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一段有點難產,可能是因為越來越接近自己不太願意去碰觸的那塊。肚子翻滾得非常厲害,但是又不是因為想烙賽。如果是想烙賽我去蹲就好了,偏偏是因為寫著自己的故事,彷彿自己又入戲了一次。
找不到平鋪直述的方法。對我而言就像回到一個塵封在心裡已久的廢墟裡面,撿起來也是要拼拼湊湊,才能看出自己當時的模樣。
我覺得當時的自己內心有很大的掙扎,無法輕易接納別人,進入一段感情。
漂泊久了,會以為只有繼續飄泊才是正常。即使在這樣開始得很平順的一段關係裡,我還是始終態度搖擺,不自覺被心裡的陰影影響,無法放過自己去接受一份歸屬感。
愛情長跑會變卦,海枯石爛也會經不起風吹雨打。結婚都會離婚了,我們這一點膚淺的男歡女愛...說真的,在時間封存過以前,沒必要佯裝它滋味有多香醇。
大部份的時候,我還是只願意把相處的機會留給巧合。不刻意等他來約,也不追著他想見面。
在一起的時候全然地投入,但分開的時候即使想念,我還是保持抽離。其實我開始分不清的是,抽離究竟是為了想保護自己,還是以為這樣淺嚐才能延長賞味期...
畢竟一段關係有多容易在如膠似漆的黏稠下疲乏,或是因為眼裏只看到彼此而變得空泛,我已經有過太多次的經驗。
但是這次,我可能抽離得太遠了...
抽離到彷彿以為自己還單身一樣。玩得開心的時候,可以揮霍得像沒有明天。幾次把自己喝得醉醺醺,不是醉倒在回家路上,就是醉到讓他必須照顧我跟離開我身體的裡晚餐...
雖然都還在媽媽不用擔心的範圍底下,不過對剛開始交往的男友來講真的是有點強人所難...幾次離經叛道的行徑下來,連我都覺得想跟自己分手了,如果被放生也只是剛好而已。清醒的時候消極地想,應該就是這天,我們終於來到最後一次見面的那一天...
不過他真的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好像這些脫序或崩壞的行徑,都不足以影響他看在眼裡的我,我的模樣。
每一次沒被放生就感覺僥倖一次。在心裡面慢慢建立對這段感情的信心,也一次又一次對自己喊話,希望可以接納他更往自己的心裡靠近。
總是徒然,無法把關在心防裡的自己釋放。關於愛與被愛的這門學分,過了這麼多年,我依舊是一個重修生。
還是讓他傷心了。
他說那是一次某個比利時朋友辦的派對,大夥租了一輛小巴穿梭在上海各個酒吧之間,一行朋友男男女女穿梭進出。
他說那天不知道為什麼我很疏遠,自己玩得很開,也喝得很醉,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在他最後決定轉身離開我之前,我正在大夥停留的一間酒吧的吧檯,跟三、四位同夥以外的男性聊天。有說有笑,Flirting,用他的話說。當他試圖過來保護我的時候,我並沒有表示我們認識,那幾個人以為他過來騷擾,甚至還叫他離開。我看起來被逗得很樂。感覺自討沒趣的他,或許有點傷心?決定不管春嬌與志明是不是還沒進到副歌,咱就走到這位準嘟煞。
把我放在背景音樂停頓下來的地方。心繼續跳,呼吸的節奏沒有改變,念頭卻只剩下一個,他轉身頭也不回地離開。音樂在他背後繼續響起。
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
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結果嗎?把他拒於門外,從第一天就不斷在愛情的關係裡給自己判定死刑。
對!反正我就是這樣,這樣一個不值得愛情的人。別以為我是你眼中看到的樣子就輕易愛上我,也別以為我滿足你想像中嚮往的愛情就來撩撥我。因為就算不是現在也會是將來,我一定會在某個時候讓自己成為你心碎的理由。
其實,一直在心裡讓我感覺窒息,真正掙扎著想對他吶喊出來的是,抓緊我,請好好抓緊我,拜託這次別再讓我一個人獨自飛走。
不是很瀟灑嗎?為什麼還會難過?壓抑不住心裡面湧上來那股酸酸的感受...
