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ay in the life of faMily #Mi家生活日記 這篇有長
回美國後大家都在瘋奧運,我每天被大家洗版奧運資訊,發現今年奧運怎麼強成這樣!!我都不知道台灣體育有那麼強😭 看到這些運動員好多年紀都比我小,看著他們神采奕奕、眼神發光的站在頒獎台上,讓我心中有滿滿滿滿的感動,雖然戴著口罩,但能從眼神看出背後苦練的點滴、對自己的承諾,以及背負著全台灣人的希望😭😭 真的覺得你們好棒、台灣好棒!
不過前天羽球男雙拿金牌當天,我熊熊找不到轉播,德州時間整個大半夜都在google、翻牆一直嘗試,結果我爸突然傳來了捷報「贏了!!金牌!!!🏅️」天哪大家都在看激烈比賽的時候我都在幹嘛,雖然錯過了整場比賽,但是看著爸爸傳給我的頒獎轉播畫面,我也是感動的熱淚盈眶!嗚嗚嗚真的太感動了太感動了!
當天我興奮的睡不著就乾脆不睡了,全家只有我沒調時差,因為依我的經驗如果我調好了小孩卻都沒調好,我就是在自找麻煩,最好都等小孩們時差調完再輪到我睡😌(苦命),但現在小孩有三個,三個調時差的進度都不同真的很苦惱,要全家人同時入睡、同時起床完全不可能,現在只求天亮大家有精神不要錯過陽光就好。
總而言之,今天全家人清晨5點就起來了(我是整夜沒睡)聽到台灣獲得金牌太開心!突然覺得很有動力,決定換上運動服來運動一下,把弟弟擺在旁邊等陪我,發現他整個眼裡都是我😆 暖身、做胸推時他都在看著我,我一回頭看他他就對我笑,弟弟絕對是我的前世情人(哥哥也是,只是不同世)(有人在乎嗎?我在乎,我不想當偏心的媽媽😂)
結果胸推只推了三組就結束本日運動… 有三個小孩真的更難運動了啊😌 兩隻大的一下跑來說要喝水、吃點心,小的一下尿布濕、肚子餓要餵奶,但是能動一動我就很開心了,整個人都有小小充電到,因為這三組胸推的時間,是完全屬於我的身體與內在專注的時間,是一種能量從內到外、再由外回到內在的循環感🧡
日記寫到這裡好像寫很長了,但其實才早上八點😅 接下來妹妹又吵著要出門,就衣服換一換(妹妹今天依然說要跟媽媽穿類似款洋裝🥰),又是一整車的小孩出發去Target買菜(還有買酒😆) 但他們可能太早起了,兩隻在超市逛一逛到後面突然越來越不耐煩,一隻吵著不想走路,一隻吵著要買這個那個😩 倒是弟弟整個淡定一哥,坐在推車搖籃裡老神在在聽著哥哥姊姊吵來吵去。
眼看兩隻越來越鬧,我大半年沒逛的Target也沒辦法好好舒心的逛了,就趕快結帳速速帶他們上車,果然妹妹直接在車上大哭大鬧,我終於忍不住河東獅吼!「妹妹!不要什麼都要用哭的!媽媽一直好好跟妳講,為什麼都要用哭鬧的!妳自己也知道自己在鬧對不對!還有哥哥,你自己說不想要坐推車的,結果讓你下來走路又一直說走不動!馬麻在付錢給老闆的時候你們為什麼要一直鬧!」哀,吼下去的當下覺得自己怎麼就忍不住,小孩也是很期待出門逛街只是太累了,但同時又覺得乾我也很累啊!我整晚沒睡啊啊啊!總之,早上的逛超市行是以吼叫收場,不過吼一吼有效,他們兩個就閉嘴了哈哈哈哈哈😂看來偶爾要吼一吼,保持媽媽的身心健康、屁孩也能收斂一點。
本來想說趕快回家吧,讓我喝杯白酒吧,結果老公又安插了一個打疫苗行程在回家以前… 好啦打疫苗也是很重要的事,不過因為沒有預約直接walk in要排隊,我跟三隻小孩就待在車上苦等他排隊打疫苗(我沒打,想說夫妻兩分開打,免得兩人一起發燒一起掛掉沒人照顧小孩)
關在車上這30分鐘時間過的有夠慢… 剛剛妹妹哭累了睡著,哥哥睡不著但很累,抱怨怎麼那麼久那麼久♾️無限repeat ,此時淡定的弟弟突然開始哭了!喔天哪你們三個是輪流表演的三重奏嗎?不過弟弟平常不太哭,都是餓了才哭,所以我又趕快下車到後座把他抱過來餵奶(感謝自己有堅持親餵,這種時候還要我泡奶我會起笑)終於!餵完奶後老公也差不多打完針了,終於來救我了😭😭😭 快點讓我回家吧!
