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7/29 ~ 07/30]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7/30] 高雄市政府 注意!明天起南部地區恐將降下 #致災性豪雨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364406803620916
●氣象局預報
○依氣象局資料顯示,受西南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30)日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明(31)日開始南部地區恐將降下致災性豪雨。
○7/30氣象資訊https://bit.ly/3BRtVSl
○注意天氣資訊https://bit.ly/3zHLNgu
●市府因應
○陳其邁ChenChi-Mai市長指示應變中心三級開設,並由林欽榮CharlesLin副市長督導,針對易淹水地區研擬防堵及緊急分流等應變措施。
○市府各局處對於防汛做好整備因應。水利局在前一波豪雨過後,已完成抽水機整備、滯洪池排空等作業;環保局在近日加強側溝清淤工作;消防局也確保救災裝備整備完畢,隨時可應變災情發生。
●特別提醒
○要特別提醒大家:從平地到山區都有可能發生災情。
○請大家記得做好相關整備,沒事盡量待在家,如須出門也請留意路況。各區公所也有提供沙包提供領取。
○請農民嚴防豪雨及注意採收安全 https://reurl.cc/MAmy8X
●緊急聯絡
○緊急狀況請撥119;緊急求援請撥112
○聽語障人士簡訊報案專線0911511917
○需協助事項請撥免費專線1999或「高雄一指通」APP派工通報
●注意事項
○外出請攜帶雨具、小心駕駛,並注意雷擊、強降雨及強陣風。
○居家陽台檢查排(落)水孔是否暢通。
○山區民眾請注意坍方、落石或土石流,低窪地區住戶請慎防淹水,有災害之虞,應及早遷移至安全處所。
○預先準備沙包或安裝防水閘門。
○請盡量不要外出,勿前往山區、溪(河)邊、海邊戲水觀浪、釣魚或從事海上活動。
○請加強固定自家盆栽、廣告招牌等物品。
●敬請關注
○高雄一百臉書 http://bit.ly/2JJsahB
○高雄市政府 line http://bit.ly/2HGUbRT
○「高雄水情e點靈」https://bit.ly/3fWpUD0
○高雄水利局水情資訊網 https://wrb.kcg.gov.tw/WRInfo/
●風大雨大宅在家最安心
○雨天溼答答,點餐免出門,可多利用「高雄好家載」訂餐平台
○異國料理/在地美食通通有 https://lin.ee/LkoeW1G/czvn
○登錄「 高雄市政府 LINE官方帳號」,再抽199元的加菜金 https://bit.ly/3yBtdXq
●萬不得已要出門注意自身安全落實防疫措施
●勤洗手或使用乾洗手液清潔針對經常接觸表面消毒
●戴口罩注意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保持社交距離
~~~~~~~~~~~~~~~~~~
[110/07/30] 高雄市政府 餐廳開放內用防疫措施及餐飲隔板示意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364095846985345
●7/27起三級警戒降二級 關太久想出門 逛累了想在外面吃大餐
○高雄市餐廳開放內用防疫措施及|餐|飲|隔|板|示|意|
○https://bit.ly/3fu8ehF
○出門在外一定要遵守防疫措施
○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勤洗手提升疫苗接種率
○高雄市解封原則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https://bit.ly/2V5zkEH
○市場及夜市改採人流總量管制 https://bit.ly/3zQvTAp
○高雄市防疫警戒降級相關QA https://bit.ly/3fcsFzd
#緩坡方式 #逐步鬆綁減輕經濟負擔 #提昇社會整體經濟效能
●想宅在家又想吃美食~「高雄好家載訂餐平台」
○異國料理/在地美食通通有 https://lin.ee/LkoeW1G/czvn
○登錄「 高雄市政府 LINE官方帳號」,再抽199元的加菜金 https://bit.ly/3yBtdXq
●新聞稿
【 高雄市政府 加強百貨賣場美食區之稽查與輔導呼籲業者做好防疫措施,確保消費環境之安全】
https://bit.ly/3lc2dKa
~~~~~~~~~~~~~~~~~~
[110/07/29] 高雄市政府 【錯誤 + 假消息】今天高雄市有9人染疫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362433840484879
●COVID-19確診個案相關資訊
○務必依 #高雄市政府 公告為準
○請勿散佈不實謠言
○請勿散佈不實謠言
○請勿散佈不實謠言
○最高可罰300萬元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請大家留意,疫情相關資訊務必以 高雄市政府 公告為準,散佈不實疫情資訊可能會被 #開罰喔!!
