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今年的第一波東北季風要來了,以往 #濁水溪 沿岸的鄉鎮在這時候又要開始擔心「#揚塵」好發期,不過這幾年改善方案已見成效,我們的母河濁水溪恢復蓬勃生機,不再是令人擔憂的揚塵大魔王。
⠀⠀⠀⠀
建國2017年總質詢向時任行政院長、現在副總統 賴清德 當面提出建言,要求中央重視揚塵給居民帶來的痛苦,2018年賴副總統直接到濁水溪低灘地會勘,對於揚塵感同身受,於是將這個百年問題當作是國家重要大事,並指派公共工程專家吳澤成政委成立 #跨部會濁水溪揚塵改善平台,不斷地執行防制工法。
⠀⠀⠀⠀
在第一階段,成效就已出現,一年比一年好;我們再度建言,既然有效就必須再做下去,於是行政院在110年度編列1.6億元,加強水覆蓋、綠覆蓋、防洪林帶植栽以及其他覆蓋工法,同時辦理河道整理,還有生態復甦等等,工程相當多。
⠀⠀⠀⠀
截至今年9月初,目前揚塵防治進度如下:
☘ 綠覆蓋─執行率474%,完成237公頃
☘ 防洪林帶植栽─預定施作4公里,目前執行77.5%
☘ 河道整理─預定施作2.5公里,執行率67.2%,已完成1.68公里
⠀⠀⠀⠀
另外,其他類型的覆蓋,像是稻草鋪設、簡易灑水設施、防塵網、碎石級配等,進度較為落後,預定450公頃,目前完成117.40公頃,執行率僅26.1%,對此我們已反映給環保署、水利署,督促相關單位務必盡速達成目標。
⠀⠀⠀⠀
從 愛戀濁水-第四河川局 的照片來看,藉由種植馬鞍藤、牧草、插扦稻草、灑水及農民合作改變耕作方式…等等經年努力,濁水溪出海口南岸現在有一千多公頃的生態溼地,有將近兩百多種鳥類出現,還有很多國際關注的候鳥,甚至是黑面琵鷺、東方白鸛、反嘴鴴…等等少見鳥類,潮間帶也有豐富的招潮蟹、彈塗魚、蛤、蚵、螺等,透過生態共榮、環境共好,就能把家鄉變得更好,讓濁水溪的天空又變得亮了起來,在雲林生活也就更加幸福舒適!
⠀⠀⠀⠀
⬆ 建設雲林ing ⬆
✅ 建國繼續骨力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厝港#濕地#藻礁 這裡的海很美,天空很藍,看著鳥兒優雅飛翔,望著風車隨風慢轉,因為擁有潮間帶、防風林、魚塭和水田的濕地,是候鳥大規模南遷的中途休息站,而讓人類的我們好像成為此地的稀客。 許厝港濕地位於桃園大園老街溪和雙溪口溪兩河匯流的海岸邊,其占地961公頃,縱長達10.5公里,濕地沒有過...
潮間帶彈塗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又有全新濕地步道可以追了~😆
潮間帶彈塗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彰化新亮點!】
芳苑得天獨厚,現在又多了一個景點,在與鄉親共努力的海空步道正式啟用,芳苑潮間帶有非常多的生物,透過海空步道可以近距離觀察螃蟹、彈塗魚等自然生態,認識潮間带和紅樹林景觀,特別是在賞鳥專區,運氣好的時候,還可在賞鳥亭看到小白鷺、黃頭鷺等鳥類,再加上周邊還有全台面積最大的媽祖廟-白馬峰普天宮、西華宮宗教文化與海牛文化,可以看到對面的白鷺鷥專區,非常漂亮。
在傍晚時,也是一處觀賞夕陽的地方,除了普天宮、西華宮之外,還有油籽學堂、王功漁港、王功燈塔等景點,以及蚵嗲、花生糖、枝仔冰等美食小吃,從點線面串連成旅遊的好去處,讓您可以從白天玩到晚上,歡迎大家一起來彰化縣的海岸線走一走,來看看自然生態,享受海風,瞭解底棲生物,同時拜拜祈福,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這個從卓縣長時代開始調查規劃工程,至今全部完工,經費總計9千萬元,是與在地鄉親共同努力成果,從紅樹林疏伐、清理出海路和早年棄置在濕地的營建廢棄物,到設置生態觀察棧道及解說系統等工作,並採保護生態設計,以高於高潮線1.8~2公尺的高度穿梭於紅樹林間,降低對泥灘地生物的干擾。
最後,也向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9月15日以後,全台灣最大的雄獅旅行社開始帶團進來到芳苑,進行兩天一夜的旅遊,有人潮就會有錢潮,希望把在地好的東西不斷地推廣出去。除此之外,縣府將於10月2日在普天宮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10月9日至10月11日在王功福海宮辦理「媽祖祈福文化節」,相信一連串的活動,芳苑發展觀光,指日可待。
潮間帶彈塗魚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許厝港#濕地#藻礁
這裡的海很美,天空很藍,看著鳥兒優雅飛翔,望著風車隨風慢轉,因為擁有潮間帶、防風林、魚塭和水田的濕地,是候鳥大規模南遷的中途休息站,而讓人類的我們好像成為此地的稀客。
許厝港濕地位於桃園大園老街溪和雙溪口溪兩河匯流的海岸邊,其占地961公頃,縱長達10.5公里,濕地沒有過多的人工設施,卻有著迷人的生態,還是重要的野鳥棲地,2020年曾有將近千隻的黑腹濱鷸到訪,可知許厝港的生態是多麼的豐富。
位於大園區西北部的許厝港,在清代曾是兩岸貿易往來的重要港口,隨著河道淤積,出海口的沙洲濕地,自然成為鰻苗回流和水鳥棲息的動物天堂。
清代有大批許姓先民渡海來台開墾,落腳在大園西北部一帶,這裡便被命名為許厝,港口則稱為許厝港。它曾是清代北台灣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與中國廈門和福州兩地商業往來頻繁,讓此地盛極一時,更被列為大園古八景之一。