一回到家馬上往窗外看,果然看到阿胖在吃飼料🥺 觀察了好幾天,發現大概有三四隻松鼠會來後院光顧,但就只有阿胖會這樣倒吊著的吃飯😂 (可以看我家後院精選動態)剛剛被兩隻搞到烏煙瘴氣的心情,都被忍者松鼠阿胖療癒了🥰
有了孩子的日常大概就是長這樣,說苦嘛頂多就是心比較容易累,說甜嘛但也常常有想把孩子們揍昏的念頭,不過這就是人生,時時刻刻都在告訴自己「這是屬於我的人生體驗」,認真體驗著小孩的吵鬧、體驗著自己雲霄飛車般的心情,有覺知的體驗著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只求我的靈魂能在這一生不後悔的獲得滿滿的體驗。
*感謝有網友私訊教我可以在美國看東奧轉播的方法🥺 很多人推薦的Hami video我試了好久 VPN翻牆失敗沒辦法看,但我家的Apple TV有NBC sports的app,先到Sling註冊會員(現在有promotion 一個月只要$10) 然後把NBC sports打開,照著指示provider選Sling就可以看了!住美國的人可以試試看喔
圖二是圖文不符,只是想偷曝光一下最近要推出的新產品☺️ 這篇文那麼長,如果你有看到這邊的話,就留言給我,告訴我你看這次奧運的感想,我抽一組跳繩送你😉
為什麼會被眼神電到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都是為你好,你要聽話」,
這話對孩子是良藥或毒害?
了解自己,你才能真正看見孩子!
面對親子關係,許多父母(尤其以媽媽最為常見)總是焦慮、不滿、急躁,時常有意無意地,做出與教養理念背道而馳的行為:希望培養自信的孩子,卻不斷打壓、使他變得畏縮;期許孩子懂得與人和睦相處,卻要他挑人交朋友。你以為這就是「愛孩子」的心意,殊不知早已變質成「害孩子」的執念。
之所以如此,關鍵就在於早已深植媽媽潛意識的兩大教養密碼──「氣味」和「有色眼鏡」。而這兩個「密碼」,對子女教養有90%的影響力,甚至會塑造出孩子未來的樣貌。
►►氣味:媽媽心態上怎麼對待孩子,旁人就會延續同樣的方式。因此,受疼愛的孩子惹人愛,受嫌惡的孩子招人嫌。
►►有色眼鏡:媽媽如何看孩子,孩子就可能變成她最擔憂的樣子。倘若媽媽配戴「孩子很內向」的有色眼鏡而焦慮,孩子越容易呈現出「內向、焦慮」的形象。
★不做「要求滿分」媽媽!懂得「留白」,讓孩子的人生幸福又快樂!
你是「以媽媽而活」嗎?對你來說,「媽媽」的樣子是什麼?
從過去到現在,「媽媽」的人生彷彿是為了整個家族而存在,要孝順長輩、照顧家庭、料理三餐、教養子女……這些「任務」與媽媽緊密連結,甚至形成了「理想媽媽」、「滿分媽媽」的標準樣貌。
因此,許多媽媽總是把行程塞得很滿,做事嚴謹確實,善於安排時間,凡事都想盡善盡美。但再怎麼好的東西,過多也會成為負擔。這樣的媽媽表面看起來沒問題,內在卻十分辛苦,忙到昏天暗地,生活少了從容與樂趣,事情做好才安心、沒做好就焦慮。至於孩子,也被媽媽塞滿的時間表和規矩壓得喘不過氣,甚至連充滿創意的自發性都被迫壓抑著。
你以為打造如此「充實」生活的媽媽,才是理想、完美的滿分媽媽?其實不然。生活中留有些許空隙,才能擁有樂趣;塞得太滿,美好的事物就進不來,好人、好運都會被排除在外。
親愛的媽媽,請為自己的時間與生命「留白」,讓親子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好好「以心相處」;而在留白媽媽底下成長的孩子,不但保有自發性,更能夠創造出獨一無二、幸福又快樂的人生!
