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預算提案通過34案
#監督預算使用
#讓政策執行更精準及有效
審查預算是立法委員的重要職權,除了「刪減」不必要的預算外,還有「凍結」預算以及提出預算使用的條件「主決議」兩種手段。目的都是為了要讓人民納稅錢妥適及精準運用,推動政策。
上個星期立法院教文委員會審查教育部明年度的預算,教育部110年歲出預算編列2,613億元,佔政府所有歲出21,022億元的12.4%,是關乎台灣從高教、國教、幼教到終身教育、體育及青年發展等面向的重要部會。
整個委員會總計提出四百多個案子,我則有34案,最後通過2案刪減、17案凍結及15案主決議。
教育經費非常重要,我所有提出的案子,大部分是延續我先前關注的議題,希望教育部所有單位明年在執行相關政策時,能「正確妥適」,而不是「為做而做」。以下跟大家報告6大重點。
1⃣性平教育
性別平等一直是我關注的核心領域,雖然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17年,但落實到第一線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
我提出包括專科以上學校推廣教育、師資職前培訓、教師在職進修、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審查、身心障礙及特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師資人才庫」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人才庫」等面向,都必須避免出現強化性別刻板印象、針對女性及同志的偏見與歧視、對多元家庭的貶抑等錯誤內容。
教育部各單位應強化或研擬相關檢視與監督機制,確保所有課程與計畫執行都能符合《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基本法》、《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兒童公約施行法》等法規,推動落實性別平等及人權教育。
2⃣幼兒園
台灣目前幼兒園最大的問題是 #公共化不足,但現在年輕家長又以雙薪家庭為主,孩子們就讀幼兒園的需求很高,造成幼兒園形成「賣方市場」。因此不管教育部再怎麼推動「準公共化幼兒園」,希望用政策和補助確保私立幼兒園既平價又有品質,成效終究有限。
過去教育部回應廣大建置公幼的呼聲,多以經費太高為理由說難以建置。但是經過我請教育部詳細估算,若國民教育向下延伸至3歲,所需增班設園及人事經費為443.03億,其中每年固定支出人事費為308億元。
這和目前110年編列的幼教339億預算(包括建置擴大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佔91億、準公共化佔86億、擴大2-4歲發放育兒津貼佔162億),僅差距104億;且初期建置完成後,後續每年人事費僅為308億元,還比現在一直發補助津貼的339億為低。
因此在幼兒園,我首先要求教育部應重新整體研究及評估以建置真公共化幼兒園或國教向下延伸為目標之學前教育政策(包括人口變化、量化研究、經費預估、資源需求、人力缺口、時程規劃、對市場之影響、因應少子女化問題之影響、各種方案之比較等);另外針對幼兒園虐童事件相關的罰則、調查流程、性別事件的處理機制、全國教保網查詢系統修正等都有提案。
3⃣教師權益
教育場域中的教師權益我一直非常關心,擔任教文委員會委員這兩個會期也接到許多陳情案,發現現行機制對老師們的權益保障有不夠完善之處。包括代理教師待遇及聘期等;教師兼任行政職工作量與加給不成比例及影響教學;教師資格考試試題釋疑不夠公開透明等;我也都一一提出提案要求教育部檢討改善並完善配套措施。
4⃣學生主體
跟學生權益有關的提案,則包括身心障礙學生高中升大學甄試的院系需求及實際開缺情形檢視,校園心理輔導機制及人力配置,不合時宜不合理的黑心校規需重新檢討,需確保第二專長專長教師的教學品質,校園應推動飲食教育等。
5⃣社會教育
教育部除了高教、國教、幼教等跟校園直接相關的業務外;還有一大塊是在社會教育,包括推動家庭教育、新生閱讀計畫、圖書館管理等,觸及層面不只是在各層級學校學習的孩子們,還包括家長及所有廣大的民眾。
我之前一直關心的「iLove」、「iMyfamily」及「iCoparenting」網站,以及跟《國王與國王》這本童書有關的新生閱讀計畫和各地圖書館管理,就是屬於社會教育的範疇。
因此我也分別提案請相關單位必須確保推動內容符合性別平等、兒童人權與我國社會之多元家庭型態等,以及專業人員具備足夠之素養與能力,避免預算被濫用於錯誤教育內容。
