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武山下的森林 】
暑假最後周末,壽山大力推荐去「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收收心。
如果還沒去過,明天就去吧!
如果去過,你一定還想再去!
在屏東潮州有座占地一千多公頃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40倍大,這是政府綠色造林計畫全台評選出三處平地森林園區之一,另外兩座在台東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和嘉義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這是屏東人特有的幸福綠地,裡面每條步道都是綠色隧道,在滿滿綠意中倘佯漫步、休憩野餐、靜坐飲茶,都很浪漫優閒,壽山向您大推。
森林園區運用綠色造林結合森林遊憩的概念,符合生態、節能、減碳的低密度綠建築設計,創造環境教育的完整生態體系,教導民眾及學童對資源環境的尊重、對生態的概念及對生活的態度。
林務局打造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具南台灣造林地方特色,發展生態教學及深度旅遊的遊憩型態,達到綠色造林的價值,非常值得全家鑽進綠意忘掉煩憂,好好享受一整天。
林務局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orest/FP?typ=2&typ_id=06001
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資源解說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Z3fcKGZUo
💁🏽♂️歡迎加入阿山哥官方LINE@:
https://goo.gl/Hfhu43
濕地公園飲茶 在 新聞主播 李亞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週的開始:香港濕地公園、屏山文物徑、大帽山清泉飲茶
濕地公園飲茶 在 張欣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 放假, 陪媽媽飲茶.
循例的陪媽媽日.
邊飲茶邊盤算, 稍後應帶媽媽往何處遊玩.
這時, 電視播出吸濕大笨象廣告, 於是同媽媽講:
'呀媽, 外國有隻大笨象, 因太凍爭D死, 後來D人餵佢飲伏特加酒先保到條命咋!'
呀媽係咁笑, 頻說D動物好可愛, 問隻象有無醉, 又話麗園執左, 以前有大笨象食蕉, 我又問點解唔食辣椒, 佢話象怕辣, 我話東南亞人食得辣, 東南亞象無理由唔嗜辣......
東拉西扯, 母子樂也融融.
我想想, 既然媽媽喜歡動物, 不如便載媽媽到濕地公園看看吧.
從九龍灣到天水圍, 一東一西.
每次與媽媽同車, 我都怕媽媽暈車浪, 因此永遠把車開得甚慢.
同時邊揸車, 邊和媽媽談話, 令她分散注意力.
一小時的路程, 我倆雞啄唔斷.
上至表妹快結婚做幾多人情, 下至屋企換燈泡也談到.
'呀媽, 你搵邊個幫你換燈膽架?'
'隔離屋個男人囉, 佢幾好架.'
'咁你有無多謝佢呀?'
'有呀, 我後來封左封利是諗住俾佢, 但啱啱個男人番左工, 所以俾佢老婆!'
'咁咪好囉, 費時拎人便宜啦'
'但佢先生返黎後, 按我門鐘, 我一開門咋, 佢就係鐵閘條門罅丟返封利是入黎啦!'
我建議呀媽下次買袋橙俾佢, 斷估佢唔可以係門罅中丟橙......
但媽媽說, 要過兩日才再將行動升級, 因這兩天忙著包舊燈泡.
我問為什麼, 她說:
'我要用多D舊紙包好D燈膽, 因為係玻璃, 我見到有D老人家會係垃圾桶執野食, 我唔想佢地界親......'
不知怎的, 我有些哽咽, 我覺得媽媽比很多人想得更多.
一小時後, 終於到達濕地公園門口.
管理員走出來, 我正想問有沒有泊車的, 他竟然說:
'今天休館, 這裡逢星期二是例假!'
SHIT~ 山長水遠來到而不得入, 只怪自己沒有來前做點功課!
其實, 我除心靈受創外, 仲......好急尿!
我對媽媽說:
'D動物偷懶, 今日放假呀!'
媽媽倒沒有失望, 頻說讓動物放假吧, 我倆回家去吧.
其實, 對她來說, 和兒子一起談了一整個下午, 便已經是這日的主菜了.
但是, 對我來說, 我和媽媽出來, 便不能空手而回.
所謂空手, 不是買東西, 而是一個可供回味的目的地, 一次經歷.
一次出街, 一個地方, 一次回憶.
這是我的宗旨, 即使失禁, 也要堅持!
我最後, 載了媽媽,
到屯門黃金海岸------
看日落!
媽媽, 第一次踏沙.
媽媽, 第一次聽浪.
'原來企喺沙上係企唔穩架喎!' 媽媽天真地說.
有幾次, 媽站不穩, 捉緊我的臂膀.
便是這樣, 兩母子並肩站在沙灘上, 看著太陽緩緩落下.
媽媽, 這一生人, 第一次在海邊看日落!
'看, 呀媽, 個太陽好似鴻星酒樓雙黃蓮蓉月個咸蛋黃呀!'
媽媽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夕陽, 不欲錯過哪怕一刻.
我口說著, 心卻很緊.
怨自己為何讓媽媽等到七十多歲, 才第一次看到海邊落日.
所有人, 都曾帶自己心儀的對象, 到不同的地方去.
年輕時, 費盡心思, 買小禮物, 氹女仔開心.
青年時, 刻苦經營, 為對方攪浪漫生日派對.
長大後, 死慳死抵, 帶她到外地旅行, 看日出, 觀日落.
中年時, 難抵糾纏, 拖著子女的手到處遊樂, 寓教於樂.
但, 我們年老的父母呢?
子女會出聲, 會抱怨,, 我們的父母卻永遠默默被丟在一旁.
我們能夠愛幼,但我們卻時常忘了像愛幼一樣尊老。
為人兒女者,當你緊緊握住你的兒女的小手時,
也別忘了,父母的老手,
可能更盼望著我們去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