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衣與非常貿易戰】
一,都未到盂蘭節,就已經燒 Nike 波鞋,又燒 H&M招牌。成件事嘅來龍去脈,由一個叫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開始。
二,話說2021年1 月13日,即係 Trump 卸任之前幾日,頒令禁止由新疆入口嘅棉花同蕃茄製品;即係話,任何有進口美國嘅產品,成份裡面都唔可以有新疆出產嘅棉花同蕃茄。
三,至於呢個禁令,就係源於去年底通過嘅 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四,美國嘅海關又點知啲消費品嘅原材料來自邊度?其實,所有嘢都係一系列嘅 documentation。無錯,呢啲繁文縟節,成本好高。所以,從好嘅角度睇,認證機構如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BCI),目的就係嘗試將件事簡化。
五,中美阿拉斯加開完會(拖)之後就爆單咁嘢,你話有冇關呢?另外,中美阿拉斯加會面前,都有人放過風聲話希望傾貿易,大家又記唔記得?
六,過去十幾個小時,我見多咗唔少大陸網民分析,話 BCI 收咗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錢,所以抵制新疆棉;又咁巧合嘅?
七,其實 BCI 嘅 website, 大大個 USAID logo,一早打晒開口牌,仲可以有乜嘢開心大發現呢又?當你好鍾意用錢收買人,就以為個個都可以用錢收買。
八,話說回頭,咁 BCI 係乜嘢呢?NGO?商會?計我會話,BCI 係一盤生意;正如上面所講,認證嘅生意。你可以話我 cynical;但以本少爺過去廿幾年嘅工作經驗,見識過唔少為組織;由無到有,由構思到成形,由壓力團體到變身成商界嘅守護者,我都見過。通常佢哋嘅成員,包括政、商、學。當然,唔係個個都做得起;但好似 BCI 最終成為「良心棉花」嘅代表,都算係好成功嘅例子。
九,BCI 起家,源於 2005 年 WWF 嘅一次會議,當時嘅議題係:「種植棉花對環境破壞好大。」究竟當時 WWF 點解會有個咁嘅會?你話呢?
十,我記得當年話,種棉花用好多水;生產一件 T-Shirt 用 2700 公升嘅水。咁具體嘅比較,一睇就知出自高手手筆。亦從呢個論述,轉身射個三分波,話啲 fast fashion retailers 係地球先生嘅敵人。大概同一期,勞工組織又話呢啲成衣生製商係血汗工廠,工人一日都賺唔到一蚊美金。
十一,就係咁,經過四年嘅交易,各大小成衣巨企,都紛紛加入 BCI。另外,fast fashion 佢哋又搞舊衫回收,又幫第三世界嘅婦女同細路。忽然間,世界又回復平靜。當然,過程都創造咗唔少就業。
【題外話】千禧前後嘅另一個政治工業嘅 agenda ,就係玩具業。其實我都唔知點解係針對玩具業;當時初出茅廬嘅我,就從旁見識過一、兩單 issue,亦從個陣開始,研究呢啲國際消費市場嘅政治行為。不過,當時無人諗到,十年內出現一個幾乎摧毀玩具業嘅大殺傷力武器:iPad。就係咁,玩具業又回復平靜。
十二,對於好多社會棟樑關心嘅議題,例如基因改造,BCI 都係相對溫和:
BCI has adopted a position of being ‘technology neutral’ with respect to GM cotton, and will neither encourage farmers to grow it, nor seek to restrict their access to it.
十三,咁 BCI 嘅宗旨係乜?佢嘅講法係:
Supporting farmers is at the heart of our work and is the reason for BCI’s existence.
十四,不過,有一個 point 就幾 unequivocal:
BCI does not operate in countries where forced labour is orchestrated by the government.
十五,所以,自從美國嘅禁令生效,而各大時裝企業又係用緊 BCI 認證嘅時候,佢好自然都要表個態。有理由相信,北京真係以為換咗 Trump 可能有得傾,所以呢件事到今個星期先至爆發。剛才話好多過去一日好多網上嘅研究都指向 BCI,你懂的。
十六,據聞安踏,好似已經話會退出 BCI。其他跨國大牌子,會唔會都跟著咁做呢?
