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中央傾聽在地聲音 暫停東北季風期疏濬】
近期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的 #濁水溪 疏濬工程加劇了揚塵問題,嚴重造成當地鄉親和農民很大困擾,縣府、議員及公所特別到濁水溪疏濬工程勘查,並與鄉親對談,希望中央能傾聽在地的聲音。
1.現在適逢 #東北季風 的季節,這時施工挖砂會影響居民生活品質,吃飯攪沙的情形更加嚴重,麗善呼籲中央應該暫停疏濬作業,等東北季風過後、汛期來臨前再繼續施工。
2.疏濬挖出的土石應優先做為濁水溪南北兩岸的 #培厚護岸,提高防洪功能,維護承租農民的耕作權益、維護鄉親生命財產安全。
3.濁水溪治理屬於中央權責,但仍應尊重地方,確實在施工前與縣府、公所、民代、鄉親座談,採納在地居民生活經驗來規劃才能真正幫助到鄉親;麗善也呼籲中央打擊假消息不分藍綠,針對抹黑縣府和議員聯手挖沙的謠言應該要積極查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年進入9月中旬到隔年4月份是東北季風來襲季節,過去常造成濁水溪揚塵,長年困擾雲林、彰化等鄰近居民。近年來經相關單位提出多項改善辦法,揚塵日從106年59天降至109年9天,沙洲裸露地從1500公頃減少至900公頃,希望能讓濁水溪鄰近鄉鎮住戶有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濁水溪揚塵季節 在 張麗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幸福雲林365❣️多管齊下 濁水溪揚塵改善有感】
濁水溪於每年10月至隔年4月,適逢枯水期及東北季風盛行季節,揚塵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長期困擾沿岸居民,麗善上任後持續與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密切合作,並特邀前內政部部長、臺大教授李鴻源擔任雲林縣政府縣政顧問,借重其豐富的經驗及專業,為 #改善濁水溪揚塵 提供寶貴意見。
尤其麥寮、崙背、二崙的學校距離濁水溪近,揚塵已經威脅到學校師生的健康,縣府今年向中央爭取補助,第一階段一共22所公立國小230間教室已經完成 #新風換氣系統 的裝設,已經裝設新風系統的教室,我們也編列預算優先來裝設冷氣;第二階段縣府正在爭取中,希望能夠擴及到莿桐、西螺,並且將國中小和公私立幼兒園都一起納入,讓雲林的孩子可以呼吸清新空氣安心上學。
也由於濁水溪河川揚塵治理是非常大的工程,並非單一縣市可以獨力完成,目前是由中央主導進行治本工作,水利署等負責「水利」,農委會等負責「造林」,環保署與地方政府負責預警監測及「防災應變」等治標工作。地方與中央合力以分段整治、河道整理、減少裸露及降低揚塵四大原則來共同治理。
縣府在預防措施方面,以噴灑三仙膠、鋪設碎石、文蛤(牡蠣)殼、植栽 #綠覆蓋、灑水、洗街及環境清理等來抑制河川揚塵;在防災應變方面,則透過監測及監視濁水溪沿岸空氣品質掌握揚塵變化,即時啟動預警系統通知村里、學校及相關單位採取預防措施;在宣導方面,也透過辦理沿岸村里及校園自我防護宣導說明會和教育訓練,強化居民做好自我防護工作。
10/25麥寮出海口大沙洲18條水線已啟動進行 #水覆蓋,西濱大橋上下游的攔水土堤也已完成開始蓄水,目前濁水溪揚塵已有顯著抑制成效;截至12/5止河川揚塵事件日為28天,與去年同期45天相比改善天數達到17天,是非常有感的進步。
縣府團隊會持續與水利署和第四河川局等相關單位密切合作,#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用科學方法解決揚塵,保障雲林人呼吸乾淨空氣的權利,讓鄉親不再「吃飯攪沙」。