取自《覺醒媽媽的心理課》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談到「習慣配合他人生活的女性,看到把自己當主體而過活的女人,會比對男性更加產生敵對感。」這說法跟今天這篇摘文有些關係。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68980944385845/
這一篇摘文把「對攻擊者的認同」講得相當清楚,我們內在常無意識地重複著我們學習到的心理模式。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覺察,至少藉著閱讀的幫助,把我們的各種行為收納進我們意識的範圍。
這本書的作者善用「心理劇」,並且使用精神分析的觀點,有其獨特的視角。但其實對理論背景不熟悉,依然可以理解這本書探討的內容,也會有不少啟發。
祝願您,有能力對自己喊停,並且願意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脾氣不受控媽媽的潛意識
【文/ 尹宇相】
我曾參加過法輪法師「即問即說」的演講,聆聽法師即席接受提問,並即席給出回答。一位育有四歲兒子的媽媽舉手發言,說自己因為控制不了對孩子發出的脾氣而心煩不已,明明下定決心不要動怒,卻又會在某個瞬間突然爆發,有時甚至會動手,這位媽媽說自己的童年也是被打、被罵大的,懷疑自己的舉動源自於內在留存從媽媽那裡承受的創傷,詢問法師應該怎麼做。
法輪法師說有簡單的方法和困難的方法,反問這位媽媽要選哪一個。這位媽媽當然是請法師告訴她簡單的方法,於是法師請她到附近的專賣店買一支電擊棒,火氣上來時就電一下自己。觀眾們聽完哄堂大笑。法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脾氣上來的那個瞬間用電擊棒電一下,但如果脾氣已經發出來了還是要電一下,如此一來身體會因為害怕這種刺激,在想發脾氣的瞬間微微瑟縮,藉此達到抑制情緒的效果。法師語畢還附加一個玩笑,說要特別小心別把自己電到暈過去。如果不喜歡這個方法,也可以每日禮佛一千拜,持續一百天。究竟有多少克制不了自己脾氣的媽媽,以至於讓法師用電擊棒來調侃?
從前打罵孩子稀鬆平常,媽媽還能理直氣壯地說:「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要罵啊!」反觀現在的社會,打孩子成了虐待兒童,連訓誡用的「愛的小手」都可能被視為暴力。活在這種時代,抑制不了對孩子產生怒火的媽媽,理所當然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控制不了脾氣的媽媽們,背後的故事大多相似,多半曾有過被鄙夷,或是被打、受到欺侮的經驗。年幼時期的創傷,為何會在這個時候藉由情緒爆發的方式反映出來?可以從兩個方向解析這樣的心理。
第一,從小看到大的「我的媽媽」形象,深深烙印在潛意識中;第二,受到父母謾罵的「憤怒的孩子」,躲在內心深處。發怒的我的媽媽、憤怒的年幼孩子,潛藏在潛意識中,兩者的出現導致情緒失控。精神分析領域有個名為「對攻擊者的認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的心理防衛機制,可以用來解釋這樣的心理狀態。
***
對攻擊者的認同
新兵階段受到欺負的軍人,變成老兵後就會欺負新來的;受到婆婆苛刻對待的媳婦,日後往往會成為更狠毒的婆婆;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可能會變成加害者。沒有人會在新兵階段受到欺負時,立下決心「等我變成老兵,一定要加倍欺負新兵」,多半心想「等我變成老兵,一定要好好對待新兵,不要像他們一樣」;受到婆婆苛刻對待的媳婦,也不會立志要成為一個更心狠手辣的婆婆。但成了老兵後卻欺負新兵,成了婆婆後卻苦毒媳婦,行為舉止跟攻擊過自己的人如出一轍。意識層面想著不要跟他們一樣,潛意識層面卻做出相似的行為,這就是「認同攻擊者」的現象。
