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Dune, 2021)真是非得在大銀幕看不可的電影,而且,最好一定要挑IMAX。今天我又再次去享受巨大銀幕與音響帶來的極致享受,這是這一年我遇到坐最滿的一場。先不說2021年《沙丘》的故事,讓我們來說說宮崎駿的電影與《沙丘》吧。
如果你曾經看過《風之谷》與《天空之城》,肯定會發現宮崎駿肯定是《沙丘》迷,而丹尼·維勒納夫的《沙丘》裡有好多畫面與橋段,讓人不禁聯想到宮崎駿的動畫。
#沙漠之鼠
在《風之谷》,娜烏西卡總是在肩頭上,站著一隻長耳朵的狐松鼠,陪著娜烏西卡飛翔在沙漠上空。在《沙丘》,王子保羅(提摩西·夏勒梅 飾演)也在充滿危險與絕望的沙漠中,與長耳朵的沙漠之鼠相遇,此時他領悟到,如果這隻小老鼠都能在沙漠生存,都能從耳內流出體液(水),他一定也能在這片沙漠存活。
.
#滾滾沙漠
在《風之谷》,娜烏西卡的世界因為人類破壞地球,使得大地已經被沙漠化,僅僅只剩鮮少的綠地可以耕種(也就是娜烏西卡族人的生活區域),而可見的海,都成了具有侵蝕性的腐海。只要離開風之谷,只剩滾滾黃沙,以及黃沙上的蟲王。
在《沙丘》,萬年後的厄拉科斯星球上,也是只剩黃沙滾滾,還有躲藏在沙漠之下的沙漠巨蟲。娜烏西卡是懂得與蟲王溝通的人類,在《沙丘》,居住在厄拉科斯星球的佛雷曼人,也有獨特與巨蟲互動的方式。我還沒看過《沙丘》的小說,不過揣測王子保羅之後與契妮(Zandaya 飾演)抵達的佛雷曼基地,應該會類似娜烏西卡的風之谷吧(猜測而已,為此忍不住去博客來訂一套七冊2450的《沙丘》)。
.
#珍貴水源與地下溫室
在《風之谷》,水是非常珍貴的資源,腐海的水不能食用,沙漠沒有水。但是,娜烏西卡發現腐海森林其實具有過濾的功能,在沙漠之下,則有另一個生機盎然的綠意世界。娜烏西卡到沙漠之下的另一個世界,呼吸新鮮空氣,也取得植物標本回家,並且在工作室的地下室,建立一個溫室綠世界。
在《沙丘》,雖然厄拉科斯星球已經沙漠化,但是外星人已經發現可以綠化星球,獲得水源的方式,但是,卻因為哈克南家族一心只想掠奪香料資源,於是完全不顧水源與綠化的計畫,人類也因為被奴役採香料,而撤銷所有水源計畫。關於這段在《沙丘》裡的描述較少,但是我們還是會看到與《風之谷》一樣的溫室,裡面還有綠意盎然的小植物。
.
#掠奪資源
在《風之谷》,多魯美其亞王國四處掠奪,充滿野心,也想將巨神兵復活,風之谷的鄉民被多魯美其亞攻擊,就是因為多魯美其亞的巨神兵掉落在風之谷,而貪婪的女王想要就地將巨神兵養大。
在《沙丘》,故事主線放在厄催迪家族,也就是保羅王子的家族。他的父親受到國王的青睞,獲得厄拉科斯的香料開採權。不過,這項開採的巨大利益,有許多外星家族同時覬覦,貪婪的哈克南家族尤其想要獨享。
.
