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地球上一些動植物將從此滅絕
#珊瑚礁白化將大規模死亡無法保護魚群
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公共最新近期最重要的一份報告,全球變暖的一些破壞性影響已不可避免。但人類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全力阻止狀況變得更糟。
聯合國IPCC此份重要的新科學報告指出,各國推遲控制化石燃料排放(煤炭及天然氣)的時間太長,以至於人類已無法再阻止未來 30 年全球變暖加劇,儘管我們仍有很短的時間,阻止最悲慘的未來結論。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將地球升溫度大約 1.1 攝氏度或 2 華氏度,主要是原因還是燃燒煤炭、石油,其次天然氣,獲取能源。其後果目前已經可以在全球上演衝擊各地,的氣候災民。
光是今年夏天,熾熱的熱浪在美國和加拿大造成數百人死亡,洪水摧毀了德國和中國,而西伯利亞、土耳其和希臘的野火燎原,已經失控。
根據這份由聯合國召集的科學家團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周一發布的新報告,這只是一個開始。
即使各國今天開始,大幅減少排放,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溫室氣體總量仍然可能會使地球氣溫上升 1.5 攝氏度左右,我們可以説:人類現在基本上已經鎖定、無法逃避,更熱的未來。
科學家們發現,在地球升溫 1.5 度時,危險會大大增加。
全球近 10 億人可能會在更頻繁危及生命的熱浪中,傷害健康及一大部分老人死亡。
由於嚴重的干旱,還有數億人將爭奪水源。水資源,可能引發戰爭。
今天地球上一些動植物物種,將滅絕消失。
全球大片海域維持漁業的珊瑚礁,將遭受更大規模死亡。
英國利茲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此次為IPCC撰寫報告的數百名國際專家之一皮爾斯·福斯特說:“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 20 或 30 年內,極端天氣將大幅增加。” “不幸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
然而,人類仍然可以防止地球變得更熱。但這將需要各國協調努力,到 2050 年左右停止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這代表我們需要立即開始迅速擺脫煤炭等化石燃料,並從空氣中快速去除大量碳!
IPCC報告總結:如果全球真誠的合作,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並穩定在於升溫於1.5 攝氏度左右。
但如果各國的努力失敗,全球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可能會超過 2 度、3 度甚至 4 攝氏度。
IPCC報告描述了變暖程度每增加一次會如何帶來更大的危險,例如更嚴重的洪水和熱浪、惡化的干旱和加速的海平面上升,這些都可能威脅到一些島國的生存。
地球越熱,越過危險的“臨界點”的風險就越大,例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巨大冰棚,將出現不可逆轉的崩塌。
“地球氣候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回頭路,”該小組副主席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高級顧問 Ko Barrett 說。但是,她補充:立即和持續的減排“確實可以改變我們面前的氣候絕望。”
此次公布的IPCC的報告共獲得了 195 個政府的批准,基於共14,000 多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氣候變遷物理學最全面的總結。
此報告將於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成為各國領袖高峰會的討論焦點。
包括拜登總統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世界領導人支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目標,儘管主要污染國家目前的政策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很遙遠。溫室氣體的 10 大排放國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加拿大。
這份新報告毫無疑問地認為人類應對全球變暖負責,並得出結論認為,自 19 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基本上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國家驅動的。和吸收熱量的甲烷。
報告稱,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過去十年很可能是地球 125,000 年來最熱的十年。世界上的冰川正在以“至少在過去 2000 年中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和消退。至少 200 萬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未如此高。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海平面平均上升了 8 英寸,自 2006 年以來上升速度翻了一番。自 1950 年以來,熱浪變得明顯更熱,並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持續時間更長。野火天氣在全球大片地區惡化。自 1980 年代以來,海洋中的極端高溫爆發——這會殺死魚類、海鳥和珊瑚礁——的頻率增加了一倍。
近年來,科學家們還能夠明確全球變暖與特定惡劣天氣事件之間的聯繫。報告稱,世界上出現的許多致命的新極端溫度——比如 6 月份席捲太平洋西北部的破紀錄熱浪——“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就極不可能發生”。溫室氣體排放明顯使一些乾旱、傾盆大雨和洪水變得更糟。
報告稱,熱帶氣旋在過去 40 年中可能變得更加強烈,這種轉變不能僅用自然變化來解釋。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危害也會隨之上升。考慮一下危險的熱浪,在過去,這種熱浪每 50 年只在特定地區發生一次。如今,平均每 10 年就會出現一次類似的熱浪。在全球變暖 1.5 攝氏度的情況下,這些熱浪將每 5 年發生一次,而且溫度會明顯升高。在升溫 4 度時,它們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或採取海平面上升。在升溫 1.5 度時,預計本世紀海平面將再上升 1 到 2 英尺,許多沿海城市經常被洪水淹沒,而過去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但報告稱,如果氣溫持續上升,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破壞穩定,在最壞的情況下,本世紀海平面可能再上升三英尺。