●7/29疫情快訊及確診個案足跡可以看這邊:
○《高雄一百》Facebook https://bit.ly/3yeoL0a
○市府官網 https://reurl.cc/5rN7pM
○回顧本市確診個案足跡 https://bit.ly/3fpUYte
#趕快提醒身邊的親友長輩同事同學
#顧好荷包, #不要亂散佈謠言
~~~~~~~~~~~~~~~~~~
[110/07/30] 高雄市政府 工務局推動太陽光電多元鼓勵措施110年度光電建築認證標章開辦歡迎民眾踴躍申請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BF783ACCFFC1A198
高雄市為鼓勵民眾建築物施作太陽光電結合智慧建築,持續開辦「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獎勵金總預算共35萬,標章申請時間為7月8日至9月17日止,歡迎民眾踴躍申請。
工務局表示,在近幾年高雄鼓勵「創能、儲能、節能」的政策下,已經完成許多地面型、水面型及屋頂型的光電設施,因此透過「高雄市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辦法」鼓勵市民朋友與專業團隊有更多元的綠色能源創意手法。
工務局表示,太陽光電標章認證經評選後之金級、銀級及銅級案件,屬本市優良光電智慧建築案例,獲獎案例可得獎勵金以資鼓勵,金級頒發3萬元、銀級頒發2萬元、銅級頒發1萬元獎勵金。另外,獲選案例也將公開頒證並公告於 高雄市政府 工務局網站,共同提高及優化光電智慧建築之建置水準。
報名資格應為建築物之所有權人、使用人、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並應繕具申請表及檢附相關文件向市府工務局申請,受理期間7月8日至9月17日止下午五時止,如有意願申請太陽光電智慧建築認證標章,歡迎市民與該局建築管理處太陽光電窗口聯繫,電洽陳小姐(07-3368333轉2134)。相關光電認證標章事項等內容,請上建築管理處(https://solar.kcg.gov.tw/)-「高雄之光宜居之城」網頁查詢。
~˙~˙~˙~˙~˙~˙~˙~˙~˙
[110/07/30] 衛生福利部 強力推薦,由熱血主播徐展元主持的110年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團體秋節產品聯合推廣展售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videos/214855457102074/
#衛福編編分享時間
歡迎一起來看直播,拿好禮!
#衛福編編的話
●快上網搜尋815179
○身心障礙朋友最用心製作的禮盒通通在上面
○只要一指下單,秋節禮盒超放變送到你/妳家!
○無接觸,送好禮,送到心坎裡
●心動就手刀按下訂購網站 www.815179.com.tw
○送禮兼做公益,一起用最實際的購買力,給予身心障礙朋友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
[110/07/29] 衛生福利部 歡迎我們的生食系美食部落客─ #沙門氏菌感染症!
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245415583407
●【DISEASE│ #疾病擬人】
○採訪、撰文|超疾編
○生蛋拌飯、三分熟牛排,再來杯蛋蜜汁!
○不怕食材來裝熟,因為越生他越愛
●名字:沙門氏菌感染症
○暱稱:紗紗、鮭魚(Salmon)
○性別:女
○身高:160
○體重:47
○生日:9/21
○星座:處女座
○個性:吃貨,對大部分的事物都興趣缺缺,唯獨熱愛美食;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美食心得,致力於推廣生雞蛋拌飯的美味;喜歡結交飯友,「不用問我幾分熟,我是個不怕生的人」是她的至理名言
○喜歡:生蛋、生肉、美食、溫暖的環境、經營個人SNS
○討厭:全熟的蛋黃、過熟的肉類料理、保久乳、消毒水
#超疾編:最近天氣非常炎熱,食物記得要妥善保存,才不會讓沙門氏菌大量繁殖喔!
