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的建立者:夏啟|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啟,史稱夏啟,生卒年不詳,大禹子。禹病死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屈原的《天問》中說,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台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後就死了。所以,啟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是個苦孩子。禹死後,啟破壞了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有的史學家認為禹是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
「夏啟」身份新說
許風申
一、從對「夏啟」評價的分歧說起
夏啟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的建立者,無論是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從學者研究的角度來看,啟為禹之子似乎已成定論。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歷史評價卻褒貶不一。
《孟子·萬章上》說:「丹朱(堯之子)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歷年多,施澤於民久。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與不肖,皆天地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萬章上》還提到,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呂氏春秋·先己篇》中也說,夏後啟與有扈氏戰於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後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於是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上述啟賢的說法,經過司馬遷《史記·夏本紀》固定下來,在大多數人看來,啟稟承天命,贊繼大禹之道,順利地實現從禪讓走向世襲,實在是眾望所歸,啟無疑是歷史一個重德修賢的聖明君主。
即使在神話傳述中,啟也是一個神通廣大,能與天帝交通的聖賢之神。《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楚辭補註》對此解釋說:「九辨九歌,禹樂也。言禹能平治水土,以有天下。啟能承先志,贊敘其業,育養品族,故九州之物皆可辨數,九故之德皆有次序而可歌也。」
但我們同樣注意到歷史文獻與傳說中對啟的評價卻有截然相反的一面。《戰國策·燕策一》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為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墨子·非樂上》說:「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將將銘,莧磬以力。湛濁於酒,渝食於野,萬舞翼翼,章聞於大,天用弗式。」《淮南子·齊俗篇》中說:「昔有扈氏為義而亡。」高誘注曰:「有扈,夏啟之庶兄也。以堯舜舉賢,禹獨與子,故伐啟,啟亡之。」總之,夏啟似乎又成了一個不足以任天下的德薄之人,他破壞了原有的禪讓制度,將天下變成私有,繼位後又淫逸無度,黨同伐異,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恥之徒。
為什麼歷史上的啟為什麼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呢?除了古史辨學者顧頡剛先生所指出的先秦諸家為了宣傳自己的學說思想而「競奇鬥巧」的因素外,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呢?
二、「杜宇、鱉靈」神話的啟示
古代蜀地,同樣流傳著一個「鱉靈」治水的故事。
《太平御覽》卷八八八引漢時揚雄所著《蜀王本紀》說:
蜀王之先名蠶叢,……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從天墮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地井中出,為杜宇妻。宇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治汶山下,邑郫,化民往往復出。望帝積百餘歲,荊有一人名鰲靈,其屍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屍至蜀復生,蜀王以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水,使鰲靈決玉山,民得陸處。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帝自以薄德,不如鱉靈,委國授鱉靈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
關於這則神話,早有學者懷疑它和堯舜禪讓、大禹治水等傳說之間的關係。童書業先生認為這段故事顯然就是雜採中原神話編造而成,所謂杜宇就是禹,而鱉靈就是鯀。近來又有學者懷疑鯀、禹、啟就是該神話中的鱉靈,並判定鯀、禹治水和鱉靈治水的神話是同一神話分化的結果。
探討兩則神話間的相互影響關係,顯然已超出了本文的範圍。真正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此則神話中提到的杜宇、鱉靈禪讓的原因:鱉靈治水,望帝卻乘機與其妻私通,自以為薄德,於是委國授鱉靈而去。其它歷史文獻上也有相大致相同的記載,《說文解字·四上》說:「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慚亡去,為子巂(規)鳥,故蜀人聞子巂鳴,皆起雲望帝。」《華陽國志·蜀志》也說:「望帝使鱉冷(靈)治水,而淫其妻。冷還,帝慚……。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
