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告了(3)!
終於有正義人士替台灣人民出面申冤。希望這次提告,得以停止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肆無忌彈」的利用疫情「血輾台灣人民」。
大家看看,這些真正關心人民的人,是誰?鍾琴前局長及「新黨」加油!人民感謝你們。
⁃ C. C. -
2021/06/11
請看以下刑事告發狀內容:
刑事告發狀
告訴人 鍾琴 新北市三芝區海景五街8號
告訴人 張亞中(確認中)
告訴人 李鴻源(確認中)
告訴人 彭文正(確認中)
告訴人 林正杰
告訴人 蘇偉碩(擬邀請)
告訴人 鍾秀梅(擬邀請)告訴人 陳光興 告訴人
告訴人 吳成典 台北市光復南路65號4樓
告訴人 潘懷宗 台北市光復南路65號4樓
告訴人 李慶元 台北市光復南路65號4樓
告訴人 侯漢廷 台北市光復南路65號4樓
被告 蔡英文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1段122號
被告 蘇貞昌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被告 陳時中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為被告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等三人,共同涉嫌觸犯瀆職罪、圖利罪和偽造文書罪,依法具狀提出告發事:
壹、犯罪事實
被告蔡英文為中華民國總統,於就任時依法宣示誓「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無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謹誓。」,而蘇貞昌為行政院長,掌管國家各部會,陳時中為衛福部長兼疫情指揮中心主任,綜理疫情指揮事宜。依照民主法治國家常規,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大流行中,理應勤勤懇懇、盡忠職守,以手中掌握之龐大國家機器、社會資源及政府公權力,遵守誓辭,保護人民,增進人民福利,善盡努力保障全體國民生命財產健康安全之重責大任。然而,被告等三人竟基於不可告人之黨私勾結與犯意,在國內疫情極端艱困時刻,竟置國人基本之生命權和健康權於不顧,於2021年5月變種病毒開始入侵台灣期間、全國確診及死亡人數迅速攀高之際,為下列行為:
一、被告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三人惡意阻撓疫苗進口,廢弛職務釀成死亡三百多人、確診上萬人之災害
按「廢弛」一詞,依辭源之解釋為「不認真做」之意,含有「故意」之本質,有大法官會議解釋第342號意見書可查。經查: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明知自5月15日疫情漸趨嚴重,國人需求疫苗孔急,竟罔顧人民性命,頻頻妄以「進口疫苗遭到國外力量阻撓」、「堅持須以政府對政府協商簽約」等空泛政治性理由,拒絕林全之東洋公司於去年已預購,並在緊急時刻可迅速進口的3000萬劑國際認證疫苗;繼而又百般刁難、設立各種行政程序及條件,要求出具授權書等加以卡關,實質阻撓郭台銘、佛光協會、張亞中、新黨等民間個人、團體擬中介捐贈之大批國際認證疫苗,造成確診人數每日均超過百例,至6月9日已經有確診11968例、死亡333人。此種惡意阻撓疫苗進口,只為護航高端疫苗之圖利行為,已釀成確診11968例、死亡333人之實際災害。
二、被告三人有圖利高端疫苗之犯行