可能會有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例如,有助於穩定歐洲氣候的大西洋重要海洋環流系統現在開始放緩。儘管該小組以“中等可信度”得出結論,該系統不太可能在本世紀突然崩潰,但它警告說,如果地球繼續升溫,這種“可能性低、影響大”的結果的機率將會上升。
羅格斯大學氣候科學家羅伯特·科普 (Robert Kopp) 說:“這不像我們可以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如果我們保持在 1.5 度,我們就安全,而在 2 度或 3 度,則遊戲結束。”報告。 “但每增加一點變暖都會增加風險。”
專家估計,世界各國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將使世界在本世紀末升溫約 3 攝氏度。這加大了各國做出更雄心勃勃的承諾的壓力,超出了他們根據 2015 年在巴黎達成的國際氣候協議所達成的承諾。
如果各國兌現最近的承諾——比如拜登先生 4 月份承諾到 2050 年消除美國的淨碳排放量或中國承諾到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那麼接近 2 攝氏度的變暖可能是可能的。其他行動,例如大幅減少農業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有助於將變暖限制在該水平以下。
“這份報告讓我深感緊迫,”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簡·盧布琴科說。 “現在是保持 1.5 目標觸手可及的關鍵十年。”
雖然近年來對氣候變化的廣泛科學理解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但科學家們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計算機模型變得更加強大。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新數據,部署了衛星和海洋浮標,並通過分析冰芯和泥炭沼澤更清晰地了解地球過去的氣候。
這使科學家們能夠改進他們的預測,並更準確地得出結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就可能變暖 2.5 至 4 攝氏度。
新報告還更詳細地探討了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世界特定地區。例如,雖然迄今為止南美洲只有一個角落出現了可能損害農業的干旱,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2 攝氏度,這種破壞性乾旱預計將在整個非洲大陸變得更加普遍。
巴黎薩克雷大學氣候科學家、報告編寫小組的聯合主席瓦萊麗·馬森-德爾莫特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表示,對區域影響的關注是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新方面之一。 “我們表明,氣候變化已經以多種方式在每個地區產生影響,”她說。
過去的氣候報告主要關注大規模的全球變化,這使得國家和企業難以採取具體措施來保護人員和財產。為了幫助制定這樣的計劃,該小組週一發布了一個交互式地圖集,展示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不同國家將如何變化。
“為社會、決策者和領導人提供每個地區的準確信息非常重要,”馬森-德爾莫特博士說。
這份新報告是 1988 年創建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主要氣候科學評估的一部分。第二份報告將於 2022 年發布,將詳細說明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沿海城市、農場或醫療保健系統。同樣預計在明年發布的第三份報告將探討更全面的戰略,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阻止全球變暖。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9日)發布2013年以來最重大的IPCC第六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AR6)。報告明確警告,人類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嚴重氣候變遷效應,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將在本世紀跨越巴黎氣候協定設下的攝氏1.5度門檻,或甚至超過攝氏2度。部分摘要如下:
1. 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相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增加約 1.1 °C。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至少是 200 萬年來最高(410 ppm)。
2. 自從上一份2014年評估報告(AR5)以來,全球地表溫度強烈地變暖。過去五年(2016~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3. 海平面上升和冰層流失的速度加快。目前海平面以近300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中,相較於1901~1971 年,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 2 倍。
4. 極圈冰層流失更快,若以2010~2019 年期間與 1992~1999 年期間相比,格陵蘭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增加 6倍、南極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則增加 3 倍。
5. 更多科學證據歸因溫室氣體排放和極端氣候的關聯性,特別是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和複合極端事件(乾燥/炎熱天氣與野火事件)等。
IPCC報告撰寫人之一的 Helene Hewitt表示,「先前報告中,對北極海冰融解的趨勢略有低估,現在我們綜合多方面的證據顯示,在所有情形下,我們可能在2050年之前,就會首度看到北極幾乎沒有海冰的景象。」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9/climate/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C2食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檸檬塔最早緣起在地中海地區,法國南部城市-芒通。芒通每年的2~3月的時候會舉辦檸檬節(La Fête du citron à Menton),檸檬塔一直是節慶中的一大亮點。 最傳統的檸檬塔做法上面會有一層厚厚的蛋白霜,但因為對於台灣人來說蛋白霜過於甜膩,為迎合台灣人市場口味變化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檸檬塔...
