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催眠的我低頭一看,正是穿著草綠色的葉子做成的裙擺還是褲子,鞋子是不清楚材質的尖頭咖啡色鞋,背上則是像是蜻蜓的翅膀。
催眠世界裡,我看到菌菇們,還有會變成人類的精靈、小矮人、仙女等等,
有時覺得自己活脫像是腦補的劇情不停在催眠時放映,結束後詢問催眠師自己的狀態才知道原來那些片段要更在意的是情緒、感受和話語。
那陣子迫切、不死心地想找尋內在暗黑的秘密,像走在幽暗的森林才會遇見真實的自己,像手裡拿著一個袋子,裡頭裝著巴斯特耳朵的那種。
我以為自己總有一次催眠可以看見自己的黑暗面,因為太好奇了!但就算找不同的人催眠,卻總看到大自然,不是彩虹、瀑布、仙女、彼得潘、獨角獸,就是看到小矮人、精靈和一堆花草樹木,簡直太超現實!
於是收到【童話日曆】的邀請推薦,就被裡頭的插畫、溫暖小語和名言所吸引,覺得這就是宇宙給我的禮物,
日曆裡頭不只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王爾德童話與其他經典故事,盒子超氣派,感覺拿來送自己或當禮物送人一定超讚!!
https://pse.is/3nbde8
#2022童話日曆 #暖心登場 #童話 #日曆 #fairytale #calendar #小王子 #lepetitprince #thelittleprince #名言 #老歌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Edmond Po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asterMay 茶之味》 第27集 Part 1 - 「以茶代酒」的典故 - 何謂「智能保安系統」 - 逆境期間如何團結其他同行競爭者齊齊有工開 訪問嘉賓:Jason Yiu 饒凌彬(智能保安系統商) 逢星期五 晚上10pm直播 想收聽睇完整節目內容請到 www.edmondpoon.com...
潘安典故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霰歌◎楊牧
這樣的天氣,不知道
做甚麼最好。煩亂的
天氣:
也許作戰最好
每個人發一支步槍
各據一個街口
猛烈地,向對方開火
打死了也不惋惜
互相都不惋惜
死了算了。這樣的
天氣:沒有花,沒有月
只有些風
只有雪和雨
這樣教人煩亂的
天氣,不知道做別的可不可以
譬如說做愛,可不可以?
都是花,到處都是月
讓狼噑他的噑
鶴唳他的唳
讓這個兔子撲朔
讓那個迷離
---
詩人曾琮琇賞析:
柏克萊大學作為自由思想的搖籃,反越戰的先鋒,嬉皮文化(Hippie)的堡壘,校園紅磚方場上,「年輕而悲哀又如此樂觀」的抗議學生不時敲打楊牧心靈:「柏克萊的自由主義與批判精神,使我睜開眼睛,更迫切地觀察社會認識社會。⋯⋯知識是力量,但知識不可以禁閉在學院裏,知識必須釋放,放到現實社會裏,方才是力量」(1975)(注一)。 1971年,美軍膠著於越南戰場,進退維谷;這一年,楊牧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指導教授陳世驤五月過世。十二月,楊牧寫下〈霰歌〉,彼時,卅甫過的楊牧還不是楊牧,葉珊時期的最後一本詩集《傳說》在這一年出版。
「霰」本意是雨遇冷空氣凝成的雪珠。它多降於下雪前或下雪時,降落時,呈白色不透明的球形或圓錐形冰粒。據詩集後記的陳述,新英格蘭州飛霰凍日,百無聊賴,作〈霰歌〉消遣(注二)。 重複出現了「這樣的天氣」、「煩亂的天氣」以及「沒有花,沒有月/只有些風/只有雪和雨」,外在氣候環境的酷寒映照書寫當下煩躁、迷亂的生命情境。不過,這只是〈霰歌〉的表層意義。
