」的活動。
那麼話說回頭,香火到底是什麼?有什麼重要性?
香火觀念,包含了幾個部分:香、焚香、香煙、香灰以及香爐。香不只是供養物,它也是法器,而使用香這個法器的方式就是焚香。信徒對神靈所傾訴的心願、祈求,同時也透過焚香產生的一縷青煙飄上天庭,由值日功曹記錄在案。換句話說,香煙是人神間傳訊的一種媒介。除此之外,焚香產生的香煙也有驅除邪穢、清淨廟堂的功用。
在焚香供神之後所產生的灰燼,則成了具有強大靈力的神明信物。香灰(或稱爐丹),不只是信徒可以索取來護身的平安符,也是廟宇在新雕刻神像時,會放入神像中的聖物。因此裝有爐丹的香火袋,是能直接視為神尊加以膜拜聖物。台灣不少古老廟宇,便是由一只香火袋發展而來,例如彰化市南瑤宮、台南四聯境媽祖樓天后宮等等。
至於平日供信徒奉香、承納香灰的香爐,就成了廟宇中最重要的聖物之一。一間廟的神明大多都可以迎請出去,唯有主要的香爐,是絕不任意移動的。香爐就像定海神針那樣,發揮著接受信徒供養、保護廟宇香火重要責任。
這就是香火何以在民間信仰中如此重要,甚至可說民間信仰與香火是無法分開的。(推薦閱讀林美容,《萬年香火: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
宗教信仰的內涵改變,往往涉及到信仰本質的討論,有其內在邏輯,政府公權力並不適合成為推動改變的「指導者」、「宣揚者」,而應該是「配合者」。香火既然是民間信仰的核心概念,那麼政府、執政者在處理時就必須非常謹慎,不要講什麼「用心香取代實體香枝」,或是「行天宮減香後香客沒少」之類的屁話。
首先,行天宮那個叫做「封爐」,是完全不給信徒參香敬拜,如果這是政府單位理想中的「減香」,那麼能怪人說你們是想要「滅香」嗎?
再者,「心香取代實體香」更是胡扯中的胡扯,「心香」涉及到修行與觀想,在道教、佛教的作法儀式中都會提及,不是輕易能成的東西。況且,有些人到宮廟中參拜,常常是心中徬徨,被各種煩惱、磨難搞得惴惴不安,所以才去尋求信仰的慰藉,請問各位高官大員,你們要如何讓這種人去發出「心香」敬神呢?未免不切實際!
最後,這些東西,無論學者或宮廟都曾向有關當局反應,然而不論前朝今朝,皆不見有積極正面的回應,反而拿出一些幹話來讓大家森77,不就豪棒棒棒?更不用說,政府一方面說要保護民間信仰的文化資產,但他方面又讓完全不了解民間信仰的環保公務員們到處咄咄逼人,更讓宮廟一直懷著被政府耍弄的怨懟。
由於主事者缺乏對民間信仰的理解以及尊重,並用錯誤的態度推動政策,加上長年雙方溝通的無效果,長年關注民間信仰的筆者完全能夠理解為何環保單位推動減香至此,會惹出眾神上凱道爭一炷香的活動了。
這個「眾神上凱道」的活動,籌備將近一個月時間,並由各方學者提出聯署聲明,呼籲政府機關尊重各宮廟自主管理,不要以政策、公權力直接主導宮廟的走向,表明一爐一香已是底線的明確訴求,卻因舉辦時程與宗教法案的爭議相近,引來反宗教法案之團體,甚至是反年改、反同婚團體的攀附,以致網路上風向、傳言不斷,模糊了此活動的訴求。甚至部分批評者受到謠言影響,而不曾仔細看過活動官方的正式聲明以及相關學界的論述,產生了種種誤解,十分可惜!
更有甚者,那些根本與民間信仰無關的反年金改革、反同婚等團體,還想利用該活動宣傳資料偷渡他們的主張,所幸活動官方正式拒絕並駁斥他們的行為,讓焦點不至於被進一步模糊掉。
而民進黨也做出了相當善意的回應,透過黨部的關係,擺出一個掛名蔡英文的香案,同時派遣副秘書長卓榮泰代表蔡英文總統暨主席致意,並讓民進黨宗教委員會總招集人余政憲出面說明執政黨的態度,甚至邀請活動官方的頭人進入總統府詳談,整體來說,執政黨仍是相當有誠意來面對這件事情。
這次活動聚焦環保與信仰行為的衝突,活動方代表與政府仍保持理性平和的溝通,實在應該鼓勵,也希望能有雙贏的結果,讓事情順利落幕。而那些刻意將議題扭曲、誤導到其他議題,或意圖藉機在政治上獲利的團體,均污衊了此次民俗信仰活動,應該予以最嚴正的譴責。
===================
作者:旅德藍貓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