十七,從國際貿易嘅角度,中國雖然係棉花生產大國,但印度、美國、巴基斯坦等加埋,其實都唔嘢少。再講,棉花就唔係好賺錢嘅,去到下游先至係真正賺錢。畢竟,中國唔係成衣大國;所以你都可以話呢次係一種非官方嘅貿易反制措施。
十八,假如視呢次民間自發嘅抵制,係非常規嘅貿易戰,其實對中國嘅代價唔算高。至於對歐美各大牌子,就好難講。好似我 FB 嘅貼圖咁講,大中華對 NKE 真係都幾緊要;但反正都未去到官方封殺,所以股價都只係輕微調整咁話喇。
十九,不過,大陸可以上晒微博,又用火燒又呢樣又個樣,點都有官方默許。歌手演員跪態度,其實都係向各大成衣牌子傳遞訊息。
二十,講開又講,好粗略咁睇,大陸對來佬中低價成衣服裝嘅需求,其實無想大家像中咁大;當中,又以日本嘅牌子比較好賣。H&M、Inditex 等歐洲牌子,亦唔係好依賴大陸市場。有理由相信,服裝成衣嘅市場,始終都比較受文化嘅影響;大陸消費者普遍都係比較鍾意日本成衣服裝嘅設計同裁剪。
廿一,鞋同其他 accessories(例如手袋喇),情況又有啲唔同。鞋飾之類,炫耀性消費嘅意味更濃。你會見人炒鞋炒手袋,舊衫舊裙就只可能貶值。
廿二,雖然「成衣」同「時裝」 有時都會撈亂咁講,但其實我都知兩者係有分別嘅。成衣嘅功能,蔽體保暖囉;基本嘢囉。時裝呢?時裝理論上係 make a statement;你著乜嘢衫,就話畀人知你係乜嘢人。所以,同一件衫,有人係時裝,有人係成衣。
廿三,時裝嘅 statement,會隨時代轉變。從前,著西裝套裝,就等於白領,坐冷氣房。今時今日,裝晒成套戰衣,通常都係大學剛剛畢業嘅新鮮人。
廿五,Fashion brands 比任何人都在意個世界點睇自己;佢哋唔怕 controversies,最怕反而係冇話題。近年 NKE 好似平權先鋒咁;但呢個策略成唔成功呢?唔識講。好似 LULU,feminine 啲咁買 yoga pants,小姐太太們好似都幾 buy,有佢嘅 niche。一係就 UAA 咁,再 sporty 啲,又賣得貴啲。NKE,乜都係又乜都唔係,咁囉。
廿六,各大 sports apparel ,你估真係畀人著去做運動?係著畀人睇呀!家陣嘅才俊,一定要講 work life balance ;唔著條 yoga pants,又點話畀人知,自己去緊做瑜珈?「係呀。哦,你去開 Pure 㗎嗰啲 drop-in class 㗎?我就跟開 PT 嘅,都唔錯喇;唔啱又介紹你試吓吖?佢唔係個個新嘅 client 都肯收㗎。」
廿七,Fashion 嘅嘢,我真係識條鐵。係唔係要著上身先至可以 make a statement?最新嘅研究(利世民,2021)發現,燒,都係 make a statement 嘅方法;尤其係當你可以將條片放上微博、抖音。
如果你覺得我嘅寫作值得支持,可以考慮加入我嘅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9217421
炫耀性消費 研究 在 80後標竿創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兩日,有位讀者PM我,問我為什麼一段時間都沒有update專頁,因為近來實在是比較繁忙,因為工作上的需要,和最近在忙屋子裝修的問題。讀者放心,我不是入了失蹤人口,哈哈。
說回投資,雖然沒有update專頁,但投資的研究也是如常做緊,只是少了用Fb,因為投資對我來說,是興趣來的,近月發生的事很多,又美國總統選舉,又螞蟻死亡,震撼消息一個接一個,不過感恩的是,組合在驚濤駭浪中,也是創了收益的新高。
說回讀書,近來看到一本超好的書,對個人成長來說,的確是非常不錯,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從學術性的角度,分析了人心為何常常不滿足,為何我們追求的東西總是多而又多。
書中一句:「你擁有的東西定義了你的人生價值。」很多時候,人的價值由自己擁有多少東西來定義,開好車,住大屋,我便是人上人,然而令人沮喪的結果是,你到時又發現有人在開超跑,有人住別墅。因為比較,市場上又出現很多炫耀性消費等等。
返回工作,生活,家庭的本質,發現原來少一點「過度的社交」、「過度的消費」,生活的質素反而提升了不少,心也更滿足了。
多謝大家支持,原來專頁破了3000+ Like。👀
炫耀性消費 研究 在 李世淦-屏東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富裕的1%把錢花在哪裡?