○了解更多關於沙門氏菌 https://reurl.cc/9Zl9vv
○特別感謝:繪師羅培珊QuanLo
~~~~~~~~~~~~~~~~~~
[110/07/30] 衛生福利部 健保新增長效針劑注射獎勵措施,提升思覺失調症病人服藥順從度
https://www.mohw.gov.tw/cp-16-62443-1.html
為改善思覺失調症病人之服藥順從性,鼓勵醫師透過施打抗精神病長效針劑,協助病人穩定病情,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全民健康保險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以下稱思覺失調症方案)」新增長效針劑注射獎勵措施,參與院所年度內每新增連續施打長效針劑個案1人,額外給予1,000點至1,500點獎勵,期以促進病人獲得連續性照護,強化社會安全網。
現行思覺失調症病人之臨床用藥方式,包含口服與注射藥物,但部分不規則就醫、甚至抗拒使用口服藥物之病人,往往因病情控制不佳而有極高機率的再復發及再住院等情形發生。為改善病人生活品質,臨床上常藉由每2週、4週或12週一次施打長效針劑,減少病人口服藥物次數,不僅可達成長期穩定病情之目標,亦能降低再住院率。在立法院,包括王婉諭、吳玉琴及賴惠員等委員,對於思覺失調症之照護及施打長效針劑治療等議題,均表達關注及支持。
健保署表示,本次思覺失調症方案新增長效針劑注射獎勵,已於110年7月29日「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通過,參與方案院所除可依現有品質指標表現獲得年度獎勵費用外,每新增照護1名「當年度連續施打長效針劑4個月以上」之固定就醫個案,可獲得1,000點獎勵;又考量院所在照顧非固定就醫及久未就醫病人相對需投入較多心力,爰給予50%點數加成,每個案獎勵1,500點。
健保署指出,治療思覺失調症病人除定期藥物使用外,還包含社會心理治療等介入措施,這次新增獎勵的目的,主要是希望用額外獎勵方式,鼓勵醫師針對不規則就醫或不規則服藥病人,施打長效針劑並鼓勵病人持續回診追蹤及服藥,讓高風險病人逐漸固定就醫,達到病情穩定,最終回歸正常生活。對全民健保來說,也能因精神病病人反覆住院次數的減少,降低後續醫療費用支出,達到醫療院所、病人及健保三贏的共好局面。
~~~~~~~~~~~~~~~~~~
[110/07/30] 衛生福利部 健保行動快易通申辦健保好輕鬆-您一定要懂的健保防疫法寶!
https://www.mohw.gov.tw/cp-16-62441-1.html
時值莘莘學子出國求學季節,家住臺南的李小姐近日將出國留學2年,她聽人說可到戶籍地公所櫃檯,辦理出國停保,但想到疫情期間臨櫃申辦,需與人接觸,不免有些擔心。經健保署南區業務組人員電話引導,使用手機下載「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在「健保櫃檯」專區完成申請停保手續,李小姐驚訝的直呼:「真是太方便了!」
健保署表示,在臺設有戶籍的國人,都應持續參加健保繳納保費;從未加保或轉出未在保者,應追溯自合於加保(轉出)日起投保,並依照行政程序法追繳5年內的保費。另已參加健保者,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得選擇停保,暫停繳納保費,每次回國需辦理復保及繳納保費。該署特別強調,許多在公所投保的民眾,習慣至公所或健保署服務據點辦理出國停保手續,返國後再次臨櫃申請復保。其實這類民眾可在手機下載「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透過健保卡卡號、手機門號及身分證號完成身分認證,就可以到「健保櫃檯」專區,申請出國停保及返國復保,幾分鐘內就可完成;至於在公司行號、工會、農漁會投保的民眾,仍應洽其投保單位申請。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表示,健保行動快易通APP的「健保櫃檯」專區,提供民眾查詢個人及眷屬投保紀錄,申請健保卡;在公所投保的民眾可以在線上繳納健保費,申請投(退)保、出國停(復)保及變更通訊地址等,隨時隨地辦好健保事,減少洽公群聚感染的風險,是值得信賴的防疫好幫手,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