#都是救世主的故事
在《風之谷》,雖然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族人也想像不到,但是最後風之谷的首領離開人間之後,娜烏西卡因為拯救王蟲,最後犧牲自己的生命、再度復活(基督的故事),而成了拯救沙漠化地球的救世主。
在《沙丘》,一樣有家族間的仇殺、有王子繼承,最後,也有出現未來救世主的再現。只是,在《沙丘》,目前仍舊看不出這位救世主,是不是真的能夠拯救這個世代的星際仇殺。救世主需要受到鍛鍊,也必須經歷一連串的服務與犧牲。有遠見與大愛,是救世主共同的精神。
.
#忠臣護主
在救世主的旁邊,總是有位忠誠且武功高強的父輩師長,在《風之古》,帶給娜烏西卡建議與指點的長者是猶巴。
在《沙丘》,王子保羅同樣也有未來自父輩的扶持、指點、與照顧。這位長者是葛尼,保羅只要聽到熟悉的腳步聲,就知道是葛尼來了。
有趣的是,猶巴與葛尼的裝扮,斗篷長袍與強壯的身軀,幾乎雷同。
.
#服裝與小飛機
仔細端看《風之谷》與《沙丘》的服裝,在沙漠中的裝扮,都是口罩、連帽長袍、與靴子,尤其是戰士武士的裝扮,也都相仿,除了娜烏西卡的不科學巨乳與短裙之外。
另外,娜烏西卡的白色平板小飛機,真是讓人不得不與《沙丘》的蜻蜓翅膀小直升機聯想在一起。
張震戲份不少,是個剛開始讓人不覺得起眼,到最後卻意外驚訝的角色。
.
#風暴中的放手
一路逃脫敵家追殺的保羅王子,遇到一場沙漠風暴,此時他駕駛著蜻蜓翅膀小飛機,眼看就快被風暴吹爆飛機時,他想到的是放手。
此段讓人不禁想起《天空之城》,當希達與巴魯搭乘小飛機,接近天空之城拉普達時,也是在全然放手之後,反而降落在一個恬靜的安全之處。
.
#一定要在大螢幕觀看的電影
《沙丘》是一部藝術作品,畫面、氣勢、與音樂,都必須在坐在電影院裡才能體驗得到。我很慶幸自己有到戲院觀看這部電影,有坐到最後一秒鐘,欣賞漢斯季默令人震撼的音樂,這肯定會是我的時代回憶,尤其是在這災難頻傳的疫情年。
.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
滿族長袍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識林婉瑜,
是因為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參訪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要住在外面的,三四天的活動,
所以我跟林婉瑜曾經一起去腳底按摩。
在林婉瑜之前,
我從沒固定追蹤過一個詩人,
(可能蘇東坡跟杜甫的詩會勉強背出幾首)
但她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人,
不只是寫出來的詩,
而是整個人,
是那種讓人想要知道她今天做了什麼的那種人。
林婉瑜最近出版了散文集<可能的花蜜>,
聽她說,因為出版日期是6月18日,
剛好在疫情封鎖當中,
也因為疫情關係,
實體書店都沒有進書。
我好想吶喊:
各位書店的採購們,這不合理啊,
天上的詩神正抓著頭走來走去,感覺不開心!!
以下,如上次訪談艾加凱磊那樣,
我跟林婉瑜也作了一次線上來回的訪談,
分享給你們--
1.
葉揚:
有許多人對於詩人的日常生活,有各種幻想,
是否能談談同時當著詩人的妳,在生活中實際的樣子?
(會問這一題,
是因為不論是當母親或是當妻子,
都是很實際的事,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
就是花時間在廚房裝水,做二十顆冰塊……)
林婉瑜:
一開始被稱為「詩人」其實是不太習慣的,
那是一個穿長袍馬褂眺望遠方的我嗎?
是一個浪跡天涯冒險不羈的我?
有空的時候,我會開車到高速公路兜風,
放眼望去、前方沒車的時候,
把油門踩到底,
把自己喜歡的音樂開得很大聲。
還有我會去買花,一週一次,
買厄瓜多進口玫瑰搭配美國大康乃馨,
進口花卉的飛機都是禮拜一飛抵台灣,
所以禮拜一去可以買到最新鮮的。
厄瓜多玫瑰花瓣多層繁複,
開起來碩大無朋,簡直像牡丹那樣隆重澎湃的感覺!
