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 update: 剛剛再打咗去SPCA (HK)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佢哋搵緊人嚟接。
19:38 update: 漁護救援人員已接走雀仔,已拎跟進編號,希望雀仔最後冇事。
頭先落樓下買少少嘢,我同幾個路人同時見到馬路上有隻細細隻嘅雀仔,有架車倒後泊緊車就嚟車落去,我即刻沖過去叫停個司機,隻雀仔就走咗去車底。我同路人們伏喺馬路,幾經辛苦終於引到隻雀仔出嚟,佢飛唔高,撞咗落隔離花店嘅盆栽上面,我估計佢隻腳受咗傷。
花店員工即時入去拎個膠袋,袋身剪開幾個窿,隔住手套放咗隻雀仔入去。但佢哋行唔開,所以我就負責拎佢去就近一間動物診所搵人幫手。
我入到去,同個reception姑娘講我頭先喺出面馬路救咗隻雀,我未講完佢即刻彈開,話「你自己打去1823啦,我哋唔收雀仔」。我心諗我都知你哋唔收雀仔,因為我個仔Simba都係睇你哋醫生,我都認識位醫生,我哋仲請過佢上《五夜講場-真係好科學》講解獸醫嘅科學知識添。獸醫都分好多唔同專科,唔識醫當然唔應該醫,咁先係科學。
我問佢「冇問題我自己處理,但至少你可唔可以幫我打電話,或者畀個電話號碼我?」我唔係獸醫專業,我真係唔知點做先啱。點知佢完全唔望我,不斷叫我「你自己打去1823問啦」。
最後屋企人幫我打去1823問咗,而家雀仔喺我屋企休息緊,暫時冇事。我哋畀咗個紙箱佢暫時坐吓,入面鋪咗廚房紙。原來雀仔有分死咗同未死嘅處理團隊,而家等緊 漁農自然護理署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救援專人嚟接佢,佢哋聲稱如果唔係禽流感係唔會殺佢,一定會盡力醫佢。
我而家只係想科學地陳述事實:一間動物診所嘅姑娘,對於一隻受傷嘅動物嘅第一個反應係彈開,而且冷漠回應拯救咗隻動物嘅人。我係天體物理學家,我唔識生物學,但我知道喺生命面前,咩係應該做嘅事。一個人當然可以打份工照稿讀,同理心搵唔到食的。
作為人類,我只能慶幸香港嘅醫護人員有同理心,保護市民生命安全。但如果你係隻雀仔,就未必咁好彩。
最後我必須強調返,嗰間動物診所嘅醫生護士都好有愛心,所以我先放心Simba去睇。今次呢個姑娘嘅反應態度,的確令我非常震驚,相信只係個別事件。
後續會再update。
@afcdgovh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漁港曾經是香港的代名詞,誰會想到有一天,漁港無魚,漁港之名變成一種諷刺。 面對大陸廉價魚攻港,本地養魚業逐年萎縮,以海魚來說,現時不足一千人領有海魚養殖牌照,魚類養殖區只餘26個,大部分已荒廢,真正養魚為生的人不足一成,據漁農署提供的數據資料,本地養殖的海魚只佔市場6%。 剩下繼續養魚的人,其實...
