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道日損,簡單的修練、
#愈少越幸福
.
再說一件事來給大家笑笑,
一直到昨天我才知道、
原來如果我不想讓別人「加我好友」、臉書是可以設定,
看(幹)、我有夠「3C白癡」、是不是?
.
別人可能花五秒鐘就可以設定完成的事、
卻足足要花我五分鐘才設定完、
我真的有「閱讀障礙」---對「說明書」,
明明每個字都看得懂、但連起來就不知道它在講什麼。(哈)
.
早上請學生幫我確定、我是不是有設定成功,
當知道、我設定成功時,好開心。
你一定覺得我很莫名其妙,
「不給加好友」這有什麼好開心的?
我解釋給你聽:
每天都有人要來「加好友」、
我覺得很麻煩、我要花時間去刪除、這是件沒有意義的事、很浪費我的時間。
#我不想浪費我的時間。
.
我一直搞不清楚、
如喜歡我的文,「追蹤」就好了,何必要「加好友」呢?
.
你們自己說,你臉書上加了那麼多好友,你都認識嗎?
很多不認識、對不對?
就算認識、請問有幾個是你有在聯繫的?
沒有、對不對。
所以,除非是真的認識、會做「交流、聯繫」的、
否則,加好友這件事根本沒意義嘛,不是嗎?
.
親愛的朋友,
我雖然有點孤僻、但我不是高傲,敬請理解,
加好友這件事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
我們何必多此一舉、浪費彼此時間呢?
.
#年紀越大越想要簡單、想要安靜、不要複雜。
----------------------
你可能會說,加好友、放在那裡又不會礙著你、你幹嘛在意?
不是的,
每天都有人想要求加好友、然後我就得花「一點時間」去看、看是誰加我,
這件事讓我感到麻煩、浪費時間。就是這樣的。
.
而且我無法理解,
有些加好友的人、我又不認識是你,你幹嘛加我?
尤其更令人不解的是、
一些「袒胸露背」的姑娘,你加我好友幹嘛?
唉、你找錯人啦。我很忙的、而且一點都不寂寞。
而且沒有錢。(大家不要笑)
.
與其加好友,不如在我的貼文裡面「#留言」,這樣比較實際。
(如果我的文、真的讓你有感覺的話)
.
其實我自己也經常在我看到「有感覺的文章」上留言、或按讚。
(不管這個人我認識或不認識)
其實我們都是彼此生命的「過客」,而已
留個言、給對方打打氣、或按的讚、這樣就好。
一切隨緣、
不用刻意、不用有太多的期待與奢求。
.
所以,拜託各位
如喜歡我的文、「追蹤」就好、「留言」就好,
拜託請「不要圖貼」、「不要圖貼」(說兩次、因為很重要),不管哪一種圖貼、 通通都不要,
圖貼對我沒有意義,還要花我幾秒時間去看。
我真的很不想浪費時間。
(好吧、我承認、我很奇怪、我很懶、我很龜毛)
.
最近一直在斷捨離。
清冰箱,清衣櫥,清所有「我不需要的東西」、
越來越感覺、生活簡單、就是幸福。
.
「#少即多」、「#為道日損」這幾個字、越來越有體悟。
(我們真正需要的、真的不多)
.
今天終於更改了臉書設定,刪掉「加好友」項目,舒心啊,
於是順便改了臉書的「表頭」,(「#周敘事」的臉書)
我寫道:
生活,越簡單越好。
我的世界、與他人無關。
.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
追蹤就好、不必加好友。
一切從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72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講者:陶國璋(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為道日損 在 Magrate瑪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要學習任何一樣事情,
包括學業、技藝,專長...等
我們都是必須要不停的精進、努力、才能不斷增加自己的能力與實力!
然而,探求道卻不一樣
要每天減少一些!
減少些自己的欲望
努力有為在每個當下
卻不是太有心而為而為之
自然很多事情都能完成!
套用句現代人常說的:
「斷、捨、離」來比喻一下!
我們常對物品的追求、喜愛的東西
總是捨不得減少!
而我,也是個東西非常多的一個人!
但最近,漸漸感受到
該減少自己的物慾、還有堆積舊物的習慣,也開始定期清理自己的環境,整理掉舊的東西。懷念一下過去的回憶後,拍下照片,我就把東西處理了!
當處理完這麼多東西後,
發現我是不是太常亂買
自己其實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了!
很多東西,我都有了,
為何還要一直買呢?
漸漸地,我開始愈來愈少亂買東西
努力精簡自己的身外物!
此外,我漸漸對理財這件事
有了高度的重視!