買回家以後,慢條斯理整理那些花,
搭配顏色、修剪裝瓶,
是讓自己平靜、沉澱的過程。
2.
葉揚:
與妳剛認識時,
妳曾提起妳妹妹生病的故事,
當時讓我印象深刻,
是否可以多談談,
妳的妹妹給你帶來的影響?
林婉瑜:
我的妹妹從小讀書都是第一名,
就連身高都比我高出許多,
她考上台中女中時,
比女中的錄取分數多了二十多分,
不過,後來她因為重度憂鬱和一些心理因素,
沒有讀完女中。
2014年,
我寫了〈世界的孩子〉這首詩,
送給孤單的人。
希望像妹妹這樣流離無依的靈魂可以感受到: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與眾不同的,
都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都是被祝福的。
〈世界的孩子〉這首詩,有這樣的詩句:
我也是被愛的
被整個世界所愛
被日光所愛
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
被柔軟適合躺臥的草地所愛
被月光以白色羽絨的方式寵愛
被夏夜晚風這樣吹襲
幾乎要躺在風的背面一起旅行
雖然經常
孤獨地哼歌給自己聽
我是世界的孩子
有人喜愛的孩子
(這讓我想起,
羅比剛轉進一個新的幼兒園時,
沒有朋友的時候,
他也經常唱歌給自己聽,
羅比說他唱的都是挪威的森林。)
3.
葉揚:
妳是我心中的好心情作家,
讀妳的文字,能讓人不由自主地愉快起來,
妳曾經感到茫然,人生無以為繼嗎?
林婉瑜:
一開始寫詩的頭幾年,
因為剛好也是我媽媽生病後來過世的過程(罹患癌症),
那時期的我習慣性失眠,挫折感很深。
常有朋友或讀者提到,
我的詩帶給他們溫暖和撫慰、力量和快樂。
在我書寫的過程中,
我創造出來的詩句,
其實首先是安慰、鎮定了我自己。
我創造了詩中的情境,
主要是去擁抱當時有點疲憊、失落的自己。
記得有一次,
妳傳了一篇妳在雜誌上看到的訪談給我,
是性侵受害者談到我的詩,還有手抄我的詩的照片。
偶爾,我會去IG瀏覽讀者分享我的詩文。
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其他人的生命裡產生意義,
那種感覺是特別的。
葉揚:
在壞日子裡,妳都做些什麼事情?
林婉瑜:
20歲的時候遇到困境,
容易陷入長時間的低潮;
現在受困的話,
比較想讓自己冷靜下來,
去分析為什麼不順利、癥結在哪、如何解決。
因為希望自己早一點回到好的狀態。
4.
葉揚:
妳的先生「江」的職業非常有意思,是調查官,
關於這個事,可不可以多說一些呢?
林婉瑜:
當我的親友知道江是「法務部調查局」的調查官,
他們問過、說過的話像是這樣的:
「工作內容會不會危險?」
「可不可以幫我調查某工廠?」
「我想報案。」
葉揚:
哈哈哈,我看到他,
可能也會忍不住想要報案。
林婉瑜:
大約20年前,
江考上「調查局特考」以後,
在展抱山莊受訓一年,
然後分發。
葉揚:
在展抱山莊受訓時都學些什麼呢?
林婉瑜:
法律,射擊,游泳,擒拿,行動蒐證等等……
#好想一家三口去學這個啊
葉揚:
那麼,當初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呢?
林婉瑜:
我們是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
我還記得,我和江見面以前,
介紹我們認識的朋友對我透露:
「江先生是公務員,在調查局工作。」
我還擔心地反問朋友:
「他會不會呆呆的?」
朋友回答:
「不會喔,江先生蠻活潑的。」
他做過府會組(市政府和市議會)組長、北區組長。
他們有時去做一些調查工作,
其實是需要隱藏自己的身分,假裝成路人,
所以他不喜歡我在臉書曝光他的照片。
5.
