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水沒水喝,不會喝牛奶啊?嗯? /
說起漫畫家荒川弘,你第一個會想起的,是她哪一部作品呢?是以煉金、魔法、冒險為主軸的《鋼之鍊金術師》?還是由他人原作,並由他操刀漫畫化的《獸神演武》或《亞爾斯蘭戰記》?對於我來說,我心目中荒川弘的神作,就是以北海道農家日常為藍本的《百姓貴族》與農牧高校為舞台的《銀之匙》,而《百姓貴族》到今年為止,連載已經十五年週年,累積銷量也朝三百萬冊邁進。
荒川弘出身於北海島十勝酪農之家,從小到大的農家生活以及高校時代就讀農業高校的經歷成為豐富她作品的珍貴養分。以自家故事出發的《百姓貴族》從二〇〇六年起開始連載,堪稱日本第一部農家紀錄漫畫。在這部作品中,荒川弘把荒川家的農業日常詳實描繪,搜羅農家常識、北海道農業歷史沿革、市場概況等你我不知的資訊,再配上充滿戲劇張力與爆笑轉折的劇情,建構出本作最迷人風格。
————————————————————
《百姓貴族》宣傳影片
https://youtu.be/H4LAdFs8H6w
————————————————————
在《百姓貴族》中,所有荒川家角色都以牛來呈現,因此荒川弘也被不少漫畫讀者暱稱為「牛媽」。在這部作品中,農家常識對讀者帶來莫大的衝擊,當中安插了「石井編輯」一角,用來象徵讀者視角來對農家提問、吐槽。平常大家習慣喝牛奶吃肉吃作物,但卻不甚了解的農家日常在作品中俯拾即是,書裡一句「農家的常識並非是社會的常識」一語貫穿所有劇情。那句「沒水喝不會喝牛奶啊!」就反映出在物產豐饒的北海道,衣食無虞的務農百姓簡直就像貴族一般,作品的名稱「百姓貴族」就此誕生。
家裡的蔬果都是左鄰右舍以物易物得來,從來沒有花錢買過;塞滿了高級牛肉的冰箱是常態;放學回家打開門居然有獵人送上一整頭鹿放門口,以及各種以新鮮牛奶幻化成諸如布丁、牛奶飯等神奇美食,還有各種季節轉換所帶來的務農生活風景以及危機處處的驚險細節,都是身處都會的你我驚訝連連的閱讀初體驗。
————————————————————
《百姓貴族》LINE貼圖
・[第1弾]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729153/
・[第2弾]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3311789/
————————————————————
《百姓貴族》不是套上夢幻濾鏡的熱血職業故事,而是踏踏實實地將農牧生活的艱辛、現實、歡樂一一攤開來分享的農家紀錄片。我特別喜歡當中「爸爸」的角色,他徹底貫徹「不工作就沒飯吃」的家訓。身為一家之主的荒川爸爸張力十足,除了有異於常人的生活模式讓人瞠目結舌外,漫畫中提及多次生死交關的體驗,無論是飛車渡河的荒謬,或是卡車翻覆後的病危手術,在這種時刻荒川家都有牛隻死掉為其「擋煞」的替身效應,在漫畫中亦令人嘖嘖稱奇。
多年前曾隻身前往北海道農家打工換宿一陣子的我,雖然工作內容與型態與《百姓貴族》幾乎完全不同,但哪怕只有 1 % 的相似心情,也讓我在這部作品中找到可貴的熟悉感,讓我對本作愛不釋手。
《百姓貴族》連載十五年了,為了歡慶十五週年,今年秋天荒川弘將在東京渋谷西武百貨舉辦原畫展,現場預計展出多幀原畫,還會有特製的商品販售。雖然無法前往躬逢其盛(可惡的武漢肺炎!)但我還是持續期待《百姓貴族》能長長久久繼續下去,因為關於荒川家的農業故事,我還想知道更多更多。
————————————————————
《百姓貴族》十五週年原畫展
https://hyakusyokizoku15th.gengaten.com/
————————————————————
#dato閱覽室
#荒川弘
#百姓貴族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漫畫家 工作內容 在 臺灣漫畫基地 Taiwan Comic Bas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進修課程】漫畫的幕後推手-漫畫編輯基礎班(名額已滿)
創作者不再只是埋頭苦畫,更需要團隊合作、有效率地運用資源。如果你想了解「編輯做什麼?」「編輯與創作者如何配合?」而漫畫產出的「市場行銷面」又會是如何?歡迎報名參加! #課程完全免費
👉講師|
人氣漫畫家/柯宥希(顆粒)
資深漫畫編輯/咪牙(江美云)
前comico總經理/王可昌
威向文化 總經理/林堰淳
威向文化 行政特助/劉豐榮
👉時間|07/03(六) 13:15-18:30
👉地點|Google meet直播線上授課
-
#講座內容
課程將分為三大部分:針對漫畫編輯的基礎工作內容講述、建立漫畫編輯的權責觀念外;講述編輯在面對,閱讀載體改變、多元宣傳媒介產生,在制定行銷策略時,要如何精準掌握內容宣傳、推廣方向,以及怎麼切換不同角色與創作者溝通。
#漫畫基地
#防疫期間活動不間斷
#報名請至漫基官網
Cory宥希畫世界
漫畫家 工作內容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漫射報》Vol.2全文公開🎉什麼是「漫畫」?