漁農處電話 在 林沛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猶記得,
109年9月12日那天,
基隆下起了暴雨,
當我正擔心暴雨可能引發災情的同時,
就接到電話請我趕快前往樂利三街勘查,
我立刻放下手邊工作,一路衝到樂利三街。
一到現場,我看到遍地泥濘混亂不堪,
黃土夾雜漫溢過路面的雨水,一路傾瀉,
那天這衝擊的景象,到現在仍歷歷在目。
當下,我立即聯絡相關單位盡快著手因應災情,
並同時拍攝影片上傳臉書。
一方面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同時呼籲市政府應正視並妥善處置社區上方的水土保持維護工作。
隔天,9月13日,
上午,我再次前往現場關心,
下午,再次會同市長前往現場勘查,
會勘當場,市長向相關單位發出命令,
要求金閣、龍騰大地社區上方的尚志貨櫃公司,
應妥善設置必要的水保設施,以免發生災情。
時隔一段時間,雨停了,
但我的腳步沒有停。
110年1月7日,
為了掌進度,我親自前往市政府拜訪李銅城秘書長,關心了解。
110年1月22日,
李秘書長調任市議會秘書長一週內,我再次前往拜訪,追蹤後續。
110年1月28日,
我得知市府產業發展處漁農工程科已發函要求尚志貨櫃公司,應依水保技師審查意見修正水報計畫,我請我的團隊持續追蹤。
110年2月19日,尚志貨櫃公司將水保計畫修正完妥,重新提送。
110年2月24日,市府產業發展處漁農工程科已核備水保計畫。
目前得知的核備資訊如下:
尚志貨櫃公司應於今年3月底前完成施工報備,並應於報開工後2個月內完成相關水保設施。(預計於6月完工)
施工內容包含:
1.排水溝約70米
2.集水井3座
3.PVC暗管約100米
4.20至40公分矮磚牆約200米
5.數台抽水機
6.邊坡的防護措施
綜上,
今晚沛祥在金閣社區分享此事的進度,
同時也在臉書上向關心此案的市民好朋友們報告,
希望能讓大家放心。
而我仍然會持續監督關心,
期待相關的水保設施完成後,
能有效阻隔地表逕流水,
往後將不再往社區方向流竄,
當然,也不容災情再次重演。
#我會關心並持續追蹤
#安居樂業平安共好
#金閣社區
#龍騰大地社區
#不讓災情再次重演
漁農處電話 在 暖暖最用心 · 林旻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市議員林旻勳❤️第19屆第四次定期大會
市政質詢🗣網址連結🔗
本次會期已完成市長施政總檢討、各局處業務報告及各議員總質詢,今天進入明年度預算審查,以下連結為旻勳對市長施政團隊的各項質詢與建議,向大家來報告,歡迎點閱欣賞,我們一起努力💪讓基隆、讓暖暖更好👍
🔆第四次定期會 社會處 業務報告
https://youtu.be/fM0jRJ72InQ
社團法人最用心幸福食物銀行
社區愛分享冰箱
完善社會救助網並有效結合就業輔導中心
金齡歡唱列車 (移動式關懷據點)
🔆第四次定期會 工務處 業務報告
https://youtu.be/Sr_A8YIMfrk
碇內抽水站對面山壁邊坡土石滑落整建工程
東勢街路廊改善工程
八堵路雨水下水道改善工程
汙水下水道南河九標工程進度『汙水接管』
源遠路『示範道路』
東碇路東勢街口排水溝及路面高差改善
基隆河流域自行車道串接『興隆街懸臂式步道』
🔆第四次定期會 民政處 業務報告
https://youtu.be/na4r_y0qAGk
里長 鄰長 社政 戶政 宗教 兵役 等業務
八堵四里聯合里民活動中心
在未來基隆捷運站體興建時考量進去
🔆第四次定期會 教育處 業務報告
https://youtu.be/2ixx8awvjeE
暖暖運動公園『兒童遊戲區』工程
市立田徑場拆除更新改建工程
百福國中風雨操場整修