6⃣體育發展
最後,教育部下轄體育署,我發現體育署各項業務推動上對於性別平等都不夠具有敏感度,因此分別就體育人員的性平教育、體育界的性騷擾防治機制、體育場館的設施設備以及體育署網站等面向,請體育署能夠逐步檢討改善。
另外,我發現許多運動員勞動權益機制不足,例如近年來頻頻傳出單項協會及贊助廠商逼迫運動員使用不合適之運動服飾或鞋具,嚴重影響運動員權益,但相關求助管道卻非常有限;也提案要求體育署應參考世界運動產業發展之進程,協助運動員工會組織之設立,進一步保障運動員權益。
以上這些提案,都已經在教文委員會審查通過,我會持續監督並和相關單位一起討論改善內容。謝謝公部門的長官同仁都很願意配合,一起為更好的政策努力。有任何新進度,再跟大家報告。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幼兒園快樂上學去| #小班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幼兒園怎麼選? 2022 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化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2022最新幼兒園懶人包】一次帶你看懂公幼、非營利 的評價
- 關於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準公共化幼兒園的推薦評價,親子天下、PTT和媽咪網紅提供解答 的評價
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籍推薦]何翩翩園長的蒙特梭利教養進行式
這一次,要推的不只是蒙特梭利式教育,要推薦的是翩翩園長的教學理念。
#45個正向教養解方
#蒙特梭利
#親子天下
#何翩翩
在幼兒教育中,誠如 #人初千日 #決定孩子生命品質的1000天 裡頭所說的,在孩子發展的最初時期,每位老師的回應,以及協助孩子建立自我,小肌肉,大肌肉,品格教育和從獨我到群體的日子,天天都是獨特的日子。我深深覺得在國內的幼兒教育老師,薪資和待遇應該要比照大學教授,因為對孩子和老師來說,這最初的日子裡,是人格奠定的基礎,是生活培養,和孩子對環境/這個世界最初的預期(不只爸爸媽媽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
翩翩園長在書中提到提到「父母的天職就是陪著孩子走向獨立!」(書中有"你的孩子夠獨立嗎?"的檢核表,依照年紀可以提供家長自行檢核)。更提供他在教育現場看見的幼兒教育扭曲的現象,以及家長的迷思。這些澄清,能想見翩翩園長在妳面前殷殷的叮嚀著,例如:「送孩子禮物,妳的目的是什麼?」「孩子入園前,家長就應該知道的事!」「我們應幫助孩子辨識他是挫折還是沮喪!」「當父母降格為朋友,會帶給孩子多大的困惑!」「孩子不適應團體生活怎麼辦!?」「直升機父母和小霸王孩子」等,我喜歡翩翩園長在書中,基於他的教學經驗和幼兒園經驗,帶給父母的提醒及看見,因為每個小叮嚀都在提醒家長「愛無目的,但教育是有目的的!」如何拿捏這之中的準頭,可以走一條貼近孩子的心的道路,引領他往自己的內心走去,往外接觸這個社會和團體生活,進而培養孩子的品格,我想,不只是翩翩園長,在台灣,除了我們常見的虐兒事件之外的老師(心裡沒有空間或有個人的議題)其實依然有許多園長和老師,正在撐住這個幼兒教育的防護網,教導我們的孩子,從社會、情緒、信念、價值和認知及生活習慣培養的學習!這些,都是家長和老師們都正在努力著,因為孩子的每一天,都是獨特的一天,而對老師和家長們,其實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客來網路書店內容簡介
資深蒙特梭利園長現場經驗談
全方位解答0-6歲幼兒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
這個世代的孩子,缺少的從來不是知識力,而是「自我的預備」。翩翩園長帶領各位家長少走冤枉路,更從容自在面對教養的挑戰。
當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敏銳的感官知覺能力、數學性的邏輯與心智,未來面對學習時的所有挑戰,才能迎刃而解。
家有0-6歲幼兒的父母應該人手一本的解答之書
「幾歲上幼兒園最好?」
「該選全美語?還是選才藝課豐富的?」
「怎樣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聽說熱門的幼兒園,出生就要去搶名額了,怎麼辦?」幼小銜接要先做好哪些準備?」
在書中分別以三大主軸,一一為你解惑!