[110/07/30] 衛生福利部 試管嬰兒補助申請踴躍機構代辦線上申請省時又便利
https://www.mohw.gov.tw/cp-16-62444-1.html
衛生福利部 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提供醫療服務之人工生殖機構也從原本19家增加至92家,大幅提升服務可近性。且透過機構線上申辦作業,就醫諮詢、申請補助快速便利,截至7月28日止,已有7,636對不孕夫妻申請補助資格通過。
不孕症就醫諮詢、補助資格申請一次搞定
由於現今社會普遍存在晚婚遲育現象,越來越多民眾遇到不孕或想生卻生不出的問題,為減輕民眾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經濟負擔,一圓生育夢想,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日前公布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並自7月1日起,開放民眾申請補助,相關規定如下:
●擴大補助對象:一般不孕夫妻一方為我國國籍且妻未滿45歲,並具不孕症診斷證明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民眾。
●補助額度:除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外,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者最高補助6萬元,並依各範圍療程給予不同補助額度,若不孕夫妻實際支出金額未達補助金額上限者,則依照該次療程的實際支出金額,給予補助。
●補助次數上限:受術妻年齡在39歲(含)以下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並順利活產前,最多補助6次;另年齡在40歲(含)以上至44歲(含)以下者,最多補助3次,如果已經成功生育試管嬰兒者,另一胎次再依受術妻的年齡並依上述年齡區間重新再申請計算其補助次數。
●不孕夫妻應備文件:夫妻雙方身分證正本及影本、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證明文件正本1份(一般夫妻免附)及匯款帳戶資料等文件。
●申請流程:不孕夫妻至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特約之人工生殖機構接受醫療服務,由該機構一併協助補助資格的線上申請,取得補助資格後於一年內進行施術,並於療程結束後6個月內請施術的特約人工生殖機構協助該次療程的費用補助線上申請,經國民健康署依人工生殖機構所送的施術範圍項目進行審查,通過後即可撥付至申請者的指定帳戶。
●特約人工生殖機構名單: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官網首頁>健康主題>全人健康>試管嬰兒>特約人工生殖機構。
不孕治療大哉問試管嬰兒補助諮詢專線(02-2558-0900)來解答
政策上路近1個月,民眾對方案內容詢問度相當高,本署為聆聽蒐集各方聲音,已建置試管嬰兒補助諮詢專線,開設5線接聽,同時提供懶人包及問答集資訊,民眾如有任何試管嬰兒補助方案相關問題,服務時間內隨時提供專業人員解答及主動致電回復。詳細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資訊,可至本署官網「試管嬰兒專區」查詢(https://reurl.cc/zerX07)。
國民健康署呼籲,夫妻只要一方為我國國籍且妻未滿45歲,在沒有任何避孕措施,且有規律性生活經過一年以上仍未懷孕,經醫師診斷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者,歡迎至全臺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
延伸閱讀:
【體外受精(俗稱試管嬰兒)人工生殖技術補助方案】(https://reurl.cc/bXYg4E)
【擴大人工生殖補助海報及懶人包】(https://reurl.cc/NrQnpm)
