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跟「無用」當然是同義詞,關鍵在於兩字習於鑲嵌的環境不同,氣質就非常不同。無用是模糊而不毛,沒用是清脆的否決;「無用」是凍原與沙漠與月球的猜想,「沒用」是一隻拒絕的手拉開廢棄的空抽屜。「無」如果有氣味,聞起來可能像冷卻的香灰,至於「沒」⋯⋯聞起來大概是一蓬一蓬的濕黴。
——黃麗群
【孫梓評.推薦好書】
📖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 https://bit.ly/2XH6EB8
📖蔡琳森《麥葛芬》 http://bit.ly/2G34lye
📖帕達.雲《(p)》 http://bit.ly/2G6E9CT
清脆同義詞 在 Taster 美食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味書摘/
每年二月底到四月中,是大吉嶺茶的第一摘,她有著 #春天的一切 的同義詞:又輕、又亮,有一點收斂感,但賦予清脆的口感。春摘茶也是大吉嶺茶中最細緻的,專業製茶師説,大吉嶺茶是屬於一種「「非摻和茶」,所謂的非摻和茶又代表著什麼意味呢?
───────────
📰 立即訂閱 Taster 電子報,「吃的主題」精彩不錯過! taster.life/subscribe/
清脆同義詞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摘文 #好好看的文章啊
#過幾天要出遊再次猶豫要不要帶書的時候看到這篇文章難道是老天爺要打醒我嗎
這樣說起來,那本一路帶着的書,也算是經歷過了。我打開行李我關上行李,取出它又丟回去,丟回去再抽出來。有幾天甩在汽車後座。有幾天胡亂裝入購物帆布袋扔置一角。有幾天在枕頭底下。它像個倒霉的上班族參加了每一場會議,每一場會議坐睏愁城,每一場會議海枯石爛,每一場會議其實根本都不干他的事。
這次也是從頭到尾不曾讀一頁,就回來了。
長遠而言,識字與紙張被視為人類基礎設施的歷史並不太久,所以書本這東西雖不難取得,但在抽象的道德情感裏吃水還是深一些,畢竟還沒忘記是從貴族跟僧侶那裏打砸搶來的東西,不容易啊,台灣廟宇裏至今可見敬字亭;對於跟書這籠統概念有關的人,大家也格外有些不合常情的期待,例如賣書者談生意事,較易被責以「失去靈魂」「商業化」(但「不商業化」的產業,有可能持續育成好產品嗎?誰又有義務以自己的吃土成全路人腦補的淨土呢?)
總之,大概因為這一點幻想裏的向上氣氛,我就經常在出門的行李箱這種得在鑽石裏榨油的空間塞上書,新的書,一直沒讀的書,字多字小的書,有時瘋達四五本像一次買了三輩子的贖罪券。(對,我沒有Kindle。我總感到閱讀器有點首鼠兩端。)
從來沒有一次真的讀了。從來沒有。又不願意半路丟棄。
往往就只是推着它們拽着它們拎着它們,背負它們如負罪一樣在世間繞圈圈。多次下來,漸漸感到為人實在不宜一再重複這種甚至不夠格稱為錯誤的錯誤:我的意思是說,有一類貌似不清醒又充滿傷害性的重蹈覆轍,其本質反而非常清楚,一眼見底,是邊角分明的人性,但我這種行為,只像昆蟲的斷肢徒然搔抓空氣。
所以這次去義大利,就謹慎地只帶了一本。而且很薄。反而特別顯出這是如何地對自己自作多情:這麼薄就以為會讀完嗎。以為離開某個空間就會忽然變個更棒的人嗎。在乾燥又沒有 Wi-Fi的機艙裏,以為自己會安心轉開小燈,而不是彆扭各種姿勢睡到嘴開開嗎。(不過可怕的是,空中巴士A380的機艙裏的確有Wi-Fi。)
如此地自己給自己幻想,又自己給自己打臉,真是比對別人自作多情糗多了;因為別人有歉然一笑的可能,但自己看待自己時,那沒有藉口與無慈悲的程度有時是不可限量。 「旅途上的書」這事忽然讓我缺乏力氣,覺得人生沒用。
◎
「沒用」跟「無用」當然是同義詞,關鍵在於兩字習於鑲嵌的環境不同,氣質就非常不同。無用是模糊而不毛,沒用是清脆的否決;「無用」是凍原與沙漠與月球的猜想,「沒用」是一隻拒絕的手拉開廢棄的空抽屜。「無」如果有氣味,聞起來可能像冷卻的香灰,至於「沒」⋯⋯聞起來大概是一蓬一蓬的濕黴。(黃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