【心香一瓣/摘自微信公眾號「槽值」】
南加州大學教授伊麗莎白‧科瑞德-霍凱特曾在《炫耀性消費的終結》一文中指出:美國收入排在前1%的人在教育上的投入數額占家庭年收入的6%,比起20年前增加了3.5倍;而普通中產在教育上的開銷則基本沒有增長,只占家庭年收入的1%。
考慮到兩者之間年收入的差異,兩者花在教育上的金額,可能相差幾十倍。
前段時間,美國總統川普訪華期間,大大炫耀了其外孫女阿拉貝拉的中文。
唱中文歌,背《三字經》,讀古詩,都有模有樣。
這歸功於她的母親伊凡卡,在女兒18個月時,就把她送到了學漢語的語言學校。
據美國媒體Quartz透露,伊凡卡的3個子女都在私立語言學校上課,每年學費高達7.5萬美元(約合47萬元人民幣)。
然而幾天後,華爾街金融大鱷吉姆‧羅傑斯的女兒秀中文的視頻,又蓋過了阿拉貝拉的風頭。
羅傑斯的兩個女兒說起中文來,字正腔圓,音調準確,最讓人服氣的還有標準的播音腔。
羅傑斯為了讓女兒練習中文,甚至不惜舉家搬到新加坡。
伊麗莎白教授說,這些精英家庭洞悉世界發展局勢,早早就為孩子日後的發展打下教育基礎,以此來維繫家族的社會地位,用自己的努力,封堵其他階層的上升通道。
在中國,類似「比你有錢的人,比你更努力」的說法,也時不時可以聽到。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當一個家庭年收入超過48.5萬元,那它就屬於中國收入最高的1%家庭。
另外,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7中國高淨值人群醫養白皮書》顯示,子女教育、自身健康、父母養老已經成為高淨值人群的三大核心需求。
比如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的兒子李家杰,雖然是標準的富二代,卻把自己的業餘時間都放在培養運動愛好上,滑雪、騎馬、單車,每樣運動都會聘請老師來指導。
明星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小小年紀就可以在中英文間自由切換。他的學費一年高達人民幣13.5萬元,這還不是娛樂圈裡最多的。
被哈佛錄取的杭州二中女生郭文景,愛好帆船、滑雪,在美國成立編程俱樂部;美國大學預科考試5門滿分,哈佛面試官稱讚她「英語流利,顏值高,近乎完美」,漂亮的履歷引人豔羨。
她的父母皆為高學歷人士,家中財力雄厚。她有美國國籍,能自如地在中美兩國間穿梭。「想到編程就會笑」的興趣有個人因素,但同樣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和支持。
所以她,或者說他們,其實都是高知家庭有計畫地培養出來的「別人家的孩子」。
當有的家長在努力引導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培養孩子的愛好,挖掘孩子的特長時,另外一部分家長在做什麼呢?
我見過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到教育機構,卻只有一句囑託:「麻煩老師幫我們看好孩子,太忙,實在沒空管。」
花幾千塊錢把孩子送進暑期強化營,卻更像是給他們找了個托兒所。
同樣的年紀,父母已經為他們鋪下了不一樣的人生路。
有一年假期,我做了份家教。孩子媽媽的要求是,帶她12歲的孩子讀《經濟學人》。
試講前,我和家長幾次確定上課時間,卻總收到回覆:和孩子的「檔期」衝突,請換一個時間。
所以我對這家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對自家孩子自視甚高的家長,和一個被補習班塞滿暑假的準初中生。
然而見面後,我的假設都被推翻了。
讀《經濟學人》,是因為孩子托福考試閱讀滿分,《經濟學人》上的文章,除了對國際時政背景不熟悉造成的理解偏差,他幾乎可以完整通讀、標準地視譯並複述。
而家長屢次強調的「檔期」,是因為這家有4個孩子。除了英語和數學外,他們還被安排了游泳和國際象棋課程。
這個家裡,母親是康奈爾大學畢業生,父親是科學家,孩子表現出的優異素質,是家庭教育投資的折射。這種投資不僅要花費金錢,更要付出心力。
《人民日報》有則新聞說,一個父親不想讓自己的女兒讀大學,因為他覺得讀4年書要花8萬元,而高中畢業就打工的話,4年能掙8萬元,加起來能省16萬。
聽了太多「大學畢業生工資不如農民工」的消息,有些人抱著和這個父親一樣的態度,覺得教育上的投資,大多是不必要的。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2008年,鄉村老師杜滿堂的兒子受同學影響,堅決要輟學去打工。
為了弄清楚打工有什麼吸引力,年過半百的杜老師做了一次實驗。
他找到一個漁場打工,每天重複著裝筐、冷凍、包裝、運貨等體力活。在這裡,老闆經常連續40個小時不讓工人休息。
工作之餘,他把每天的經歷寫成日記:
「一個東北四平人,今天上港裝車,回來滿臉是血,白骨外露…」
「廠裡二十幾個小夥子大部分是初中畢業甚至尚未畢業,最累的活,他們全包了。而我利用知識,協調了幾起勞資矛盾,又給老闆提了幾條建設性建議。老闆邀請我明年暑假再來,可以不幹活,提提建議就可以。我想這應該就是知識的力量吧!」
答案是:即使同樣做體力活,讀過書和沒讀過書的,也可以做出差別。
著名作家龍應台在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信中說道:「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自由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對於生活在底層的人來說,不讀書,換來的可能是一生卑微。
所以就連從哈佛輟學的富二代比爾‧蓋茲,也在社交媒體中勸誡大家要拿到學位。
而且別忘了,大多數靠自身努力跳出貧窮階層的人,並不是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