加入LINE好友與麗善🌻一起看見雲林🌸:http://bit.ly/2E18iSC
濁水溪揚塵季節 在 張麗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幸福雲林365❣️多管齊下 濁水溪揚塵改善有感】
濁水溪於每年10月至隔年4月,適逢枯水期及東北季風盛行季節,揚塵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長期困擾沿岸居民,麗善上任後持續與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密切合作,並特邀前內政部部長、臺大教授李鴻源擔任雲林縣政府縣政顧問,借重其豐富的經驗及專業,為 #改善濁水溪揚塵 提供寶貴意見。
尤其麥寮、崙背、二崙的學校距離濁水溪近,揚塵已經威脅到學校師生的健康,縣府今年向中央爭取補助,第一階段一共22所公立國小230間教室已經完成 #新風換氣系統 的裝設,已經裝設新風系統的教室,我們也編列預算優先來裝設冷氣;第二階段縣府正在爭取中,希望能夠擴及到莿桐、西螺,並且將國中小和公私立幼兒園都一起納入,讓雲林的孩子可以呼吸清新空氣安心上學。
也由於濁水溪河川揚塵治理是非常大的工程,並非單一縣市可以獨力完成,目前是由中央主導進行治本工作,水利署等負責「水利」,農委會等負責「造林」,環保署與地方政府負責預警監測及「防災應變」等治標工作。地方與中央合力以分段整治、河道整理、減少裸露及降低揚塵四大原則來共同治理。
縣府在預防措施方面,以噴灑三仙膠、鋪設碎石、文蛤(牡蠣)殼、植栽 #綠覆蓋、灑水、洗街及環境清理等來抑制河川揚塵;在防災應變方面,則透過監測及監視濁水溪沿岸空氣品質掌握揚塵變化,即時啟動預警系統通知村里、學校及相關單位採取預防措施;在宣導方面,也透過辦理沿岸村里及校園自我防護宣導說明會和教育訓練,強化居民做好自我防護工作。
10/25麥寮出海口大沙洲18條水線已啟動進行 #水覆蓋,西濱大橋上下游的攔水土堤也已完成開始蓄水,目前濁水溪揚塵已有顯著抑制成效;截至12/5止河川揚塵事件日為28天,與去年同期45天相比改善天數達到17天,是非常有感的進步。
縣府團隊會持續與水利署和第四河川局等相關單位密切合作,#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用科學方法解決揚塵,保障雲林人呼吸乾淨空氣的權利,讓鄉親不再「吃飯攪沙」。
加入LINE好友與麗善🌻一起看見雲林🌸:http://bit.ly/2E18iSC
濁水溪揚塵季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每年進入9月中旬到隔年4月份是東北季風來襲季節,過去常造成濁水溪揚塵,長年困擾雲林、彰化等鄰近居民。近年來經相關單位提出多項改善辦法,揚塵日從106年59天降至109年9天,沙洲裸露地從1500公頃減少至900公頃,希望能讓濁水溪鄰近鄉鎮住戶有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85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濁水溪揚塵季節 在 李進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未來四年,我們規劃以「建構穩健的財政秩序、運用智慧科技推動農業4.0、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永續環境經營、貼近人心的社會福利」五大願景,打造更美好的新雲林!
