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是佛教典籍的大叢書,其內容主要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又稱「三藏經」。 ... 早期的梵文經典僅存少數零散貝葉本或紙寫本,全部三藏已難窺全貌。 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日文和巴利語系七個系統。 此外還有刻本的契丹文《大藏經》,但尚未發現傳世刻本。
全球已現世的大藏經,只有在西藏的高僧圓寂之前,與其佛陀的第孑之保存下傳世的木彫,內含108部經文,且因年久,而沒有全部完整的經,律,論.,三大完整的。
外界有些包裝精美的都是透過印刷製作的,只有其中一部份的經文,而不是真正的正宗版本。
🙏修持任何佛法最重要的是「心發願,真善行,不求名利地位」不爭冠名,不爭地位,不爭利益,
才能真正得到往後三世功德,累積三世福報給子子孫孫,並去除自己的累世障礙,修持佛法不是為求利益自己,而是利益眾生,累積利益眾生之利,其功德就會無量🙏
漢文大藏經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清乾隆朝《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
乾隆35年(1770)泥金藏文寫本
秘密部Cha函
故藏000122
此《甘珠爾》為乾隆三十五年(1770)完成之藏文泥金寫本,首函有〈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御製甘珠爾大藏經文序〉,序文以漢、滿、蒙、藏四體文字書寫,其中有云:「經字皆西番,頁準貝夾,為卷二千四百五十有七,為函一百有八。相傳明永樂間遣使自西域求歸,景泰間錄庋密閣。我皇祖聖祖仁皇帝,康熙八年,祗承重闈懿旨,屑金涓紙載輯,全藏告竣,御製序文冠於簡端。」可知此乾隆時期寫本《甘珠爾》是承襲康熙《龍藏經》寫本傳鈔而來。乾隆三十五年,逢乾隆六十大壽,此部《甘珠爾》應是為高宗祝壽所造。
經葉正頁左方依藏式傳統以藏文為頁序,右方則以漢文書寫經名及頁碼,此體例承襲自康熙二十二年至三十九年(1683-1700)間完成之「北京版」刻本。除整體尺寸較小外,其餘裝幀形制與康熙朝《龍藏經》相近。
雖仿《龍藏經》,但二者仍有相異處:乾隆《甘珠爾》各函經文首葉以藏、滿、蒙、漢四種文體記載此函經典目錄,其每頁皆為八行,字體較小,行距較密,無《龍藏經》之仿貝葉裝禎二小圓圈。《龍藏經》僅有滿、藏文經題目錄,無漢字經題與頁碼。
全帙共一百零八函,本院存藏十二函,餘九十六函現存北京故宮。此次所展為秘密部的Cha函。上內護經板左右兩尊忿怒像本尊為:四臂金剛亥母及咕嚕咕咧佛母(Kurukullā, 作明佛母),下內護經板五尊護法為:大輪金剛、穢積金剛、降龍羅剎文殊、凶猛金剛手、黑金翅鳥。
漢文大藏經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眾生迷妄遮本覺,放下分別八宗弘】
很多人也許被我開頭的這些講法搞得有些迷糊,一會兒又是持咒,一會兒又是唸佛,這和我們要講的《金剛經》的內容到底有什麼關聯呢?事實上是有關聯的。我們先把場景搬回到釋迦牟尼佛當年證悟時的現場,釋迦牟尼佛經過六年的苦心修練,已經到達淨化一切結使及所有微細如塵沙般的妄想和思惑,澄明的心性如虛空般廣闊無垠地呈現出來。所以當祂十足確定自己已經證悟的那一剎那,祂心有所感地抬起頭來,仰望著虛空中的閃爍群星講了一句話:「這真的太特別了!所有娑婆世界的眾生,其實每個人都俱足和我一樣的本覺,但是由於無始劫以來被一切的妄想和執著所遮蔽,漸漸地無明佔據,因此遠離一切本明智慧。」
這句話就是目前所有佛教八宗一切序幕的開端,我們掌握到佛和眾生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眾生長久以來被妄想和執著這兩件事給耽誤了。佛也簡單扼要地講得很清楚,修行人只要能夠把妄想和執著移開,自然一切的自然智、無師智就會回到自己的心中,到時自然可以感悟到十方歷劫諸佛,一切的佛心和本心是無二無別的。各位要知道佛從三十一歲開始,把祂自己所悟的思想和大眾結緣,總共講了四十九年的時間。證悟後起初的七天,祂並沒有對任何人開示,關於這點,長時間以來歷代各說紛紜。