主軸一:孩子的第一個學校是家庭,破解家長的教養迷思
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家長無一不重視教育、教養,網路爬文、參加講座、遍讀教養書者比比皆是,然而翩翩園長卻觀察到,好多中班的孩子還沒辦法獨立進食;大班的孩子整理書包忘東忘西、專注力低、上課分心嚴重,更不用說挫折容忍度低,只會用暴怒或哭鬧解決問題……
深入了解後發現,狀況的根源往往出在家庭的教養方式。
家長問:「書上說要○○、不要□□,難道錯了嗎?」
翩翩園長說:
所謂的尊重孩子,絕對不是事事都詢問孩子要不要、好不好?愛一個孩子,不是只有尊重他而已,更應該教導他,
讓他知道世界並不是繞著他在運轉的。
主軸二:孩子入園前,家長應該知道的事
送小小孩上幼兒園,有人擔心太早容易生病,也有人擔心太晚會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究竟幾歲上學最適合?幼兒園百百種,公幼、私幼、非營利、準公共化;
教學方式有蒙特梭利、主題式、角落式、全美語、雙語……哪一種最好?該怎麼挑?各式各樣的才藝班,上不上?怎麼上?
翩翩園長說:
比起ㄅㄆㄇ、123、ABC,還有更多更重要的能力,你的孩子一定要在學齡前先培養好,對他往後的學習與人生才會真正有幫助!
主軸三:入園後遇到的疑難雜症怎解
好不容易為孩子挑到適合的學校,也搶到名額入學了,沒想到前方還有重重關卡,需要爸媽一一破解。剛到新環境,孩子難免會想家、想爸媽,但是你知道嗎?分離焦慮不只會發生在孩子身上,還可能發生在爸媽身上!
翩翩園長說:
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速度,往往取決於家長的態度,
只有家長真正的「放下」,學校才算是真正接手了孩子。不適應團體生活、交不到朋友、霸凌別人或被霸凌、
回家說被老師捏、老師建議帶孩子去評估……
最真實、最殘酷的育兒online,有請各位家長一起來挑戰!