#不如不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10的網紅阿翔 Linus C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翔Cover】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連綿雨的晚上,分享一首Cover歌。 不少人叫我試唱這一首了,就今晚來找數,畢竟這就歌正是我的書名的靈感來源。 記得以前去單車旅行,總會聽一些超勵志或節奏強勁的歌去鼓勵自己,然而去年在帕米爾踩的時候,聽得最多的竟然是這一首《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一邊聽...
漂泊飄泊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假如十年後再去一次Working Holiday,你會有甚麼改變?】
#長文慎入
轉眼間去Working Holiday已是近十年前的事,即使出了本Working Holiday的書也是近三年前的事,一切仍就像昨天,轉眼間跟這些在澳洲認識的朋友,也認識了十個年頭。那些我們稱得上近乎同生共死、餐風飲露的日子,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事,也很高興我們事隔十年後,哪管經歷再多人生的風風雨雨,友誼還沒有變。
人生中最好的朋友,不少都是在那年認識,畢竟無論我們被現實有再多的磨蝕,在澳洲一(兩)年刻苦過捱過,成為好朋友,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共通點與相同價值觀。十年後,可能中學大學的朋友已變成陌路人,但澳洲不少朋友,仍會再聚仍會保持聯絡,那些「話當年」都成了每次見面必備的話題。席間,有人問了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假如十年後的你再去Working Holiday,你會有何改變?」
👉🏻幾乎所有出席朋友都會答:「今時今日點都搏移民啦,Working Holiday都係踏腳石嚟姐!」
今時今日的局勢,有得走好走,不少當年認識的朋友都已經移民了,又或說我們這類人最少牽掛、最易說走就走,走起來都是最突然、最能坐言起行。十年前,我們還對未來有希望,還有著夢想,極其量就是拿個二簽。口裡說著來澳洲最大夢想就是永遠不回香港,但在我認識的朋友中,台灣人日本人韓國人可以做到,當年的香港人很少真為這個目標努力,找個機會永遠不回香港這個人間煉獄。
從前,我們可能覺得,要集二簽、集PR很麻煩很費時,還得要「搏一鋪」,黑心老板故事還聽不夠嗎?可是,正因別人有最大的勇氣和意志,最終成功搞得移民。當十年後的我們已被現實磨蝕、對香港再無任何希望,回首過去或會覺得,若有機會,應該努力集二簽辦移民。畢竟,在澳洲做牛做馬,人工與生活質素怎也比香港好。如今,你不能懊悔當年自己不懂事,只能說沒有當年的經驗,或許我們「回歸現實」後都沒有那麼大的衝擊、永遠記得那片樂土,原來有人真能這樣子活。
👉🏻「咪諗到移民咁遠,今時今日俾我再去,我會學識享受。」
這我更同意。雖然今天大家聚首一堂還是個窮光蛋,總好比當年拿著全副身家HK$8000就跑到澳洲,十年後我們怎也有一點積蓄。回想起當年在澳洲的生活,除了連鎖快餐店外,真正坐在餐廳用餐,我沒有多過十次,更多是餐風飲露、在Hostel拿Free Food、一塊麵包就是一頓午餐。雖然,那些「壓縮吞拿魚三文治」是我們永遠又愛又恨的青春回憶,你總會懊惱那年錯過了澳洲許多美食、許多體驗、許多享受。
那年,其實我們並非沒錢,只是生活極不定,你永不知道自己甚麼時候會失業,多點錢傍身還是較安心。十年後自會回想,錢總能賺回,有些事情不能回頭,當年在某個小鎮或錯過了某某美食,你可能一生都不會再回來,而在疫情之下,那年你覺得「總有機會返嚟食」的餐廳,原來已經結業了。
👉🏻「我會影多好多好多嘅相!」
