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遊戲業新進人員的幾個建議】
今天看了一圈,沒有什麼特別想聊的新聞,就聊一些遊戲業的經驗。我自己是營運出身,在遊戲業不敢說超有成就,但狀況應該比平均水平略好些;所以有些經驗,可能對新入行的朋友有些啟發,無聊沒事可以隨意看下。
●每次都要做得比你想像中更好些
當你寄信件給老闆,寫報告,想營運活動,每次都要在自己覺得已經差不多的水準再往上做「一點點」。這件事情建議刻在你的骨子裡,久而久之,各項能力就會有明顯的進步。
相反的,當有一天你覺得自己超強無所不能時,要警惕。因為那就是能力停滯的開始。
●定期檢討自己做的任何決策
剛說到遊戲業很容易犯錯,因此從每一次錯誤中學習是很重要的事。但建議不要悶在心裡想,因為會越想越混亂,找朋友把它說出來,或者寫出來,你會發現思路比想像中更清晰些。
●要直面自己的失敗,但不要拿來壓垮自己
年輕的好處就是充滿自信,對於各項事情都有批判態度,這是很寶貴的資產,但相對的,很容易在自己犯錯時因為拉不下臉,習慣去掩蓋。
遊戲業沒有不犯錯的事情,即使是最厲害的那群人,判斷也會失準。做蠢事就承認,然後思考怎麼改進。遊戲業多的是無法直面自己錯誤的人,坦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反而能讓你與眾不同。
但就因為失敗太常見,所以不要讓它壓垮了你,99%在遊戲業的人都跟你一樣,在充滿荊棘的世界中繼續奮鬥中。
●要有承擔一切的勇氣。
我覺得這是遊戲業新人營運比較容易缺乏的品質。這可能是因為怕失敗,怕被咎責,所以習慣固守自己的安全舒適圈。但事實上對每個在專案的人來說,成敗是共同承擔的,當專案失敗了,就等於所有人的失敗。
如果有承擔一切的覺悟與勇氣,你就會覺得要掌握所有相關部門的動態與狀況,理解他們的思考模式,以確保運作順暢,溝通無誤。
即使真的專案出問題,你才是收穫最多的那個人,因為你了解所有部門的狀況,而這通常是成為一個主管的重要條件之一。
●玩那些出乎你預期的遊戲。
要永遠敬畏遊戲市場,因為它實在變化太快速了。遊戲產業每年的成功模式都會變化,市場永遠有出乎你想像的遊戲。「這不過是抄襲」、「這不過是因為錢多」、「這不過是運氣好」.....事實上大部分的成功案例,都沒有你想像中簡單。
很多理由其實只是自己不想面對現實的藉口罷了。
●跟志同道合,對工作有同樣熱情的夥伴保持聯絡。
遊戲業單打獨鬥幾乎不可能,你需要有自己的情報網、人脈、不同的專家朋友研究你不熟悉的領域。熱情是可以傳遞的,朋友之間的成長是可以互相刺激的。
當失意的時候,他們的建議,對你也會比較有啟發跟激勵效果。
●如果可以,從現在開始寫作。
寫得很爛也沒關係,每天只要寫下一件新學到的觀點、或想法就可以。我在36歲才開始有每天寫作的習慣,真希望剛進職場時我就能持續保持這習慣。
所有事情進步的基礎就是「邏輯」,寫作最主要就是培養自己邏輯思考的能力。寫作美妙之處,就在於有時你只有一點火花,可以寫出照亮腦中星河的奇思妙想。
●要保持野心。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人的能力差別都不會太大,但懂的爭取,想要做更多事情的人會明顯比別人更突出。尤其在台灣這個「溫良恭儉」風格為主的社會。
有些機會,你可能覺得能力未到就不去爭取;但也許可以試著這樣想,當你爭取到了,等於公司付錢在幫你把能力往上拉拔,你也有動力去提升自己,這筆帳怎樣算都不虧。
尤其年輕的時候,野心真的是很重要的資產,趁這個時候多去冒險。當你進入40,會發現野心早就在不知不覺中消磨殆盡,你要很努力才能抓住它的尾巴。
●不要期待主管教你
我年輕時也有這樣錯誤的預期。事實上就如我說的,遊戲業變化太快了,主管教你的東西可能明年就用不到了,最重要還是養成自己學習的習慣與框架,這才是能跟著你一輩子的財富。
--
好像還有很多想寫,再寫要天亮了。看一看真的還蠻像心靈雞湯系列的,先降吧。
#飛鳥牌雞湯
#No23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60的網紅織田紀香 Norik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織田紀香 #社會現實 #人情冷暖 這個社會真的就是很現實。 當你沒有名的時候,或市公司比較小、年紀比較輕,你去拜託很多人,都沒有人理你,不管你多認真去跟人家介紹公司、介紹產品,可能只會換來一句「我為什麼要相信你?」但是當你稍微有一點名氣之後,就能得到完全相反的待遇。又時候甚至都還沒開口,對方就答...