決心「絕不要跟我媽一樣」,卻在不知不覺中複製自己媽媽的行為,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原因是,藉此發洩受到委屈的憤怒感在面臨與自己過去遭受委屈相似的情境時,便不由自主地將情緒發洩在更弱小的人身上,也就是「左臉被賞巴掌,拿右臉洩憤」。第二個原因是,期望自身擁有加害者的力量。受到欺負的當下,除了痛苦和恐懼的感受外,也產生「如果我跟他一樣強,就不會遭到這種對待」,這種渴望變強的欲望,使得受害者的潛意識中潛藏著加害者的力量,當自身擁有權力時,便啟動這股力量。
「對攻擊者的認同」中也藏有「投射」的心理。受害者討厭弱小自己的模樣,潛意識出現「為什麼我要遭受這種對待?我討厭自己!」的念頭,否定沒出息的自己,潛意識出現想要毀掉自己的欲望,當遇到與自己相似的人時,便將弱小的自己投射在那個人身上,發動攻擊。
***
媽媽的媽媽
每個人的內在都印有「我的媽媽」樣貌(當然也有爸爸),養育孩子時,內在的「我的媽媽」會在自己不知情、也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出現─出自於潛意識。換言之,養兒育女這件事,其實是自己和內在「我的媽媽」共同進行,因此必須了解自己的媽媽。
「我媽是個很好的媽媽,把我教得很好。」如果是這種情況,延續媽媽的方式養育孩子就好,不需想太多。「我的媽媽」早已存在於內在中,只要跟那個不錯的媽媽一起養育孩子就不會有事,再怎麼做不好,至少也有自己媽媽的程度。幸運的話,這種人根本不需要知道「內在小孩」、「媽媽創傷」、「內在不幸」這些詞彙,知道了也只是自討苦吃。「我媽讓我受盡苦頭,我的育兒方式絕對不要像我媽一樣。」這種人才是問題所在。不想和媽媽一樣,卻不由自主延續媽媽的育兒方式,因而苦不堪言。為了這些媽媽們,來簡單進行一下自我分析吧。
人類的心理極其複雜,真要一一解析的話,可說是無邊無界。我用前面提過的理論為基礎,針對控制不了脾氣的媽媽心理,歸納出簡單的模式。只要將這幾點放在心上作為覺察的開端,便能有一度的改變。
因為童年創傷而控制不了情緒的媽媽,其心理分析模式如下─
1.在孩子身上,看到不滿意的自身童年樣貌。
2.出現和自己媽媽同樣的行為舉止。
曾經因為講話支支吾吾而受到責罵的媽媽,無法忍受自己的孩子講話支支吾吾;曾經因為不愛乾淨而受到責備的媽媽,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愛乾淨。
一個孩子吃點心時,將飲料灑在衣服上,餅乾屑掉得滿地都是,媽媽見到此景大發雷霆。
「髒死了!我有沒有說過不要打翻?」媽媽一面說,一面打孩子的屁股。
「我下次不敢了。」孩子哭著認錯。
媽媽看到孩子這個模樣更怒。「什麼下次!只會用嘴巴說而已!」
媽媽狠狠摑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倒在地上。
出現摑巴掌的行為已經不是單純的生氣,而是暴力了,這種舉止就是情緒失控。孩子翻倒飲料情有可原,媽媽卻忍受不了,然而情緒爆發之後,又會後悔自責:「唉,我瘋了!孩子有犯什麼滔天大錯嗎?」這個媽媽小時候也曾因為打翻飲料、吃東西掉滿地而受到責罵,她的情緒失控心理分析如下─
1.潛意識將自己的孩子看作「年幼的自己」,是一種投射行為。
2.看著那樣的孩子的自己,成了「自己的媽媽」,是對攻擊者的認同現象。
這位媽媽不斷重演著過去媽媽對自己做過的行為,就像自己媽媽虐待自己一樣,對自己的小孩施以同樣的虐待。孩子成了「年幼的自己」,自己則成為「自己的媽媽」!