隨運輸型態及船體噸位的改變,北台灣的航運樞紐逐漸轉至基隆港與淡水港,許厝港的重要性因此大幅下降,加上長年累月的泥沙淤積,讓許厝港與鹿港一樣,離海越來越遠,幾乎無法行船,最終走上沒落的命運。
不再作為港口使用的許厝港,且曾一度管制做為軍營使用,在這樣持續低度開發下,為許厝港沿海留下寶貴的自然生態,並於201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級濕地。
許厝港濕地不只是桃園最佳的野鳥棲息環境之一,也是認識藻礁生態之美的自然教室。珍貴的千年藻礁,讓我們可以在此尋找潮間帶的海中生物。此外這裡也有紅樹林復育區,整片的水筆仔樹林,設有高架木棧道方便我們觀察濕地生態,遇到好天氣,便可看到大量的招潮蟹、紅蟳與彈塗魚。
雖然這次沒有機會拍攝許厝港的夕陽美景,但透過這樣的空拍影像記錄,及後續的上網資料查詢,讓我對桃園許厝港有了更深的認識與了解,也解開了自己的疑惑,為何地名有個港字,卻遍尋不著相關漁港設施的問題,而之前看到那些架在河口的鰻架,還一直以為是釣客所搭的,果然功課要做,才能增長學識。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free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B8ZT1kDz-w/hqdefault.jpg)
潮間帶彈塗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姚時晴
朗讀:大城濕地—反國光石化運動
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
日漸肥碩的蚵粒粒飽滿
日月在大海和陸地之間
播灑聆聽的耳苗
聽潮汐輕壓濕地的丹田
唱出催眠的鷗鳥
酣睡,濁水溪多汁的胸脯
一畝蚵田是一群嗷嗷待哺的稚子
一暝大一寸!
酣睡中的孩子
讀罷大杓鷸的冒險故事
蓋好白海豚宅配到府的春日
海浪推動潮間帶的搖籃
夕陽將夜燈捻暗
招潮蟹是嬰兒床的玩具吊飾
橫行夢的泥灘
一暝大一寸!
酣睡中的孩子
安穩睡去便是最美好的茁壯
沒有工廠在窗前排放甲醛和環氧乙烷
沒有管線在母親乳汁添加乙烯和甲醇
沒有財團在海岸架設火種炭燒整座海洋
只有,只有海王星靜靜犁開夜的田埂
讓月光裸足
讓美好的夢有了抵達的道路
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
日漸肥碩的蚵粒粒飽滿
世代逡巡月亮的孩子
穿戴祖父龜裂的手指
揮鞭馳騁浪滔的竹筏
一代接著一代
奮力將大海犁成豐收的糧倉
沒有汙水灌入彈塗魚的洞穴
沒有廢氣將白鷺鷥的翅膀燻黑
沒有懸浮微粒遮蔽高蹺鴴的飛行視野
只有,只有關於如何將夢曬成古銅色
讓海岸裸身斜倚月彎
讓未來的腳,涉步這片種植著夢的家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O7oZUWoGzY/hqdefault.jpg)
潮間帶彈塗魚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講到台灣的濕地,位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的""曾文溪口溼地""以及""四草濕地"",一定不能不提,因為這兩片加起來將近四千公頃的濕地,不但擁有完整的招潮蟹和紅樹林等生態,每年冬天,更吸引大批黑面琵鷺與珍貴候鳥,飛到這裡棲息過冬,也因此,曾文溪口濕地和四草濕地,被官方評選為台灣""唯二""的國際級溼地!
透過高倍數望遠鏡,導覽志工正在和遊客說明,黑面琵鷺的習性。
黑面琵鷺每年10月中旬到隔年4月,會飛過千里旅程來到台灣過冬覓食,而這群北方來的嬌客,儲備好足夠的繁殖能量後,就會返回南北韓交界進行繁衍,位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的曾文溪口濕地及四草濕地,因為符合黑面琵鷺覓食與棲息環境,也因此這兩處濕地,在2007年正式成為台灣的國際級溼地。
位在曾文溪出海口的這一大片廣闊的溼地,不只吸引黑面琵鷺和候鳥,底棲和浮游生物也很豐富,潮間帶裡一個個小洞,是生性害羞的招潮蟹的傑作,鑽出洞後還不時揮動著大螯警戒.另外,泥灘地上不停跳動的身影,原來是彈塗魚,而在一旁的婦人趁著退潮,正彎腰挖取泥灘地的文蛤。台灣第八座、2009年底成立的台江國家公園,範圍正涵蓋了曾文溪口濕地和四草濕地這兩塊國際級溼地。
搭著膠筏進入紅樹林綠色隧道,是四草濕地獨特的生態景觀,同樣也有招潮蟹、彈塗魚和多種候鳥棲息,更特別的是,這裡擁有包括海茄冬、水筆仔、五梨跤和欖李四種紅樹林。長期關心四草濕地的民間團體認為,將濕地納入台江國家公園管理,地方政府更需要配合。
防風林種植著木麻黃,沙洲外堆置著消波塊,卻難敵大自然力量,沙洲日漸縮小,代表著曾文溪口溼地和四草濕地,都面臨著流失的危機。
目前七股海岸正以平均一年11公尺的速度退後,而沙洲後退直接衝擊漁民生活,也因此威脅到黑面琵鷺的生存,造成族群擴散覓食。即使被指定為國際級溼地,但是大自然的影響力遠遠超乎人為的努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6_QsimCCj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