【擴大人工生殖補助QA】(https://reurl.cc/novAWD)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307853156336433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763286705042703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高雄市政府 #衛生福利部 #公告
清 邁 天氣 預報 15 天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27 預報有很多的限制~】
去年中受邀到交通部氣象局主辦的氣象研討會,分享【台灣氣象產業的機會與挑戰】。我提到氣象法中有限制預測 Forecast, Prediction
Forecast 有明顯的限制,Prediction 則沒有~
【但對大眾而言是分不出來的】
但實質上,我們專業人員是必須有責任,根據我們所學專業素養及工具來預報 Forecast
預言 Prediction,誰都可以,任何人也都可以拿到專業資料來預言,但閱聽者必須要理解預言者的專業程度。我提到社會上對此辨別度不高,專業人士無法受到重視的問題,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台灣是全球少有,是能將氣象預報與否,列入法令的國家。幾年前立法院曾經修改氣象法,在之前曾招開公聽會,由葉宜津立委主持,在邀請的15 位代表發言中,三位贊成修正,三位適度修正,大致上可以區分為非氣象局相關的人都贊同開放(例如民間與政府外圍的法人機構),有趣的是氣象局本身保持中立,但與氣象局關係密切者都反對開放。
https://www.facebook.com/weatherrisk/posts/10153725879741988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669130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0629 罰科技不罰迷信?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氣象法》
這個議題已經不是新議題,超過十年了,但事後來看,這麼多年下來,不開放的結果有讓許多學者覺得的失序更好嗎? 沒有,因為在網路的社會下,有太多的漏洞與空間,也無法可管,這也變成,氣象人員就會受到氣象法預報限制,非氣象人員沒有申請預報資格者,反而有很大的空間。
換言之,例如某一個人或是團隊願意窮極一輩子的能量,研究極端暴雨可能危害,如果他是對的,他唯一的方式只能提供給氣象局使用,無法做其他的應用,這在全球科技進展來看,是非常狹隘的一個制度思維。
當時氣象局前局長辛在勤也曾出國考察國際氣象產業
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ileDownload/C10500461/001
不過很可惜,從未聆聽台灣產業的心聲,不知道氣象法在實務上對產業的限制
https://tw.news.yahoo.com/%E8%BE%9B%E5%9C%A8%E5%8B%A4-%E6%B…
曾有媒體記者問我,為什麼要開放氣象法,這樣會很亂ㄟ。我反問他,那台灣為什麼有那麼多報紙,而且都是民營化,照你的邏輯,不是靠中央社、政府新聞稿就好了.....我們乾脆仿效北韓,一家國營電視台、一家航空公司所有都是國營就好了。他馬上接受我的觀點。把媒體亂象、氣象預報能力...等混為一談,這實在是不同問題。
年輕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氣象法有趣的歷史,早在十多年前台大大氣系柳中明教授曾提出過幾次看法,各位可以看看當時的思維如何。
-\-\-\-\-\-\-\-\-\-\-\-\-\-\-\-\-\-\-\-\-\-\-\-\-\-\-\-\-\-\-\-\-\-\-\-\-\-\-\-\-\-\-\-\-\-\-\-\-\-\-\-\-\-\-\-\-\-\-\-\-\-\-\-\-\-\-\-\-\-\-\-\-\-\-\-\-\-\-\-\-\-\-\-\-\-\-\-\-\-\-\-\-\-\-\-\-\-\-\-\-\-\-\-\-\-\-\-\-\-\-\-\-\-\-\-\-
聯合報 民意論壇
氣象預報 何不民營化