這就是模式:延續著過去媽媽看待自己的眼神看孩子;延續著過去媽媽對待自己的行動對待孩子。沒有「我」,只有「我的媽媽」;沒有「我的孩子」,只有「年幼的我」。
如果你特別看不慣孩子的某個行為,每次孩子出現那樣的舉動就會讓你情緒失控,不妨審視一下自己和媽媽的關係,想想自己是否有將從前媽媽看待自己的眼神和舉止,沿用到孩子身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表示你已在潛意識中把孩子當作自己,自己則成了自己的媽媽。
如果發現自己落入這個模式裡,怎麼辦?很簡單,從現在起不要跟媽媽一樣就好。只不過,要做到這點很不容易。人生本來就充滿知難行易的事。那麼,還能怎麼做?
「覺察」是最重要的關鍵,只要對自己的行為模式有所覺察,就會有所改變;只要在情緒失控後,能醒悟「我又變成我媽了,我又把孩子當作自己了」,就會有所不同。隨著醒悟次數的累積,化身為自己媽媽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是抑制著自己的怒氣過生活,然後在忍無可忍、情緒一次爆發出來時陷入自責,害怕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偶爾發火是人之常情,不需多慮。
另一個祕訣是「退一步」。因為孩子的某個舉動而升上無名火時,請進行「停下來」的練習。
不是對孩子吼到「停!」而是在內心對自己喊「停!」並且實際往後退一步。這有助於訓練自己在情緒湧上的瞬間省察自我、停下動作。停止、並退一步,可以阻止「我的媽媽」進入潛意識,阻止陷入憤怒的情緒中。
覺察、並保持距離,除此之外沒什麼能做的了。剛開始可能嘗試十次只有一次成功,只要持續練習,就能進步為十次中有九次成功。能這樣訓練自己,就是了不起的媽媽。
.
以上文字取自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疲憊媽媽的「有毒情緒」,自我覺察與療癒的練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725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https://www.facebook.com/babelinside/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為什麼會被眼神電到 在 泰泰有四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1
大姊姊今天放學回家後,
一直在說著和端午節有關的事,
一下子找大家改天正午來立蛋,
一下子又寫完功課後要和妹妹講粽子由來的故事,
泰泰想著應該是老師今天有提到端午節的典故吧!
大姊姊逢人就劈哩啪啦地說阿說的,
就連泰泰在廚房裡洗碗盤的時候也不放過,
不過此時大姊姊說著說著,
倒是提起媽媽我的興趣了啊!
大姐姐:「老師說屈原要跳江之前有和漁父說話還有作詩,那時候旁邊有人在幫忙記他講的每一個字嗎?不然為什麼大家都知道他講了什麼?以前就有手機還是監視器了嗎?」
大姐姐:「明明他旁邊就有人,為什麼他要跳下去的時候沒有人去救他,你們大人不是都說要熱心、要互相幫助嗎?還是他人緣不好都沒有人要幫他?」
大姐姐:「老師說屈原是個很偉大的人,可是如果他心情不好就要去跳江這樣子好奇怪耶!電視新聞裡那些跳水後來死掉的人,也沒人說過他們很偉大啊!」
面對大姊姊以上諸如此類的問題,
媽媽我每一題都答不出來呀!
然後每聽大姐姐問一個問題,
泰泰就會像是被電流電到一樣,
心中冒出:「對吼~我以前怎麼都沒想過這問題!」
以前在課堂上、書本中習得的種種事蹟,
自己卻從來沒去思考過其中的細節,
只能說現在小孩兒們的思維越來越跳脫框架了啊!
而至於大姊姊的問題該怎麼釋疑呢?
被問倒的泰泰雖然盡力回答了,
但感覺大姊姊不甚滿意,
於是泰泰說:「不然妳可以在視訊的時候問把拔啊!把拔很厲害的,請他回答妳的問題啊!」
誰知道前面很拼命三郎一直要個答案的她,
聽到後居然回:「算了啦!他又不是屈原本人,他怎麼會知道?!」
然後就直接走掉了!
就直接走掉了!
就直接走掉了! Σ(T□T)
喵的哩!
妳前面巴著我問了一連串的問題,
怎麼就沒想過我也不是屈原本人啊! (ฅ`ω´ฅ)
(媽媽此時眼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