杜宇與鱉靈作為蜀人的祖先,同為後世人們所敬重。至今在郫縣西南一里多路,還可見到望業地祠的遺蹟。有望帝陵和業帝陵,兩陵相對,以前人們在這裡祭祀望帝(杜宇)和業帝(鱉靈),祀典極為隆崇。但兩人關係實在曖昧難辨,上所引《蜀王本紀》說:「望帝去時,子歸鳴,故蜀人悲子歸鳴而思望帝」。《說郛合刊》卷六十輯《寰宇記》說:「望帝自逃之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每春月間,晝夜悲鳴。蜀人聞之,曰‘我帝魂也’。」後人多疑杜鵑有冤,恐怕杜宇、鱉靈禪讓故事背後隱藏著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所謂杜宇和鱉靈妻私通的說法,難道是承繼杜宇的鱉靈或其開明王朝為貶低杜宇而偽造出來的,還是真有其事?古史渺遠,我們不得而知。但無疑,禪讓傳說並非像我們以前想像的那麼簡單。
再回到我們先前的話題,結合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堯舜禹禪讓傳說來看,如果說《蜀王本紀》中所記載的鱉靈就是禹的原型,那麼故事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杜宇又會是誰呢?我們不妨假定他就是舜,看看接下來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三、舜禹「禪讓」傳說的推原
舜在承繼堯的帝位以後,首先借治水無功、不用帝命的名義除掉了意欲造反的鯀,將其殛之於羽山。這也就是《書·洪範》所說的,「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敘。」鯀則殛死,禹乃嗣興。關於禹興的原因,《淮南子·原道篇》說:「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之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四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由此可見,禹通過思父之非,修德保民,又重新獲得了民眾的擁戴。這使舜又重新感受到了來自禹復興對自己權勢所帶來的嚴重威脅,為了根絕後患,舜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借雞生蛋」的好戲。
舜命禹繼續治水,《書·皋陶謨》大禹曾這樣說:「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關於其中「辛壬癸甲」四字,孔安國解釋為:「辛日娶妻,至於甲四日,復往治水。」後來學者多從此論。表面看來,似乎是大禹為了完成治水任務,新婚三天便捨棄婚妻子,急急忙忙踏上治水的徵程。而後,啟十月而生。世上難道竟然有這樣的巧合?
我們推測,實際上可能是禹難違帝命,間不容髮。《史記·夏本紀》說:「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舜借治水之故,將禹支開,乘此機會機與禹的妻子塗山氏私通,生下了後來的啟。原來所謂的「啟」竟然是舜帝之子!
重新明確了啟的身份,那麼以後的諸多迷團也就迎刃而解了。《楚辭·天問》洪興祖補註引《淮南子》說:「禹治鴻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清代學者馬驌《繹史》卷十二引《隨巢子》也說:「禹娶塗山,治鴻水,通轅轘轅山,化為熊,塗山氏見之,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實際上,這則母死子出的神話核心並不是啟的出生,而在於禹妻的化石而死。塗山氏見到自己的夫君,羞愧於自己的行徑,觸山而死,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舜帝因為其子商均不肖,又以禹治水功高,且能平定三苗之亂,所以便作個順水人情,「薦禹於天,為嗣。」這樣既滿足了禹的要求,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舜帝這一看似完美的計畫不幸被禹的同姓諸侯有扈氏所知,所以他極力反對禹傳位於啟。這時的禹進退兩難,雖然懷疑啟的出身,但遠古時代不像現在可以有條件作個親子鑑定,況且自己只有啟這一個名義上兒子,只得盡力平息這一謠傳。所以《莊子·人間世》說:「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至於啟是否真為自己所生,只能憑由天命了,如上引《戰國策·燕策一》所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為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啟由於得雙方的共同支持,所以「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於是,夏啟作為「兩君之子」便順利地繼承了王位。
可是那個有扈氏仍然不知好歹,繼續散佈啟為舜的所謂「謠言」。這是夏啟絕不能容忍的,這也就是《書·甘誓》所說的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啟)大戰於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事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故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故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淮南子·齊俗篇》說:「昔有扈氏為義而亡。」高誘注曰:有扈,夏啟之庶兄也。以堯舜舉賢,禹獨與子,故伐啟,啟亡之。其實有扈氏也有自己的打算,無非是想借此證明自己才是禹的真正後代,從而獲得對整個部族的控制權,但由於實力不濟,最終被夏啟所滅。
說到這裡,我們同樣可以明白,歷史上夏朝初期「太康失國」以後,為什麼少康最終借助舜的後代姚姓有虞氏國的力量來實現復國的願望,其中的原因恐怕也得追溯到他的曾祖啟的特殊身份上罷了。
必須聲明,啟為舜之子只不過是我們根據古史傳說材料所提出的一個假說,雖然有擺弄古史材料之嫌,但這樣的一個假說對於我們理解傳說時代的歷史是不是毫無意義呢?