有朋友表示,當年總覺得這種生活會長存,反正日復日望著一片田野,沒有甚麼照片好拍,亦沒有動力去拍,但當這種生活突然告終,記憶只能在回憶中摸索時,你會後悔沒有留下太多記憶。那時候我有一段時間長期一個人生活,那是一個人得幾乎忘了怎與人說話的時候,正因為長期一個人得情緒低落,自己都覺得沒有甚麼好留戀。當我離開那個小鎮時,始發現那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回憶,也正因為長期一個人,是我成長得最快的日子。看回僅餘數十張照片,原來我那兩個月沒有拍過許多照片,如今想懷念都不能了。
👉🏻「我唔會俾份工左右我行程」
自問就著這個「遺憾」,我在席間已算是做得最好的一位。我曾給自己立下目標,只會向一個方向走,那麼就只找那個方向的工作,絕不會回頭。那時候畢竟你是「極限式貧窮」,身無分文下或多或少都會被工作困死,即使失業後,還有一段時間覺得「做生不如做熟」,不如再在某個小鎮待著、在某家Working hostel等工。十年後回首前塵,「等工」這回事無非也是源於沒有信心,又或說不想離開某群朋友,待得太久,天天懷疑人生,最終離開還是甚麼都沒有,回想起也覺浪費時間。放諸當日困局,我們都很難清高地說出,「有工都照走」,最少今天的我或更能當機立斷,當覺得「唔對路」想走便走。人生有限、時間苦短,別浪費時間了。
👉🏻「我會努力Keep好每段關係」
那年認識了許多許多朋友,能夠保持聯絡的,或許只有三成,年少無知的我們,總覺得關係這回事無傷大雅、天真地相信我們真能會在某年某月某日重聚,做一世的好朋友。我們都沒有努力維繫,甚至連聯絡方式都沒有,那天一別原來就真的是永別。如今回想,當年遇上許多在絕境互相扶持的戰友,聯絡甚至連一張合照都沒有,即使留下聯絡,當年認識太多人,你都沒有興致去逐一維繫,到最後,那就真成了陌路人了。
經歷了這班朋友的友誼,總會覺得在Working Holiday有過共同經歷,最能成為一生的好朋友,當年的我們或不懂這樣想,斷送了許多友誼,甚至是感情;或會覺得異地的關係,大家都是漂泊難定。其實,沒有誰是真正的飄泊,也別覺得異地友情/愛情沒可能維繫,假如今天的我回到那個時空,我會用最大努力去維繫那些值得守護的關係。
這群「回首前塵的老鬼」,或多或少都在心中有些遺憾,假如怎樣怎樣,今天就不會怎樣怎樣,人人都能說得出。人大了,想法成熟了,自會生出更多遺憾。只是,我又覺得,沒有這些「遺憾」,那年沒有錯過撞板過的決定,又怎會有今天這些「集體圍爐」的美好回憶?假如在某個平行時空,做了個不同的決定,可能那年,以至是人生都有徹底改變,但這個平行時空的我們沒有做到,才成就今天的我們。
那些「訓街」、餐風飲露、壓縮麵包、浪費時間、甘願被黑工老板SM的日子,說來難受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若然做了另一個選擇,又會否有那麼深刻的回憶?
於我而言,若無那一連串錯誤的選擇、倒霉的事情,一年來舒舒服服、順風順水,最少我不會出到一本書吧。
你又有沒有甚麼「十年後的憾事」?
✨ 網店正式開張!新張期內貨品低至$5!請即睇:https://bit.ly/3qLPkpk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使用QR code:https://bit.ly/3a9wOzy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漂泊飄泊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客心變奏◎楊牧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謝脁
我靜默凝視,注意
天體如何交迭從眼前經過
無窮的色彩如何充斥我微微衰弱的心
聲音在四方傳播並且愈來愈雜而強烈──
是各自競爭折射的光干涉著我?當我
聚全部精神試圖這樣將一切捕捉
將一切收攏到我的胸臆,不知道是
落寞還是哀傷,這一刻我面向
大江,遂以多情的手勢招呼著風
一排枯萎的楊柳在彷彿雷霆裏低昂
而我獨立於時空相拍擊的一點
灰白的頭髮朝一個方向飄泊,隨那漸次
轉黯的天色而模糊,終於妥協
