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聽過一些男人在追求女生時,女生沒有直接說不,也沒有接受他,這讓那些男人很懊惱。
我可以給大家知道通常怎樣的情況下,女生不會想正面回應這些男的。
這種男人通常不是直接開宗明義的給女人知道他認識她的目的就是要追她做女朋友,而是用好朋友身份、顧問身份、前輩身份來入手。
取得了這些身份認同後,才慢慢開始對女方有所要求或表白。
他們認為只要我成了你的好朋友好老師等等,大家算是有了某種關係連線,從這個情感連線上,我再把這連線升級成為男女關係。
你做人家的好朋友時候,也會關心人家、也會很幫得上忙,也會聽對方訴苦。一旦你想轉道要成為入幕之賓時,你覺得對方會因為珍惜之前的關係而很難拒絕你。
這,就是你的秘密計劃。
你沒有看錯對方,人家確實很難拒絕一個很要好的朋友。
不過,這也是你的盲點所在 —— 她就會選擇不正面回應你。
如果普通男人要追求女生的時候,沒有透過其他管道入手,表明了本意後,女方可能就會比較直接的拒絕。
所以我常講用好男人方式追求女生的,都不是好人,因為他要用好朋友的關係來得寸進尺的勒索妳要接受他。
女方不是不感恩你給予的朋友關係,她又不想要跟你有男女之情(用朋友關係來轉成男女關係,99.997%是失敗收場的,因為她會突然間會懷疑你之前跟她做朋友的目的是否就是想搞她),但又不想顯示得太絕情,所以最安全的回答就是答非所問。
她不會告訴你是或否,她只是告訴你她目前只想專注她的學業或事業或宗教,她覺得大家做朋友就很好了。
女讀者要留意!妳不絕情會衍生另一個問題 —— 男方覺得妳沒有完全拒絕,好像還有機會。
所以口頭上他會大方說大家當然還是朋友,也會忍住不再對妳進攻。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往往會再發動第二輪攻勢。
他每發一輪攻勢,妳會覺得越來越有壓力,甚至越來越恐怖,最後妳會完全不接他的電話。
這時候男方會跟焦慮,如果還繼續焦慮下去,男方還可能會生氣,覺得女方對他很不公平。他還會吶喊「為甚麼不直接拒絕我?好讓我死心,不要浪費我的時間!」
請問,女方若一早就拒絕他,他真的會大方接受拒絕嗎?
我上面講的這些,不只是發生在男女關係,我看到就連一些要招人融資、招人上課的,也有不少人是用同樣的心態。
你叫朋友來上課程,對方因為是你的朋友,他不想顯示得太絕,就會說「我看看到時候有沒有時間」或「我回去考慮考慮」那類沒有明確說是和否的答案。
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個人跟你談要回去考慮或到時看看有沒有時間來上你的課,他真正的答案就是「No!」
你講需要時間考慮,因為你對他還有一點需要應酬的禮貌,所以才不直接拒絕。
而給予模棱兩可回應的更重要理由是:你知道如果你直接拒絕了他,他必然會問你是甚麼理由,然他媽的後,他就會拿你剛講出來的理由來跟你辯論,告訴你你的想法不對。
他媽的,現在我還要考慮要不要跟你辯論辯到這麼出面。
所以,與其拒絕一個沒有成熟度能夠接受拒絕的人,不如講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他才沒有材料跟你辯論,你才不需要跟這個人浪費時間。
所以早前我就要批判過一位叫Dan Lok的大師,就在他瘋傳的影片上教人看穿這些講「我回去想想再給你知道」的人,其實他們就是沒有興趣。
這部份他沒看錯。
接下來,他教你怎樣處理「我回去想想」的回應。
他的做法是跟客戶說「我等一下講解完畢後,你會有三種反應。第一,你說要。第二,你說不要。第三,你說你要回去想想,而我們都知道你說要回去想想,你的意思其實是不要,只不過你不好意思講出來而已。不過,我要給你知道,大家是成熟人,你等一下沒興趣的話,你就直接告訴我,不用應酬我說要回去想想,好不好?」
其實他講到「當你回答回去想想,我們都知道你其實是不要的」,我是覺得講到這裡都做得很好,但接下來的,就非常狗屎。
他以為自己很大方能夠接受客戶說No,實際上他只是規範著客戶的回答,不准許客戶講模棱兩可的答案。
你他媽的好大的官威,連我要怎樣回答都要受限於你?
