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孩子的階段性需求 #迷宮遊戲書
#贈書抽2人 #抽獎規則在留言區 #聯經童書
《便便迷宮大冒險》
有一陣子,兩個孩子超愛拿穢語開玩笑
例如大便,尿尿,放屁
一開始,我很不能接受,聽到就想制止他們
孩子講不聽,我就很生氣
直到看到相關書籍後才知道
#講穢語也是孩子幼兒期常見的狀況
因為覺得有趣,提到會引起手足大笑
所以他們無法控制,會一直提這些
與其一直生氣地去禁止他們說
不如滿足需求,好好的帶他們認識這些
為什麼會放屁?便便是怎麼形成?
對,當媽就是這麼難
連這個都不能避諱,得去談(嘆氣)
怎麼教最好?
對幼兒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繪本!
《便便迷宮大冒險》就是本很棒的繪本教材
由杉山實作者繪製的《便便迷宮大冒險》
把便便的行程到歸宿,做了有趣的詮釋
便便從人體中誕生,沖入馬桶展開大冒險
這些過程被編製成了迷宮地圖
小朋友要跟著指令
避開清潔隊或者地下道的老鼠
最後幫助便便抵達便便山
整本都是迷宮地圖
#但隨著頁面的增加難度也會跟著提升
封面是最簡單的迷宮
慢慢的越來越困難,迷宮的密度越複雜
對孩子來說挑戰的難度也會變高
#整場冒險也是知識的累積
便便從誕生,沖入馬桶後會經過哪些過程
抵達蔬菜田時,為什麼蔬菜會想抓這些便便呢?
我也跟孩子講了施肥的常識
最後冒險結束,抵達便便山
躺在土壤上的便便,最後會有花草在身上長出
大便跟草木間,如此的循環不息
整本書都是可以挑戰的迷宮地圖
孩子邊讀邊玩,非常有趣
#你們知道迷宮是育兒好物嗎?
大家有常給孩子玩迷宮嗎?
在Q寶三歲多的時候
開始對迷宮遊戲有興趣
我很喜歡讓他們玩迷宮
因為專注玩迷宮的時候
超~安~靜!哈哈
玩迷宮遊戲對孩子來說好處多多
他必須要觀察圖畫,努力去思考怎麼走
一開始用手去指著圖畫
#迷宮可以練習眼睛跟小手的合作
再大一點改用筆畫迷宮
#迷宮可以練習握筆小肌肉
從簡單的迷宮開始
孩子完成的過程可能會遇到挫折
可以適時的給予協助
像荳荳每次玩任何遊戲都不喜歡挫折
迷宮一開始玩,很常走到一半就放棄
但多次練習下來,心性改善不少
陪伴中,可以發現孩子的成長唷
防疫在家,繪本不能少,詳細連結皮蛋放這唷
《便便迷宮大冒險》https://linkingunitas.com/pCjht
#聯經童書 #繪本推薦 #繪本開箱分享
#防疫宅在家閱讀起步走
#感謝出版社邀約開箱
#抽獎辦法於留言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9的網紅劉櫂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人有家歸--全民安家社會住宅 台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今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人人有家歸--全民安家社會住宅」政見,針對台東縣內長期處於社經地位弱勢或身心障礙或階段性弱勢族群,提供免費或低價租金之社會住宅,讓人人有房住、人人有家歸,完善政府照顧人民的社會福利缺口。 劉櫂豪表示,根據主計處統計2013年台東...
滿足孩子的階段性需求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人人有家歸--全民安家社會住宅
台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今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人人有家歸--全民安家社會住宅」政見,針對台東縣內長期處於社經地位弱勢或身心障礙或階段性弱勢族群,提供免費或低價租金之社會住宅,讓人人有房住、人人有家歸,完善政府照顧人民的社會福利缺口。
劉櫂豪表示,根據主計處統計2013年台東縣低收入戶比率6.29%較全國平均1.55%高出4倍多為全國最高,身心障礙人口比率7.98亦較全國平均4.81%高出6成5,但是自有住宅比率82.23%相對往年卻呈現下滑趨勢,也就是台東縣的社經地位弱勢族群逐年增加,自有住宅比率卻降低,因此產生更多亟需政府照顧的無房族,政府有義務提供住屋照顧這些弱勢族群,劉櫂豪承諾當選縣長後將規劃興辦社會住宅,以無償或低於市場租金的方式提供予弱勢族群,讓人人有房住、人人有家歸。
劉櫂豪說明,「社會住宅」又稱「社會出租住宅」(Social Rented Housing),其強調其「只租不賣」的精神,是指政府直接或委託興建或民間擁有之合於居住標準的房屋,採只租不賣模式,以低於市場租金或免費出租給所得較低的家戶或特殊的弱勢對象的住宅。社會住宅非單一形式、大小的集合大樓,僅使所有的弱勢者集中居住,而是在住宅空間的規劃設計上配合各類弱勢者的居住需求,如提供無障礙空間設施,以滿足如身障者、老人等族群的使用;尊重原住民文化的傳統空間形式。另在空間大小的規劃上,針對單身獨居、單親帶著孩子、小家庭等,配合提供不同大小的居住房型。在軟體服務上,社會住宅不僅只提供空間的居住,還會有配套的軟體社會福利服務,即因應弱勢對象引入不同的服務需求,協助其在居住穩定後,就學、就業、醫療等各生活面向上也可以得到資源,確保其維持一定生活品質。同時政府也可以將目前閒置或低度使用的公有資產依前述需求重新整理規劃後提供給社會住宅使用。
劉櫂豪強調,社會住宅提供照顧對象為弱勢族群,而台東縣過去幾年來弱勢人口比率逐漸增加,政府如果任由這些處於貧窮線以下的家庭,僅能依靠打零工、餐旅服務等收入微薄的就業機會來養家餬口,恐全然毫無翻身脫貧的機會,因此政府應完善的照顧這些弱勢族群,首先讓生活有保障,人人有家住,才能安心為生活打拼,為下一代努力,未來才能有脫貧翻身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