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券政府不該成為行銷公司
#政府做莊全民搶錢的飢餓行銷
本來我對蘇貞昌院長一意孤行硬要發券,一日三變髮夾彎後,仍然無視發現金的多數民意已經懶得說了,沒想到最新各部會加碼的八大券,蘇貞昌又在打臉自己,蘇院長的臉真的都不痛嗎?
#各部會八大券毫無標準可言
之前民進黨說不發現金是因為要針對受困產業「精準振興」,現在各部會八大券出爐,也不是依照受困/非受困產業而分,毫無標準可言。說穿了就是各部會為了把紓困預算剩下的1600億用完、為了消化預算,各自提出部會版本,再交由行政院統一發布,設計出五花八門的各種券。
#把八大券當威力彩在發?
更讓人不解的是,八大券居然還要抽籤,能不能抽到是「靠運氣」,把振興券當威力彩在發。行政院大概忘了自己是政府,責任是照顧全國老百姓的吃穿,現在很多行業還不能開門(桌遊業、KTV、網咖等),很多行業已經撐不下去倒閉,政府還在玩天天抽、週週送的煙火式自嗨把戲,受困產業/民眾情何以堪?
#政府做莊民眾搶錢的飢餓行銷
疫情陰霾未消除,7月失業率4.5%創10年同期新高,全台民眾已經餓四個月了!行政院別忘了,不管發的是什麼券都是民眾的納稅錢,拿全國民眾的錢來辦抽獎遊戲,這種勞民傷財、事倍功半的撒錢方式,蘇貞昌院長真的在乎民間疾苦嗎?真的夠接地氣嗎?蘇院長晚上真的睡得著嗎?
#韓國排富發現金的雨露均霑
韓國去年排富發現金六千~一萬元,今年8月底又宣布將再發每人六千元,為什麼韓國可以台灣不行?既然都要撒錢為什麼不選對民眾最便利的方式?原本就要登記、領取、兌換,現在還要靠運氣抽券,全世界大概只有蘇院長那麼有「創意」了吧?
現在總計九大券,患寡又患不均,何不仿照韓國直接排富發現金?
#紓困發現金振興靠疫苗
#疫苗覆蓋率才是振興強心針
為什麼要消除飢餓 在 我是老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許多人對安慰劑的認知是—作為藥品研究中做為對照用的物質,用來驗證新藥是否有明確的醫療效力,而不只是心理暗示的力量,安慰劑沒有實際療效,通常只是糖片。
但是有很多研究證實,不管是一個吉祥物、宣稱有超能力可以提供療癒力量的人,或是某個特殊環境,人只要相信它可以讓自己感覺好轉,實際上就會真的感覺好轉。而這類沒有實際「療效」的事物,也是一種廣義的安慰劑,但卻發生實質作用。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作者伊森博士設計了一個實驗,邀請了40位剛「被分手」,還處在情傷階段的受測者,要他們帶著前伴侶的照片出席,以及要他們看著照片,回想分手那一刻他們的感受,在受測者接受磁振造影儀掃瞄時,測到他們大腦的反應跟被熱咖啡燙到手的痛苦反應是近似的—「心痛」的確會在大腦裡產生痛感。
但下一部分,為這些受測者分成兩組,一組告訴他們:接下來會用鼻噴劑提高掃描顯像的清晰度(實際成分是生理食鹽水)。另一組則告訴他們:接下來會幫他們噴可以抑制痛苦感受的鼻噴劑(成分是同樣是生理食鹽水),再做一次同樣的掃描實驗。結果顯示,被告知鼻噴劑可以為他們抑制痛苦的受測者,相較另一組,大腦內的痛苦反應減輕許多,甚至受測者自己也描述了類似的感覺。
伊森博士在這個實驗裡發現,我們的心智會造成我們自己的痛苦(因為情傷而造成大腦有痛苦的感受),但也能抑制痛苦(因為相信安慰劑的效果,痛苦的感覺降低)。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影響力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擅長「預期」,我們隨時隨地都在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情境,並且準備好隨之做出反應。這種力量不只發揮在外在的現象,也同樣影響我們的內在感受。
當有一個穿著白袍,非常權威的醫生告訴我們「沒問題,吃了這個最新的特效藥,你的症狀很快就會消除了」,我們的大腦也會做出這樣的預期,而讓體內的神經迴路產生活化程度的變化。這樣的影響就像是:相信自己的疼痛會減輕。和腦部與脊髓中疼痛迴路的活化降低有關,相信自己喝的是昂貴的葡萄酒,則可能會增加大腦內愉悅迴路的活化程度。相信自己吃的是高熱量的奶昔,甚至會降低飢餓賀爾蒙的濃度。
也就是說,一旦你相信一件事,你的神經迴路就會增加或減少相關的大腦或身體部位的活化程度,讓這個狀態發生。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認為「信者得救」只是心理上的安慰,但從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來說,倒也不是純然的空談而已。
#老查隨意讀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為什麼要消除飢餓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和《喪屍小孩》是今年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劇中繪本。我在觀看此劇時,便對這一系列繪本情有獨鍾,很希望能收藏這幾本具有心理議題及隱喻性的繪本。很高興尖端出版社能把這些繪本引進台灣。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講的是一位少年,想忘掉的昔日痛苦記憶,都會成為惡夢,每天晚上讓少年從夢中驚醒。