而且他接下來方法,一樣爛。
他只是逼得你說了不,然後就是問你拒絕的理由,然後再在你拒絕的理由之上,再協商說服。
換句話說,我告訴了你不要,你接下來就是要否定我的「不要」,繼續跟我糾纏下去。
其實我拒絕了你,我當然可以告訴你理由,但我也沒有任何義務要告訴你啊。
難道你要我坦白說「我不想上你的課,我當然有我的理由,但我沒有義務要告訴你」?
我這樣坦白的話,你真的能接受嗎?
各位做銷售或招客戶的朋友,這就是為甚麼客戶不要正面回答你的原因,因為他考慮到他還要不要再跟你浪費時間。
我也建議各位如果將來遇到有銷售員怎這麼笨要要求你如果不要就直接講,不用浪費他的時間。你就打斷他說「沒問題,如果我講了不要,你要尊重我的答案,也不要再浪費時間改變我的想法,可以嗎?」
不管是銷售問題還是追求女生問題,你要成交的時候,對方說了不,你要去把現在的這個「不」扭轉,是很費力不討好的。
你不是等人家拒絕後,才嘗試講道理說服人家和否定人家的拒絕。否定人家的感受,是很笨的做法。
你總不能等到煮飯的火太大,燒到米已經焦了,然後才想辦法把焦飯轉成正常煮熟的飯。你要轉變的,是之前的步驟。
女方拒絕你的時候,其實你的飯90%以上的機會已經焦了。你要修改的方向,是以後我再把妹時,哪些錯我不要再犯?哪些地方我要加強。
你不能用後面的對來改前面的錯,你只能用前面的對來改後面的錯!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爸爸,你以後都係唔好買咁多舖啦! 》- 我和大女(12歲)的真實對話 某天,Edwin與大女Candace 的 one-on-one 對話... Candace: 爸爸你不應再買太多舖。因為現在全部人都在網上購物,對嗎? Papa: 爸爸只是買街舖,即是你平時在街上看到的舖。我跟你解釋一下...
為甚麼 不能等 一下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魔粉,今天江魔和你吐槽『跳出框架』這句話,同時也跟你講講一個最懶散的情緒怎樣會激發你的思維跳出原有框架!
不少人在建議你要如何解決一個困擾很久、一直都解決不到的問題時,會說一句我們常聽到的話:『你要跳出原有框架。』
這句是我聽到會翻白眼的話,我也很抗拒用這個字,但今天這文章我沒辦法不用這個字。
這跟一個人失敗後很傷心時,你鼓勵他的那句話是『不要鑽牛角尖,看開一點,不要那麼執著,你的心情就會好一點。』
拜託,你這是講廢話啊!你叫我看開一點,那是結果,不是方法啊!
你想像一下一個朋友跟你說他很窮,該怎麼辦?
你的答案是:『你用心去賺錢,腳踏實地,最後一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媽的,這跟你建議窮人『你去發達囉,發達了就不可能窮』有甚麼分別呢?
我還會懷疑一樣東西 —— 當你遇到瓶頸的時候,拜託不要告訴自己要突破原有框架,不要告訴自己要跳出原有思考框架。你這樣做反而會把自己更加的鎖在框架裡面。
我會這樣懷疑,因為我過去所遇到那些常說要突破自己思考框架的人,基本上是我見過思維最局限、最刻板的人。
就好像那些告訴你他有幽默感的,其實就只能講話時弄到你禮貌的笑,那些不斷標明自己有幽默感的,會更淒涼。
其實要突破原有思考框架這句話,一樣的只是一個結果,這最後結果根本不是過程,更不是方法。
我就撇開環境的極大壓迫,逼使你必須徹底改變的例子,因為這種逼,不是跳出框架,而是你的框架完全被環境打破了。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一些人會在極度恐慌,或災難逼來的情況下,終於有突破了。
問題是 —— 我們不可能每一次都碰到會逼破自己框架的際遇。
想要跳出框架,但框架還好好的,你真的肯跳出去嗎?