各級學校空間對外開放使用辦法之訂定
落實以校園為核心融入社區計畫-以『暖西國小』為例
🔆第四次定期會 產發處 業務報告
https://youtu.be/MaqUF_w3yvM
地方創生推動 『暖暖老街風華再造』
吸引青年朋友返鄉創業
源遠市場 優良市集樂活名攤 傳統市場提升計畫
大地及漁農工程業務
動保所防疫宣導
🔆第四次定期會 都發處 業務報告
https://youtu.be/z24k9XInyEs
龍門谷台北大鎮對面公車迴轉道
公園管理科業務
全市公園(含里鄰公園)管理維護要點
月眉土資場現況
🔆第四次定期會 環保局 業務報告
https://studio.youtube.com/video/_Qt7qwC8vA0/edit
成功爭取全市首座公部門與電動車業者合作的電池交換站設置
大型家俱收置管理辦法 是否有不肖業者惡意丟置
水質及土壤防治業務 已多次發現排放不明汙染物質
月眉案進度
🔆第四次定期會 觀銷處 業務報告
https://youtu.be/FdHQlA03Qtw
24小時不斷電遊程
正濱色彩屋光雕秀
2021城市博覽會
暖暖小旅行環狀廊帶發展
基隆河自行車道串接帶動觀光發展商機
友善影視協拍環境
碇內尖砲台景觀眺望台
🔆旻勳-市長施政總質詢
https://youtu.be/iA5G9wlVX_c
1.過港月眉土資場現況為何
2.暖暖火車站前S型路幅改善
3.爭取民眾安全回家的路
4.里鄰公園(微型公園)維養問題
5.校園空間對外開放與社區共融
6.中繼宅(社會住宅)讓城市更新
7.碇內街停車問題改善
8.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推廣設置
9.發展暖暖輕旅行-碇內尖炮台
🔆基隆捷運&高速公路拓寬
https://youtu.be/ccgbP58iZfA
(時間關係還有許多問題尚未能再總質詢中向市長施政團隊提出詢問,後續會持續以提案及電話聯繫來追蹤)
敬邀大家點擊網址連結觀賞👀
也歡迎大家給予旻勳寶貴建議🙏
我們一起讓基隆讓暖暖更好💪
旻勳YT連結🔗(敬請開啟小鈴鐺🔔按讚分享並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509nQoNDbhWsjDN6S1iGA
漁農處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漁港曾經是香港的代名詞,誰會想到有一天,漁港無魚,漁港之名變成一種諷刺。
面對大陸廉價魚攻港,本地養魚業逐年萎縮,以海魚來說,現時不足一千人領有海魚養殖牌照,魚類養殖區只餘26個,大部分已荒廢,真正養魚為生的人不足一成,據漁農署提供的數據資料,本地養殖的海魚只佔市場6%。
剩下繼續養魚的人,其實是在參與一場「倒錢落海」的賭博遊戲。Monique (林汶嬉)是參與這場賭局的賭徒,一個外行人,花十年光陰構建一個不可能的養魚夢。
「差不多十年前的事了。我弟弟Alex超級喜歡滑水,他常常在西貢榕樹澳一帶滑水,有天他看中了這裏的魚排,叫我一起來看看環境,後來很偶然買下了這個魚排。」Monique說。
魚排最初只是弟弟Alex的消閒地,養魚亦只為應付牌照條例所需,加上二人本身經營婚紗晚裝公司,像不丹公主、呂慧儀的婚紗造型及照片,都是由他們操刀,一雙摸盡繁華衣飾的手,與浸在鹹水裏養魚的夕陽行業扯不上邊際。
「其實香港有很好的養魚環境,但因為種種政策及現實原因,愈來愈少本地養殖的海魚。加上眼見市面上充斥着很多有食安問題的海魚,既然我們有這個魚排,有了先天條件,為何不能發展成這一門事業呢?」Monique說。