溫良恭儉讓相反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華納片庫(Warner Archive),博大精深,要談經典重映,華納就是躺著瞇眼從片庫挑片,都可以每週連映 10 年不是問題。但是,誰想得到在這非常時期,他們要重映《慾望街車》!!
【慾望街車】6月25日(週四) 端午連假重返大銀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3dVKQuHNrw
這波重映票房能收多少?像《黑暗騎士》收個500萬?還是《末代皇帝》破千萬?我覺得可能百萬都很勉強,況且,它還是黑白片,明星還一個都不認識。費雯麗是誰?神樂坂雯麗可能還比較熟、馬龍白蘭度?那不是阿祖輩的老摳摳嗎?!啊!《教父》我知道啦!
這種電影,吸引不了年輕人,卻不代表年輕人不需要它,事實恰恰相反,年輕人最需要《慾望街車》。老一輩觀眾來看《慾望街車》,多得是感慨,而且是無情刺中自身人生遭遇的感慨,好像這部 1951 年電影穿越 70 年光陰來打你的臉,沒辦法,編劇田納西威廉斯就是這樣,他寫的所有東西都在打人臉,沒禮貌,卻打得精準、響亮、而且讓你乖乖閉嘴。
年輕人要看《慾望街車》,因為馬龍白蘭度就在演你們,充滿精力、帥氣、貪婪、對慾望毫不掩飾、而且不負責任。這不是年輕人天性惡劣,威廉斯說這是人性天生如此,而且到老都不會改變,只不過是更懂得掩飾、取捨與忍耐,而當你沒有足夠的資源與社會地位,就只能「晚節不保」、「總是依賴陌生人的好意」。《慾望街車》當然是道德電影,只是它不從溫良恭儉讓那一面頌揚人性,它偏偏要從羞恥、乞求、瘋魔的黑暗這一面入場,然後用力打你的臉,告訴你人類 70 年來都是這付死德性。
名言很多,我記得的不多:
「男人與女人單獨在黑暗裡共處一室會發生什麼事?會發生那些讓任何事看起來都無關緊要的事。」
這是談白蘭琪扮綿羊吃老虎的處世之道:「……溫和的人必須『發光』才行,他們身上必須覆蓋著溫柔的色彩,就像蝴蝶翅膀上的那些色彩,就像透過紙燈籠看到的光線一樣柔和……而且不能只是溫和,妳還得既溫柔又有魅力。而我——我已經光芒不再了!」
這是白蘭琪的心底話:「我不想腳踏實地!我要魔法!」
這是年華老去的白蘭琪刻意誘惑年輕妹夫時說的:「喔!我年輕時可是聽多了阿腴奉承呢,但是看看我(特地露出燦爛的微笑)!你覺得我年輕時……是不是很漂亮呢?」
這部電影獻給所有不願老去的老人們,他們的慾望仍然炙熱,但他們已經沒有實現慾望的能力,只能悽慘地懇求、悽慘地強作笑顏、悽慘地沉溺在意淫之中。
《慾望街車》意外地適合當今的台灣,如同那些開口閉口都是成語或唐詩古詞,動不動就要引述過往武俠小說詞彙,把穿雲箭與萬民傘與青天好官披在身上,心心念念十大建設、孫運璿、春安演習、與沒人敢批評政府年代的人們。
我幻想著,他們拿著政府發放的免費藝FUN券或三倍券,口中喊著「能撈就撈」,然後進戲院觀看這部當年他們被長輩禁止入場的「低俗電影」,然後在座位上被狠狠地打臉,但他們卻渾然不知。
如果這夢想能實現,坐在他們後面的我,也許會在戲院裡高潮而死。