除冰珠之意,「霰」,作為近戰的單兵利器,在濃密的熱帶叢林中被美軍廣泛用來對抗擅長游擊的越共。面對美國同學日益高漲的反戰情緒,曾以「浪漫的右外野手」自居的楊牧已經無法置身風雪之外。「於情如何介入,於法不得申訴」(1976),知識分子之於時代、戰爭、種族的困惑涵攝於「作戰」意象的鋪陳。如果說,緊促,斬截的短句是雪霰落下:「也許作戰最好/每個人發一支步槍/各據一個街口/猛烈地,向對方開火」,那麼,此段末兩句則是霰彈四射,相互殘殺:「打死了也不惋惜/互相都不惋惜」,「不惋惜」重複出現,不啻為「作戰」合理性的強烈諷刺。
唐捐〈嬉皮之聲〉以一九六八年為切片,談冷戰的年代,嬉皮的年代後,余光中、鄭愁予、楊牧等台灣詩人詩風丕變。冷戰開啟了搖滾樂和迷幻藥(LSD)的潘朵拉盒,「做愛不作戰(MAKE LOVE, NOT WAR)」的反戰標語風行街頭,他們通過性與藥物,釋放心中對於傳統和戰爭的反抗。1967年2月,反戰群眾遊行到五角大廈前,與陸軍對峙,把盛放的花朵放在士兵的步槍槍口;跨掉的一代的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口中的「Flower Power」,成為以和平對抗殘暴越戰的象徵。「譬如說做愛,可不可以?」唐捐指出,此詩從第一段「作戰」想像到第二段「做愛」欲求,捕捉嬉皮士的解放路徑(注三)。 進一步地說,戰爭和愛,寒冷和狂熱,風雪和花月,恐懼和歡愉,它們的悖論結構,收攏在「霰」這一具有液體、乳滴狀、發洩等具有交合意涵的象徵符號底下,呈現性死相溶,靈肉分離的關係。
「風花雪月」原作「雪風花月」,代表春花、夏風、秋月、冬雪的四時美景;「本是些風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比喻男女間情愛韻事,後也用來比喻辭藻華美,內容空泛的言情詩文。這裏,「沒有花,沒有月/只有些風/只有雪和雨」,從地凍天寒,萬物凋零的天氣指涉,到「都是花,到處都是月」,一方面呈現詩人坐觀越戰的無力感;另一方面,則透過「風花雪月」這一陳辭的重新組合,營造情迷意亂的嬉皮氛圍。
這首詩結束在動物意象的佈置上。詩人除了拆解「狼嗥」、「鶴唳」、「撲朔」、「迷離」的語法之外,其中可能還蘊藏兩個典故。「狼噑」的意象可能是金斯伯格在舊金山畫廊朗誦的長詩(HOWL)〉(1955),也可能來自紀弦〈狼之獨步〉(1964)(這個解讀,來自鄭毓瑜院士的提示,特此誌謝)。無論如何,都對現實社會提出強烈批判。「撲朔」、「迷離」則出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樂府詩集・木蘭辭〉)。前者是現代的西方,後者是古典的中國;一是反戰嬉皮,一是替父從征。楊牧在詩集自序寫道,過去對詩的設想和憧憬,「有一部分好像已經到了眼前,不但已成事實,而且逐漸陳舊,甚至變得可厭」。「霰」的隱喻,既是疏離,也是凝結。它飽含聲音與血氣,照見冷戰年代下瘋狂,躁動的肉身。還有詩人試圖告別過去的自己的心。
注一:楊牧:〈柏克萊精神〉,《柏克萊精神》(臺北:洪範出版社,1977年10 月),頁88。
注二:楊牧:《楊牧詩集I:一九五六—一九七四》(臺北:洪範出版社,1978年9 月),頁622。
注三:唐捐:〈嬉皮之聲〉,《文訊》(臺北:文訊雜誌社,2020年9月),頁11-12。
---
美術設計:�泱泱
攝影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person-walking-outside-city-urban-731264/?fbclid=IwAR1qT6RbmHbUk3P7QCNaarcGVUX9ZoXCZrr91BRIOQoKssMmmAhTSWAwK8Q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霰歌 #曾琮琇
潘安典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7 黃偉民易經講堂
