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行事的『知本光電案』》
~高金素梅2021.09.10營建署初審會
大地的用途,老天爺早就安排了!
「璨樹颱風」來襲,行進路線跟五年前的「尼伯特颱風」ㄧ度幾乎一樣,箭頭直奔台東海岸線的知本溪出海口。五年前的「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ㄧ年後,台東縣政府竟然無視知本溪出海口是傳統風口的地點,強行發包為「知本光電案用地」。
長久以來,知本溪出海口ㄧ直是調節大地的濕地,這ㄧ大片土地的用途,老天爺早就安排好了,現在,台東縣政府竟然要逆天行事。今天,主管的營建署要審查台東縣政府送件的「土地變更案」,如果,傳統濕地可以變更為光電用地,那營建署就是放棄專業、逆天行事。
以下是我在營建署審查會的兩項意見:
壹、
2016年7月,尼伯特颱風過境台東,氣象局測得最大風速每秒71.3公尺,帶給台東巨大災害。
一年後的2017年8月,縣政府「知本光電專區可行性評估」期末報告完成,建議工程結構強度不低於每秒風速56.1公尺的抗風級數設計。
2018年12月,縣政府完成「知本光電案」招標,營運計畫書裡採用耐風設計每秒風速61.2公尺。
縣政府團隊簡直是不食人間煙火,最大風速每秒71.3公尺的尼伯特才橫掃台東,縣政府竟然為「知本光電案」訂出每秒風速才61.2公尺的耐風設計。也就是說,如果「知本光電案」建場了,如果再來一個尼伯特等級的颱風,百萬片光電板將在台東市區漫天飛舞,人民的生命財產將受到空前的浩劫。
光電場除了無法抵抗颱風,20年後除役的廢棄光電板更是無法回收處理。不只是台灣,先進如美國、日本的光電場,同樣無法抵抗颱風、回收有毒廢棄光電板。
今天以前的20年,有62個颱風侵襲台灣,其中有42個颱風路徑經過台東;科學的統計也可預測未來20年,平均每年會有2.1次颱風經過台東。縣府打算將「知本光電案」設置在颱風風力最強的知本溪出海口,這是無知?還是漠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知本溪出海口這片200多公頃的土地,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友善農耕、生態循環、文化傳承、美麗世界。
貮、
如果再來一個「尼伯特颱風」……
如果「知本光電案」建廠了……
四年多前的尼伯特颱風在台東太麻里登陸,風速17級,卡大地布部落附近的知本溪出海口,風速16級。當時在部落,樓頂加蓋的鐵皮屋與不銹鋼水塔全部被颱風摧毀、飛走,樹木連根拔起、電線桿折斷、貨櫃屋被吹到公路上……。
2016年尼伯特颱風侵襲台灣的時候,16級風力的地方就在台東知本溪的出海口,這個地方就是「知本光電廠」的預定地,當時,風力才12級的彰化沿海太陽能光電場就被颱風摧毀了一大片。如果知本這塊光電預定地如各級政府所願,種下了幾百萬片太陽能板的話,它們經得起天災的考驗嗎?
台東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正面侵襲的颱風,大家可以回顧尼伯特颱風,想像一下16、17級的風力,連根拔起的百萬片光電板漫天飛舞,擊向農地、擊向民宅、擊向任何地方。天災加人禍,誰負責?
營建署場地現勘時,廠商承諾提高抗風係數。但是,有誰可以告訴我,地面型鋼構的光電板可以抵抗16、17級風?
每年都會有颱風,每幾年就會有正面侵襲台東的颱風,這是可預知的風險。在可預知的風險情況下如果還核准通過「知本光電案」,那出了事就是天災人禍。內政部營建署對「知本光電案預定地」要有嚴謹的風險評估機制。
請訂閱
《高金素梅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user/abohome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東縣政府3年前招商,在226公頃知本濕地畫出160多公頃蓋太陽能光電示範專區,但當地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和環保團體,認為是侵犯傳統領域和危害野鳥棲地抗議,並提出訴訟。不過今年1月最高行政法院裁定,仍可以執行光電案。部落和環團則主張,這項契約4月23日就要到期,廠商還無法取得用地許可。他們認為縣府應該...