葉揚:
江先生是否曾經在家庭生活中,
發揮他強大的調查能力?
林婉瑜:
因為工作上經常在辦案,
所以拿有關法律的事問他,
他多少會知道,可以給一些蠻實用的建議。
然後他很會找東西,
家裡大大小小一時之間找不到的東西(鑰匙、印章、眼鏡等等),
要他去找,很快就找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上需要去搜索的關係XD
6.
葉揚:
妳的家人理解詩人這份職業嗎?
我不是來自書香世家,
父系家族的長輩或親戚中,
有商人、有工廠主管、有土木工程師、有電腦工程師,
完全沒有藝術創作者或寫作者。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擔任「可口奶滋」餅乾廠的廠長,
他曾經帶我們去參觀餅乾工廠,
對我來說,有一部分童年回憶是充滿餅乾香甜的氣味。
我的母親是家庭主婦。
他們不瞭解文學,
也許可以這樣說:
他們會比較瞭解具體實際的部分,
譬如,我的詩被收入國文課本裡、作為課文,
或者我幫哪個歌手寫了歌,
這種比較具體的事件,
他們比較能理解。
創作的技巧和內容,
比較抽象內在的部分,
他們就很陌生。
葉揚:
家人曾經反對妳當一個詩人嗎?
林婉瑜:
我爸很妙,
我跟他說,
接下來我的詩會和一個電視劇合作,
他立刻問我:
「你要去演戲了?」
完全狀況外。
不過相對的,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我還蠻享受自己一個人在創作的世界漫遊,
不需要身邊的人更多關心,
也不需要干涉或慰問,
就讓我自己一人去完成它。
7.
葉揚:
妳在文中經常提到自己的三個孩子,
對妳來說,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林婉瑜:
其實孩子出生的頭幾年不太適應,
尤其老大知霖嬰兒時期特別沒安全感,
24小時都要看到我,否則就哭鬧。
當她學會爬以後,把她放到遠處,
也會無時無刻朝我爬過來……
那時覺得好崩潰啊,
常在心裡對她說:「離我遠一點啦!」
很想有自己的時間。
她11個月大的時候,
曾經誤吞ㄇ字型訂書針,
送到急診室取出來;
國小時曾經連續發燒11天住院……
現在她高二,身高和我一樣高了,
讀衛道中學的甲班,未來想念理工。
回想他們幼小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
時間慢慢的賦予他們、贈與他們個體的獨特性,
譬如知霖從一個啼哭黏人小怪獸,
變成一個喜歡看英文小說的街舞社社長。
老二貝貝經常被學校派去參加作文比賽。
老三小龍很喜歡數學,
有一次他在一張紙上畫了很多神祕圈圈和符號,
說:「這不是十進位,這是極進位!」
這些都讓我覺得很妙。
我覺得,孩子會帶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開始以為孩子會像我們,
後來發現,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個體,
對一件事,他們的理解或表現,
有可能是我們完全沒想過、沒預料到的。
譬如現在看到知霖的物理很好,覺得很神奇,
我以前上物理課都在發呆,
只看得懂課本封面的物理兩個字。
8.
葉揚:
我的孩子前幾天開始上小學了,
他要去的那個學校裡有什麼,
會遇見什麼樣的人,發生怎樣的事,
我們都無法預料。
對於即將要展開新旅程的,幼小的孩子,
這件事妳的想法是什麼呢?