(一)被告蔡英文明知高端疫苗尚未通過解盲,卻假借總統勢力,先於110年5月13日國安會議中宣示「國內疫苗研發的部分,目前已經進入臨床實驗第二期收尾工作,預計是在7月底可以開始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其後更於5月18日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訊高端公司,且再次提到高端疫苗,致使高端公司股價從原先發行之30餘元,竟於110年5月漲至417元。此種頻頻公開透過媒體,向國人以多種形式宣傳人體試驗尚未通過二期解盲的國產疫苗「安全無虞」(但從不敢說是否有效),並且在中央緊急採購疫苗相關法規上再三企圖放寬審查檢驗標準,以求提前放行高端、聯亞兩支國產疫苗上市的時間。如此草率對待新型傳染病疫苗之開發、試驗與緊急准用,將廠商原先理應自負之疫苗上市風險及潛在賠償責任,全數轉嫁給政府及國人承擔,此種明顯護航特定企業利益、卻枉顧受眾防疫效果及公衛科學判斷之行為,即使其內部審查委員、國內染疫科學泰斗之一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醫師亦不惜辭去審查委員職務、公開嚴正表達反對意見;社會上亦有眾多前任疾管局、衛生署長等退休賢達人士,不斷對此發出強烈之異議警示。上開行為,顯然有圖利特定人,致使其獲得利益之犯罪行為。
(二)陳時中職司指揮中心相關防疫政策,蘇貞昌掌管各行政部會。在今年五月以前尚具成效,國內染疫及死亡人數尚屬有限,等同為國產疫苗之開發、試驗爭取了可貴的時間;然自五月份以降,變種病毒侵入國境,來勢兇猛,此時國家防疫政策自應隨之應變,積極向外大量洽購疫苗應為不二之選擇。奈何渠等不此之圖,卻繼續堅持排除向國外緊急增購(或接受捐贈)效用已經國際認證之輝瑞BTN、莫徳納、嬌生、國藥、科興等疫苗,卻逆向偃苗助長、以最高領導人頻頻喊話、明示暗喻等種種方式,企圖影響審查委員會決策及後續食藥署之放行,在人民眾目睽睽乃至國際觀瞻之前,赤裸演出「蔡英文親自口喻/官方接力護航」的戲碼,其間並數度明顯涉及配合內線交易、拉抬炒作相關公司股價之情事,其公然藐視涉及國家安全之公衛常規、法理規範之大膽行徑,令人髮指。
(三)試想,若去年被告等沒有濫用職權,惡意阻撓前行政院長林全本可購買到的三千萬劑國外疫苗進來,此時全國人民早已注射過兩劑疫苗、形成初步之集體免疫,自然亦不致爆發此次的「五月疫情大災難」,不但全國人民不致受到這一波疫情的衝擊,無辜喪失數百條人命,更不必進入「三級警戒」來管制人民生活,並且必須再度編列8400億的二次紓困金,使國家財政再次蒙受龐大之陰影與壓力。
(四)又,倘若渠等並未受制於強力護航二支國產疫苗之心態,而以救苦救民為念,緊急開放所有既經國際認證之疫苗進口,並且善用民間中介力量,而非處處橫加阻撓,是則全國人民也將能在最短時間內開始施打既經國際認證之疫苗,進而避免在苦苦等候國產疫苗上市之未定期間內造成大量感染。此中差異,極可能涉及不下千百條寶貴人命,蔡英文政府的肩頭重責及手上血腥,豈能逃過國家司法的追訴!
(五)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於五月底請辭國產疫苗審查委員,他對媒體指出,辭職原因就是擔心審查委員會難以秉持獨立性,並直指「最大困難就是來自蔡英文總統」。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更曾於公開評論中指出,5月31日晚間,蔡總統罕見針對國產疫苗臨時召開記者會,而這一天也正好是高端股票跌停板的第一天。她強調「七月底國人可以開始注射國產疫苗」。陳培哲院士因此質疑 :「在這種情形下,食藥署擋得住總統府的壓力嗎?」「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所以我就做不下去了」。