「濕 地 太陽能」的推薦目錄: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台南市野鳥學會| 關心太陽能板對濕地影響的朋友,可以參加這個論壇 ... 的評價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太陽光電】光電停看聽:從知本濕地看原民傳統領域與綠能 ... 的評價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保護濕地埤塘你我有責太陽能沒告訴你的事 - B3 留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台東太陽能、台東濕地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濕 地 太陽能 在 台東太陽能、台東濕地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濕 地 太陽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知本溼地與光電開發」 #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沒事的下午我們都會騎腳踏車去無人的知本海灘玩,那邊也是知本溼地。
前往濕地的路上,是一條荒涼無人煙的砂石路,第一天去時,看到掛滿抗議的布條,孩子問我,我沒有多做解釋。過了一二星期,孩子對這裡的沙灘、溼地都熟悉且甚為喜愛,還找了一天騎去華源找卑南族祖先發源地(距離知本約6公里),我覺得差不多是可以跟孩子講解知本光電案的事情。
是的,知本溼地這幾年因為碰上全大最大的光電開發案,至今爭議訴訟不斷。
關於知本光電案的爭議事件以前就聽過,但是因為離自己生活圈太遙遠,只有粗淺印象。今年金曲獎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無注意到,高舉布條呼喊著「沒有人是局外人,守護我們的土地」的巴奈、呼籲土地議題與環境正義的桑布伊等原住民歌手,他們都提到了知本的部落環境守護。
決定跟孩子們講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知本濕地跟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部落為了祖先土地而抗爭、是人與土地的高度情感連結,而這個故事還沒有完結。
台灣的東海岸山脈為岩岸地形,不容易形成濕地,而知本濕地位於知本溪北側出海口附近,是台灣東部地區最重要的候鳥棲息地之一。
這裡,也是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很久很久以前,早在荷蘭人來台東之前,卡大地布部落的巴卡魯固家族就住在這裡了
30年前,台東縣府為了開發一座「台灣迪士尼」,徵收當地土地,後來因土地爭議及業者財務問題等原因最後失敗收場。
再後來「綠能」議題興起,台東縣政府在2018年將知本溼地標租給廠商開發地面型太陽能光電廠,雖然廠商在2019年6月以些微票數通過部落諮商同意權,但投票過程充滿各種瑕疵。部落並不是反對再生能源,不滿的是,沒有先跟部落族人諮商,因此反對者希望縣政府退回標案,能夠採納族人意見,重新規劃。
而知本濕地雖然擁有豐富生態,但卻因沒有成為「國家重要濕地」受法保護,因此知本光電開發甚至不須先經過環評。
於是,這塊土地上的卑南族卡大地布(Katratripulr)部落族人,與環境保護團體就此與踏上了捍衛生態和傳統領域的抗爭之旅…
------------------------------------------------------------------------
今年8月20日內政部營建署審議委員到台東,現勘知本光電案。當天很多部落人到場抗議程序違法,一位年輕的部落少女說到:
「我們年輕人沒有投票權,但蓋了光電的未來是我們要承擔。」
「我們這一代要學習文化,我們都知道文化是要向土地學習的,但蓋滿光電的土地,以後我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解釋,為何祖先住的地方都是光電,光電和部落有什麼關係?」
#看似荒蕪的土地是否就沒有價值?
#原住民傳統領域與再生能源誰比較重要?
「是不是就好像,如果今天我們的阿公阿祖老家都變成了工廠或渡假村,那我們一樣就再也回不去了...?」不是不想而是無法,老大說。
「不能把太陽能板蓋在其他地方就好了嗎? 這樣也可以保留濕地給鳥類棲息。」 無法理解背後利益關係的孩子,單純地問到。
光電並沒有不好,難道不能換個地方蓋?