以跳出框架為口號的人,其實近乎都是喜歡活在框架中的人,但因為不想讓其他人覺得他的思維刻板,所以才不斷朗朗上口說要跳出去。
要突破原有框架之前,還有其他的先決條件。
不錯,創意會在很大的壓力下被激發,但一個要不斷擁有創意思維的人,是不能等到有壓力的時候才被啟動。
要跳出框架有創意思維之前,你要對你的框架已經無聊了。
是的,就是無聊!
我們只要深思就會發現,如果我都不覺得無聊,我為何要尋求新意?還哪會想到要有創意呢?
我覺得我目前做著的,就已經很有意義了,感覺也不錯,我為何要改變呢?
如果我們的祖先覺得做牛車走了整兩天才到另一個村落已經很有意義了,又不覺得這種交通方式無聊,那還有需要設計馬車或其他更快的車嗎?
你的老公覺得大家已經住在一起,他又沒搞婚外情,又有拿錢回家,回家後又可以打電玩,平日也不需跟妳講太多話,週末又有帶妳出去吃飯看戲,有慾望的時候又可以打個炮,他不覺得這種生活無聊的話,請問他需要改變嗎?
甚麼時候他會改變呢?
他發現有其他男人對妳青睞的時候,或者極端一點的,妳好像有即將要出軌或要離婚的跡象,他可能才會認真思考要不要改變,因為這時候他感受到之前的框架可能即將破碎了。
你一直以來做事情的方法,都沒問題的話,你就會機械式的繼續下去。
而長期能不斷激發創意的最佳火候,恰巧就是無聊,無聊會啟動腦中很大的一個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這個網絡能夠在腦中對自己的記憶和想法伸出無形觸角。
所謂的創意就是看起來好像毫不相關的想法,不知為何被你連接起來成為新的點子。
預設模式被發現的時候,是科學家們掃瞄人腦時,發現要他們專注做事情,對比要他們發呆的時候,預設模式的部份依然在發呆時被啟動,而且啟動量還跟專注思維的時候很接近(有95%)。
所以這就可以解釋到為何不少玩創意的人都說上廁所大便的時候,除了糞便,往往也是很多點子冒出來的時候。基本上大便的這項活動,很機械式、很無聊但又必須做的。
所以,假如你大便的時候刷手機、看Youtube、打電玩,其實你的腦子沒有機會發呆,預設模式就不會被啟動,創意出現的機率就低。
不過,我上文中已經說過,要跳出思考框架,是有前提條件的。
你必須也是平日就喜歡思考。
創意工作者是不斷的思考著他的問題,所以在馬桶上的時候,創意才能出現。
甚麼叫做喜歡思考?
如果你看事情是習慣很快下判斷,其實你不是喜歡思考的人,你坐馬桶發呆五個小時,坐到脫肛也不會給你額外的創意。
第二,你的腦袋要多方探索過不同領域的資訊,你的腦中預設模式要發揮它的觸角時,才有材料給它碰觸。這就是我為甚麼一再說大量閱讀很重要,因為你不要只是拿自己的體驗來當材料,你的體驗就是『原有框架』啊大哥!
你腦中已經吸收了這些資訊,你再花時間去思考或實驗(這是啟動腦中與專注相關的部位),然後你要准許自己『無聊』,無聊的時候你的預設模式網絡才能夠在發呆的情況下,隨機製造有驚喜的點子送給你。
如果你常覺得無聊的時候就刷手機,就算你腦中吸收了海量資訊,也專注的做了很多思考,你還是沒給機會你的預設模式網絡去工作。
我只能說:『超他媽的可惜啊!』
所以總結一下:『要跳出原有框架前,你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你喜歡思考,不喜歡快速下判斷。
2)你頭腦不能只是有自己的經驗,因為你的經驗就是你的框架。你要大量吸收其他不同領域的資訊。閱讀是我最推薦的,當然你還可以看視頻、上課或找高人聊天。關鍵是:大量!
3)要能夠不需要尋求額外刺激(特別是手機)來跟自己的無聊相處,建議的一些無聊活動是:做家務。
4)你對你的框架有沒有無聊感?如果有的話,這無聊感會自然啟動你跳出原有框架的創意。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可以隨緣樂捐,打個幾塊錢的小費給我吧:
http://paypal.me/kongdemon
為甚麼 不能等 一下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爸爸,你以後都係唔好買咁多舖啦! 》- 我和大女(12歲)的真實對話
某天,Edwin與大女Candace 的 one-on-one 對話...