四、「夏啟」身份假說的意義
舜是神話中的帝嚳和殷民族祭典中的高祖俊,這一點已被郭沫若等學者通過甲骨文研究所證實,大多數學者認為舜就是東夷殷民族傳說中的祖先。鯀禹是西羌夏民族傳說中的祖先,也被許多學者通過禹的出生地與巴蜀關係所證明。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兩個民族的交合融匯以及相互勢力的此消彼長無疑是「禪讓」制度源起的重要因素,治理水患與共同對付南方三苗集團則是他們聯合的基礎。我個人認為,所謂「禪讓」制無非是兩個民族輪流執掌權力的形式。
其實,這一看似「和平」的禪讓形式背後隱藏著卻是雙方民族勢力的對比。即使堯舜禪讓的傳說,也並不是像先前儒家所宣傳的那樣充滿道德化的色彩。史載堯帝統治時期,「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堯帝實在沒有辦法來安定天下,只得讓位於舜。而舜也決非一般平民,《史記·夏本紀》說:「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根據《史記·正義》引周禮郊野法云「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如果我們按一夫一家四口來計算,舜儼然是一個擁有萬人之眾的部落首領,這在當時實在是一個龐大的新興勢力集團,所以《屍子》上說:「舜一徙成邑,再徙察國。堯聞其賢,徵之草茅之中,與之語禮樂而不逆,與之語政至簡而易行,與之語道廣大而不親信。於是妻之以媓,媵之以娥,九子事之而托天下焉。」堯舜之間正是通過聯姻這種方式順利地實現了權力的轉接與過渡,至於後來的舜逼堯之說,可能只是出於堯邦頑固分子的一種藉口罷了。
而在東夷民族首領舜即將執掌權力的時候,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夏民族的首領鯀企圖憑藉自己的實力打破這種平衡局面,如《呂氏春秋·行論》所言:「堯以天下讓舜,鯀為諸侯,怒於堯曰:「得天下之道者為帝,得帝之道者為三公。今我得帝之道,而不以我為三公。「以堯為失論,欲得三公,怒甚猛獸,欲以為亂。比獸之角能以為城,舉其尾能以為旌,召之不來,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羽山,副之以吳刀。」舜帝在平息鯀的叛亂之後,又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勢,成功地自己的親生兒子嫁接到夏禹民族之中,最後通過禪位與禹的方式,從而確立了啟作為天下共主的地位。夷夏兩個民族皆歌「吾君之子」,共同生活在一個貌似合理的統一體系之中,進一步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腳步。同時,也順利地實現了從「禪讓」到「世襲」的轉變,為中國早期第一個國家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至於,我們前面提到的關於啟的不同評價,現在也許有了一比較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後來夷夏民族對早期歷史的不同陳述。在理解古史傳說方面,不同的民族背景是不是我們應該可以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呢?
要之,正是舜帝的不光採行徑完成了夷夏兩個民族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融合。從長遠角度來看,有點「小眚不掩大德」的意味,畢竟這種所謂的「和平」演變比血腥的民族爭鬥和互相屠戮更為可取一些。本文所謂「夏啟」身份新說雖然難免紕漏,但對於我們理解古史中「禪讓制」向「世襲」的轉變以及早期的民族融合進程,無疑提供了一條可能借鑑與重新思考的途徑。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2 黃偉民易經講堂
關於這個「港版國安法」,你有多了解?
中共那些所謂「中文」,正常人是看得很辛苦的。
根據人大公布的文件,將會在香港進駐一個「維護國家安全相關職責」的機構。
意思是,有一個大陸的官方機構,有一支特權部隊,在香港進行調查、監控、捉人審問等等的工作。
這個機構,在現時中共政府的架構內,由那些部門組成?