林婉瑜:
我常覺得,
你對羅比說的話、你和他相處的方式,
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啟發性的。
羅比是個幸福的小孩、很有創造力的小孩。
我想到一首我的詩〈童話故事〉。
這首詩對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提出現代觀點的思考,
曾經被美國Connecticut大學的詩歌翻譯期刊譯為英文,
也收錄在三民書局的國文課本中、成為課文,
我想羅比可能也會覺得有趣:
〈童話故事〉
1
小紅帽最介意的是
她其實喜歡
藍色的帽子
可是奶奶說 女生要戴紅色
2
睡美人蠻累的
只想繼續睡
偏偏就有人一定要來吻她
3
自從村民知道
誠實的樵夫獲得了金斧頭銀斧頭
現在湖底都是
村民們丟的斧頭
4
第一隻小豬 蓋了海砂屋
第二隻小豬 蓋了輻射屋
大野狼從煙囪掉進第三隻小豬家的火爐
所以第三隻小豬的房子
成了凶宅
5
青蛙王子不太適應 和公主的婚姻生活
他想變回從前那隻青蛙
那隻單身的青蛙
6
放羊的孩子大叫︰「狼來了!狼來了!」
只是這次
沒有任何人相信他說的話
狼慌張的跑到同伴身邊說︰
「怎麼辦?我剛剛看到一個人類!」
7
龜兔賽跑的獎品是
一箱紅蘿蔔
所以烏龜又從終點慢慢的 把紅蘿蔔扛回去
交給在路邊睡覺的兔子
#好有意思的詩
#想到烏龜爬半天最後得到紅蘿蔔
#那無奈的感覺如此鮮明啊
後記:
除了詩以外,
我也很喜歡讀林婉瑜跟孩子的紀錄,
比如說:
她的大女兒知霖曾經在週記上寫過:
又要段考了,好煩喲,
如果段考是一個人,
我要揍爆他的臉。
還有小龍喜歡一個女同學,
他的說法是:
那個女同學的臉可愛,
肩膀也可愛!
這些文字都收錄在她的新書〈可能的花蜜〉中。
而自從林婉瑜講述了她離世的母親,
不瞭解文學但很支持她的父親,
她與三個孩子的奇妙笑語,
跟調查官之間的愛情鬥智,
她就成為我,
無論如何會繼續追蹤的創作者。
最後分享我特別喜歡的,
關於林婉瑜在婚前去相親時遇到的故事:
F男:
他是和媽媽一起出現的,
他遞上名片自我介紹,
可能因為我說話的聲音小,
每當我回答什麼,
他媽媽就會把頭壓低、把臉湊過來,
想聽清楚我說的話。
短暫半小時談話,
氣氛因長輩的過度關心而緊張了起來,
只要男人說了什麼,
他媽媽的眼光就掃射向我,
等待我的回答,
並且不時湊過來看我的表情,
像是分析我的話語成分般審視著我。
我想到電影《Men in Black》裡的「雙頭男」,
F男脖子上也有兩個頭啊,
大頭是他、小頭是他媽媽。
如果F下次約我見面,
他媽媽一起出現也不用意外。
一起看電影的話,
想必他媽媽的頭會湊過來吃他的爆米花、喝我的可樂。
#可能的花蜜 #林婉瑜
#這本可愛的書歡迎大家上網路書店支持喔
滿族長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界上再遙遠的地方,都是某人的家。」
白沙瓦,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邊境城市。聽起來像貝殼般的名字,卻連當地人都敬而遠之。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邊境」,我原本的計畫是穿越這個陸路渡口前往阿富汗,網路上沒有太多資訊,我決定且走且看,一路上打聽消息,邊界離雙邊最近的城市都還要至少兩個小時的車程,地處偏遠,群山繚繞,沒有訊號。當地人聽到這個想法後對我說:
「如果你還想回家的話,不要去。」
不能過檢查站,至少可以去看看吧?要瞭解一個城市,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看看那裡的人們如何生活。於是,我搭上巴士往白沙瓦前進。從首都伊斯蘭瑪巴德出發之前,他們提醒我,圍上頭巾。