(六)為緊急應對全球疫情擴大趨勢,WHO的「緊急授權」規範雖然跳過了一般藥物開發所必備的動物試驗過程,准許直接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但後者仍然必須經過一、二、三期試驗,先後累積至少數萬個樣本,方足以在正式授權對廣大群眾施打前,確認該疫苗之基本效能、適當劑量及避免嚴重副作用之發生。我國食藥署若擅自放寬標準,以僅僅數千人之樣本、威嚇扭曲專家審查意見結論,草率放行而給予授權的話,不但該種國產疫苗將無法獲得國際認證,使我國施打人口面臨「出不了國門」的窘境,未來更可能出現因施打者產生嚴重副作用而導致鉅額國賠求償之風險。蔡英文等人屆時或已下台或已離職,若我國司法體系縱容坐視此等竊國殘民之重大惡行而無所作為,任令渠等輕易規避法律刑責,亦將成為滔天共犯,神人共憤,莫此為甚。
貳、所犯法條及證據
按刑事訴訟法第240條「不問何人知有犯罪嫌疑者,得為告發。」,且第228條第1項:「檢察官因告訴、告發、自首或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偵查。」,告發人等僅將被告所涉法條,詳列如下:
一、刑法第130條: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刑法131條:公務員對於主管或監督之事務,明知違背法令,直接或間接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因而獲得利益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前項之罪所得之利益沒收之。
三、刑法134條: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以故意犯本章以外各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證據:
一、書證部分
按「公眾週知之事實,無庸舉證。」「事實於法院已顯著,或為其職務上所已知者,無庸舉證。」刑事訴訟法第157、158條書有明文。因被告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三人,均為食俸民脂民膏的國家元首、閣揆、主管部長,不思竭力保護國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竟至毫無人性,利用職權反向操作,以「扶植本國疫苗產業」為藉口,不惜偃苗助長炒短線的生技公司、扼殺自己國人同胞之健康權及生命權,只為圖謀個人經濟及政治上之私利。被告等的惡行惡狀,最近一個月(5月13日起)的各類媒體報導均有報導,請鈞署參酌。
二、人證部分,請傳喚下列證人:
(一)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全(台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1號3樓)
(二)高端疫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世忠(新竹縣竹北市生醫三路68號)
(三)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啟賢(台中市潭子區潭興路1段3號)
(四)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請代為查址)
(五)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請代為查址)
(六)前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請代為查址)
(七)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請代為查址)
(八)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請代為查址)