凡是屬於國家安全的部門,都包括在內。即可以是中共政府的所有部門。
這條港版國安法的法律條文,由誰草議?
不是香港特區政府律政署的法律草擬專員,也不會經香港議會立法會的辯論,是:
「由人大常委會制訂相關法律。再將相關法律,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內。」
意思是,人大常委會,可以直接制訂香港法律,再由特區政府「依法執行」。即是「中共式法治」,在香港正式開始。
至於那個基本法附件三,是不限篇幅,不限字數,可以無限量的將條文加入去。
對付的,是:
「任何外國,和境外勢力,以任何方式,干預香港特區事務採取必要措施,予以反制。」
意思是,任何外國機構,領事館,國際媒體,任何人,都會包括在內。
習近平正式撕毀了《中英聯合聲明》,丟棄了《基本法》,違背了一國兩制的大原則,不再有港人治港,摧毀了香港國際城市的本質,變成了一個大陸城市了。
目前香港有別於任何的大陸城市,是基於美國的《香港政策法》,給予香港的特權,和稅務優惠。這條《香港法》,是美國基於相信《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的合約精神而制訂的。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基於這些國際條約在運行。
中共上星期,在人大會議,以2878票通過了港版國安法,變相撕毀了《中英聯合聲明》,美國基於這條約而寫成的《香港關係法》,白宮在5月30日也宣布取消了。
人大的2878票,得出《周易》的第四十五卦之澤地萃之山地剝;而特朗普之530得出《周易》的卅七卦風火家人之天火同人。
中共將香港由萃變剝;美國還擊將家人變同人。
我試試從《周易》這四個卦,訴說香港今日的危城故事。
萃者,聚也。
萃卦是菁英相聚的意思。
菁英,是出類拔萃的人。
《孟子》說:
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孔子是聖之時也,故能出類拔萃。
萃卦對上一個卦是天風姤卦。
姤,是邂逅,不期而遇。
先是姤卦,在人海茫茫中不期而遇的機緣。因為有緣,才會聚在一起,菁英和菁英,有共同的磁場,所以同類相聚,造成《孟子》說的出類拔萃的成果。
《序卦傳》說:
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
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根據《周易》的卦序,垢、萃、升、困、井、革、鼎……歷史文明,就這樣演變出來。
先是垢卦提供的歷史機緣,造成萃卦的菁英薈萃。
由於出類拔萃,然後才有升的成果。但所有的成長都有其局限,所以,升而不已必困。
困局之中,只能開發新的潛在資源,所以跟著是井卦。
一旦開井成功,世界便變天了,那就是革卦。革是革故,跟著便要鼎新,另一個新秩序就開始了。
《周易》的卦序,就是把人世間的變化可能,用前因後果的邏輯次序,排列出來。
香港的傳奇,是基於一個歷史的偶遇。
鴉片戰爭,清廷劇讓香港予英國,這個小漁村,才成為英國殖民地。
中共建政,中華大地的南北菁英,避秦薈萃香港。
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全國人才集中在一個人口本來只有六十萬的小島上。
商業界銀行家工業家船王等等,有包玉剛、董浩雲、趙從衍、唐翔千、田元灝、楊元龍……
文化藝術學者有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張愛玲,嶺南派的天風七子和各領域的藝術家等。
北京的學者、上海的商家、廣州的藝術家、全國的菁英,因為逃避中共而聚於香港。
英國人的制度、法律,配以當時中國全國的舉國人才,才有今日的國際城市。
這就是澤地萃卦。
但中共控制的人大舉手機器,將全球人才薈萃的香港,用所謂的國安法,變為剝卦。
《雜卦傳》說:
剝,爛也。
山地剝卦,五陰一陽的卦。從裡面爛起,一步一步的爛到最後一支陽爻。從內爛到外,整個核心都腐爛掉了。
剝的敗亡之象,是從凋零,殘破,到最後的奄奄一息。
剝卦之後,是復卦,地雷復。剝盡來復,浩劫之後的重生再造就是復卦。
中華文化強調的是生生不息,因為《周易》卦序,剝卦之後便是復卦,再大的浩劫,都不能將所有生命摧毀得乾乾淨淨,一定有人能熬得過去,渡過浩劫,重建文明。
這便是剝盡來復的信念。
一棵植物,從幼苗,到長大,開花結果。果子在樹上熟透,腐爛,掉到地上,果肉化春泥,但內裡的種子又入土中,生出幼苗,又會成長,開花、結果,生生不息。
面對中共撕毀《中英聯合聲明》,美國白宮530宣布,唯有收回她向國際保證,香港人在九七後能如過去一樣生活的《香港政策法》。
530得卦《周易》的風火家人之天火同人。
第卅七卦風火家人卦,卦象是炊煙。