我穿著巴國傳統長裙,用絲巾包覆著頭髮,低調再低調。三個小時的車程抵達白沙瓦,滿街都是三輪的嘟嘟車,道路顯得擁擠雜亂。不時看見許多叮叮噹噹響的大卡車與巴士,有著出奇花俏且鮮豔的裝飾,穿梭點輟著這座沙色的城。
步行走在舊市集,彷彿來到另外一個世界,來來往往的人們全穿著長袍,街上幾乎沒有女人,難得見到的也絕對都是跟著家人或丈夫一起,她們蒙著臉,一身藍色或黑色的袍子從頭頂蓋到腳趾,連眼睛都隔著網紗在看世界。
再經過兩個小時蜿蜒的山路,我站在巴基斯坦最後一哩的軍事基地偷偷觀望著人民穿越邊境。
車子不能過檢查站(而且兩國駕駛方向不一樣),所有人都只能用走的,許多推著鐵製推車的男人在這做起生意,運送行李,或是婦女與小孩。時常有病人會從阿富汗來到巴國就醫,但救護車也不能開過邊境。一位孱弱的老先生從救護車裡被抬出來放進鐵推車裡,過了邊境管制後再由另一台車接走。
當時我有些困惑,這讓外人聞之喪膽的邊界之境,若是如此危機四伏,為什麼還有人每天在這?為什麼不搬去安全的地方?我看著烈日下賣甘蔗汁的攤販,看著來往的人群,恍然大悟:
因為這裡是家。
世界上再遙遠的地方,都是某人的家。我再也忘不了這個感覺,外面有太多雜訊在分化你我他,宗教、國籍、種族,但到頭來,我們都只是仰賴著一口氣的血肉之軀,敵不過一枚子彈、一場病。每當看見仇恨與苦痛漫天飛揚,It really hurts my soul.
白沙瓦,這聽起來像貝殼般的城市,我來過,經過,看見居民們在市場裡買菜與新衣裳;百年歷史的碉堡與鐘塔;太太為工作剛結束的丈夫煮茶;丈夫帶著家人出門逛街;鄰居開車去阿富汗參加朋友的婚禮。然而平凡的生活,有時候卻是奢求。
離開的時候,他們替我披上白色絲涓。白色代表沒有顏色,代表低調與安全,是伊斯蘭傳統文化裡對遠行之人的祝福。回想起來,一路橫衝直撞的我,一定是仰賴了很多很多的白色。如今,我祈禱這些白色,保護遠方的人們,平安回家。
#再說一個故事
#prayforafghanistan
滿族長袍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滿族長袍 在 大人的玩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跪求有空的朋友
為影片加上字幕(中文即可)
萬分感謝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tab=2&c=UC1FmA48qj1YOYQ5I6j4l6YA
如果覺得我介紹的不錯,歡迎贊助我的開箱影片(Please support my video Channel) PayPal : jkc1974@gmail.com
開箱介紹:HotToys MMS278D09 Avengers: Age of Ultron Mk43~ by 大人的玩具
賣場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18xtoys
FB
https://www.facebook.com/18Xtoys
MMS369 星際大戰V:帝國大反擊 尤達
建議售價:6,150元
參考預購價:5,500元
預計到貨日:2016年 第三季
預購截止日:2016年 6月3日
商品介紹:
“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Hot Toys結合多年經驗,全新雕刻頭雕,充分表現出尤達大師 於《星球大戰V:帝國反擊戰》中的面部輪廓及表情
可替換冥想表情的頭雕
高擬真的手工塗裝技術以突顯出其劇內造型
全新打造多達24個可動關節專用素體
約13cm高
3隻可替換手掌包括
一隻放鬆手掌
一對握配件手掌
頭雕均為手工塗裝
服裝造型:
一件深啡色上衣
一件米色長袍
一條啡色腰帶
一條頸鏈
配件:
一支拐杖
一個補給儲物箱
一個手提電筒
一個備有LED發光功能的發電裝置(需電池啟動)
特別設計 達戈巴星球 場景地台連同兩塊模擬懸浮於半空的石頭
造型師:
雕刻師: Joseph Tsang
塗裝師: JC. Hong & Lok Ho
人偶美術指導: JC. Hong
繼MMS 312 波巴費特之後,Hot Toys 再度推出了《星際大戰》舊版三部曲的經典角色,這次所發行的是《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中登場的“尤達”大師。
尤達(Yoda)是《星際大戰》系列中的最重要的關鍵角色之一,他擁有極高的品德、強大的力量以及高深的智慧。尤達活了超過8百多年,以至於他的種族、誕生地與經歷皆以無法考究。因為他的經驗、智慧和洞察力,使得他被推崇為最德高望重的絕地大師,星際大戰史上許多重要的角色皆是他的學生,比方杜庫伯爵(Count Dooku)、魅使·溫度(Mace Windu)、歐比王·肯諾比(Obi-Wan Kenobi)、奇·亞地·蒙地(Ki-Adi-Mundi)以及路克·天行者。
雖然尤達已經年邁,而且身材矮小,但是他擁有比其它絕地武士更高深的智慧,更加地有精鍊與冷靜,也因此使他成為眾人的啟蒙者、知識豐富的長者。尤達鮮少使用光劍,他大多使用智慧解決問題,但其實他擁有高強的劍技;除此之外,尤達也擁有全宇宙中僅次於安納金‧天行者的強大原力。尤達是在星際大戰新舊六部曲電影中,唯一一位安詳地逝去的絕地武士。
從未有作品提到尤達的誕生或過去,但是他的母語可能是一個具有“賓主動語序”的星球,導致尤達非常特別的「倒裝」說話習慣。在星戰外傳中曾提到,尤達的手杖是由武技族人(秋巴卡就是武技族)所贈送,這一隻特殊的手杖是由營養物質所製作,能讓尤達藉著咀嚼手杖來獲得營養。
充滿睿智的尤達大師,在劇中留下了許多相當經典的台詞,包括:
害怕導致憤怒,憤怒導致憎恨,憎恨導致痛苦。(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做或者不做,是沒有試試看 這回事的。(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這次所發行的作品,將完整地重現尤達隱居在達可巴星的造型,並且細緻地重現了服裝與各種配件,提燈還將內建LED發光機能;除此之外,還附有普通以及閉眼使用原力的兩種不同造型頭雕。並搭配一款達可巴星的場景地台,以及能夠呈現尤達展現原力使岩石飄起的場景配件。充實豐富的內容,絕對是星戰迷們一定要收藏的經典角色!~
Hot Toys – MMS369 – 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 1/6th scale Yoda Collectible Figure
滿族長袍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身穿長袍、留著白鬍鬚,威嚴中透著親和,出身滿清皇族的經學宗師愛新覺羅‧毓鋆,3月20號在家中過世,享壽106歲。他最要求學生的就是勤讀書。
愛新覺羅‧毓鋆生於1906年,受業於王國維等儒學名師,也曾留學日本與德國,1947年蔣介石撤離一批人才到台灣,毓鋆特別被點名送上飛機。來台之後,毓老在大學講授經史,1971年創立天德黌舍,後來改為奉元書院,自成一家之言。
毓老講學六十多年,學生多達數萬人,包括政界的江丙坤、商界的溫世仁、文壇的蔣勳、簡媜,都是他的弟子,內政部長江宜樺也是其中之一,他眼中的老師,教學嚴格認真,私底下卻風趣可愛。
解嚴之後,毓老配合中國政府,重修滿清永陵,聯合國並在2004年,將永陵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他也資助當地成立滿學研究院,希望傳承滿族人的文化。歷經三次亡國、18個政權,見證一個世紀以來的時代變遷,他卻堅持述而不作,從不寫書,他的一生,就是一部百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