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薦給妳這本非常有理念的書籍: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9113
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意│#托育政策│【#托嬰、#托幼】--#平價化、#安全化、#社區化、#多元化
綜合研究討論出以下主張:
【托嬰、托幼】:平價化、安全化、社區化、多元化
1.公共托育福利普及化,托育在地化
2.兒顧系統雲端化,落實多方稽核管理制度
3.幼教專業師資,勞動條件提升
4.增加「延托及臨托」人員訓練,減少幼保員負擔
5.善用並累積社區資源,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6.閒置空間應用活化,善用校園及社區空間
❤️「立法更新,國會換新」❤️
❤️「專業治國,安心過活」❤️
📌全文請見👉https://reurl.cc/ObMjEg
📌懶人包👉https://reurl.cc/0zvZEk
-----------------------------------------------------------------------------
『#幼兒照顧系統,#滿足專業平價之托育需求』
『學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幼教產業是孕育我們國家未來主人翁的教育前哨站,而生育國家幼苗的女性則是職場中堅人力,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2019年公布「女性重回職場大調查」,線上調查全台未在職、在職女性、企業主管,調查顯示,30到49歲年齡段的女性,高達81%想重返職場,但多數遭遇家庭支援系統不足的問題,研究顯示台灣女性沒有就業問題,只有工作和家庭難以兩全的問題,而女性離開職場主因是照顧幼兒,佔了40.6%、懷孕18.1%、預備生育18.3%。目前勞保局提供投保薪資60%的育嬰留職津貼父母分別最多可申請6個月,唯留職停薪期間仍需了解職場脈動,未來重返職場時,才能順利銜接以往的專長。當女性重回職場時首要的協助除了了解友善的企業在哪裡60.3%,就是家庭安頓的資源48.6%,所以政府應建立友善的幼兒照顧系統,健全社會福利制度。
世界上所有的開發國家生育率大幅下修是一個不可逆的現象,台灣這幾年開始也因為貧富差距擴大、物價高漲、國民所得與經濟成長遲滯等,使的婦女就業率逐年增加,不婚或不生小孩的觀念越來越盛行的趨勢下,導致新生兒出生率下降也連帶對相關幼教產業產生嚴重的衝擊和影響。幼兒園的經營壓力變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許多的幼兒園進而思考轉型,希望可以透過各種『社會創新』的方式以及策略來提升競爭力以及經營績效。
台灣政府近20年來推出2-6歲的幼兒教保公共化政策如下:
1.內政部於2002年推動「社區自治幼兒園實驗計畫」
2.教育部於2007年推動「友善教保服務實驗計畫」
3.2012年「幼托整合」與《幼照法》正式實施。
4.2012年「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幼照法》第9條為非營利幼兒園的法源依據。
5.2014年103年教育部推動「非營利幼兒園實施方案」,預計103至107年共設置100園。
6.2012通過《社區互助式教保服務實施辦法》,2014修改為《社區互助式及部落互助式教保服務實施辦法》,103迄今全國只有8個社區/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7.2018年教育部推出「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預計補助地方政府增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106至109年將增加1,247班。
8.2018年教育部修改《幼照法》,增加「職場互助」,但目前未有進一步的實施。
2019/08/01準公共化政策已全國實施,然由於學前教育非義務教育,以致相關主管機關對於私立幼兒園在新課綱及正常化教學的推動上無法落實,部分私幼容易流於商業化,巧立名目(公兩、非營利之制服教材等只能收成本價,私立沒有規定),例如加開才藝班、雙語教學,家長在不願孩子輸在起跑點的情況之下,無形中增加了許多育兒成本,但基本的學習能力的養成反而容易被忽略。