我們的祖先,為「家」下了第一道定義,屋內舉炊,煮飯讓家人回來吃飯。
凡有屋都有煙通。
日落黃昏,煙通都在冒煙,代表屋中的主婦正在煮食,背後象徵了一個家庭。每到黃昏,炊煙做飯,這就是家庭的景象。
屋,是建築物;家,是有人等你回來,休息,吃飯。
家人卦是隨著地火明夷卦而來。
《序卦傳》說:
傷於外者必返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
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物不可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明夷卦是誅滅光明,也正是今年的值年卦。
大地一片漆黑,一個人,當受到了傷害,便自然找個避風港療傷。
家,是最好的避風港,最適合療傷。
地火明夷,地在上,太陽在下,太陽下山了,跟著回家,是人類的自然行為。
家,是最基本的社會組成部份,能夠齊家,下一步就是治國、平天下。
家人卦頭的五支爻都是得位,陽爻剛位,陰爻柔位,除了最高最後的一支爻。
這支爻如果修行得好,可變為水火既濟卦,渡過輪迴苦海,到達彼岸。
但堅持陽爻柔位的失位,便轉入下一個卦,火澤睽卦。
家庭間處理不善,便成睽違。所以,子平八字說,刑必及六親。能折磨你的,必是你最親最近的人。
家人卦,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大家得位,做回自己角色,那便家庭和洽,但最後一支爻失位,家庭矛盾便會顯現。家人之後便是睽。
《說文解字》:
睽,目不相聽也。
眼光有問題,因情緒,因偏見,因感情,看到的象,疑神疑鬼,看的東西有問題,便是睽。
再下一個是蹇。
《說文解字》:
蹇,跛也。
寒氣侵足,跛腳了。
當看的東西是睽,要行動時便是蹇了。看法有問題叫睽,做法有問題叫蹇。
蹇卦造成的困難,就需要解。解卦出現,就能緩解困難。
家人、睽、蹇、解,四個卦的排列邏輯,是這樣而來的。
美國和香港的關係,本是家人關係,但家人卦的最後一支爻失位了,出了問題,她決定收回她對香港特權,將香港引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天火同人卦。
《周易》第十三卦,天火同人卦,天下文明,是大同世界的組成部份。
同人卦是隨著泰否這組卦而來。
泰是起高樓,否是樓塌了。
經過盛衰的大環境,大形勢之後,一個全新的政治思維出現,超離了種族,超離了國界,同樣是人,大家都無分彼此,理應大家都有。同人大有,基本理念如此,人人平等,眾生皆有佛性。
這也就是中華文化的政治最高理想,禮運大同篇描述的大同世界。
命運,將賦與香港一個時代角色,經過今次的磨難,香港重生,走向大同世界的總目標。
這是全球化的大格局。
上卦乾天代表天理,下卦離火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
乾天向上,離火也是向上,所謂天火同,也就是天人合一了。
這個卦象說,下卦的離火,人所創造的文明,完全吻合天道自然,人的行為,沒有偏離乾卦的天理。
只是同人卦的時候,文明仍在內卦,下卦,只在社會的基層發光;到下一個卦,火天大有卦,離火文明已經發展到外卦,上卦,成為政策,主導社會發展的原則。
香港在同人卦的角色,是下卦離火的陰爻,將文明推展到上卦,成為火天大有,就是今次的歷史契機。在野菁英,在民間壯大,發揮影響力,將人性光輝改變時代。
https://youtu.be/dnTSzyOV0Q8
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 中國成了向全世界情緒勒索的恐怖情人 -- 上報 / 評論】
沒人知道為甚麼一個名不經傳的香港青年陳同佳,其個人感情生活挫折為何會引爆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風暴 (政府以解決此案為藉口,強推「送中」引渡條例)。但他就是推倒了最先那塊小骨牌。蝴蝶引起的風暴,又驚醒了其他蝴蝶。NBA球隊「火箭」總管莫雷 (Daryl Morey) 在Twitter上支持香港人,說了一句「為自由而戰,和香港站在一起」(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就引起中國的全方位圍攻:中國駐美國德州休斯頓的大使館批評莫雷、騰訊和央視禁播火箭隊的賽事,大量中國品牌聲稱要終止合作。
這本來是中國對國外異見者的「標配」式施壓,但他們忘記了,新冷戰已經興起,中美關係已經不如從前,於是不少爭做反華派的美國從政者,都落去支援莫雷「行使言論自由」,事件變成另一場風暴。如果中國有「國際公關」,他們應該可以預見,四處鬧事、輸出審查,只會觸犯眾怒,為自己增加不必要的敵人。如果中國放任莫雷那個推特貼文,現在美國NBA和政壇就不會燃燒起來,不是很划算嗎?