病毒變種,在印度爆發。這幾天,印度的確診人數每天都超過三十萬,癱瘓了醫療系統,火葬場應接不下,部份城市要在天台燒屍。
全球化之下,變種病毒,可以出現在印度,便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香港也不例外。
一位印度人士從杜拜抵港,在隔離酒店將變種病毒傳了給鄰房的菲傭。菲傭帶了回雇主社區,印裔人士帶著去長洲和尖沙咀。
香港的疫情沒完沒了,去年初專家說,病毒怕熱,四五月氣溫轉熱便生存不了,到暑假市民生活便可回復正常。
今年初專家說,隨著各地疫苗開始投產,接種疫苗後,市民有了抗體,群體免疫出現,暑假後疫情應逐步結束。
但今日再作觀察,世界各地城市,仍處疫情高峰,不但沒有跡象放緩,似乎愈來愈嚴重。
香港接種疫苗的情況很冷淡,市民不信任政府,官員愈焦急,市民愈抗拒。你搞阿布泰,我們就去排隊買東西。沒有了真正的投票機制,排隊阿布泰,就是無權無勇的香港人對政府投不信任票。
聶德權不斷催促打疫苗,林鄭威逼利誘,聲稱不打疫苗不准出街食飯,效果都適得其反。
接種疫苗後死亡數字,科興仍是遙遙領先,十九比四。不過,港府專家話,這些死亡都與疫苗無關,死者本身就有長期病患。接種者應該要判斷自己是否適合接種。這便好了,都市人,人人有三高,自己衡量過便唔打了。
既然疫苗絕對安全,是愛國愛港者一展抱負的好時機。香港,是地球上少有可以接種科興疫苗的地方,期望像有撐警大會般的大型集會,由歌影視紅星帶領,“齊齊打科興,盡展愛國心”。民建聯和工聯會又送出禮物包,附有科興證書,和拍照留念。盡快達到群體免疫的七成人口接種比例數字。中港可以通關,回復往來。
今日香港,除了疫情緊張,還有移民去留的困擾。
易經講堂每周有八堂課程,除網上課程,對象主要為外國同學外,其餘的課,班上同學每次都不約而同的說到去留話題。
尤其是家有兒女的!
有同學問:
今日一去,如果以後都不能回來,還應該走嗎?
我的看法是,香港是自由港,可以隨時進出。如果有一日情況壞到不能再回來,那今日離開,就更無遺憾了。
如果今日只是杞人憂天,香港明日遍地杜鵑花,再回來收拾家園。這幾年當做放洋歷練,開放眼界,也未嘗不可。從此選擇做一個世界公民,也光明磊落。
死守香港,碧血黃花,燃燒自己,照亮歷史,也是一種選擇。高品格,大情操,我沒話說,只能向你敬禮!
錢穆教授說,中國不在中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
一百二十三年前,譚嗣同選擇留,梁啟超選擇走。歷史肯定譚嗣同,但歷史沒有苛責梁啟超。是留是走,都可以發揮個人作用,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不向權勢跪拜,不混水摸魚。
我們幸運,經歷了六七年到九七年,三十年香港的流金歲月,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昇平世。陽盡陰生,起過高樓,宴過賓客,是時候看著它樓塌了。
香港人都是李後主,享受過半生的繁華逸樂,今日又要面對去國淒涼。
九七前,很多人過的,就是他《玉樓春》描寫的生活:
晚妝初了明肌雪,
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間,
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
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
待踏馬蹄清夜月。
如果你不知道這是李後主的詞,你會懷疑他寫的是九七前的尖東。
黃昏以後,美人們都在上妝了。肌膚似雪,再添濃妝,似人似妖,看得心中一蕩。
不是一個,不是兩個,那些妃嬪宮娥,兩旁列陣,在宮殿走廊中,春殿嬪娥魚貫列。
樂隊樂師在演奏笙歌,舞孃在跳《霓裳羽衣》舞。
這麼迷人的音樂,這麼迷人的舞曲,還有人錦上添花,臨風誰更飄香屑,在空中四處撒上香粉。
這樣的環境,能不醉嗎?