是說,想要讓下一代孩子對土地珍惜,我們自己也得對這塊土地有情感關懷,我覺得我還不夠及格啊...
#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東漂日記
濕 地 太陽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對抗體脂30.7⋯⋯🤦♀️
出去走走可以抽離我對食物的關注和渴望
正好今天家裡大樓停水(要洗水塔)
就讓我爸選一個view好的地方爬山一下好了
.
我爸說有個「很簡單」的山
他自己上去下來只要一個小時,風景很好
很多網美或年輕人都會去那裡拍照
我一聽當然好!
.
結果🥵
我跟我媽抓繩索,四肢出力
血液全部留到身體軀幹,頭腦直接大暈
一直沿路停😂
中間遇到好幾組大姐大哥或年輕人
都跟我們說加油加油快到了
(到底看起來多弱😂)
.
哇,我真的一路覺得有種國中跑800或1500公尺
最後那種快要死掉、頭要炸裂的感覺😂
汗直接狂噴到沒有一處衣服不是濕的(可以擰出水)
.
但風景真的很好
然後看到風景、拍到照的那一刻
也真的覺得把自己抽離到大自然裡
就是解嘴饞、又身心靈舒暢的大解法👍
.
但平常沒有爬山+曬太陽能承受熱的人,這真的🤣🥵
#如果有人想知道
#這是內湖金面山
濕 地 太陽能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東縣政府3年前招商,在226公頃知本濕地畫出160多公頃蓋太陽能光電示範專區,但當地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和環保團體,認為是侵犯傳統領域和危害野鳥棲地抗議,並提出訴訟。不過今年1月最高行政法院裁定,仍可以執行光電案。部落和環團則主張,這項契約4月23日就要到期,廠商還無法取得用地許可。他們認為縣府應該要依契約和廠商解約,族人和環團代表今天到縣府陳情抗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976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ARiNGNa484/hqdefault.jpg)
濕 地 太陽能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過去登山裝備必帶物品「地圖」與「指南針」,容易擔心下雨淋濕還特地使用膠帶等方式保護好。現在有一樣設備可以將前兩者收錄在一起。
雖然無法完全替代,但是GARMIN FĒNIX 6X可以將平常登山常見「海拔高度」、「日出日落」、「導航功能」、「紀錄GPX軌跡檔」、「心率」等資料。以最方便、最親民的方式上手。
很多山友最近才開始追蹤丹尼的頻道,好奇為何丹尼能夠持之以恆產出山岳影片,需要有一定的熱情吧?答案就在影片中。但....在螢幕面前的你,只看見山岳的一小部分,上了山你才會了解那「迷人」的地方!
拉回本次測試主體,看了2017年去印度喀什米爾的影片素材。其實丹尼當時也是希望可以記錄自己的步數與卡路里,也是蠻早就有配戴電子錶的習慣。現在穿戴裝置技術逐漸成熟,許多登山實用的功能收錄在一起,可讓熱愛登山健行的朋友們更輕鬆的記錄自己。
實測心得:
配戴GARMIN手錶約1年又1個月
配戴GARMIN Fenix 6X 約兩個月
行程:
重裝:嘉明湖(三叉山、向陽山)、北二段(閂山、鈴鳴山)
輕裝:陽明山東線(七星山、大屯山、面天山、向天山)
登山健行實用功能:
《GPS導航功能》匯入預先下載GPX檔案,透過多衛星系統定位,手錶利用震動提醒是否偏離路徑,降低迷路風險。除此之外,可同時記錄自己當下的軌跡檔。
《彩色大螢幕》有時手拿登山杖又拿相機,這時抬起手1.4吋彩色大尺寸螢幕顯示資訊一目了然!還可幫忙負擔手機在山上定位耗費的電量。
《穿透反射式高階顯示螢幕》先說明相機拍攝時會反光!!但我們肉眼在戶外強光下是沒有問題的!