有的說佛開悟以後,先向當初背離祂的五位比丘宣說小乘法要,但大乘又有大乘的說法,金剛乘又有金剛乘的論調。今天佛教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無法匯歸和統合,沒有辦法有一個完整的次第和系統,分了太多宗,而有些又各持己見。小乘無法接受大乘所說的一切法,不相信那是佛所說的;大乘的行人有的看不起小乘,覺得他們小眼睛、小鼻子;金剛乘則認為自己是九乘之巔,少數人持有貢高我慢的心理。許多先賢、古德一直無法把佛教八宗的體系完整地做一個系統匯歸表格,其實這是因為過去沒有像現在的科技、交通工具以及傳媒、印刷這麼發達所致。
從前也曾經和幾位老參研究過這個問題,劉銳之過去是金剛乘協會的創始者,是寧瑪派敦珠法王的弟子,也是挺發心的一位老菩薩,他曾經有心要做整理這件事情。我曾和幾位比較有心的老前輩討論過這個問題,我認為要把佛教體系做個統合是一件極大的工程,而且是很重要且亟須的一件事情。可是這裡頭有一個重點,那就是要組成一個編輯委員會,而且這些成員無論是南傳、漢傳或是藏傳,都必須是精通漢文、藏文和巴利文,實實在在的修行人,而不是學者。
佛法是沒有辦法用研究的,而是必須終其一生、沒世窮年地放下所有的一切,俱足出離心和菩提心,從年輕就必須經歷過聞、思、修三個階段。特別是在修證的部分,一定是要有真參、實悟和閉關的經驗,必須是一個過來人和明眼人。絕對不是今天覺得小乘好,就跑去緬甸、泰國、斯里蘭卡,覺得金剛乘好,就飛去尼泊爾、印度、西藏,這只能像瞎子摸象一般所得有限,難窺全貌。更何況求法以後還必須要閉關實修,直到一切境界現前,才算有個起頭。但是理上和事上也必須要圓融無礙,俱足智慧,才有辦法得勝此任。長久以來我雖然經歷過八個宗派,也研讀過大藏經,也經歷過無數的大灌頂,有緣參學過諸山長老,但很遺憾的是,很難看到有全部事事無礙的大智慧者在這個末法時期出現過,因為這太難了。參禪的總覺得一切人法皆需捨離,小乘的學者有些握持著固執的法執,而金剛乘的行者中,真正的修行人幾乎大半生都在洞穴中閉關專修,哪有時間研讀經典?
實際上講到這部分,就又牽扯到菩薩戒裡面的一條戒律,那就是自讚毀他,現代人很容易會犯著這個問題,所以前面所講的這個宗說那個宗,這個派瞧不起那個派,這其實都是不適合的。佛法到了末法時期,其實更需要有發大心的菩薩,讓當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證到的實相公諸於世,不要再持門戶之見,應該用極度開放的態度,八宗共弘。甚至於可以用現代人能夠理解和看得懂的組織表格,一目了然,這真的就是功德無量,也是我這一生中舉首戴目、寸陰若歲所一直殷殷期盼的一件樂事。- 王薀老師
— 摘錄自《這,也是金剛經的重點》P36-39
以下通路都可以買得到喔!
博客來 :https://goo.gl/GiZc1S
讀冊 :https://goo.gl/UgUAd9
金石堂 :https://goo.gl/5h56mR
灰熊愛讀書:https://goo.gl/QqSoju
Pchome :https://goo.gl/UJAJEJ
誠品 :https://goo.gl/Ww2oAC
樂天書城 :https://goo.gl/EvvhvG
【快來加入line@,天天與您分享好文】
https://line.me/R/ti/p/%40ndh5194n
將不定期與您分享
✨有趣、實用、的好文章
✨精彩的功法教學影片
✨作者活動資訊
漢文大藏經 在 ˊ一日一佛語106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
漢文大藏經 在 歷代漢文大藏經概述D3 Pack Layout 的推薦與評價
漢文大藏經 國內 國外 唐(含之前) 宋 元 明 清 高麗 日本 敦煌手抄本 蜀版 遼版 金版 福州版 湖州版 磧砂藏(約1231-1322) 普寧藏(1269-1286) 弘法藏(1277-1294) 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