但中國就是不肯息事寧人,或者說中國認為雖遠必誅是中國的本色。這就超越了外交和國際關係的架構,中國有很重的心理病灶。新中國的意識養成有兩條軀幹,其一是社會主義,之後是國恥主義。為甚麼要搞社會主義,那也是因為國恥主義。自鴉片戰爭之後,天朝就不斷衰落了。大清陸續扔失越南、朝鮮等等藩屬,又失去了香港、台灣島這些原領土。中國人總體來說還是自大的,因為一般階層的人不了解自己的國家已經靠邊站,再不是天下的中心。但識書明理的人就非常焦慮,國家內外交困是現實的,但更大的是心理問題:他們心底裡對「天朝」崩潰減弱為「國家」——而且是一個必須追趕列強的國家——而大感悲哀和幻滅。
國恥是他們的內在驅動力
國恥,可能是20世紀所有中國政治活動者曾經努力活動的內在驅力。
在建國70周年的閱兵大典上,中共也搬出孫文的畫象,意欲繼承其「革命法統」,然而孫文作為要打倒清廷的革命派,要建立三民主義的民主主義者,他內心還是惦記著自己曾經要打倒的大國。孫文最後一次公開演講是在日本神戶,講題是《大亞洲主義》,裡面大約是說,中日應該聯心復興亞洲,因為東方有「王道文化」,道德高尚於歐洲國家,又回顧中國過去的歷史,說古來萬邦都是心甘情願來朝貢。可見天朝的身影,在打倒大清之後又火速復活。
經過慘無人道的二次大戰和內戰之後,中共生存了下來,但中共像孫文一樣,沒有拋得下大國和天朝的觀念,即便他們是搞階級鬥爭的,但「國家」的記憶和意識最終獲勝。在談及要與越南開戰的時候,鄧小平說,越南不聽話,要打屁股,是一個家長族長的語氣。這輕語之中,也是一種悔恨——越南曾經「是我們的」。時間一晃,鄧小平死了,然後香港被迫「回歸祖國」,這種國恥的幽魂又跑出來。當兩地人有任何衝突的時候,「中國人」砍頭第一句總是「香港屬於中國」,其餘不論,不管中國人是如何橫蠻無理。
「香港屬於中國」、「只有一個中國」,這就是最近澳洲主持人在墨爾本訪問「強國小粉紅」的時候,後者對「五大訴求」的回應。這我們早談過了。在很多年前,現在的香港國際機場初初啟用,因為安排不善而引致旅客埋怨。其中一個中國人在鏡頭前說:「不是中央照顧你們,完蛋了﹗」
類似的話語,我們已聽了很多年。最近他們開始篡改歷史。例如中國人會說,要不是中國改革開放,香港才不會像今日那麼繁榮。這很明顯是亂來,因為中國在鎖國的時候,是香港人帶物資給親友,還有一些人靠走私物資發了達。又例如近年他們說,1997-98年的金融風暴,是中國救了香港。
但事實是,當年的財政司曾蔭權在數年前接受《信報》訪問,表示「入市打大鱷」,全部是自己和同事決定,事前沒有知會中央。例如SARS的那時候送口罩物資之類,但中國人甚至不會知道第一個將SARS傳入香港,導致最後有幾百人死掉,第一傳染者就是一個中國遊客。但為甚麼中國人會相信呢?中國人很熱衷認定中國對香港很重要,三番四次拯救香港,因為他們潛意識裡認為中國失去香港,是民族的恥辱,所以之後要加倍努力地證明自己可以把香港搞得更好。失而復得之後,香港完全屬於中國,其他人絕對不可以干涉。這個大國行為,已經與「恐怖情人」無異。
認為自己是永遠的受害者
她不在乎香港是否喜歡,她敵視任何與香港說話交結的「外國」,認為他們與香港暗地裡有一腿,並且中國還喜歡不斷怪罪香港的前度 (英國),認為香港不臣服是因為內心記掛著英國。當然英國早就跑了,但只要就香港問題說上一句,中國的官式反應必定是暴條如雷,嚴辭喝斥。