綜上論述,依刑法第130條、131條、134條等之規定,被告確實已經觸犯各該條之罪,為圖利自己或相關第三人廢弛職務,更透過職權之操弄,直接、間接圖利自己及相關第三人等,不惜釀成全國人民的大恐慌和大災害。彼等惡劣行徑,令人髮指,恰於本條之罪構成要件相當,懇請 貴署迅為依法偵辦,將被告等三人提起公訴,治以應得之罪,俾符法治,實感德便!
謹狀
台灣台北地方檢察署
具狀人 鍾琴等
中華民國110年6月 11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際鐵礦砂價格反彈,中鋼(2002) 周四開出的第二季內銷盤價可望開漲,昨日股價噴出大漲逾4%,成交量更衝高到9.4萬張,這是去年12月1日以來的最大量。包括彰源(2030)、新光鋼(2031)、中鋼構(2013)、海光(2038)、新鋼(2032)均亮燈漲停,拉升鋼鐵股指數(TSE20)飆漲4.0...
漢達生技訴訟 在 來妝點股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焦點新聞
◆大買反向ETF 外資迂迴炒匯 央行緊盯。
◆已奪264張選舉人票 拜登入主白宮 只差一州。
◆嘸驚! 恐慌指數創七個月最大跌幅。
◆人民幣在岸價 兩年半新高。
◆兩陣營募款打官司 專家:川普贏面不大。
◆美參院選情膠著 議事癱瘓機率升。
◆高通樂看5G手機 台積吃補。
◆i12剛上…蘋果舊機大追單。
◆華為拖累 大立光10月沒熱度。
◆蘋果給力 鴻海上月營收飆高。
◆股后領漲 IC族群齊上衝。
◆外資連四買 台股連四紅。
◆外資回頭 10月淨匯入600億元。
◆今年促參簽約金 上看1,200億。
◆民間投資五大支柱力挺 高仙桂:樂觀看明年GDP。
◆憂打房建商低報銷況壓熱度。
◆A7合宜宅將解封 金聯標售漲近400萬。
◆內升!陽明總座呼之欲出…。
◆國旅發燒 outlet業績大發。
◆10月CPI連九跌 無通縮疑慮。
◆華銀推ESG 導引企業接軌國際。
◆不只TOP DOWN 還要BOTTOM UP 黃天牧:雙向推動形塑共識。
◆歐洲首家 英央行加碼購債1,500億英鎊。
◆二度封城 歐洲Q4經濟預測大砍。
◆美新一輪紓困 參院拚年底過關。
◆川普放話打法律戰... 迪蒙:對大選要有耐心。
◆Switch熱銷 任天堂獲利暴衝。
◆貝佐斯又賣亞馬遜股票 今年套現逾100億美元。
◆跨國金融業 疫中加速併購金融科技。
◆法遵科技全球投資額 今年上半年狂勝過去三年。
◆十四五規劃 GDP成長設5%左右。
◆人行月中可望超額續作MLF0。
◆美中台關係 專家:留意台美順差問題。
◆天貓下架iPhone 12 醞釀雙11放驚喜大招。
◆阿里Q3財報 淨利跌六成。
◆富比世中國富豪榜 馬雲又稱霸。
◆陸港白馬股瘋漲 多檔創高。
◆螞蟻H股退款 國際投資者改投其他陸股。
◆加大研發投資 小米明年將聘5千名工程師。
◆三大缺失 金管會重罰和泰產千萬。
◆債券也可團購 100元就能入門。
◆國票金前三季獲利 創15年新高。
◆10月外匯存底 破5千億美元大關 連17個月創新高。
◆海外踩雷提呆破百億 國銀前九月獲利 衰退逾一成。
◆信用評級發揮影響 綠債發行利率 出現些微差異。
◆響應信託2.0 合庫 明年擴大信託業務徵才。
◆節稅扣除額 備齊十種單據。
◆防宗教財產變私產 內政部將修法。
◆空污季中火擴大自主減煤。
◆交長:觀光局將改制觀光署。
◆遠傳、亞太電 拚4G共頻共網。
◆遠傳井琪:將維持高股息配發率。
◆彩晶強攻MicroLED MiniLED。
◆億光 研發石斑魚專用LED燈具。
◆威盛AI車載產品 獲亞馬遜、微軟認證。
◆迎接MiniLED開案起飛期 富采投控 通過反壟斷審查。
◆深耕雲端、企業解決方案 叡揚資訊 12月掛牌上櫃。
◆涉福懋油掏空 吳金泉遭起訴。
◆台北文華東方 重啟客房營運。
◆咖啡渣變循環杯 路易莎帶動綠色革命。
◆王光祥掌大同旗下尚志資產董座 卡關。
◆年年換新車 和運首創線上訂閱式租賃。
◆民生通路 爭搶雙11商機。
◆全聯加碼高雄 打造冷鏈物流中心。
◆台中14期重劃區 建商獵地近兩萬坪。
◆高雄輕軌通車 周遭房價漲。