《養豬便覽》龔玉玲撰文
說到漫畫,許多人最先浮現的印象可能是以勇敢的英雄人物、探索愛情的青春少女,或逗趣可愛的動物為中心的各種情節。如果是以農業從事者為中心的故事,又會是如何呢?
我們可能會先想到荒川弘(1973 -)的《銀之匙》(2011–2020,共15冊,根據2016年的紀錄,單行本至少售出一千五百萬本),內容講述一群北海道的農校生的日常生活,還有她自述成長於農家生活點滴的《百姓貴族》(2006 –連載中)。荒川弘的農業漫畫叫好叫座,來自臺灣的漫畫大師劉興欽(1934 -)也為農業漫畫這個類型貢獻良多,並展示了農業題材如何可能受到市場歡迎的另一種時空脈絡。在他的兩百多本作品中,許多是以農村為背景,加上自己年少時期的農村經驗所創作出的漫畫。
而這裡要介紹的,是較少被想到卻有其重要性的楊英風(1926-1997)及其農業漫畫。楊英風作為一個享譽國際的雕塑家,一般較少把目光放在他早期因任職「豐年社」的美編,而曾經深入參與過官方色彩鮮明的農業雜誌《豐年》,並創作農事題材漫畫的經歷。應國立臺灣漫畫博物館籌備小組的邀請,本文也會討論楊英風於1955年為「豐年社」出版的《養豬便覽》所作的漫畫〈林添丁飼豬起厝記〉與插圖。
.
以農事為題材的連環圖像淵遠流長,目前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連環壁畫:美國漫畫理論家,同時也是漫畫家的Scott McCloud,在重要作品《理解漫畫》中介紹他所能追尋的最早的連環畫作 ,是來自距今約三千四百年的古埃及墳墓,門那之墓(The tomb of Menna,TT69)。門那是負責土地事務的行政者,其墓中的連環圖式壁畫呈現了他的社會地位與工作職責內容。圖畫中的務農者有農忙、休憩、應對官員、繳不出作物受懲罰等景象,而官方人員則呈現他們記錄、測量、刑罰與監督等執勤內容。
因此我們可以說,目前追溯到最早的連環畫,因其主題涉及農事,所以農事題材是漫畫史上率先出現的主題之一。此外,門那之墓中的連環畫作所呈現的官方立場與制度面向,仍是現當代農業漫畫裡反覆出現的重要情節,以臺灣漫畫而言,此中最直接相關的是《豐年》雜誌上的一些漫畫。
《豐年》(1951–至今)為「豐年社」所出版以農民為目標讀者群的刊物,由美國新聞處、美國經濟合作總署,與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共同籌辦。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農復會改組成立「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簡稱農發會),五年後又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為目前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目前所見的《豐年》相關研究,多半側重1951到1965年的美援時期,聚焦在《豐年》如何在政治層面由上而下,對農家傳達反共抗俄與親美之宣傳,以及農村現代化相關知識之教育。
《豐年》自1951年7月的創刊號起便以全版頁面刊登漫畫,因早期《豐年》全冊僅12頁,漫畫篇幅的比重可見一般,至1959年逐漸減少。對美援時期「豐年社」所產出的漫畫內容有興趣者,可參見高師大美術系孫祖玉教授(2015)的期刊論文〈美援時期(1951~1965)之臺灣漫畫類型調査研究〉,以及師大歷史系許惠盈(2016)的碩士論文《圖像傳播與農民的再教育──以《豐年》雜誌的漫畫為中心(1951-1964)》。
.