身為商科畢業的我,也不是真的很喜歡這些,本來也對投資理財沒有興趣,但是,這件事真的很重要,攸關自己的人生、攸關自己的晚年...等等
漸漸明白,很多事不是喜歡不喜歡
而是必須要這麽做!
慢慢地,我減少些不需要的花費
減少些不需要的局
我多了更多的時間,
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也或許,我想為自己
多存一些健康、體力、和真正的友情
為任何一件事情,
不為目的而追求
只為 #初衷 而持續努力前行
就像是 #為道日損
減少些自己的慾望、貪婪、目的性
只因最純粹的心而去做、循道而行
往往最後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老子 #道德經
#瑪格 #Magrate瑪格
#老子道德經的時尚代言人
#Tao #TaoTeChing
#瑪格悄悄話 #陪你追夢的好麻吉
#brightlife #lifestyle #life
為道日損 在 侯信永-寫字的力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
手寫文|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手寫字|賴榮欽 硬筆師資團隊
#週三限定
#歡迎分享跟寫✏️
·
▍信永老師的硬筆課
📍 嘉義
【楷書課】https://reurl.cc/7olE59 (1/4開課)
📍 台北
・師大班
【行書課】https://reurl.cc/pyr74l
【楷書課】https://reurl.cc/Gr47Op
・天地人學堂
【簽名課】https://reurl.cc/q8p8VR (12/11開課)
📍 線上家教
【簽名課】https://reurl.cc/Ezb8RA
#醜字救星| #美字啟蒙|#人要衣裝字要包裝
為道日損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72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講者:陶國璋(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為道日損 在 老子為何如此說- 四十八章為道日損為學日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 ... <看更多>
為道日損 在 [心得] 為道日損- 精華區Taoism 的推薦與評價
「如何體道」─王師金凌
一、擱置知識
因智力之故,人從懵懂的生物狀態跨入文明,而遭逢社會困境和自然困境。
整個困境的起因就在知識,因為文明是知識的建築。如果要脫離困境,就不能在
知識上繼續積累,即使積累關於脫離困境的知識亦然,它只會讓人繼續陷於困境
的漩渦。也不能拋棄知識,因為拋棄知識這個想法本身就是知識,這將自陷矛
盾。而必須擱置知識。擱置知識不是要放棄知識,毀棄文明。如果認為擱置知識
是放棄知識,毀棄文明,這個說法本身是矛盾的。因為放棄知識這個想法本身就
是知識。什麼是擱置知識?知識擱置之後會有什麼結果?是否社會困境和自然困
境就因此消解?
擱置知識是對知識不作真假、美醜、善惡的價值判斷。《道德經》四十八章
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則無不為。」老子深
知文明是知識的積累,文明的發展和進步仰賴不斷的積累知識,因此說:「為學
日益」。體「道」是足以消融人的心靈困境的精神境界。如果說對「道」的體認
也是一種知識,則它是含容文明知識而又與之不同的另一種知識;如果說體
「道」是一種生活方式,則它是行於文明生活而又與之不同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達到這樣的知識或生活方式所用的方法和建構文明的方法截然相反,建構文明的
方法是積累知識,而體道的方法則是減損知識,而且是不斷的減損。因此說
「損之又損」。然而「損」指什麼?它是怎樣的活動?