「溫度熱量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溫度熱量計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溫度熱量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溫度熱量計算 在 欣儀的營養聊天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溫度熱量計算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溫度熱量計算 在 Re: [請益] 物質的含熱量-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溫度熱量計算 在 理化教學|108課綱|熱量比熱|ΔH=msΔt|熱學(Heat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溫度熱量計算 在 熱量怎麼燒出來?熱量與比熱,溫度與熱,熱量的測定 - YouTube 的評價
溫度熱量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三章後面,每一章節都有點大,所以筆者之後拆開來講。首先是生物體的養分,主要在功能、分類與測定。
基本上就是,要記得養分的應用,以及基本的計算,像是吃下幾克的醣類跟油脂,可以燃燒出幾大卡的熱量。然後對於養分的代謝,把酵素的功能記起來,重點在於專一性,如果學生沒有太大問題,可以先把消化作用中,對應不同器官的酵素拿來先講,別先要求他死背,只是先聽過一次,順便增加記憶。
比較麻煩的是混合題組,有些考題會因為各校進度先講,例如圖表出現溫度37度、酸性環境,應該會是哪一種酵素?就要知道這是講人體的胃部,雖說照道理不能先考,不過有老師會因為都是在第三章的內容,就先講下去,這要看狀況而定。
以下全文
https://vocus.cc/eoiss/61081168fd89780001184b44
==========
感覺生物好像每段都會強調要背要背,方法從小學講到國中都一樣,是錯覺嗎?
不是錯覺,真的是這樣,會跟你講不用死背的,大概都是PR90或更高的。我指的是天生腦袋在90%前的人,不是成績,多數成績好的,也都是後天補上去,差別是補習班補還是爸媽家裡補。
沒聽過腦袋瓜中上程度之下,卻可以不背書考很好這種事。
差別在於,你怎麼去背,以及怎樣透過各種學習方法,自然而然學起來。然後我個人要加上一句話:「自己要曉得自己是怎麼讀上去的」
活久了,見過太多這類人,把背書死套理論,當成無上的法則,覺得別人沒聽過這個名詞,就低人一等。
這其實蠻糟糕的..........
嘛,這就再說好了,總之我是希望家長,先建立一種讀書沒有捷徑的概念,不要真的以為知識是可以砸錢砸出來(學歷可以)。
溫度熱量計算 在 欣儀的營養聊天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晨時間~打杯綠拿鐵快速又方便
最近看到很多人喝綠拿鐵(其實就是蔬果汁啦)
我也跟著打一杯,超好喝的呢!飽足感又高
你們可試試看我的配方
●綠拿鐵(總熱量:235kcal)
羽衣甘藍100g
紅蘿蔔30g
香蕉70g
堅果10克
豆漿250cc
一杯綠拿鐵再加一顆蛋早餐就很均衡
生菜的部份可挑自己喜歡的蔬菜
由於要生食,蔬菜要充分沖洗乾淨
食材以選擇新鮮當令蔬果最好
因其營養價值高,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此外,挑有機產品的更好,可避免農藥的污染
如果想用地瓜葉或青花菜等蔬菜
洗淨後要再燙一下可降低菜味
我早就認識 源鮮智慧農場 YesHealth
他們的生菜是我吃過最甜美的~
乾淨衛生的包裝深得我心
每個生菜植株皆帶著海綿
這樣的帶根蔬菜在冰箱中仍保持生命力
並保留蔬菜的原味,清脆爽口
只要稍微沖洗一下就能直接食用
是減脂者最美味、健康、便利的最佳食材
除了打綠拿鐵,搭配蝦仁或雞柳做成沙拉也很棒
也很推薦大家試試看
另外提醒大家幾個自製蔬果汁重點
#現打現喝最營養
新鮮蔬果汁若放置時間太久
會因光線及溫度破壞維生素效力,營養價值變低
因此要把握「現打現喝」的原則
如果不馬上喝,也要放入冰箱冷藏
#不要濾渣
蔬果外皮也含營養成分
例如蘋果的外皮具有纖維素可有助腸蠕動、幫助排便
葡萄皮則具有多酚類物質具抗氧化能力
因此連外皮一起打、不要濾渣最健康
#腎臟病與糖尿病患喝蔬果汁要注意
因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鉀離子
腎臟疾病患者因無法排出體內多餘的鉀
若喝蔬果汁可能會造成高血鉀症
另外,糖尿病友需要長期控制血糖
在喝蔬果汁前須計算醣的含量
並將其納入飲食計畫中,並不是喝越多越健康喔!