姐弟二人開始研究試養魚類,參加漁農署舉辦的養魚班,到養飼業發達的台灣取經,由構建食物鏈開始做起,先養活一些蝦仔、龍蝦、BB魚苗等,再引入工具、改良飼料等等,「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前期工夫上,像引入些先進點的技術去飼養魚,如以雙網設計、環保物料來搭建魚排,耐用安全亦環保一點;利用自動投料機,把每次魚糧的餵飼時間及數量都控制好,因為穩定對魚類來說很重要。」Monique說。
魚糧更落重本,用貴價石斑飼料(成長期)及鰻魚飼料(魚苗期)來餵飼,魚油成分及蛋白質豐富,令魚能吸收更多營養,肉質滑潤飽滿,魚味重,Monique說:「魚糧來自台灣,有認證的,會按魚不同生長環境或階段,調配不同營養成分。因為魚糧除了影響肉質,同時影響魚的健康,始終是大家吃下肚的東西,一定要嚴謹。」
一般養殖海魚多見青斑、花尾龍躉、沙巴龍躉,這些能賣得高價格的魚,但Monique他們卻主打價錢大眾化的黃鱲鯧,坊間用作製作花膠的白花魚、本地泥鯭、深海泥鯭,另外還有青龍蝦、錦繡龍蝦、軟殼龍蝦、南美白蝦等等。「都有養過些貴價或特別的魚,像台灣海鱸鰻(即花錦鱔)曾經花八年時間養殖過。始終我們想把養殖海魚普及,不是只有少數人能吃,而是以合理價錢,隨時能買能吃到。Monique說。
他們還有一點跟其他魚排養殖戶不同,生猛活魚不是放到街市售賣,而是以冷凍品形式自產自銷。「聽得最多漁民辛酸史,是被魚欄壓價,假設一條魚成本要二三十元,但魚欄卻出十數元去收貨。試想想養一條魚每天要吃多少飼料?一條一斤的魚需要養近一年,成本賺不回,還要賤賣給魚欄,所以本地很多漁民都不再做這行了。」Monique說。
雖是冷凍魚,處理方法比活魚更花工夫。他們先以「血拔」的方式,以針刺魚的神經,令其失去知覺後再劏,接着去內臟及清洗乾淨,入袋抽真空,再利用日本處理刺身的「低溫速凍」技術,立即速凍至-28℃至-40℃。這個方式能清除魚肉內的寄生蟲,還能保持肉質及鮮味,「其實大家都知,新鮮魚劏好後,在數小時內已有變化,表面看不出來,其實已非魚的最佳狀態,低溫速凍有殺菌過程,可以保障食物安全。」Monique說。
包裝袋折開後,魚仍然保持新鮮形貌,以黃鱲鯧魚為例,簡單薑葱蒸熟,入口魚肉仍然鮮香,飽滿富油脂,跟活捉的魚沒甚分別。
「因為一是不要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好像有一種使命感,想生產健康有良心的東西,即使成本要比別人高,但只要大家最終能受惠就足夠了。」Monique說。
花了近十年時間,由外行變內行,去年一月正式創立「仟國水產」這個品牌,並在漁農署舉辦的嘉年華市集裏首次登場。首次登場反應不俗,吸引到媽媽們及公公婆婆購買,連酒店及大型餐飲店也入貨,最近還取得WWF的可持續發展海鮮的認證。「他們異口同聲說很支持,很想購買到有保證的魚產品,得到的回應都很正面,像給我們打了強心針,有了更大的動力繼續下去。」Monique說。
仟國水產
電話:5688 6878
地址:新界沙田坳背灣街41-43號安華工業大廈15樓J座
FB:AquaMilleniumHK
備註:Aeon及HKTVmall有售
明閣
電話:3552 3028
地址:旺角上海街555號香港康得思酒店6樓
海皇粥店全線分店
電話:2735 7683
備註:蒸魚套餐供應時間為晚上6時後
採訪:劉明慧
攝影:關永浩、葉天榮、周義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漁農處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炎天暑月,天水圍宛如一座密樓圍城,滴風不漏。
高樓下,一路之隔,有一處奇怪空曠地。內有一家小醬油廠,和一排排深啡色的瓦缸。
醬油廠和瓦缸是一個中年男人的命根。
男人叫黃國輝,九龍醬園第三代掌舵人。他一生,與醬油有糾纏不清的關係。