【柳中明】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兼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卡玫基颱風對氣象預報的挑戰,與造成多處破紀錄降雨的事實,和令人悲痛的人員死亡與財物損失,令人不得不提出三點呼籲。
首先是廢止氣象法,並重整中央氣象局 ,讓專職氣象、海象、地震與天文監測的部門獨立於預報部門之外,並民營化氣象預報作業,讓企業自由競爭精神活化台灣氣象預報工作。如此,預報失敗者必須承擔責任,不再以過去成效來掩飾當下失誤所造成的民眾損失,同時讓其他更有預報創意者出頭,提供民眾與各級政府在因應氣象災情時,更多的參考資訊。這將是多贏的局面。
未來,設若有五家氣象預報公司出現,各自獨立預報,各自訂定收費標準。各級政府、企業與媒體事業主,必須選擇其中至少一家,與之簽訂合作契約,在平日與氣象災害發生期間,取得氣象預報資訊,並提供各級民眾、員工與媒體使用者。如此,一、提高氣象預報者之收益,以刺激其預報創意與承擔更高責任;二、付費者取得最佳服務,並能直接了解專業資訊詳情,作出直接與有效的應用與判斷;三、不影響一般民眾取得氣象預報的機會,反因預報公司、各級政府、企業與媒體事業主間之競爭,獲得最全面與及時的氣象訊息。
其次是建立多層次防救災應變體系,並讓第一線的民眾直接與最上位的預報體系連結。關鍵在於:氣象可以發生意外、驚奇,人命不可以發生意外、驚慌。作法則需由下而上,各鄰里與社區委員會必須在每次可能發生氣象災難時,動員起來,在第一線掌握民眾與環境變動狀況;然後,往上與區級、鎮級、鄉級、縣市級與中央級的防救災中心取得聯繫,隨時掌握最新訊息,並直接通報第一線需緊急應變的民眾,更要以鄰里合作勝過外援的精神,來對抗災難。
目前,防救災指揮體系是由上而下運作,較有效率。但在氣候變遷趨勢下,破紀錄的意外將隨時發生,單線作業非常容易失靈,而集中救災資源的作法,更不如分散準備來得快捷。換言之,甲地出現災情,再由乙地派出援助,不如訓練甲地民眾,就地取得救援設備,立刻進行當地救援。所以,由上而下的作業仍要維持,但若不能由下而上動員,將會出現救援趕不上災情的慘劇不斷重演。
最後,所有一定規模的公共工程必須將氣候變遷的趨勢影響納入考量,以免徒然浪費公帑,卻無法發揮長治久安的功效。
【2008-07-21/聯合報/A11版/民意論壇】
-\-\-\-\-\-\-\-\-\-\-\-\-\-\-\-\-\-\-\-\-\-\-\-\-\-\-\-\-\-\-\-\-\-\-\-\-\-\-\-\-\-\-\-\-\-\-\-\-\-\-\-\-\-\-\-\-\-\-\-\-\-\-\-\-\-\-\-\-\-\-\-\-\-\-\-\-\-\-\-\-\-\-\-\-\-\-\-\-\-\-\-\-\-\-\-\-\-\-\-\-\-\-\-\-\-\-\-\-\-\-\-\-\-\-\-\-
法規鬆綁氣象預報良性競爭
【聯合報╱柳中明/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台北市)】
個人非常同情氣象局專業人士於颱風期間,廿四小時堅守崗位,提供最正確的氣象資訊與研判,以期降低全國災難損失的努力。
但是,個人長期堅持氣象局應該主動修正氣象法,刪除掉其為全國唯一能發布颱風預報資訊的保護傘,如此才可能降低氣象局每次颱風預報都受到放大鏡檢視的壓力,也才可能產生颱風預報的良性競爭狀態,讓全民取得最佳的防災資訊。
最重要的是:預報能力佳的專業人士,將能取得合乎其才的收入與地位,而非是在齊頭式平等,或是劣幣驅除良幣的狀態下,反至令人擔憂氣象預報是否將每下愈況。
氣象法是依動員勘亂時期國防概念所訂定的產品,雖然於二○○三年修正時,已略為鬆綁,但仍堅持氣象局才能發佈災害性天氣預報,更詳定各類罰則。但是,氣象局可以制止國內精英提出颱風預報,卻無法制止CNN與各國氣象單位同時預報颱風動態,更無法處罰國內媒體時時刻刻比較各預報資訊的優劣,以及大眾、名嘴、政府官員等據以評論氣象局的表現。這恐怕是所有氣象大老們,所從未想過的。
設若全國各媒體及大學教授們,都在颱風期間自行發佈預報,難道全國防災行動將會大亂而至更為失敗嗎?個人非常懷疑。最重要的,這是資訊暢通的時代,任何失敗的預報,都會被嚴厲的責難,反之任何成功的預報,都會被予以英雄式的歡呼。但若僅有氣象局的預報舞台下,反成預報成功是應該,預報失敗卻被譏諷的狀況。這就是愛之適足以害之的道理。