Candace: 爸爸你不應再買太多舖。因為現在全部人都在網上購物,對嗎?
Papa: 爸爸只是買街舖,即是你平時在街上看到的舖。我跟你解釋一下商舖市場。
街舖市場就好像這三種東西
三分一是餐廳
三分一是服務業
三分一是零售業
我問妳,我們可以全部在網上點餐不出街嗎?
C: 不會吧!
P: 為甚麼?
C: 好像我和你談天,我們都會想出外用餐,不想在家叫Deliveroo。
P: 即使叫Deliveroo這類外賣平台,店舖都不會在18樓C座
舖頭總會在街上吧!
餐廳只會越開越多,所以這三分一的餐廳沒有問題。
另外三分一是服務業。例如車房、老人院、美容院或修甲店等。
以後老人家可以住在網上嗎?
C: 不可以
P: 所以這些服務業都沒有問題
再來,三分一的零售業: 一半是乾貨,一半是濕貨。
乾貨指賣衫、衭、鞋、襪。濕貨指例如在街市賣魚、新鮮菜或水果。
我問妳,網購會否令人不再走到街上買餸呢?
C: 不會吧!一定還有人會出街買餸,始終街市夠新鮮。
P: 街市夠新鮮,所以爸爸經常下班後買餸回家。
我們一起煑食很開心對嗎?
乾貨指賣衫、衭、鞋、襪、7-11、屈臣氏,他們會被網購取代嗎?
C: 不會吧,例如平常行街突然想買點零食都會立即走進便利店購買,但不會等一個星期經網上訂購。
P: 那買衣服呢?
C: 可能買少量…
P: 妳現穿著的衣服有哪一件經網上買?
C: 全都在街上買的
P: 妳可以應承爸爸以後行街不買東西嗎?
C: 不可以
P: 你始終想觸摸,有部份你可以網購,但始終你都想觸摸到才購買。
還有,假如有一個機械人爸爸,你按一按制,他會為你做所有事情,包括給你金錢,妳想要嗎?
C: 不會
P: 為甚麼?
C: 因為它沒有你的情感,不能和我談天
P: 又假如有人發明了一粒藥丸
吃下去妳便又飽肚又快樂又滿足,你會選擇吃這粒藥丸不吃食物嗎?
C: 不會
P: 為甚麼?
C: 因為我想吃東西
P: 因為我們都是人,感覺對我們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六分一的乾貨再收縮一半至十二分一。
然而餐廳會開更多,老人院及美容院都會開更多。其他濕貨市場的商舖都會越開越多,便把這些多出來的店舖供應給消化掉。
對於街舖,經濟學理論101告訴我們,一樣商品供應越來越少,但需求不變或增加,價格必定上升。
因此不必擔心,爸爸在這行頭可以繼續生存
不過妳知爸爸最怕甚麼?
若以後發明了一件飛天背心,按一按制便可以由中環飛到尖沙咀,爸爸就會怕街上沒有人行到時街舖就全無價值了。
不過,那時候我們都應該不在這個世界,太遙遠了,我們沒有問題的。
C: 那麼,爸爸你繼續買舖吧!
Note: 以上是2021年5月16日星期日跑馬地 Brunch 的真實對話
為甚麼 不能等 一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佛誕除了放假,大家留意一下日常生活,可能都會用上「色即是空」、「五蘊皆空」等佛學術語。這次找來哲學團體「好青年荼毒室」的兩位室友鹽叔和白水傾佛偈,白水直言由細到大都覺得佛學比儒、道等中國哲學有型,鹽叔也同意佛家很多古怪名詞引人入勝,各位讀者不妨趁佛誕一起跟荼毒室了解佛學的魅力。
佛學有不同門派,我們先戴好頭盔,這次討論集中在哲學課室學到的佛學理論。兩位也說:「粗略地區分,讀哲學通常讀佛的理論,但學佛也會講實踐,讀書的話沒有實踐的部份,去佛寺修行和到大學讀書是兩回事。」
李鳳儀點解唔係日本兵?