肯定一切擁有的和失落的無非虛無
大江流日夜
不要撩撥我久久頹廢的書和劍
我向左向右巡視,只見蘆荻在野煙裏
無端搖曳點頭,剎那間聲色
滅絕而宇宙感動地以帶淚的眼光閃爍
看我,將遠近所有的動力因子緊緊扣住
不讓它以那啓迪之力,以造物驅使的
情懷慫恿我,以衝刺冒險的本能
以欲以望
或者因為那一切或者
不讓我在黑暗裏歎息
在流離的,遠遠被拋棄,剝奪了
愛和關注的陰影裏哭泣:
大江流日夜
-----
詩人許嘉瑋賞析:
開篇所引句子,典出謝朓(464-499)所作〈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題材屬臨別贈答,內容則表達謝朓從人間世的離別思及自身漂泊不定的命運,不免帶有傷懷之悲。楊牧僅取首二句加以敷衍,名為變奏,蓋以謝朓客心之悲作為前理解,藉意象轉譯各種幽微曲折。欲探索楊牧於何處變奏,讀者勢必得圍繞意象展開詮釋。
此詩撰於1992年楊牧在港協助成立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之際。香港科大鄰近清水灣,可看見維多利亞港,海浪日夜於窗前起落應對楊牧頗有影響。長於花蓮,求學於大肚山,接著在美國東岸短暫停留後,落腳於西岸近30年,楊牧的生命幾乎都伴隨著海,起伏與漂泊更像明喻。在港期間,詩文作品多半出現水的意象,以水喻時,本為中國文學傳統常見的手法。性質恍若引子的謝朓詩句提到,透露詩人之內心情感與外在環境的交涉,正源自無限時間流中的反覆騰湧,最終趨於永恆。「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未央二字,代表內心之悲處在持續未完的狀態。當漂泊難歸故土的「客」清楚知道眼前日夜不斷奔流的江水,從未因無窮盡的悲傷暫歇,日月的升降、江水的流動,都將情感從此際推移至感官所難以抵達的,不可知的未來。個人的客居之感,於此擴及至對人生如寄的未定感,將「我」置諸全宇宙人類命運之共感中思考。
〈客心變奏〉分為兩段,從敘事的角度可知首段主動,次段被動:從我面向大江、凝視大江的各種感官體驗開篇,收束於大江乃至整個宇宙帶給「我」的刺激與反應。謝朓兩句詩分別指陳物色與情感,卻又都具有連綿不盡的「進行式」狀態(流日夜、未央),楊牧卻試圖在古典中迭轉出己意。首段可謂「大江流日夜」的註腳與延伸,「我」介入南朝謝朓的作品並闡發當代意義。主體的沉默專注,率先感受到的並非江水流速,而是天體交迭的過程。從水文到天文,視線的移動也讓從前歷史與眼前所及都成為時間的局部。無窮色彩、光線折射等句子,都聚焦於日景,夜色須至次段後半才正式成為背景。介於二者間,是髮色灰白的「我」融入逐漸模糊的灰白天空中,成為時空相拍擊的一點,將內、外空間的矛盾以感官和諧統一,讓外在遼闊廣大的具體空間與幽微難測的內在心靈相互牽引。充斥、傳播與競爭折射,不只限於視覺的觸動,也夾雜聽覺和觸覺。正因能更彼此交感,是以各種物象之「干涉」才得以被「捕捉」。
飄忽不定的風本該主動,此刻卻如同外在客觀事物受感官牽引。至於本該柔軟而有韌性的楊柳,此刻以枯萎而低昂的姿態出現,「彷彿」二字更清楚告訴讀者剛猛的雷霆並不存在,詩作裡讓楊柳低昂的其實是風,而且是面向時間巨流的敘事者以多情的手勢招呼而來的。宇宙彷彿因此凝視而停滯,眼前天體、大江卻依舊保持運行狀態,所有擁有與失去並存。
第二段延續自我孤獨的點染勾勒,首尾的「大江流日夜」包圍其間的「我」,面向大江的旁觀者遂被日夜撩撥,左右環繞。「久久頹廢書與劍」固可視為詩人特質的隱喻,但書與劍無非古代知識分子的知識追求與現世實踐。書為儒者立身之基,劍為俠客仗義之器,詩作中「我」所言頹廢,彷彿謝朓面對南朝世局發展的心境。蘆荻白頭亦為敘事者之自我寫照,差別在於涉事後,本來的色彩、聲音與光線轉瞬滅絕,徒留一片黑暗以避免再次逗弄所有澎湃激昂的情懷。但敘事者既然透露自身與謝朓的差異,那麼告誡大江(時間)「不要」撩撥的表述,乃至描寫宇宙緊緊扣住所有動力因子,讓一切衝刺冒險的本能、欲望無法繼續慫恿著自己,也反面點出敘事者之心至今未放棄對理想的忻慕嚮往,只是偶爾不免覺得「微微衰落」。但最後,流動的時間依舊讓詩人從動態中力圖振作,因此才有最後幾句「不讓我在黑暗裏嘆息」等字句。
