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若比鄰? ◎專任老師╱凃偉文
或許有人希冀透過網路上建立的關係,來彌補或取代現實群體中的疏離感。事實上,當人試圖用網路上快速、頻繁的對話與互動,來取代與有血有肉之人的面對面交流,這更是一種互相疏離的表現。
關係的經營需要時間,而這正是網路科技強調效率的精神所無法補償的。網路上繁多、快速卻膚淺、短暫的人際連結正是源自我們無法像面對面的交流一樣經營意味深長的互動。反之,在網路的社交媒體中人們最常經驗到的交流往往是簡短輕薄的貼文、經過修飾的照片或詼諧逗趣的貼圖,網路的社群關係自然也受這種短促、快速的資訊交換所形塑。缺乏實際的接觸,單由編碼與解碼所媒合的溝通難以形成真實可靠的親密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華神專欄: 從神學進入社會】
面對世局動盪變化,世俗價值觀的各種挑戰,神學思想不是學術殿堂的專利,更要與社會文化產生各種對話。華神與基督教論壇報合作開闢系列專欄—「從神學進入社會」,邀請華神老師群一起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看見。
#華神專欄 #從神學進入社會 #凃偉文
溝通編碼解碼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正聰明人,從不吵架!(醒悟)
別把人生搞得太複雜,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吵架是怎麼產生的?一切吵架都源於溝通。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互相把對方信息進行編碼和解碼的過程。
由於雙方有不同的立場、環境、背景、經驗、文化,在編碼和解碼過程中難免出現「誤讀」。
誤讀的時候就會為自己的失誤去解釋和圓場,於是又會產生新的編碼和解碼的誤讀,難免就會著急。
這時你的情緒就會出來火上加油,讓你臉紅脖子粗,於是雙方乾脆互相攻擊和謾罵,溝通升級成了爭吵。
我們總是在潛意識當中防止別人對自己進行貶低和否定的,每個人都期待外界對自己的認可,這也是我們積極和努力的源動力。
而當我們彼此發生爭吵時,為了迅速挫敗對方,一定會從一個人的道德和人品上去攻擊對方。那就不再是「雙方誰對誰錯的」的問題了,而是直接升級成一場「人格攻擊戰」和「人格保衛戰」。
所以,吵架吵到一定程度,我們就不再為爭對錯,而是為了爭一口氣。也就是說我們是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的,於是吵架變成了同自己情緒鬥爭的過程。
因此吵架時真正的敵人不是吵架的對手,而是自己的情緒。
藏在我們身體裡的「情緒」,才是我們每個人的最大敵人。
最可怕的是:人一旦被情緒左右,心魔就會趁機而出,很多衝動行為就是這樣導致的。一時的衝動造成終身後悔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在被激怒的時刻,千萬不要當即回擊,不妨先在內心裡從1數到10,然後再去交流和溝通,這是個很好的辦法。
世界上真的沒有吵贏的架。
吵架的雙方一定都會輸掉,只是看誰輸的更慘。
所以吵架的本質,就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何苦呢?
溝通編碼解碼 在 伤,文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吵架
溝通編碼解碼 在 【從傾聽開始】Ep5認識溝通│陳永儀博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讓對方能最有效地「 解碼 」,而接收方也要適時的給予回饋,才能使 溝通 迴路完整。【影片段落章節】引言0:28 溝通 的要素3:42有效的 溝通編碼 7:16留意溝... ... <看更多>
溝通編碼解碼 在 蝦子維大力- 每日一企管... 的推薦與評價
Communication)代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組織溝通(Org 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代表組織內部成員或部門之間的溝通。 溝通過程:發訊者->編碼-->傳遞媒介-->解碼-->收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