剛剛說到佛學有很多名相,例如「色即是空」又或者「緣起性空」,相信很多人對這些佛學理論有興趣,但就這樣說可能難消化,我們選了舊電影《大隻佬》去討論。一般觀眾都會覺得張柏芝演的女警李鳳儀前世是濫殺平民的日本兵,所以今世受報應要死,但戲中劉德華演的了因,就說了一句經典對白:「李鳳儀不是日本兵,日本兵不是李鳳儀,但日本兵殺了人,李鳳儀便要死。」聽落似懂非懂,皆因佛學理論未必和我們平時聽慣的因果報應相同。
白水先為我們講解「無我」的概念:「先說為甚麼不是同一個人,佛家會說『無我』,沒有一個固定的『我』。」好地地一個「我」,有乜固定唔固定?「你想想,我們身體的細胞不停變換,過了一段時間 ,整個人的細胞都不同了;甚至你小時候的想法、你現在的想法和你幾年後的想法都不同。認真點想,根本沒有一個『你』,在不同時間點持續存在,『你』是不停轉變。」
連今世都是「無我」,自然不會有前世今生靈魂輪迴,日本兵也不是李鳳儀,但問題又來了。如果像古裝片所言,前世因今世果,都還叫心甘命抵,但現在不是同一個「我」,為甚麼「日本兵殺了人,李鳳儀便要死」? 兩位先戴頭盔,指佛教門派眾多,也有門派強調三世因,但鹽叔認為在「無我」的核心精神下,佛學說的前世今生不是指同一個人:「不是指一個靈魂在這世完了就傳承到下一世,佛學我說的轉世、輪迴、業力,是在長時間之中有龐大的因緣網絡,一個舉動會像波浪般影響整個網絡。用另一個比喻業力輪迴,好像遞爉燭,用爉燭燃點下一支爉燭,一樣有火,但嚴格地說每一支爉燭的火都不同。」
善有善報都係一種執着
也有個說法是「業力不可思議」,因緣網絡下,一個動作、一個因,可以掀起意想不到的波瀾和果報,但鹽叔則認為有因果不等如「種善因會得善果」。「想得到好報而去做好事,這不是佛學想要的,如果你執着要有好報會很痛苦。」
阿鹽指人傾向將事物想成固定不變、自己可以獨立獨在,佛學稱為「實」。佛學就會說任何事情都是一連串的因和緣引致。「比喻說,以植物為例,種子就是它的『因』,『緣』就是輔助條件,例如陽光、水份、泥土,『因』和『緣』條件好的話就有『果』出現,長成一棵樹,所以叫因緣和合。」凡因緣和合的皆是「空」,緣起則生,緣滅則滅。如果你執着「種善因得善果」其實就將因緣看成「實」,覺得做好事一定有好報,佛學會認為是執着。佛學就是叫你放下執着,離苦得樂。
佛學有很多玄妙的思辯,例如「執着」於「不執着」也是一種執着,白水也笑言自己這些讀書的人可能會被修道高僧批評被學識所困。聽上去佛學就是「放下」、「唔好執着」,但鹽叔也強調正常人明了道理都做不到,失戀仍會痛會恨,面對親友生離死別又點可以看到四大五蘊皆空,腦要明佛理,心也要有佛性才算得道,所以佛學也會有很多冥想,禪修等修行工夫。
因果鏈下的生存之道
我們這次不談修行,只談理論。白水也覺得《大隻佬》電影有交出一個佛學因果鏈下的生存之道。他指電影中表達了對因果的不同態度,劉德華的了因先是覺得因果無情且不能改變,採取放棄的態度;後來他想幫張柏芝,想努力改變困果。不過到最後發覺兩個態度都不是面對因果最好的方法:「你想跳出來又跳不到,因果鏈串就是我們人存在的法則,我們可以怎樣超越因果鏈串?就是在於當下接受,即使世界有因果,但我們不當這是一回事,不讓它左右我們,不去在意它的話,因果即使存在也不會影響到我。」
佛學很玄,也有人覺得「因緣和合」、「變幻才是永恆」這些道理就像「阿媽係女人」,對人生指導起不了作用。不過正如之前所言,佛理明咗都做唔到,佛學討論有時艱澀,有時又覺得只是反覆簡單的道理,除了學懂甚麼,觀照過程中腦海心靈的活動可能更加重要,可能你腦袋明白諸法皆空,但讀佛時才會覺悟自己執着在哪裏。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好青年荼毒室 #大隻佬 #佛偈 #因果 #劉德華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為甚麼 不能等 一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觀迎來到【療癒過去,圓滿重生】的第一天,探訪內在小孩,療癒過去模式,今天我會先講講解一下內在小孩是甚麼,如何影響成年的我們,然後我會在另一段影片帶領一個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練習,記得每一天的靜心練習是這個課程很重要的部分,不要跳過靜心練習啊!