受惡夢折磨困擾的少年,跑進森林找魔女,請求魔女將痛苦的記憶抹去,也讓自己的惡夢消失。
魔女說可以,但需要付出代價,你必須在20年後成為一位幸福的大人,否則我就將你的靈魂拿去。
少年一聽很高興,這不需付出什麼代價的提議,真的太好了,很快地就答應魔女的條件,立下了這個約定。
但是二十年的歲月消逝了之後,少年長大了,卻沒有變幸福,反而流浪街頭,受貧窮飢餓交迫,十分落魄。當他看見魔女來找他兌現諾言時,他很憤怒地對魔女說:「我為什麼沒有變快樂幸福?為什麼已經沒有過去痛苦記憶的我,還是不快樂?」
魔女說那些無論是被欺騙的、痛苦的、或是無奈的,及被拋棄的記憶,唯有能深藏在內心,並克服的人,才能獲得幸福。
「因此別忘了。不要忘記,好好克服它們。要是沒辦法克服,你就只是個靈魂長不大的小孩子。」
這本繪本正描繪出許多人面對過往昔日不好的記憶,只是想有什麼辦法挪開,或消除,也就是否認過去,卻不是真正的從內心去直視面對。因為無法克服,接納及撫慰自己的受傷心靈,人還是依舊沒有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什麼呢?幸福是無論歡喜或悲傷、高峰或低谷都能如實的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和存在意義。
反之,只是否定和批判,嚴苛地、不友善地對待自己,不斷反芻自己內在輕視自己和對自己失望的情緒,就算把記憶壓抑,好像忘掉了過去,人一樣是沒有能力獲得幸福的。
—
《喪屍小孩》則描繪一位被母親認為是沒有情感的怪異小孩,一直哭喊著餓,於是媽媽就一直一直餵食,拿各種食物給孩子吃。
後來甚至偷抓村莊的人養的家畜家禽給孩子吃,媽媽害怕別人發現,還把小孩關在地下室,秘密地餵食。
但村莊遇到瘟疫,家畜家禽都死了,人也都死了,倖存下來的村民連夜逃跑,整個村莊空無一人,也完全沒有食物了。
但孩子還是哭喊著要吃東西,媽媽不忍心丟下孩子,但又沒有東西給孩子吃,於是砍下自己的腿給孩子吃,後來又砍掉另一條腿。接著一支手臂,之後另一支手臂⋯
就這樣媽媽只剩下軀體,爬呀爬的來到孩子身邊,讓哭喊的孩子爬到她的身上,準備讓孩子吃她的軀體。
沒想到,小孩爬到媽媽身上後,第一次感受到媽媽的溫度,於是對媽媽說:「媽媽,好溫暖啊!」
已經沒有雙手的媽媽,無法抱孩子,無法回應給孩子一個擁抱,只能流著淚,以淚滋潤孩子。
這個故事雖然驚悚,卻寓意深遠。
究竟孩子最需要的食物,還是溫暖?
對許多家庭來說,父母可能用盡所有的力氣去把外面許多的資源拿給孩子,也不斷供應孩子各種需求,特別是食物,總是怕孩子餓、沒營養⋯然而,孩子的匱乏究竟只是生理上的?或是心理上、精神上的?
孩子內心的飢餓,是真的肚子餓,還是是內心空虛和失落?
或許親子之間許多的誤解和不理解正是如此:上一代覺得已經用盡心力的撐住一個家,努力給予孩子物質生活的滿足,孩子的內心卻感覺不到一份連結和溫暖,因為被陪伴和親近的機會是那麼少。
那種親子間的疏離和隔閡,只能讓其中一方精疲力竭,而另一方只有滿腹的空虛和匱乏。
若是,看往我們與自己內在的關係,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你不斷地拼搏各種物質條件,不斷地吞食各種美食,卻很難停下來與自己親密,當然給自己一份擁抱和愛更是不可能。
長期內在的情感匱乏和空虛,就像讓你的內在藏著一個喪屍小孩,他不停的吞食,你不停的製造物質和食物給他,他卻依舊心理飢餓和空虛。
外在的你只能精疲力盡,費盡一切的力氣,最後終於什麼也拿不了、拼不了了,才願意面對及看見自己。
當不得不停下來,好好的觸摸自己時,才終於發現,你內心的小孩只是等一個接納和擁抱,只是等一個愛的連結⋯
#分享給你這兩本心理繪本
#值得我們珍藏,同時溫暖自己
#看似黑暗之處,其實都蘊藏著愛和溫暖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喪屍小孩》現正75折
https://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promote/2007_promote/promote_activity.php?id=PKG0141083
#尖端出版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成人繪本
為什麼要消除飢餓 在 SDGs 目標2. 消除飢餓具體目標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SDGs(永續發展目標)是什麼? 為什麼 學校課程要融入SDGs? Let's SDGs! 培養改變世界的行動者|親子天下《親子天下2021/11月刊》.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 <看更多>
為什麼要消除飢餓 在 大享食育協會- 【食物與SDGs】SDG2零飢餓#為什麼要做 ...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將SDG2 zero hunger轉化成簡單有力的「餓靈退散!」,期待社會上每個人齊心協力,讓所有人免於飢餓及營養不良的夢魘。 #SDG2消除飢餓. 飢餓一直以來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