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
為職場人際關係禱告 在 恩典十刻-王湘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228【感恩日記456】
我的優點就是想到什麼就去做
缺點是無法持之以恆(無敵大缺點)
某天晚上與各領域的職場領袖聚餐,當下神又給我新的idea,大多時候我都是很開心的,但那天心中的感覺竟然是非常不爽,回家路上我跟神抱怨「我又做不了這麼多事,你給我這些創意和想法要幹嘛?那種心中有想法卻實踐不出來的感覺真的很煩祢知道嗎?」
「真的超討厭只停在想卻沒有實踐的自己」
神淡淡的回應「嘿!我從來沒過說妳做不到。」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好啦...祢是因為知道我的能力,才給我這些創意的對吧?」
邊開車邊想,到底我覺得「做不到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我最大的缺點-持之以恆
「訂下目標、持之以恆、持續改進」這個道理放在哪都不會錯!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常常提醒自己
但主我真的做不到啊~~~~~~😭
一想到持之以恆我就好有壓力
主問「那你覺得應該要持之以恆的事是什麼?」
「當然是決定拍影片就要一直持續拍下去,要有固定的時間,直播和廣播節目也是要不能間斷~」
「我有這樣說嗎?」
我當下沒有馬上思考出答案,直到某天我親自請教廣播節目主持人如何主持廣播。
我們談論到如何設計一個節目,首先,必須先訂一個主題,例如:人際關係,再訂很多子主題,例如:如何面對與朋友意見分歧,再找適合此主題的受訪者。
哦不不不!我越想越不對,一個讓我感到壓力的事情又要誕生了,當我聽到一個對年輕人很有幫助的生命故事,心中的感動讓我不得不去分享,這才是我想錄節目的初衷。
換句話說有效率的出節目、點閱破千破萬都不是我的主要目標。
(我的意思不是效率、規律不重要,而是目標不同,你完成這件事的方式就不同)
神又讓我想到,之前禱告希望可以到更多青年牧區、校園分享,在這過程我從來沒有做過什麼計畫、也沒有主動接洽過任何地方、但一條線就這樣一直牽下去,到目前從沒擔心過沒地方可去,神完全預備好道路,好讓我專心去分享、去練習,難道我不信任神也一樣帶領我在其他事上嗎?
一個月只有一場演講又如何?一年錄兩三支影片又如何?廣播花一年才完成12個節目又如何?是誰定義這件事情要如何達成叫成功?怎樣成果叫成功?
我恍然大悟
「持之以恆」仍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我需要持之以恆的不是「一件事」而是「神感動我的,就去分享」
當我「去做」,無論方式是文字、影片、廣播、畫畫、寫字,我都已經「成功」。
#感恩日記#shiang#王湘湘
為職場人際關係禱告 在 Sam Tsang 曾思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One of the John Stott Memorial Lectures message summary by the newspaper concerning the poor in Chinese.
John Stott Memorial Lectures at the legendary Grace Baptist Church in Taipei, Taiwan, 2018. Photo credit Campus Publishing, Taiwan.
【耶穌的筵席給教會的功課】曾思瀚:教會有無走近貧窮者 還是在會堂等人來?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教會在地上,就是延續耶穌所做的,領人經歷耶穌、得著救恩!」校園書房出版社舉辦2018斯托得紀念講座,大會講員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特約教授曾思瀚博士於七月28日查考《路加福音》及《使徒行傳》進行研經培靈,帶領眾人探索教會及信徒如何在生活中體現耶穌,以及現代教會可以從兩卷經文中學習何種功課。
如果是耶穌,祂會怎麼做呢?
曾博士引用路加福音十四章7-24節赴筵席的比喻,以及使徒行傳三章彼得在聖殿奉耶穌的名為生來瘸腿者禱告的故事勉勵大家:「看到需要就採取行動關懷」,也提醒眾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如果是耶穌,祂會怎麼做呢?」曾博士說,這是很多基督徒在面臨考驗及抉擇時常問自己的。路加福音十四章7-24節記載著耶穌對「地上的筵席」及「神國的筵席」的教導,而這兩種筵席都提到邀請「貧窮、殘廢、瘸腿及瞎眼的赴筵」,這是耶穌藉著擺設筵席提醒每個人:「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好處,只跟有能力回報自己的人來往,而要伸手幫忙那些沒有甚麼可以報答你的人。」也就是說要定睛在將來天國的獎賞,而非今生就得到回報。
他表示,路加福音十四章16-20節中描寫有一個人擺設大筵席請客,但原先鎖定的賓客「一口同音地推辭」(18節),後來主人要僕人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邀人進來。這則是提醒現代教會:「對於那些貧窮、殘疾及流離失所的百姓,我們有沒有走近他們?邀請他們赴神國的筵席,還是我們只是在會堂裏等人進來?」
「教會是愛的群體,要領人經歷耶穌基督的救恩,將所領受到的信息傳遞出去,就像初代教會的保羅和巴拿巴,將福音傳給外邦人。」曾博士表示,當初路加撰寫《路加福音》及《使徒行傳》,受書人是提阿非羅,提阿非羅是羅馬政府的高級軍官,路加希望他能學習知道關於耶穌的事,帶領他歸主。
找到談福音的切入點
曾博士提醒,基督徒不僅要看重靈修,經營自己和上帝的親密關係,也要努力經營自己跟別人的關係,也就是人際關係。一個真正愛上帝,將聖經的教導在生活中行出來的基督徒,一定可以從這人跟他人的人際互動看出端倪。
基督徒週間在生活及職場中,一定有機會接觸到很多未信者,他們有的可能有一些形於外的壞習慣(如講髒話、抽菸)或是不俊美的外型,我們要試著找到跟他們「談福音」的切入點,讓他們知道「耶穌愛你」,願意更深一步認識基督信仰。而這也就是耶穌藉著地上的筵席及神國的筵席的故事,要教導我們的天國價值觀。
曾博士進一步引用使徒行傳二章1-4節說,初代教會在五旬節誕生,宣教的行動就此開展。聖靈降臨在耶穌身上,證明耶穌是上帝的僕人,「可以勝過魔鬼的試探」;聖靈也降臨在每個信耶穌的人身上,無論是使徒還是平信徒、社會地位高或低,聖靈都會在他身上有工作。就像初代教會的信徒不只把福音傳給猶太人,神也讓他們可以講各國的方言,可以遍傳天國的福音。
他指出,使徒行傳二章17節及約珥書二章28節都提到「末後的日子,我(指神)的靈要澆灌凡有血氣的。」這也提醒教會裡的每個人都要宣揚上帝的信息,不僅要看見需要,更要為著人的需要付上行動。
進到那些跟我們不同的人當中
28日聚會最後,曾博士和現場聽眾進行Q&A,針對「基督徒如何看待現在以色列人呢?」及「如何以耶穌的心,去分辨神眼中為惡以及祂所不喜悅的人事物?」等問題提出見解。
曾博士說,據他觀察,目前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是「教會已經代替了以色列,不必理會以色列」,另外一種則是認為以色列「做什麼都是對的」,比較像是錫安主義。他建議教會及基督徒,可以從舊約的先知書所傳遞的內容,從比較公義的眼光及角度來看以色列。
他也回應,耶穌是和罪人走在一起,從路加福音的教導中,神沒有要我們始終與「跟我們相似的人做朋友」,而是要進到那些跟我們不同的人當中,把福音傳給他們。我們基督徒要傳福音,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只跟我們喜歡的人傳;基督徒也都是蒙恩的罪人,神也藉著路加福音三章8節提醒我們:「你們應當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27664#ixzz5RkTJWj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