曾經忽視到珍而重之。
今天,他每年的生日願望,是長命百歲。人健在,醬園才可繼續在空地上,親吻陽光。
九龍醬園,100年老字號,但無論工廠招牌,產品招紙,甚至黃國輝的卡片上,都很少出現九龍醬園一名。有的,只是美珍這兩個大字。當中原來有轉折。1917年,黃和甫(黃國輝的爺爺)和幾個鄉親合作,創立「美珍醬油菓子廠」,生產豉油、醬料、涼果、酸果等,主要賣埠歐洲。生意一直不俗,直至1941年,香港淪陷,因正值日本攻打美國,見「美珍」招牌有個美字,頓生憤懣,切斷外銷之路。當時已傳到第二代黃洪(即黃國輝的爸爸),將美珍改名,其時醬園設於九龍城,遂信手拈來「九龍」一名,專注內銷,獲不少街坊食客賞識,亂世現生機。戰後,他們決定保留九龍醬園字號,服務香港,美珍繼續主攻外銷市場,花開兩朵。「所以九龍醬園,其實即是美珍。」
五十年代是豉油盛世。「我聽阿爸講,香港嗰時有五大家頭,華珍、宜珍、冠珍、美珍、品珍,我們排第四,嗰陣好巴閉,做豉油真係有出頭天。」當時香港經濟起飛,九龍醬園出口內銷生意兩得意。那時坐巴士不過一毛幾角,他們卻能靠賣豉油,年賺過百萬。全盛時期,西環、中環、銅鑼灣、天后和筲箕灣皆有分店。九龍醬園,於醬油界是無人不曉的巨人。
奈何到八十年代,地價急升,需要大片土地的豉油業大受打擊,又因粗製、廉價豉油氾濫,令珍字輩老派豉油廠一顆一顆墮落,有的移民,有的轉行,有的不再生曬豉油,輝煌日子成絕唱。美珍醬園,也要從九龍城搬到元朗屏山,部分廠房被迫北移至大陸,門市只餘嘉咸街一家,他們更獨靠美珍的外銷生意,補貼九龍醬園的本地生產。黃國輝說笑道:「如果當時無賣塊地畀政府,留到依家,可能好似人哋賣豉油賣到起咗XX花園。」八十年代是豉油業最艱難的時間,偏偏黃國輝卻在這時接手祖業。
人在異地 方知誰最珍貴
天天吃着豉油,小伙子不會細味其中,到失去時,才發覺有些東西留在心中。黃國輝18歲到加拿大留學,大學讀農務系,習慣當地生活,惟獨吃不慣西餐,轉吃中餐,卻又覺得不對勁。初時以為水土不服,後來才知是豉油「出事」:「我食靚豉油長大,以前唔覺亦唔識珍惜,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次,爸爸到加拿大探他,帶來一樽自家出品,他吃後,雙眼發光,是從前吃慣純正的味道,是自己深處味覺的記憶。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祖業。
1981年,29歲的黃國輝,決定回流香港,試過出外找工作,「漁農署、ICAC都請我,係幾巴閉。」但還是心繫家業,最終被父親說服,加入醬油廠。黃家三兄弟中,只有他肯承繼。「始終要有人做。阿哥喺加拿大當會計師,細佬啱啱結婚有家室,我最吊兒郎當,所以阿爸氹我入局,哈哈。」開初他抱着一試無妨的心,但一栽進去,才發現有他珍視的價值。
黃國輝在外地十年,浸過鹹水,知道天空很闊。但自從踏進廠房,他才驚覺原來一家小小的醬油廠,一樣是個大千世界。祖傳家業,秘釀一支豉油,材料、時間、工夫全部都很重要,絕不能急功近利。
製豉油,先要將黃豆烚熟。再將麵粉與黃豆拌勻,給菌營養,讓它通氣。接着是上糟,將黃豆放進攝氏40至42度的房間內,發酵一星期。然後於缸內,淘入攝氏18度的鹽水,在陽光下生曬,平均曬期100日。
「陽光可分解黃豆內的胺基酸,是最天然最乾淨的方法。」九龍醬園的豉油之所以好味,全因其堅持生曬,跟外頭用機器弄乾,風味是兩碼子的事。陽光好,黃豆的胺基酸分解得快一點,豉油會呈黑漆,味道濃郁,豆味猶存,色香味俱全。但若陰天下雨,黃豆未能及時分解胺基酸,色澤未夠,味道稀淡,惟有多熬一會,延長收成期。一切就是這樣要望天打卦,導致不能大量生產。
擇善固執 帶來意外收穫