溫良恭儉讓相反 在 奧地利山邊小屋裡的Zero Waste樂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表哥家的姪子姪女們,都是讓人如沐春風的孩子。
體貼善良有禮貌,非常懂得禮讓。上次他們來訪時,我自製黑糖年糕,並裹粉油炸。其中一塊焦黑了,只好放在一邊。年糕一上桌就引起轟動,一輪輪地炸,也一輪輪清空,到最後只剩下最後一塊。
姪子姪女們看見只剩一塊,無論再怎麼喜歡,照例兄弟姊妹互相推讓,到最後,碩果僅存的那塊與炸焦的那塊相依相偎地躺在廚房的盤子上,沒有人去碰。
過了一陣子,我看見二姪子起身,走到廚房去,捻起一塊年糕,一臉滿足地走出來。一看,他拿的是炸焦的差點被我扔掉的那一塊,而把賣相與滋味好的,留給別人。
這只是其中一個小例子,還有好多不斷發生的細節,都讓人深切感受孩子出自天性的善良單純與好教養。
雖然全都很有主見,但是談話中絕對留餘地,出口都是善意包容的詞句。
但他們不是純粹的溫良恭儉讓乖乖牌,而是各方面都超脫世俗,觀念特立獨行的。
大侄子自明星中學畢業後,不想升學,在製作木質弓箭與手工傘這兩個領域徘徊。
手工傘已成為凋零的行業,政府甚至廢棄了這個職業的證照,併入另一個匠人執照裡,因此當學滿出師後,拿的執照上頭寫的會是別的行當。
一聽到手工傘已是幾近後繼無人的技藝後,大侄子覺得這麼美好的東西怎麼能沒有傳承?就此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成為手工傘學徒,立志成為職業匠人。
他也是滿懷熱情的業餘料理者,對中式日式料理更是心醉神迷。平日不是玩樂團做手工,就是做菜。
而二姪子已確定自己要報考藝術大學,成為爵士樂演奏家。除此之外,對語言有高度興趣且非常有天份的他,在學校的第一外語英文之外,也自學法文、西班牙文、土耳其文、日文,這幾個月開始自學中文,每次與我們相聚時,總是抓著迪安一句句討教,目前已經能用簡單的中文問好與表達。
而兄弟兩也組了一個搖滾樂團將近十年,在比賽中獲獎,錄了CD,目前固定有演出邀約,發展前景良好。
像天使般的大姪女,已決定不繼續念一般高中,而走職技路線。她目前在當木工學徒與手工樂器學徒,還有室內設計之間考慮。她說,雖然喜歡室內設計,但因為要常靜思動腦,還要監管協調諸般繁雜細節,與她喜歡動手敲敲打打鋸木磨木的喜好不甚投合。她是熱愛在作坊裡埋頭苦幹手作甚於靜態設計或管理工作的,所以更趨向成為木工匠人或手工樂器師。
若是選擇了去做樂器,就要離家住進離我們二小時車程的宿舍。
她笑得一臉燦爛,「如果真的住校,我就可以常常來拜訪你們了!到時候,週末放假我要一週來妳家,再一週則回家!每個禮拜這樣輪替著,太棒了啊!」
聽到她把與我們相聚,排在跟回返自家一樣的位置,內心感動無比。
而小姪女年紀尚小,對未來還沒有具體想法。但因為有真的百分百做到尊重與支持孩子獨立思考抉擇,且從未試圖灌輸任何世俗價值觀的父母,日後肯定也會走上無怨無悔的人生道路。