醉拍闌干情味切,用手拍打欄杆,和住節拍,高歌起來。紙醉金迷啊!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Party完了,酒醒了,吩咐侍從不用點燈,今晚月色好,今晚想自己騎馬,踏著月光,輕騎回家,唔駛送了。
這樣的生活,令人以為可以是永遠的。
讀李後主的詞,要將他在亡國前,和亡國後,一併來讀的。
這是文學上的反差對照。
沒有亡國前的貪歡,影照不出亡國後的悲痛。
李後主亡國後的作品是文學史上的一絕,作品多,但最為香港熟識的,應該是《破陣子》。
因為任劍輝、白雪仙,都有唱。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爲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揮淚對宮娥。
四十年來家國,李煜的南唐王朝,由爺爺、父親、他自己,三代人,在江南已有四十年歷史。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亡國這回事的。
三千里地山河,他們曾經擁有過方圓三千里的國土。
南唐李家數十年的統治,鳳閣龍樓連霄漢,宮殿建築,雕龍繡鳳的房子,連綿的多到上青天,玉樹瓊枝作煙蘿,宮內名花奇樹,多到聚攏交纏。這種環境,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打仗的———
幾曾識干戈?
一個偏安江南的皇室第三代,像今日香港的富三代,打又不能,走又不能。
一旦歸為臣虜,突然間,忽然變成俘虜,他擔心的,仍是他自己的外表容貌。沈腰潘鬢消磨,沈是沈約,潘是潘岳。都是歷史上的美男子,沈約老病腰圍瘦了,潘岳壯年兩鬢花白。李煜用兩人典故形容自己亡國的容貌都大不如前了。
跟著訴說他一生最難過的一日,最是倉皇辭廟日,亡國去拜別太廟,但時間倉皇;教坊猶奏別離歌,王室的樂隊,應境奏起別離意味的曲子。他看到平日服侍他的宮女,就哭了起來。
揮淚對宮娥!
國破家亡,倉皇辭廟,李煜揮淚的,不是人民,不是社稷,不是家國,是一班平日對著的女人!
《人間詞話》的王國維,對李後主極為讚賞的,就是這一點的真。
他要走了,最難過的,不是什麼忠孝,社稷責任,是這一群日日見住,一同長大的女孩子。
文學創作,最重要就是這一點真誠。
今日香港,人人面臨去留,一些人,不是怕錢不夠,不是怕專業資格不被承認,不是怕英國生活不適應……
他們擔心,將來香港的父母過世後,他們要回港申領遺產。香港是沒有遺產稅的,但入了英籍後,他們遺產稅要繳40%,這令他們猶豫不前了。
香港沉淪,走路當前,他們擔心的,是將來父母死了之後的遺產稅。
這也是李後主般,文學上的真吧!
潘安典故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asterMay 茶之味》 第27集 Part 1
- 「以茶代酒」的典故
- 何謂「智能保安系統」
- 逆境期間如何團結其他同行競爭者齊齊有工開
訪問嘉賓:Jason Yiu 饒凌彬(智能保安系統商)
逢星期五 晚上10pm直播
想收聽睇完整節目內容請到 www.edmondpoon.com 訂閱 或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1pm-6pm 致電 37033726 查詢
-----------------------------------------------------
Big Big Air Instagram 正式啟用
緊貼《恐怖在線》、《玄緣學會》、《妖言惑眾》等節目精華動向
仲唔快? follow!
ig: bigbigairapp
----------------------------------------------------
BigBigAir App下載:
Android: http://bit.ly/2kvffFv
iOS: https://apple.co/2k2jRTd
#珍珠 #MasterMay #茶之味 #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8uJZ0AEFaI/hqdefault.jpg)
潘安典故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秋風吹起,又是個臘味飄香的好時節。
每年農曆十二月,天氣漸變寒冷乾燥,最適合製作臘味,「臘月」亦因而得名。據說,從前沒有冷房,肉販見豬肉賣剩了,便生了把肉「臘」起的想法,意即以鹽把肉醃漬後掛起風乾或焙乾,延長保存時間,臘鴨、臘雞、臘肉、臘腸,就是這樣來的。時至今日,典故從何而來經已無從稽考,但中國人過千年製臘味的歷史,確是見證了前人的智慧所在。