#yeshealth #生菜 #生菜沙拉 #沙拉 #源鮮活舒菜 #源鮮生菜 #源鮮
溫度熱量計算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檸檬塔最早緣起在地中海地區,法國南部城市-芒通。芒通每年的2~3月的時候會舉辦檸檬節(La Fête du citron à Menton),檸檬塔一直是節慶中的一大亮點。
最傳統的檸檬塔做法上面會有一層厚厚的蛋白霜,但因為對於台灣人來說蛋白霜過於甜膩,為迎合台灣人市場口味變化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檸檬塔版本。
食譜示範:Syou(しょう)老師
粉絲專頁(G.F 料理 Goût Festin cuisine)https://www.facebook.com/GF-料理-Goût-Festin-cuisine-727353257637082/
-----------------------------------------------
「營養師的貼心小叮嚀」-by 陳小薇營養師
夏日消暑的甜點莫過於法式檸檬塔,其中美味的關鍵,除了酥香塔皮之外,還有內餡的「糖酸比」,什麼是糖酸比呢?還有為什麼要有糖酸比呢?其實所謂的糖酸比就是糖度與酸度的比值,糖多酸少會顯甜,相反的酸多糖少會顯酸,而且整體食物要有多層次風味表現,讓人吃了就上癮,不能單純只有甜!還需要有點酸,才會有好吃不膩的感覺,因此,我們可以運用這個小技巧增加檸檬汁的天然甜度來源,如檸檬汁混甜度高的鳳梨汁或芒果汁…等,借此減少砂糖的使用量,或者將砂糖使用海藻糖或代糖進行取代。
營養師小叮嚀,依據衛福部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公告國人每人每天如果熱量攝取2000大卡,精緻糖的熱量建議不可超過每日總熱量攝取的10%為限,換算糖量即不可超過50公克(以糖每公克4大卡計算,10%相當於200大卡約50公克)。所以享用法式檸檬塔,除了製作時候利用「糖酸比」的小技巧,來降低砂糖使用量;避免吃完後的罪惡感及健康負擔,要注意整體飲食均衡,把糖納入飲食規劃中喔!
-----------------------------------------------
Ingredients:
10 pieces of digestive biscuit.
60g butter
2.5 gelatine sheets.
130g sugar
some lemon peel.
160g lemon juice
eggs
150g butter
-----------------------------------------------
食材:
消化餅 10片
奶油 60g
吉利丁片 2.5片
砂糖 130g
檸檬皮
檸檬汁 160g
蛋3顆
奶油150g
作法:
1. 將消化餅放入密封袋敲碎
2. 將碎片放入碗中倒入融化的奶油裡攪拌均勻
3. 拌勻後放入模具裡,壓緊壓平,冷凍半小時(視餅乾是否成形而定)
4. 將吉利丁片泡冰水,泡軟後擠乾備用
5. 檸檬洗淨,刨檸檬皮
6. 砂糖以及檸檬皮稍微用手指搓揉產生檸檬香氣
7. 將蛋跟步驟6拌勻
5. 拌勻後加入檸檬汁,進行隔水加熱(不超過80度)
8. 溫度起來後加入擠乾的吉利丁片
9. 吉利丁片溶化後加入奶油
10 醬汁倒入塔皮之後,放入冷藏凝固
#レモンタルトレシピ #CookingASMR #Tart
#asmr cooking no talking cake
#檸檬塔做法 免烤
溫度熱量計算 在 理化教學|108課綱|熱量比熱|ΔH=msΔt|熱學(Heat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國八理化- 熱量 比熱》https://youtu.be/Xk3_TD4sPUU---------➀你會溫標換算嗎➁一般熱平衡 計算 ➂有 熱量 損失的熱平衡 計算 ❹ΔH=msΔt中的Δ 是 ... ... <看更多>
溫度熱量計算 在 熱量怎麼燒出來?熱量與比熱,溫度與熱,熱量的測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熱量 的定義?怎麼 計算 ?猜猜花生和洋芋片誰 熱量 高? 熱量計算 ,要考慮物質比熱不用開火,用保溫杯也能做水煮蛋 成為TRY科學粉絲⇢ ... ... <看更多>
溫度熱量計算 在 Re: [請益] 物質的含熱量-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imisnot2010 (遺罪)》之銘言:
: 今天我寫物理講義看到一個選項
: 「1公克攝氏4度的水含4卡的熱量」
: 根據解析的說明,解釋說這個選項是錯誤的
: 因為「無法計算物質的含熱量」
: 一開始我以為可能是因為比熱的定義是指
: 「1克物質上升或下降1度所需要的熱量」
: 所以在單純的情況下沒有任何的熱傳遞的話是不能用比熱來計算的
: 可是後來我假設了一個實驗
: 假如把選項所說的水不斷的冷卻
: 一直冷卻達到絕對零度時
: 因為絕對零度的物質本身沒有任何熱能的存在
: 所以計算整個過程中熱量的散失總和
: 這個總和是不是就等於「物質的含熱量」呢?