九龍醬園現時共賣五種豉油,不少都走高質路線,專攻食家市場。經天然生曬的,主要分為「頭抽」及「二過」兩種釀製方式。最招牌的是「頭抽」,用燉雞打個比喻,一隻雞燉一鍋湯,頭啖湯永遠是最濃縮,自然鮮味十足,稱作「頭抽」,加水煮下一鍋的,必然會變淡,那稱作「二過」。其「金牌生抽皇」及「金牌抽油皇」均是頭抽,放瓦缸100日,味香濃,豉味足,賣百多元一瓶,依然有價有市。次一點是天頂、原生抽、甜豉油等,是抽走頭抽後,再加鹽水曬100日而成,正是二過,各賣七十餘元,味道次一等,但依然甚具風味。
他們的豉油與別不同,還因其古董瓦缸,白天吸收,晚上懂透氣呼吸,令豉油味道更鮮活,是石缸無法比擬的味道。可惜瓦缸屬古董,買少見少,加上佔地甚廣,不合成本效益,所以不少醬園,寧用化學方法取替,摒棄傳統。「瓦缸釀製,好多時會帶來一些意外收穫。」黃國輝順勢一指瓦缸邊緣,看到一些鹽的結晶,他說,那是盆鹽。
原來用瓦缸生曬黃豆時,水分蒸發,結成鹽霜,證明鹽度飽和。他隨即用鏟子,從盆中刮出棕啡色的結晶,再放到鋼造網子上,用錘子逐塊敲打。這就是盆鹽,味道帶豆香,鹹而鮮活,用來煮湯,往往令味道更添層次。但盆鹽難求,不常有,所以較少公開售賣,只在食家熟客之間流傳。黃國輝續道,有時夠產量也會賣,但要一百元一小瓶,屬寶中之寶。
即使能製作出高質產品,但豉油生意,在香港,還是不易為。九龍醬園內銷本地,只佔公司的10%,黃國輝需要靠外地訂單,才可找到生存空間。「我們現時最大出口國是荷蘭,荷蘭一個省的訂單,都大過香港啦。貨櫃小的20呎,大的40呎,一落地就收錢。」他們把豉油、醬料、酸果等,用美珍名義,出口到外國,有華人的地方,有中菜的地方,就有他們蹤影。反觀香港市場呢?實在細小,「邊度有得賺呀?計時間、心機、人工,最多打個和。」但黃國輝卻甚聰明,知道香港食家多,懂得欣賞高質豉油,專攻優質市場。論質素,美珍出口到外國的,根本沒法比,就算是AA級,也不過從石缸中榨取。「外國人唔識分,睇價錢做人。係香港食家食客先食得咁招積。」黃國輝從來沒想過放棄香港市場,他只想在狹窄的路上,找出生機。
是故九龍醬園也兼賣不少偏門的失傳食品,如夏天時令的仁稔。「以前錦繡花園附近滿山都係,後生仔未必知係乜!」現時在香港難找,他們惟有從國內特地找回來,每年只有五六月當造,較罕有。將它用豉油與糖醃製,製成小吃,酸酸甜甜,清爽盎然,是悶熱夏天的最佳涼伴。「齋做豉油,齋做香港,真係無得賺,惟有兼做其他,咁先有利可圖。」
不離不棄 路上注滿記憶
黃家大部分人,已經移民加拿大落地生根。惟獨他和父親,這些年為醬油廠鎮守香港。「我唔鍾意嗰邊嘅生活,嘢食唔得,我條根喺香港,始終唔想離開。」他寧願辛苦點,做太空人兩邊走,也從未想過離開。爸爸幾年前過身,工作到九十歲,每個星期落廠一次。黃國輝迄今也六十有七:「我沒冀望下一代接手,反是希望自己健康,做多30年。」他的子女都身在加拿大,暫未有人想回來幫手。兜兜轉轉,就只剩下他,孤身走我路。
黃國輝如老爸一樣,天天回廠,一個人,偶而會想起從前的日子。那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只是當時不知道;他拖着爸爸的手回廠上班,「以前未有屯門公路,行青山公路入廠,好遠,路邊都是牛,好似去旅行咁開心。」言教不及身教,老爸日復日的工作,竟影響了身邊的年輕人。黃國輝應承過爸爸,一日人在,一日都有九龍醬園。
「我好記得,爸爸好勤力,總係做嘢到深夜。有一次,晚上離開工廠,街冇晒街燈,阿爸開車摸黑搵路,搵咗足足一個鐘,佢一直搵光嘅地方。」當年摸黑找路的畫面,就這樣烙在心中,當身在一片漆黑中,他仍相信會有路,和有光。
九龍醬園
地址:中環嘉咸街9號
營業時間:8am-6pm(星期日休息)
電話:2544 3697
撰文: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