幼教機構常因自身財力、規模、理念想法等不同,所呈現出的競爭優勢也各異,表現出不同的經營風格;幼教經營者在經營的過程之中會將對幼教的理念、做法和價值予以具體化呈現,且與社會產生一個良性的互動規範。目前 #公托中心及公立幼兒園僧多粥少,就算抽籤排隊其名額已多數由弱勢家庭優先入園,鮮少照顧到中產雙薪家庭之幼兒,雙薪家庭,建議除了弱勢家庭優先之外也效仿先進國家、#北歐 將托育設計為國家積極 #勞動市場政策(positive labor market policy)的一環,規定只有在父母(或單親)參與勞動/工作(或就學)的狀況下,才可享受公共托育服務。
幼教機構在這種惡劣的市場條件下,台灣目前呈現了幾個問題:
1.補貼政策誘導托育費用逐年上升,家長的育兒負擔並未因政府補助而有減輕,以至於每年公幼或非營利幼兒園招生期間,就會產生家長為了尋求〝平價〞的托育機制,搶破頭去抽籤的奇觀。
2.因為公共量的普及性不足,當然就難以近便,家長為了尋求〝平價〞的托育機制,常常需跨區送托,對於都有在上班的雙薪家庭而言,送托的距離就形成一股無形的壓力。
3.因為公共量的不足,政府為了要達到五歲幼兒完全入學,以及照顧弱勢家庭的相關政策,公幼和非營利幼兒園的招生方式就設定各種優先入學條件,使得托育政策又淪為殘補式的社會福利補助政策,無法真正因應不同家庭的需求。
4.由於公共量不足再加上分布不均,以至於偏鄉/經濟弱勢地區的托育問題難以解決。因為,私立幼兒園有一定成本與利潤考量,所以許多偏遠鄉鎮未有私立幼兒園,再加上公立幼兒園的設置是以學區為主,設置的區域對於部分家長並不便利,且在幼托整合的過程,許多鄰里公立托兒所被迫關閉或整併,都影響到偏遠地區托育服務量的不足和不便,這些問題不是政府加碼給予當地家長津貼補助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5.政府預算配置值得深思,國防軍購案/預算應大幅降低比例,於育兒政策預算大幅提高比例
6.現行幼兒園準公共化政策也會碰到私立幼兒園聯合抵制的問題,因為私立幼兒園也會怕政府未來若預算用完,沒有補助了之後,他們的收費標準也回不去了,不可能臨時向家長調會原本的學費。反而原本經營不善的幼兒園會想加入準公共化政策彌補財務空缺,然而這些師資及設備對幼兒的學習不一定好,值得政府正視問題並研擬配套措施。
依據教育部全國教保資訊網的資料,從2014年教育部開始設置非營利幼兒園,至2019年3月共132園,設置最多為台北市共34園,其次是新北市18園,再來為高雄市17園,就設置的分布而言,還是以都會區為主。這是因為非營利幼兒園的設置規格成本高,適合設置在都會區,再者,人口數也往往是政府資源分配考量的重點。以至於長期托育服務量不足和不便的偏鄉區域,依舊得不到改善,雖然《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十條明訂,離島、偏鄉於幼兒園普及前,得採社區互助式對幼兒提供教保服務,但至今教育部並未編列任何正式預算去推動。
民眾黨未來進入國會,將推動關鍵少數的力量,支持育兒政策修正,立法不是口號,更應全方面考量完善,以下經由公立、非營利、私立幼兒園、資深幼保人員、職業婦女、研究報告、教育期刊、法規研究、媒體社論參考,綜合研究討論出以下主張:
【#托嬰、#托幼】:#平價化、#安全化、#社區化、#多元化
1⃣.#公共托育福利普及化,#托育在地化
托育服務應實施『公立、公私合營、私立並行」,讓0歲至6歲兒童提供連續、完整、符合父母就業需求的公共托育福利政策。(國防軍購案/預算大幅降低比例,育兒政策預算大幅提高比例)
0~2歲:擴大「#親屬保母」適用範圍,讓已受保母課程訓練的合格保母,依其意願開放家庭托育,並將保母資訊數位雲端化、數位系統管理,讓社區中的雙薪家庭能從住家、工作地點就近找到幼兒托育及臨托的社區保母。(亦可以有效降低幼兒園師生比原5:1 -》4:1)
鼓勵3名以上合格保母由政府提供社區空間及補助設備,受托10名以內幼兒,提供普及、平價、優質、社區化的托育服務。
3~6歲:依據教育部統計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數量逐步提升當中,然而兩者相加之數量仍遠不及私立幼兒園,我國2-6歲幼兒數量卻是逐年提升的,『#公立、#非營利、#私立幼兒園』的比例應逐步調整為『4:3:3』才符合先進國家的政策方向,而這三種性質的幼兒園應該定位清楚,基本的管理及考評也應該一致,除了提供家長多元選擇外,政府更應該為家長幼兒在教保品質上把關。
2⃣#兒顧系統雲端化,#落實多方稽核管理制度
托育機構設立後的管理真的很重要需建立園所內『#主管、#幼教師資、#家長』三方互評機制,讓托育機構展現專業服務價值,讓家長安心送托,互評機制『主管機關公開數位化』,促成「產、官、民、學」四方合作。
3⃣#幼教專業師資,#勞動條件提升
好的教保服務品質,家長才能安心送托,否則再多的托育機構也不能真正滿足家長的需求。而好的教保服務品質就得仰賴好的幼教人才,一個優質教保服務機構最大的資產就是擁有專業素養的老師們。