楊英風自1951年「豐年社」創立之時便擔任美術編輯,直到1962年離職,工作內容包括設計刊物封面,以及創作刊登所需的漫畫、廣告與插圖。他在《豐年》上廣受歡迎的連載漫畫有〈闊嘴仔與阿花仔〉、〈竹桿七和矮咕八〉、〈小白鼠〉及〈農狀元〉等。根據楊英風的「工作札記」(收錄於《楊英風全集》第22卷),1954年他受聘為中國美術協會與台北市青年服務社合辦之「青年漫畫研究班」的教導委員,為學員講授過漫畫課程。
藝術史學者林素幸(2015)在期刊論文〈被遺忘的一頁──楊英風與早期臺灣美術設計作品:以《豐年》為例〉中,從藝術創作者與「贊助者」之關係,說明楊英風1950年代作品中所呈現的「歡樂風格」與「意識型態」,主要是基於美國新聞處與農復會為了「安定人心、發展經濟的社會、心理和彰顯政績」之需求所希望的方向。
林素幸也指出,楊英風的漫畫風格有部分是受到迪士尼動畫的影響。(附帶一提,翻閱楊英風「工作札記」內有的觀影記錄,可知他觀看電影的類型廣泛,且即便是任職「豐年社」美編的壯年時期,也還是會去戲院觀賞各式動畫片。)不過,楊英風的部份漫畫作品譬如〈農狀元〉,帶有「中國連環畫」的色彩,又如改編自喬治‧歐威爾《動物農莊》的〈萬牲園〉講述豬帶領農場動物進行革命,抵抗農場主的剝削,具實驗性地採用雕塑之照片來呈現。(〈萬牲園〉有趣的是,漫畫中農場主的立場跟《豐年》的農民讀者群,事實上應是一致的。)所以不只受到迪士尼影響,楊英風的漫畫風格還有不拘一格、多元吸收的一面。
.
《養豬便覽》是一本出版於1955年的農業知識推廣手冊,根據封面的「豐年社贈」可知出版者為「豐年社」,全書沒有明確標註編者與繪者,故推論此手冊是「豐年社」編輯部所作。根據1955年8月1日發刊的《豐年》雜誌第五卷第十五期第三頁的「本刊重要啟事」,可知《養豬便覽》是給長期訂戶的隨刊贈書,但也可以另外函購,每冊兩元。
《養豬便覽》的內容,根據目錄,包括「豬的育種和選擇」、「飼料和飼養」、「管理」、「疾病和防治」、「養豬問答」,而這些知識教育的重點菁華,都濃縮在開頭的漫畫故事〈林添丁飼豬起厝記〉中,透過虛構人物林添丁現身說法,告訴大家他如何靠著《養豬便覽》傳授的知識靠養豬為副業,一年之內就可增加收入,翻新老厝。
〈林添丁飼豬起厝記〉的繪者沒有明確標示,曾和《豐年》合作的漫畫家並不少,如何判斷此作品是出自楊英風手筆?就藝術史領域的整理成果而言,出現於〈林添丁飼豬起厝記〉的人物與豬曾被另外畫成單件作品收錄於《楊英風全集》(第4卷,頁283);此外,對比楊英風有署名的漫畫類作品,至少可辨識出封面與其中三格的豬,具有楊英風在他處曾經用過的迪士尼風格(如圓胖的造型,賦予通常用在人類臉上的眼神與瞳孔,加強了討喜的表情)。
關於〈林添丁飼豬起厝記〉的內容,學者孫祖玉在期刊論文〈美援時期(1951~1965)之臺灣漫畫類型調査研究〉已有詳細介紹(雖然文中沒有特別處理楊英風的部份),有興趣者請搜尋閱讀。其中她注意到畫面用了兩種筆法交錯:「密集的線條在母豬的描繪、豬舍乾淨重品質的磚頭描繪……」,而「仔豬的擬人與友善,為農友帶來財富與興旺後代的仔豬,象徵著正面的意義」,因此,雖然「卡通式畫風與配種解說圖畫法」相異,卻「於漫畫中取得和諧兼具的線條表達,線條導讀之閱讀 情境能夠順暢貫穿情節」。
.
1955年出版的《養豬便覽》作為臺灣農業發展的史料,可窺見當時臺灣養豬還作為家庭副業時的理想型態。根據汪玉貞〈農業100年精華-揭開臺灣畜牧歷史展風華〉的概要整理,1953年臺灣養豬產業的企業化經營始由台糖公司起步,1963年中央推動「綜合性養豬計畫」,使得民間養豬水準在數年間提升,「許多養豬戶也由原先的家庭副業形態轉為專業經營模式」。
前面已提到,行政制度面向仍是現當代農業漫畫裡反覆出現的重要題材,不過從商業性、受市場歡迎的作品中,譬如劉興欽與荒川弘的農業漫畫作品,可發現敘事視角往往不是透過執政者,而是務農者,換句話說,佔據核心位置的是務農者而非中央執政階層。從這層面來看,〈林添丁飼豬起厝記〉含有某種過渡性,一方面它確實含有政策性的宣導教育意味,一方面它採用務農者的視角說故事。這種過渡性如果參照《豐年》其他作者完全走政策宣導型態的養豬漫畫,譬如〈農業知識漫畫─養豬新智識〉(1960年4月16日),會更為明顯。
因此,《養豬便覽》不只是用來佐證臺灣農業發展的史料之一,《養豬便覽》中的〈林添丁飼豬起厝記〉作為漫畫發展的史料,能放在楊英風的作者論論述下理解,也能放在農業漫畫這個類型在大眾流行文化中的形成與收受來思考,如此或可增加我們對於漫畫本身的認識。
#漫射報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NationalComic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