氣象法不改,氣象局員工無論如何賣命,都將無法取得大眾們的尊敬。若能讓颱風預報自由開花,反將凸顯氣象局預報的專業與權威。
【2009/10/09 聯合報】
-\-\-\-\-\-\-\-\-\-\-\-\-\-\-\-\-\-\-\-\-\-\-\-\-\-\-\-\-\-\-\-\-\-\-\-\-\-\-\-\-\-\-\-\-\-\-\-\-\-\-\-\-\-\-\-\-\-\-\-\-\-\-\-\-\-\-\-\-\-\-\-\-\-\-\-\-\-\-\-\-\-\-\-\-\-\-\-\-\-\-\-\-\-\-\-\-\-\-\-\-\-\-\-\-\-\-\-\-\-\-\-\-\-\-\-\-
https://www.scimonth.com.tw/tw/article/show.aspx…
2009-09-09莫拉克颱風的震撼與省思
柳中明/任教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1996年7月31日賀伯強烈颱風侵台,在阿里山下了1094.5毫米的雨量,當時氣象界多認為這樣的紀錄不會在近期內再現。13年後,莫拉克中度颱風在8月7日晚間登陸花蓮,8日下午出海,卻在8日與9日間於阿里山分別下了1161.5毫米與1165.5毫米的雨量。原來大自然更新紀錄,是不需要30年、50年或100年的時間,更不會遵守什麼規定如:強烈颱風才會下大雨,中度颱風不會下太多雨。
降雨量破紀錄與氣象預報能力
雖然,高雄與屏東的山區也累積了大量的雨,但是這些測站都是自動雨量站,且僅設置約20年,所以無法進行至少50年的長期資料比較。至於在那些已有50年氣候資料的測站中,2009年8月8日的降雨量,在台南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一,在東吉島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二,在高雄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三,在恆春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四,嘉義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五。大範圍地區的破紀錄降雨,顯現整個南台灣所承受的雨量是如何地驚人。
中央氣象局在預報颱風降雨方面,8月6日上午8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10時提出高屏山區將降下800毫米;8月7日發現颱風移動速度忽然減慢,上午7時將雨量預測提高到1100毫米,下午4時提高為1400毫米,然後不斷提高到8月8日上午8時預測的2000毫米,9日清晨4時提高為2700毫米。有人認為:預測值不斷上修,顯示預測能力不足,事實大概是過去根本沒有類似經驗,所以缺乏預測能力。
個人自8月5日上午就持續追蹤氣象局預報,發現氣象局在當日就正確地判斷莫拉克將直撲台灣,優於美國、日本、南韓、中國、香港等地所提出的颱風將撲向東海的預測。在7 日上午,個人曾向台大大氣科學系的同仁們發函,指出氣象局預報所以能夠有優秀表現,是因為其預報與數值預報一致,顯示該局對其所長期發展的數值預報系統越來越有信心。該局公布的細網格(15km×15km) 模式預測資料,更將當時位於香港西側的柯尼颱風(爾後下降為熱帶低壓),所引致的雙颱牽引效應,明顯地顯現出來。
但是,莫拉克接近台灣後,各項觀測顯示其結構與過去具明確颱風眼的中度或強烈颱風不同,數值預報模式在錯誤假設下,預測颱風在24小時內就會快速移動進入台灣海峽。顯然,在缺乏飛航觀測資料的協助下,沒有任何電腦預測模式,能夠正確地將莫拉克的變化有效掌握。所以,7日後氣象局必須倚賴傳統的人為判斷能力,來預測緩慢移動的颱風對台灣的影響,也自然會受實際降雨數據的變化,而出現預測值不斷上修的現象。
未來,政府可能面對更多移動怪異的颱風,以及再度出現的破紀錄降雨的威脅;我們也可能面臨氣象局提心弔膽地事先預測降雨量破2000毫米,實際降雨量卻出現大幅落差的尷尬場面。若天真地以為,光憑現有的設備,不需要增進颱風的飛航觀測能力跟改進電腦預測能力,就能掌握下一個莫拉克颱風的風雨預測,那就真是癡人說夢。希望科學界、企業界與政府高官們,能夠注意到改善氣象預報能力的重要性,並全力投入經費與人力進行之。