我國幼兒教育專業人才之培訓已出現長久以來「#畢業不就業」的現象,以致托兒所、幼兒園招募師資選擇性不高。造成此現象之原因包括幼保人員的 #薪資普遍較低、 #工時長、#工作內容繁瑣、#家長意識抬頭、#大環境經濟狀況 等造成專業優秀的幼教人員大多數轉往其他行業就業。
4⃣.#增加「#延托及臨托」#人員訓練,#減少幼保員負擔
建議增加「延長照顧服務之人員」之訓練,鼓勵直轄市、縣(市)教育、社政或勞動相關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辦理之180小時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專業訓練課程,並安排至各托育機構實習,增加各園所的照顧人力並讓有服務熱忱的學員有先期對幼教職業的認識。如此一來增加了日間課程的實習人力,也培養了延長托育的服務人才,有效減少幼保人員工時及工作負擔。
友善職場推廣,薪資福利待遇提升,與家長妥善溝通園所教育理念,引導國人尊重專業,建立良性循環,提升家長信任度…等措施。
5⃣#善用並累積社區資源,#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延托及臨托』建議廣納社區既有資源,例如社區中已請育嬰留職停薪之家長、專職帶小孩的社區居民,經過社區托育機構舉辦的基礎托育課程訓練後,於社區托育據點協助延長托育及臨時托育,累積社區服務時數,未來可兌換社區中的「托育、托老」服務。社區互助的運行模式是建立社區意識必要先行的里程碑,有利於未來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
(註:因育嬰留職停薪身分不宜另兼工作,會有勞保納保及薪酬問題,故建議以社區服務時數來兌換未來社區中的托育、托老服務)
6⃣#閒置空間應用活化,#善用校園及社區空間
目前已有社區大學善用國中小校園閒置空間的先例,政府亦可開放國中小閒置教室空間供民間業者申請辦理非營利幼兒園或托育中心。依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4條教保服務機構得作為社區教保資源中心,發揮社區資源中心之功能,協助推展社區活動及社區親職教育。可增加現有公立幼兒園的區域教保資源整合功能。
參考資料:
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
2019論壇/滿足多元的學前教育需求
女性重回職場...6成6要擔心家庭支援系統不足
女性重回職場大調查:結果發佈
教育部統計處-幼兒(稚)園概況表(80~107 學年度)
降低幼兒園師生比問題研析
立委提案降低幼兒園師生比 幼教總會反對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
阿公、阿嬤幫忙帶孫子(親屬保母)可申請補助 (內有申請流程、各地區開課資訊等)
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幼兒園怎麼選? 2022 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化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2022 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化、私立幼兒園重點整理懶人包! 幼兒園怎麼選? ... 贊助商廣告,內容未完 ... 不論是教學主軸及上下課時間都非常友善~. ... <看更多>
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2022最新幼兒園懶人包】一次帶你看懂公幼、非營利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除了公幼之外,還有 準公共化 、非營利、私立 幼兒園 到底要怎麼選呢?又有哪些最新補助呢?一次整理懶人包和你們分享!! 幼兒園 對孩子來說是上學的第一步 ... ... <看更多>
準公共化 幼兒園 教學 內容 在 幼兒園快樂上學去| #小班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小班關於準公共化幼兒園的教學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幫我解答我在高雄,還沒開始實施準公共化幼兒園想請教小孩的學校已有加入的家長們學校加入前跟加入後在教學上有什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