《日出/日落時間》依月份與位置手錶精準計算日出/日落時間,提前好規劃出發時間提前抵達目的地。
《內建等高線地圖》山友能觀察所在位置附近的海拔高度,為下一趟的上坡做好心理準備!!
《Power Manager 電量管理系統》
手錶模式: 最長可達21天
GPS模式: 最長可達60小時
GPS + 音樂模式:最大16小時
Ultratrac GPS 模式: 最長可達70小時
探險模式: 最長可達36天
省電模式:最長可達64天
日常實用功能:
《GARMIN PAY 行動支付》出門搭捷運、買東西逛超商免帶錢包!!悠遊卡/一卡通或是信用卡直接付款!!
《腕上音樂隨身聽》出門運動只要多帶藍芽耳機,串流Spotify、KKBOX音樂串流服務
《缺點》雖然電力很持久,但還是要充電!
希望充電線可以有通用的Type-C或無線充電。(GARMIN表示可以升級太陽能版呀!XD)
本次丹尼測試GARMIN Fenix 6 Series的6X,還有為女性設計玫瑰金錶框的GARMIN Fenix 6S 與GARMIN Fenix 6
詳細評測可閱讀《Melissa x 山女孩》
https://reurl.cc/7X0DAy
GARMIN Fenix 6 Series
https://lihi1.com/qWl44
#登山裝備 #GARMIN #Fenix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z0QzMrRtmM/hqdefault.jpg)
濕 地 太陽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濕地故事館介紹
這次要帶著聽眾朋友來逛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裡面的濕地故事館,由館方的解說老師 #楊玉葉 來為大家介紹。
2004年構築於大漢溪新海橋下游右岸河灘地,以削減污染為主要訴求的新海人工濕地誕生,從此讓大漢溪河岸景緻悄悄地發生變化,禾草叢生的河灘地逐漸被星羅棋佈的濕地點綴著。
自2004-2010年之間發展至今計有鹿角溪、城林、打鳥埤、浮洲、新海(一至三期) 、以及華江等8處人工濕地,及另亦建構了鶯歌、三峽、浮洲等3處礫間水質淨化系統,儼然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河廊清水工程,除對改善大漢溪水質具有相當效益外,更是孕育濕地文化的重要生態場域。
2010年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於435藝文特區內「思源圖書館」進行「濕地故事館」之規劃,將大漢溪流域人工濕地之人文、自然及生態資源進行完整的介紹,並以濕地生態廊道作為主軸,將濕地多樣性的生態予以濃縮呈現,搭配互動式多媒體設備與導覽解說設施,塑造一個多元架構與深度體驗的環境教育場域。
而在舊建築再生的過程中,同步導入太陽能清淨能源供應館內部分用電,再加上綠屋頂及中水回收的水資源再利用,以具體行動彰顯節能減碳的決心。
期待藉由「濕地故事館」的營造,可以提供一個民眾參與和學習的平台,讓人們可以在435藝文特區的文藝氛圍中,譜出水綠交織的新樂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f78PsWBeY8/hqdefault.jpg)
濕 地 太陽能 在 【太陽光電】光電停看聽:從知本濕地看原民傳統領域與綠能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Climate change refers to long-term shifts in temperatures and weather patterns, mainly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burning of ... ... <看更多>
濕 地 太陽能 在 保護濕地埤塘你我有責太陽能沒告訴你的事 - B3 留言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太誇張了這種處理方式完全輸給爆炸或外洩前的核能. ... <看更多>
濕 地 太陽能 在 台南市野鳥學會| 關心太陽能板對濕地影響的朋友,可以參加這個論壇 ... 的推薦與評價
關心太陽能板對濕地影響的朋友,可以參加這個論壇,聽看看布袋濕地這兩年被光電產業進駐的發展過程,和討論日後可以怎麼做來降低對生態和在地的負面衝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