不過,能力的改善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是要經過競爭才會出現突破的,並非單靠慘痛教訓或投入大量資金,就能出現改變。氣象局長期倚賴氣象法保護其權威,特別是在颱風預報期間。而現今各項資訊公開,專業氣象預報人員出錯的機率已顯著下降,人腦預測仍具決勝關鍵。
若希望氣象預報出現明確改進成效,氣象局必須放棄傳統保護心態,立刻修正氣象法,大量開放民間自組氣象諮詢公司,並且絕對不能因為其颱風預報與氣象局不同,就要處分民間公司。氣象預報必須納入自由經濟市場的競爭精神,才可能出現巨幅改進。
面對不確定性高的未來—加強「人」的素質
我國長期推動國家防災研究計畫,並設置國家災害防救中心與近期的颱洪中心,更主導國家防救災體系的建置與運作。但是,災難在破紀錄事件不斷發生的同時,從未間斷過,損失也未因為學界長期投入心力而下降。顯然,傳統的制度運作與工程設置,在人為管理失調下,會在面對突發巨變時,受到最嚴苛的考驗。
科技治國與救國的理念確實非常崇高,但是「人」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人的管理失衡,會導致山區大量開發與水土保持失調,也導致海岸區地層下陷顯著而海堤卻越蓋越高,更別說防救災體系的不堪一擊。或許,我們可說是降雨已打破所有工程設計的規範,因此損失大是理所當然。但是,面對未來仍可能隨時出現破紀錄事件發生的可能下,我們必須真正提出改革的方向,好好研究如何管理「人」。
法律規範與組織改造是必定要走的方向,如緊急撤離法,如國土規畫與保育法,如工程設計規畫,如防救災總署,如氣候變遷因應委員會等,許多體制內的設計都需進行改變。人的素質若不進行改造,許多工作都將枉然。
在此所指的「人」,包括所有階層的人。如上位者如何引導全國邁向永續,如執法者如何平衡法與情,如民意代表如何不謀私利,如企業經營者如何不要過度耗損台灣資源,如民眾如何懂得保護自家的生命財產。這類崇高素質的培養,才是高度脆弱的台灣能夠永續發展的基礎,也是面對充滿不確定性高的未來,台灣可以承受任何挑戰的保證。
民眾是可以教養的,但是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更何況,人口持續老化,受過良好教育者的比率也將持續提高,普羅大眾的教育投入必將出現有效回饋。問題僅在於:應該如何教,才可能由認知轉變為行動?才可能由少數人的改變,轉變為多數人的認同?
莫拉克颱風的震撼,使得一般大眾產生求知的欲望,想要多了解颱風的一切跟因應對策。但光是吸收知識,並不會轉化成正確的行為。科學界要面對的可能不再是好好寫自己的學術論文,以期有朝一日能成為中研院院士。而是要研究如何與民眾互動,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並可以廣為運用的教育方式,以增加民眾的知識,改變民眾的情操,更強化民眾採取正確行為的意志力。關在象牙塔內的教授專家們,何不走出來,好好研究如何提升台灣人的素質?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總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170435726987/posts/10158593491761988/?d=n
#globalweatherenterprise
#台灣真的可以發展氣象產業
#交通部氣象局局長說台灣沒有氣象產業
#會以連載方式讓大家了解全球氣象產業
彭啟明
清 邁 天氣 預報 15 天 在 NYDeTou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的沒有誇張!從12月底就開始查清邁的天氣預報,到今天再看未來十天總共約四個星期的時間全部都是大太陽,高溫都是32-34度,低溫在15-18度之間。這樣的高溫是還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到了晚上還會有點涼意。很難想像如果在夏天或是雨季時來,高溫潮濕的氣候能在外面活動多久。
清邁古城內的寺廟是值得一看,不過有幾個在城外的也相當有特色。只不過看了六七個以上之後會有的疲乏的感覺。但不論哪一個寺院,裡面神像的五官和神情總是能吸引我的目光。
看來冬季來清邁應該是最好的時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