戰後有國恥主義的國家不只新中國,也包括德國。後者認為自己是永遠的加害者,而中國人則認為自己是永遠的受害者。受害者心態本來就會令人自我中心,加上中國文化一向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先天的自我中心者患上令人更加自我中心的創傷 (天朝自19世紀開始陷落) 後壓力症候群,加上外部世界有膚淺白人的優容和接受,導致中國成為橫行全球的情緒勒索者。
為甚麼不能支持香港呢?籃網隊老闆、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網上解釋,中國球迷感情受傷,是因為「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抗日戰爭,列強對中國領土的侵略不斷」,「中國人對任何試圖分裂中國領土的企圖,不管來自國內還是國外,都有沉重的心理陰影。當出現分離主義運動的話題時......中國人民感到強烈的屈辱和憤怒。」
問題是中國的感情,不一定是我們的感情。中國特色的專制是連別人內心的好惡都要管,她像一個無法分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嬰兒,覺得自己的情緒就是世界本身。她不開心,哭了一聲,天和應而響了個雷。
但當人類長大,就會發現外面有個客觀的世界,自己不開心,不代表世界就不開心,這就是長大。例如中國人認為香港割讓是恥辱、標誌列強的入侵,但不少香港人是感恩戴德的,即使是自我認同為中國人的大多數香港市民也會承認,雖然是異族統治,但的確是他們在這裡建了住屋、街道、地鐵、學校,弄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香港人對香港的感情實在和正面得多,而中國人對香港的感覺是遙遠的,卻充滿屈辱、憤怒、不安之類的濃墨重彩的負面情緒。中國意識,是耆幼同體的天山童姥的反轉版。她看來衰落,但內裡卻是個孩童。
中國人利用台灣香港和外國減壓
這種不安導致的控制慾,阻礙香港獲得正常人權保障;而中國四出控制別人的行為和言論,唯一的自我解釋就是「我們感到XX」,即「中國人民感情受到傷害」。然而你的情緒為甚麼是世界最值得在乎的呢?整個世界的人類又為甚麼要接受中國人的情緒勒索,勒索越得逞,獎勵機制就會完成,勒索行為就會越來越多,勒索力度也會越來越強。我好慘,我是世界最慘,所以我現在拿多一點也並不過份。
在周星馳電影,那叫「賣小強」。但中國人「賣小強」也賣得特別聰明,他們只會強調列強對中國領土的侵略不斷,而識趣遺忘幾千萬中國人被中共害死,在被容許的空間發洩情緒、像那個在地上滾來滾去的機場大嬸,但真正值得憤怒的事情,他們都知道不能說。你說他們的情緒有被政權操控嗎?有。他們知覺嗎?知覺。但被規限著宣洩渠道的宣洩也是好過沒有的,說不定香港台灣和外國對中國人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減壓話題。恐怕中國人在國內可不敢說甚麼太具體的事,卻能在「國外議題」嘗試強力批判控訴一下,因為國恥,還entitled不講道理,這樣的活動一定很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