詩中無數複雜、繳繞、分歧的種種,終究依違於「我」—時空交會瞬間的一點孤獨,可視為意識和描寫意識之語言相互交涉的結果。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感懷此刻被無限放大,被身體、文字、聲音等符號協力展演。綜上所述,知識分子在亂世中應當如何作為,可能正是洞悉「客心」如何「變奏」的重要指標。當我們理解詩歌無非抵抗,是詩人周旋於時間、記憶的憑藉,也是在造化與現實間何以自我安頓的關鍵。因此,當流離,拋棄與剝奪生命中永恆的命題,豈容在陰影與黑暗的覆蓋中哭泣?由此可見楊牧希望透過時間表達的,更趨近如何穿越晦暗不安的歷史角落,以詩歌證明人文精神的躍動昂揚。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客心變奏 #許嘉瑋
漂泊飄泊 在 阿翔 Linus C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阿翔Cover】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連綿雨的晚上,分享一首Cover歌。
不少人叫我試唱這一首了,就今晚來找數,畢竟這就歌正是我的書名的靈感來源。
記得以前去單車旅行,總會聽一些超勵志或節奏強勁的歌去鼓勵自己,然而去年在帕米爾踩的時候,聽得最多的竟然是這一首《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一邊聽一邊回想這些年來的旅程和經歷,由起初連煮飯都不會的港孩,到現在獨個兒在杳無人煙的山區野外求生,年年適應年年老去,紅塵飄泊在一日驀然回首,看著自己在旅途中慢慢成長,成為了現在的我。
於是寫這本書的時候,就借用了這首歌名。
最近陸續收到讀者們的感想,很高興你們喜歡這本書,也很開心你們都很用心地陪我走了一趟成長的旅程。
每個人的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誰比誰更優秀更精彩,用心去走,就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作詞:詩詞
作曲:徐沛昕
編曲:褚鎮東 / 徐沛昕
監製:蔡德才@人山人海
連綿雨 靈感也浸沒了
寒澈骨 落滿地葉黃掉
捱下了 才發現腐泥上
遍山野花了
人大了 難得放肆地笑
才會懂 煩惱盡量忘掉
而患病這刻 才發現極渺小
學會珍惜了
兒童有著兒童畏懼 成人都有成人唏噓
年年適應年年老去 而智慧是沈著面對
垂垂老矣 說故事如孩童渴睡
可說艱苦的歴史 怎會了無生趣
人群裡為人群顧慮 逃離總有逃離空虛
時而走近時而遠去 誰散與聚 都居於心裡
紅塵漂泊在一日驀然回首
和誰還是一對
人大了 難得放肆地笑
才會懂 煩惱盡量忘掉
而患病這刻 才發現極渺小
恨怨都不重要
兒童有著兒童畏懼 成人都有成人唏噓
年年適應年年老去 而智慧是沈著面對
垂垂老矣 說故事如孩童渴睡
可說艱苦的歴史 怎會了無生趣
人群裡為人群顧慮 逃離總有逃離空虛
時而走近時而遠去 誰散與聚 都居於心裡
紅塵漂泊在一日驀然回首
和誰還是一對
塵世內 誰無畏懼 誰無心碎 誰無唏噓
年年適應年年老去 而智慧是沈澱精髓
連連跨過挫折後驀然回首
可說一生的歷史 怎會了無生趣
如帶著 殘餘顧慮 殘餘不滿 殘餘空虛
時而走近時而遠去 還看最後 荒廢或壯舉
決定我成敗得失心胸裡
然後磨難結晶 將化做翡翠
多得雨水
#看完別忘了Comment和Like
#還有甚麼歌想我Cover?
阿翔最新著作《我們都是在旅途上長大的》現已發售
簡介:https://shotravel.com/
(請注意此書不會在書局找到)
購買方法:
香港讀者:
https://forms.gle/fDbavx9KEo9r9qHy8
港九新界均有免運費自取點
海外讀者:
有意購書的海外讀者請留言或私信。
阿翔FB: www.facebook.com/shotravel
阿翔IG: linuscheng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