◆歷史次高 中美晶 前三季每股大賺7.82元。
◆立端9億元私募CB 台達電全包 Q3 EPS 1.6元創新高。
◆拜登領先 太陽能股漲聲響起。
◆元大原油正2 最後交易倒數五天。
◆興櫃股王 穎崴通過上市審議。
◆鈺太Q3財報亮眼 Q4拚續旺。
◆迎旺季 泰鼎四大產品線看俏。
◆鈊象前三季每股賺逾35元。
◆TPK第四季展望保守 營收估減二成。
◆代工調漲 頎邦本季營運不淡。
◆圓點登興櫃 躍居生技新股王。
◆生技業第一家季配股 豪展配息6元 年底發紅包。
◆需求熱 ABS、PS報價強漲。
◆儒鴻 下半年營運季季增。
◆簽訂15輛電動大巴買賣合約 凱勝 獲府城客運1.8億大單。
◆營運成長新動能 怡利電WHUD攻陸市場。
◆信昌化 擬明年元月下市。
◆日馳 前三季獲利創高。
◆康那香 前三季EPS 3.51元。
◆華通10月營收 創歷史新高。
◆漢來美食 全年獲利有望超越去年。
◆市場運價下修 華航Q3每股虧0.13元。
◆永大前三季EPS 近四年新高。
◆14檔雙11概念股 外資加碼。
◆Q3財報11/16截止申報。
◆利多加持 陸股ETF齊漲。
◆安集擴產 明年營運添動能。
◆燦坤會員招待會 業績拚成長三成。
◆宏洲、宏益 明年H2訂單恢復正常。
◆穩懋10月營收 今年新高。
經濟日報晨訊
◆台股挺進萬三,台幣觸碰28.5。
◆美歐股勁揚,新興股攀高。
◆外資大買反向ETF,央行緊盯。
◆外資回頭,10月轉淨匯入20億美元。
◆我國外匯存底突破5,000億美元。
◆拜登概念股迎新一波行情。
◆鴻海最強10月,營收增三成。
◆大立光微增0.2%,旺季恐報銷。
◆大立光高階鏡頭出貨減,毛利率有壓。
◆大立光後市,法人聚焦兩關鍵。
◆蘋果強攻NB,台鏈迎大單。
◆iPhone電源晶片,面臨缺貨。
◆美選後政策,看到四大趨勢。
◆拜登若成美國總統,台積電、鴻海經營風險降低。
◆拜登勝選機率增,美外交路線將重返多邊主義。
◆拜登誓言,當選第一要務重回巴黎協定。
◆美中交流,面臨12個痛點。
◆國會牽制,拜登恐成跛鴨總統。
◆川普提計票訴訟,引爆法律戰。
◆高通:5G手機明年出貨倍增。
◆高通坦言,尚未獲准供貨華為。
◆Switch產量上修,台鏈添柴火。
◆任天堂調高年度財測。
◆和運訂閱式租車,需求暴增。
◆華航Q3小虧,本季拚轉盈。
◆美新冠確診,一天增10萬人。
◆歐下修明年GDP成長率。
◆英央行擴大購債計畫。
◆印尼陷入衰退,20年首見。
◆阿里上季獲利大減六成。
◆透視十四五,房市亮五大信號。
◆在離岸人民幣強升,二年新高。
◆證監會說明暫緩上市案,螞蟻體現敬畏法治精神。
◆小米拚研發,增聘5,000工程師。
◆進博會首單,台廠搶下。
◆國銀海外分行獲利大縮水。
◆遠東銀砸20億,信義區買地。
◆遠傳、亞太電擴大頻譜合作。
◆群光Q3每股賺2.55元。
◆鈊象好威,每股賺13.22元。
◆華通Q3獲利飆增43%。
◆TPK第3季每股賺1.09元。
◆鋁電容廠出貨升溫。
◆TV面板續漲,雙虎受惠。
◆上月業績快報/臻鼎+30% 泰鼎+20%。
◆上月業績快報/貿聯+6% 創新紀錄。
◆上月業績快報/穩懋+0.9% 動能強勁。
◆台達電躍立端最大股東。
◆中美晶Q3獲利增10%。
◆頎邦Q3獲利勁升45%,Q4續旺。
◆安集擴產,營運喊衝。
◆游國斌漲聲股勵。
◆叡揚明年展望樂觀。
◆上月業績快報/鈺太+2.7% 締新猷。
◆上月業績快報/原相攻頂 瑞昱下滑。
◆中鋼出貨上修,全年拚盈。
◆台康、寶齡新冠快篩報捷。
◆漢來美食Q3每股賺3.99元。
◆信昌化明年元月下市。
◆圓點奈米,生技新股王。
📣今日操盤提醒
🔸除權息交易:亞航
🔸法說會:鑽全、東訊、聯詠、原相、台灣大等
🔸暫停融券賣出:三商壽、新美齊
🎉新活動開跑啦🏃🏻♀️現在開戶達成活動任務就送600元7-11禮券喔!這麼好康的優惠~大家輕輕鬆鬆就能領到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有關開戶新活動or手續費問題~
歡迎來訊詢問!