但表哥表嫂雖然看似開明得不像話,卻不是以尊重為名,事事順著孩子,無條件放寬許多標準的父母,相反地,他們在很多方面卻有鐵打的嚴格原則。
我們二家的教養理念和人生態度非常近似,因此生活諸事方面每每心領神會,在相處時也格外有默契。
今天姪女提到一件往事,說是小姪女幼稚園時期,有次想要一件給洋娃娃穿的衣服,卻因為沒有好好說話,有禮貌地問爸媽「請問可以買給我嗎?」而是對著爸媽大嚷,「我!要!這!個!」
本來很容易達到的心願,瞬時被拒。小姪女絕望地哭鬧尖叫,整整二個小時。
這二個小時,簡直度日如年。兄姊們因為難捱的高分貝噪音,與撕裂情緒般的猛爆氛圍,紛紛躲起來,至今講到仍餘悸猶存。
而爸爸這當中有幾次過來緊緊抱著小女兒,以防她失控受傷。但發現孩子刻意跟爸媽耗上的意志,與沒有察覺到自己那裡做錯後,就離開了,全家人冷靜地該幹嘛就幹嘛。
哭滿兩個小時後,數度被爸媽告知,「本來只要好好問一句就讓妳買了,因為妳的態度,所以現在不能買了。」最後,清楚知道,這個事件自己要學到什麼。
雖然最後停止哭泣,也道歉認錯了,但那件不過幾百元的娃娃衣服,還是沒有買給她。
這件事讓幼小的她,清楚知道,什麼事,是絕對不能做的。而什麼態度和禮貌,是鐵打不動非要有的。
藉由此事,我也更明白了,表哥家的孩子,為何如此懂事、獨立、貼心、有想法與讓人真心喜愛。
而細水長流地在每日的狗皮倒灶繁雜瑣事裡堅持原則,是如何不易。而教養,又是一件多麼需時間心神多年投入,心教身教,才能慢慢開花結果的事。
*無意間捕捉到這一刻,四個孩子相依相偎且其中三個默契觸手,覺得真是太可愛了!❤️且看安雅一臉的幸福平靜啊!
溫良恭儉讓相反 在 織田紀香 Norik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織田紀香 #社會現實 #人情冷暖
這個社會真的就是很現實。
當你沒有名的時候,或市公司比較小、年紀比較輕,你去拜託很多人,都沒有人理你,不管你多認真去跟人家介紹公司、介紹產品,可能只會換來一句「我為什麼要相信你?」但是當你稍微有一點名氣之後,就能得到完全相反的待遇。又時候甚至都還沒開口,對方就答應要合作。天啊,我們連要合作什麼都還沒有談好,你就答應了?
有許多人說:「紀香,你現在很成功啊!」不過成功與否是非常主觀的,也沒有辦法去干涉別人的主觀意識。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腳踏實地把事情做好。然而面對社會現實,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如何面對這些冷言冷語?又該如何銜接世代間的不同工作經驗和困難?
在職場上,經驗豐富的資深人員可以帶著資歷尚淺的年輕人們一起加油。的確,有許多問題是要遇到了才能學會如何處裡,不過資深的前輩們可以適時地提醒並給予建議。年輕一輩的人們也不用事事都「溫良恭儉讓」,該堅定自己的立場時,也不要委屈退讓,該衝就衝,該收就收,這才是腳踏實地做事該有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