在港有七十年歷史的安記海味,賣臘腸超過二十年。店內放置臘腸的位置一天到晚熙來攘往,有光顧多年的街坊,也有慕名而來的客人,五湖四海匯聚於此皆因六個字,「老字號,有保證」。臘腸出於老闆潘權輝之手,他是安記的第三代,二十年前,他開始引入臘腸,後來漸見銷量,便與內地臘腸老師傅合作,於江門設自家臘腸廠,出產自家製臘腸。
跟隨潘權輝走訪他的臘腸廠,有別於一般對內地工場的觀念,工場簡潔衛生,進出要經過消毒水池,工人們全副武裝(頭罩、口罩、保護衣、水鞋),說話不多,拌肉的拌肉,灌肉的灌肉,連老闆駕到也沒有分心。這裏沒有難聞的絞肉氣味,反而有微微玫瑰露酒香。
臘腸,也有北方南方口味之分。香港人吃的是廣式臘腸,口味偏瘦偏甜,拌上玫瑰露,帶香醇酒香。安記是香港品牌,潘權輝堅持工場要做廣式臘腸,與內地師傅協調味道配方,原料入貨也要跟足他下的指示,就像玫瑰露,也清一色只用天津玫瑰露。
港人對內地工廠一向信心不穩,人所皆知,潘權輝深明,亦道出無奈。要在香港設廠,土地租金固然是個問題,但人手才是最大煩惱。做臘腸,是濕手濕腳的行業,切肉拌肉,灌腸上竹,沒有一刻是乾身的。香港地,能做的老師傅都一一退休,年輕一代又身嬌肉貴,又沒人願意入行。「在香港設廠,成本難以估計,到時候價錢起碼賣貴一倍,甚至更多,臘腸本來就是平民食物,賣得貴,買條臘腸也要想清想楚,那又有甚麼意思?」況且,內地地方大,可以劃開工作步驟,切肉一邊,灌腸另一邊,河水不犯井水,只要管理得宜,更可以做出好臘腸。「有時候不是他們不做,而是他們不知道要怎樣做,但只要你說,他們絕對願意學習。」潘權輝說。
常聽的三七腸,二八腸,其實就是臘腸肥肉與瘦肉的比例。對於潘權輝來說,臘腸沒有所謂的黃金比例,各地口味不同,像香港便偏向吃瘦的,「總之入口鬆化,臘味香氣在口中久而不散,便稱得為上品」,他認為吃臘腸可不顧黃金比例,但卻要懂得選新水的,新鮮出品待一至兩星期,便是最佳的食用時間,色澤暗了,便代表舊了。
臘腸親民,舊時人生活困苦,它便成了香港勞動階層的慣常食糧,一條臘腸配上一大碗白飯,那股豬油香味,飽肚又暖心。
安記海味
上環總店:上環急庇利街8號金豐大廈地下F-G鋪
營業時間:9am-6pm (逢星期日休息)
電話:(852) 2544 6336
九龍分店:油麻地上海街228號海德中心地下1-2號鋪
營業時間9am-7pm
電話:(852) 2770 2663
荃灣分店:荃灣街市街39-43A號荃豐大廈地下C鋪
營業時間:9am-7pm
電話:(852) 2419 8663
採訪:張靜雯
攝影:邱覺達、謝致中
剪接:謝致中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POa74gdSmM/hqdefault.jpg)
潘安典故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個人的優點真是罄竹難書。」
「萬安演習時行人紛紛走避,街道上萬人空巷。」
「屋外的噪音讓學生對上課內容充耳不聞。」
這些日常生活常出現的成語,
該如何正確使用、不鬧笑話?
小學生必備學習寶典:《晨讀10分鐘:成語故事集》
第一套完整配備劇場版成語故事
52則有聲故事X365個延伸成語
一週一主題,一天一成語,輕鬆奠定閱讀與寫作基礎
◎本書3大特色
特色1:改寫自原典的成語典故,每天聽讀10分鐘,自然學會各類型成語的正確用法。
特色2:將常用成語分為:心情感受、待人處世、外在表現、社會生活四大類,精選52大主題、365個補充成語,按部就班,學習不漏接。
特色3:書中成語皆附有解析及例句,單元後的「成語遊樂園」,透過題型多變的成語小遊戲立即應用檢測,印象最深刻。
實體書: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2958097
電子書:
博客來x親子天下電子書專賣店
《晨讀10分鐘:成語故事集(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33633
《晨讀10分鐘:成語故事集(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33634
【企劃:余佩雯、張桂綿|腳本:李宗蓓|影片製作:陳爾威、潘韋慈|插畫:蘇力卡|配音:李世揚、謝佼娟|錄音協力:銘笙錄音室】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lLvARjzgu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