✨宜潔
https://line.me/ti/p/F7rfwNcWjM
✨乃心
https://line.me/ti/p/0_SKT06Ole
漢達生技訴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5/07 Bloomberg重點摘要
<歐洲新聞>
WHO發表"人體挑戰研究"報告 稱直接注射病毒到自願者體內可加速新冠疫苗開發
聯合國衛生部門專家稱讓受試者感染病毒來做實驗 恐嚴重威脅自願者的生命
新冠疫情下經濟缺口擴大 英格蘭銀行暗示六月將祭出更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
英格蘭銀行壓力測試報告顯示 英國房價在疫情下恐重跌16%
英格蘭銀行:金融機構疫情損失恐達990億美元 但有足夠銀彈可以度過難關
歐洲首富(LVMH集團老闆)阿諾多次安然度過危機卻躲不掉新冠疫情 身價縮水300億美元
巴黎在地鐵測試口罩辨識軟體 第一階段解封後民眾需戴口罩才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法國預計5月11日第一階段解封 擬派2000人次警力執行維持社交距離與戴口罩的措施
英國首相府發言人:將全面調查新冠病毒的起源及傳染途徑 為未來可能的疫情做準備
英國首相強森宣布最快下周一初步解封 預計周日公布下一階段的防疫措施
疫情讓歐元區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衰退 歐盟央行副總裁稱該行下定決心全面支撐歐元區經濟
擁有莫斯科斯巴達足球隊的俄羅斯億萬富豪 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治療
經濟遭逢二戰以來最嚴重萎縮 挪威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至0%
土耳其里拉兌美元貶至歷史新低 今年以來已經貶值18%
英國移動運營商O2和電信服務供商Virgin Media將合併 成為英國最大電信巨擘
<美洲新聞>
中國國務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預計下周通話 討論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議的施行
美國上周申請失業補助人數再增加317萬 加州、德州與喬治亞州比例最高
美國第一季非農生產力下滑2.5% 2015年末以來最差
明尼亞波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稱疫情將讓美國失業率墜入災難性水準 經濟復甦將漫長且漸進
美國賓州政商團體以防疫禁令違反自由提起的訴訟 遭美國最高法院駁回
才剛宣布要逐步解封 加州通報新增確診病患2603人單日最高
低溫、擁擠又致命 美國肉品處理工廠成為新冠病毒傳染的溫床
藥廠Moderna的新冠疫苗獲得美國批准進入第二階段實驗 股價有望衝上歷史新高
搖滾樂團槍與玫瑰主唱在推特上發文汙辱美國財長努勤是混蛋 努勤推文回嗆
Uber展開瘦身計劃節省成本 資遣3700人並永久關閉180處駕駛服務中心
最新民調顯示 性騷擾的指控沒有影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當前的支持率
"把華爾街看的比自己家人還重" 拜登受到左派壓力別用前財長桑默斯當顧問
<亞非中東新聞>
中國最新研究指出 5%到15%的新冠痊癒病患會出現復陽狀況
對東南亞出貨量表現強勁 中國大陸四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意外成長3.5%
WHO專家正與中國討論 希望派特使團重返武漢尋找新冠病毒的帶原動物
新冠疫情觸發南非企業信心四月跌至77.8 創35年來最低點
特斯拉以"正常維修"為由突然暫停中國生產線 代表特斯拉現階段沒有生產半輛車
埃及可望最快在周一 獲得IMF緊急通過27億美元的紓困貸款
印度可望吸引逾千家美企將生產線從中國移出 醫療設備與汽車零件為優先
新冠疫苗開發受到認可 大阪大學支持成立的生技AnGes股價兩個月來狂漲400%
NHK報導日本官方已經批准吉利德藥廠的瑞德西韋 可用於治療新冠病患