: 之所以不能計算物質的含熱量
: 會不會是因為根本沒有辦法將物質冷卻到絕對零度呢?
: 要把一個物質進行冷卻到某個「溫度」
: 就一定要找到一個比那個「溫度」還要低溫的物質
: 兩者經過熱平衡之後才能夠讓被冷卻的物質抵達那個預定的「溫度」
: 假如今天要把一個物質冷卻到絕對零度
: 就必須要找到一個把絕對零度還要低溫的物質
: 但是那樣的物質是不存在的
: 所以是不是不論什麼物質都無法冷卻到絕對零度呢?
: 反過來推論
: 要讓兩個物質經由熱平衡而到達絕對零度的前提
: 也就是
: 兩個物質本身就已經是絕對零度才有可能
: 由於前提的條件已經是結果完成後才有辦法達到的
: 因此前後矛盾,該情況不可能憑空出現
: 也反證了無法將物質冷卻到絕對零度的邏輯
: 所以
: 「無法計算物質的熱含量」是因為計算所需要的實驗在現實中不可能進行嗎?
: 但是在假設的理想狀況之下能夠成立囉?
: 請問一下各位先進前輩!!
: 我這樣的推論正確嗎?
無法計算物質的熱含量,是由於"熱"本身在物理學上的意義所造成,而不是因為你所提出的
操作無法實際作到
讓我們仔細看看熱力學第一定律:
dE=dQ-dW
(系統的總能變化=熱能變化-(系統對外界)所作的功)
功描述的是牽涉到物體巨觀運動所造成的能量變化(dW=Fds, s描述系統整體的巨觀運動)
而熱描述的是牽涉到物體微觀狀態改變的能量變化(dQ=TdS, S描述的是微觀的狀態數)
其中E是狀態函數,而Q和W不是
也就是說,若我們指定了同一個系統的兩個狀態A和B,則兩種狀態之間的總能的差值
[E(A)-E(B)]就是確定的
若是找一個狀態為參考點,比如說E(A)=0,則E(B),還有其他任意狀態的總能E的值便可以由
這個狀態和A狀態的差值作比較而得出
但是Q和W在兩個狀態間的變化量卻無法僅由兩個狀態的差別而定
(也就是說,你無法良好的定義出Q(A),Q(B),W(A),W(B)這些東西)
因為同樣的兩種狀態間,你用不同的方法去操作,讓其中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這個過程
中Q和W的變化量會隨你操作的方法不同而不一樣
你所提出的操作方法,若真的可以作到,確實是可以由實驗得出在這種操作方法中,系統從
某個狀態到絕對零度狀態之間的熱能差(delta)Q
同時這個值也是系統在不同兩個狀態之間的總能差(因為你所提的操作方法的精神是只藉
由熱交換來改變系統狀態,所以dE=dQ,而dW為0)
若我們定絕對零度狀態時為總能的參考點0,則可以藉此實驗操作方法來得到任意狀態的總
能E,這是沒問題的
但是若你的實驗操作方法改變,則兩個狀態變化過程中的熱能差是會不同的(過程中作的功
也會不同)
因此物質所含的熱無法"僅由物質的狀態"來定義
所以,我們不能說"1公克攝氏4度的水(<--描述系統的狀態)含4卡的熱量"
但是,我們確實可以定義兩個不同狀態之間的"熱"的差值,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
"這兩個狀態之間是藉由什麼樣的過程來從一種變化到另一種"必須要明確描述
想想氣體的定壓比熱和定容比熱的差別便可以了解
或者是去查一查一"卡"的完整定義,是不是有描述到"一大氣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221.78
※ 編輯: spacetime 來自: 140.115.221.78 (11/07 23:31)
※ 編輯: spacetime 來自: 140.115.221.78 (11/07 23:33)
※ 編輯: spacetime 來自: 140.115.221.78 (11/07 23: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