穩健的財政是推動各項建設的根本,2015年初接掌縣政之初,縣政舉債最高近50億,三年多來我們堅守財政紀律, 不僅建設福利未受影響,償還將近16億元,將負債比由接近上限的49.87%下降至39.18%,讓雲林縣脫離列管名單,更在民進黨的前瞻建設中獲得百億元經費支持,例如落腳虎尾的國家級布袋戲傳習中心、北港滯洪池、雲林溪掀蓋、台西綠能專區等,未來我們仍堅持絕不債留子孫,強化財政管理、建立秩序。
身為農業首都,未來將推動農業4.0,以智慧生產、數位服務模式,不僅要安全生產、提高農業產值,更要將生產、行銷和消費者納入系統管理,推進建構完整農業產銷儲藏及運送系統,解決天然災害、產銷失衡、人力短缺及資源欠缺等問題,也要爭取國土規劃用地受限補償及對地綠色補貼。
除了農業,我們更要拚經濟,邁入綠能、農業雙首都2.0進階版,引進綠能及高齡健康產業,要搶攻新興產業大餅,同時也要開闢新工業區,招商僱工以增加就業、將人才留在家鄉。
而在環境面向上,以永續經營為努力目標,不論是垃圾、水污及空污,我們在虎尾建立的全國第一座機械處理設備MT已於今年10月1日開始運轉處理一般廢棄物,目前可去化的垃圾量約1日100公噸以上,逐步朝向達到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之目標。空污上縣府祭出源頭減量、管末加嚴、季節限定嚴格管控監測,另在濁水溪揚塵問題在中央的綜合治理下,今年東北季風監測已初見成效,環境的永續經營是我們在對家園維護、土地使用的一貫堅持,也是未來的施政方針。
而最重要的社會福利,不管是老人、小孩或弱勢團體,未來政策都要更貼心,三年多來,縣府已經成功開辦88處長青食堂,讓長者有個安全健康的用餐及社交環境;二年來長照服務也已佈建25個A級單位、115個B級單位及70個C級單位,未來持續推展長照關懷服務,健全老人及弱勢團體服務體系。此外,在孩童教育上,縣府更要推動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托育中心,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也要讓孩童健康快樂成長與學習。
濁水溪揚塵季節 在 李進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雲林正在走出自己的路
未來四年,我們規劃以「建構穩健的財政秩序、運用智慧科技推動農業4.0、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永續環境經營、貼近人心的社會福利」五大願景,打造更美好的新雲林!
穩健的財政是推動各項建設的根本,2015年初接掌縣政之初,縣政舉債最高近50億,三年多來我們堅守財政紀律, 不僅建設福利未受影響,償還將近16億元,將負債比由接近上限的49.87%下降至39.18%,讓雲林縣脫離列管名單,更在民進黨的前瞻建設中獲得百億元經費支持,例如落腳虎尾的國家級布袋戲傳習中心、北港滯洪池、雲林溪掀蓋、台西綠能專區等,未來我們仍堅持絕不債留子孫,強化財政管理、建立秩序。
身為農業首都,未來將推動農業4.0,以智慧生產、數位服務模式,不僅要安全生產、提高農業產值,更要將生產、行銷和消費者納入系統管理,推進建構完整農業產銷儲藏及運送系統,解決天然災害、產銷失衡、人力短缺及資源欠缺等問題,也要爭取國土規劃用地受限補償及對地綠色補貼。
除了農業,我們更要拚經濟,邁入綠能、農業雙首都2.0進階版,引進綠能及高齡健康產業,要搶攻新興產業大餅,同時也要開闢新工業區,招商僱工以增加就業、將人才留在家鄉。
而在環境面向上,以永續經營為努力目標,不論是垃圾、水污及空污,我們在虎尾建立的全國第一座機械處理設備MT已於今年10月1日開始運轉處理一般廢棄物,目前可去化的垃圾量約1日100公噸以上,逐步朝向達到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之目標。空污上縣府祭出源頭減量、管末加嚴、季節限定嚴格管控監測,另在濁水溪揚塵問題在中央的綜合治理下,今年東北季風監測已初見成效,環境的永續經營是我們在對家園維護、土地使用的一貫堅持,也是未來的施政方針。
而最重要的社會福利,不管是老人、小孩或弱勢團體,未來政策都要更貼心,三年多來,縣府已經成功開辦88處長青食堂,讓長者有個安全健康的用餐及社交環境;二年來長照服務也已佈建25個A級單位、115個B級單位及70個C級單位,未來持續推展長照關懷服務,健全老人及弱勢團體服務體系。此外,在孩童教育上,縣府更要推動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托育中心,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也要讓孩童健康快樂成長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