漢達生技訴訟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國際鐵礦砂價格反彈,中鋼(2002) 周四開出的第二季內銷盤價可望開漲,昨日股價噴出大漲逾4%,成交量更衝高到9.4萬張,這是去年12月1日以來的最大量。包括彰源(2030)、新光鋼(2031)、中鋼構(2013)、海光(2038)、新鋼(2032)均亮燈漲停,拉升鋼鐵股指數(TSE20)飆漲4.02%,成昨日盤面最強勢族群;至於觀光類股(TSE27)則最為弱勢,下挫1.08%,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昨天展開生技產業之旅,雖然浩鼎 (4174)董座張念慈表示乳癌新藥OBI-822臨床療效非常確定,有信心打國際競賽,昨天股價仍然苦吞第二根跌停板來到552元,跌停委掛張數還超過1.3萬張,兩根跌停造成市值累計蒸發219億元。目前浩鼎借券賣出餘額高達6,093張,市場傳聞主管機關將查核浩鼎借券情形,不過櫃買中心澄清並無此事。生技醫療類股(TSE31)昨天似乎也已經擺脫浩鼎的陰影,類股指數收盤大漲1.87%。特別是跟浩鼎有兄弟檔之稱的中裕 (4147)跌停開出之後迅速打開,收盤漲幅達到3.93%。台微體 (4152) 收盤攻上漲停來到160.5元,東生華(8432)同樣亮燈攻頂,健亞 (4130)漲幅5.96%拉到最高作收,醣聯 (4168) 勁揚3.71%,智擎 (4162) 漲幅超過4%,藥華藥 (6446) 大漲6%以上。
陸系手機大廠華為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看增30%,供應鏈可望吃香喝辣,敦泰(3545)亮燈漲停,華晶科(3059) 、矽創(8016)也跟進收高。鴻海(2317)與夏普的鴻夏戀將進入最後倒數,外電報導夏普主要債權銀行態度傾向接受鴻海的援助案,鴻海股價小漲收在77元。面板則是因為友達(2409)春酒釋出今年第1季是谷底的訊息之下,友達.群創(3481)分別上漲2.02%及1.33%。IC設計龍頭聯發科 (2454) 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發表多項新品,股價昨天在平盤附近上下游走,從股價表現觀察,由於去年第4季財報低於預期,加上多家外資在法說會後紛紛調降評等,聯發科股價在今年2月2日創下193.5元的7年多新低之後,以昨日盤中高點232元計算,短短8個交易日漲幅已經將近2成,外資在農曆年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開始連續7日買超累計達到9329張。
設備廠志聖(2467)在2015年營運不順,自結全年稅後虧損4.85億元,每股淨損達到3.06元;董事會決議從1月30日起進場買回1.58萬張庫藏股自救,股價不但在1/30當天跳空大漲9.62%,從11.95元漲到昨天高點14.8元,累計漲幅也已經達到23.85%。
樂陞 (3662) 躍居索尼PlayStation VR正式軟體開發商,漲停上演慶祝行情。盛達 (3027) 搶攻北美市場再下一城,旗下M2M產品通過美國AT&T認證,昨天帶量飆漲超過9%。振維 (3520) 董座涉入普萊普雷訴訟遭搜索,公司表示營運一切正常,股價也力守在平盤。智伸科 (4551) 開放融資券交易首日獲買盤追捧,強攻創大上市來新高價。樺漢(6414)併購效益持續發酵,元月營收11.49億元創歷史次高、年增43%,主要受惠於子公司瑞祺電1月營收創新高,激勵樺漢昨(23)日股價盤中一度衝上404元,尾盤雖然追價力道不足,但收盤時仍上漲3.4%收395.5元。胡連 (6279) 受惠吉利汽車長單、新電動車產品及中國市場復甦,前景一片看好,獲外資調升目標價至200元,昨日價量齊揚。東陽 (1319) 三大利多齊發,元月獲利倍增,每股稅前淨利達0.6元,外資連5日買超6519張,股價強彈半根停板,站上28個月。鑄造大廠F-永冠(1589)元月營收受惠於旺季效應,出貨噸數優於法人預期創下歷史新高達7.6億元,較上月成長17.0%,並較去年上揚1.9%,昨(23)日股價大漲6.35%收234.5元。國內最大醫療廢棄物處理廠商日友(8341)元月營收1.4億元,年成長率30.1%。展望第2季,由於每年都在第二季換約,法人預期換約後ASP將有上調空間,因此營收與毛利率可望再提高。昨日股價尾盤狂拉漲停,上漲9.81%收145.5元,新麥(1580)元月合併營收雖不如預期,但法人依訂單能見度1個月推估,今年營收成長5%至10%,全年營收回升至43億元以上,股價跌深反彈,買盤承接力道強勁,終場以漲停95.7元,上漲8.7元作收,一次站上10日線跟月線反壓。金洲(4417)昨日開平高之後,一路盤堅,終場大漲2.95元,以32.90元漲停板作收,這是金洲從去年10月5日當周最高點51.7元,一路下跌43.52%到最低29.2元止跌之後,最強的反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