其實內在小孩就是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信念跟原生家庭、父母、社會文化有很大的關係,童年的經歷塑造了我們,有些未被療癒的傷口,就成了我們受傷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一直都在我們心裡,內在某些未被滿足的需要,在成年後的關係互動裡,很容易勾動我們強烈的情緒。如果我們小時候覺得不被愛,我們需要獲得被認同的話,我們就可能會在跟伴侶關係,或跟上司下屬的關係中,去找這份被愛的感覺、被認同的感覺。過去,我們的內在小孩就是這樣不斷被外界的限制性信念餵食、並被告知你不能哭、不能有情緒、不能犯錯、你不能違抗命令、你要為家庭犧牲、你怎樣做都不夠好、你的鄰居比你好得多,等等,然後我們會壓抑自己,會討好父母、長輩,並不自覺地成為了一個我所不是的人。
例如如果我是一個女生,生在重男輕女的社會或家庭,我的內在小孩就會無意識地故意要比男生更強,或者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要比兄弟更乖巧更成功才能被愛,愛是有條件的;又例如如果父母經常吵架,甚至把自己交給祖父母或朋友帶,我們的內在小孩就總覺得是自己做錯事、做得不夠好,所以父母才吵架,把自己交給別人,不喜歡自己,就算我們長大後明白父母迫不得已,但內在小孩並不了解,所以我們要去跟內在小孩會面,親自療癒他,讓他做回真正的自己。
剛剛說的是對自己的內在評價,其實我們還從原生家庭與社會下載了金錢、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疾病或健康的信念,如果內在小孩相信了別人告訴你「買樓才是成功,沒有樓就是失敗者」、「有名有利才證明你的價值」、「有錢人都不是好人」、「不辛苦怎得世間財」、「年紀大機器壞」等等,我們就會按著這些信念行事,可是事實上,沒有一個信念是百分百真實的,我們要告訴內在小孩價值不是別人賦予的,為甚麼要用父母與社會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現在的你可成為自己最慈悲的父母,帶著理解去療癒內在小孩,讓內在小孩知道自己無論好的壞的,他也是無條件被愛的,現在的你會去陪伴他,讓他不再孤單,並可帶著安全感及無條件的愛成長,讓內在小孩成長為最好版本的自己,甚至反過來為現在的我給予提醒。
最後,我們要了解父母跟我們一樣受到他們的父母與社會的影響,他們的成長可能令他們無法感受到愛,不是他們不想給你愛,而是他們根本不懂得愛人與愛自己,所以也自然無法給你愛,然後我們慢慢可寬恕父母,並寬恕自己。
整個世界都是象徵,其實我們跟父母的關係就象徵著跟神或宇宙的關係,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是我們「身體的創造者」,跟父母的關係其實只是象徵著我們跟「心靈的創造者」——神的關係,跟這源頭、真我的關係。
當我們在母親子宮裡出生為人,就象徵著我們從宇宙的一體意識中分裂成個體的意識(若現在不明白也沒關係,我們第三四天會再講多些),所以若跟父母修和其實不單是跟父母修和,而是跟整個宇宙,甚至所有人修和。
舉個例:當你跟易憤怒的父親修和後,現在看到易憤怒的人,你也會較有同理心慈悲心,你自然會越過他們的表相,看到他們看似不好的特質,其實只是他未被療癒的傷口,這樣我們就比較容易寬恕與放下,人際關係會更好,活得更輕鬆喜悅。
一會後,我會在另一段影片帶領一個「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這個靜心你可以重複去做,尤其當你感到恐懼不安的時候,任何時間都可跟內在小孩連結,了解他的需要,然後給內在小孩愛,滋養他成長。
#請分享 #內在小孩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