二 損的對象
「損」預設了被「損」的對象,對象有何可「損」?對象呈現在意識時,有
四種狀態:一是認識它,二是對它作真假、或美醜、或善惡的價值判斷,三是激
起佔有或控制它的欲望,四是欲望滿足或不滿足所帶來的情緒、情感。
當意識中呈現一對象時,同時認識這個對象,也許認識得不夠完整、清晰,
至少知道有這個對象。由於文化經驗之故,這個對象常落在文化的價值體系中,
而顯出真假、或美醜、或善惡。當對象呈現在意識時,判斷隨之。即使因認識不
足,而一時難以判斷,判斷之意已起。由於深固的欲望習性,如果是生理欲望的
對象,便容易起吞噬或佔有之欲。如果是心理欲望的對象,便容易起控制之欲。
吞噬或佔有顯出據心,將對象據為己有。控制則顯出勝心,意不在將對象據為己
有,而在操縱、支配對象,以顯其權力。
據心和勝心是人的生物本性和社會本性。人的社會困境和自然困境的起因就
在據心和勝心,因此,要「損」的不是關於對象的知識,而是佔有欲和權力欲。
這些欲望又以價值判斷為基礎,如果沒有價值判斷,欲望將無法選擇其對象。因
此,要「損」的不只是佔有欲和權力欲,還有價值判斷。
可是「損」佔有欲、權力欲和價值判斷時,這「損」的意念本身就是個欲望,
也必須被「損」。因此,「損之又損」包含了兩個層次的對象,前者所損的對象
是佔有欲、權力欲和真假、美醜、善惡等價值判斷,後者所損的對象是「損」的
意念本身。這兩種損的對象所用的工夫不同。當所損的對象是佔有欲、權力欲和
真假、美醜、善惡等價值判斷時,其工夫如何?當所損的對象是損的意念本身時,
需起另一損的意念,如此則陷於無窮後退,那麼消弭無窮後退的工夫如何?這兩
個問題是「損之又損」的關鍵問題。況且在損的工夫中,如何知道已完成損的工
夫?依據《道德經》「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說法,損的工夫在無為的精神
境界時完成。而無為是怎樣的精神境界?這是第三個問題。
三 損的工夫和作用
人的佔有欲、權力欲和真假、美醜、善惡等價值判斷外顯為言語和行為時,
其目標在欲望的滿足,它和損的工夫是矛盾的,因此,也不可能從事損的工夫。
如果要從事損的工夫,就必須暫停這些外顯的言語和行為。一旦暫停這些外顯的
言語和行為,則知識、佔有欲、權力欲和真假、美醜、善惡等價值判斷就存在於
意識(心)中,於是損的工夫必須以意識中的這些知識、佔有欲、權力欲和真假、
美醜、善惡等價值判斷為對象。
這些對象(欲望內容)在意識中的狀態是強烈的,如走馬燈快速變化的,於是意
識處於躁動不安的狀態。當人反省時,並不喜歡這種躁動不安的狀態,因此想要
或必須消除種躁動不安。其方法就是使這些意識內容單純化和美化。單純化是為
了對治意識內容走馬燈似的快速變化,美化則是為了對治躁動不安。當意識內容
是屬於真假的事物時,容易使意識追尋究竟的真,直到尋獲為止,而又另起一真
假事物,如是循環不止。於是仍有較弱的躁動不安。當意識內容屬於善惡的對象
時,一方面在知識上欲辨其究竟,另一方面念及惡時,易起憤慨,於是仍有較弱
的躁動不安。如果意識對象屬於美的事物,容易浸潤其中,少作追尋究竟的思維,
即使念及醜的事物,也因不喜而轉移至美的事物,少作追尋究竟的思維,於是躁
動不安漸次輕微。使意識內容單純化、美化的方法就是集中意識觀照一美的事物。
(即制心一處。)然而如何選擇美的事物?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美的事物就在其
中的法地與法天。「地法天」意即「人法天」,為修辭之故而稱「地法天」。所
謂法地,是以大地之物為意識之內觀照的對象。大地上的自然物不以社會上各種
價值之姿成為欲望對象而呈現於意識之中,人不易從中生起佔有欲和權力欲。觀
照既久而深,則欲望漸淡漸消。此即損的初步工夫。然而法地之時的愉悅之感、
美感仍然可以成為欲望對象而執著於此愉悅之境,於是需要進而法天。天是廣大
無垠的,上有日月星辰,有風雲碧空,其性虛而涵容一切,佔有欲和權力欲絲毫
無法沾附。觀照既久而深,心則逐漸虛靜、清明。由此而觀,法地和法天的作用
不同。法地如截斷眾流,(眾流喻紛然雜陳的欲望。)法天則是光明天下。(光
喻清淨本性。)可是法天而清明也可以成為欲望對象而執著於此,於是必須進而
法道。道心超乎法地的愉悅和法天的清明。可是有道可法,則有所執,執於道。
因此必須消融對道的執著,於是有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一切本然,即無道可
法。如是才能臻於無為,也是損的極致。
法地與法天對「為學日益」而言,是損;對自身的意識活動而言,則是觀。
法地以對治勝心、據心為主,法天則以顯露虛靜本性為主。不論從損或觀來看,
都有能損和所損或能觀和所觀之別,則能損或能觀都必須再損或再觀,於是陷入
無窮後退。而消弭無窮後退的方法就是無為。無為不是與有為相對,而是超乎有
為,如果與有為相對,則仍須對無為施以「無」的工夫,如是仍然陷於無窮後退。
此即《道德經》「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意義,「無為」在此是消弭「損」
的無窮後退的方法,同時也是究竟的境界。【這也是《莊子‧養生主》「為善勿
近名,為惡勿近刑,緣督以為經」的深意所在。又比較「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
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二者之別。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
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
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
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亦是此意。其理猶如陽光呈
露,雲霧自然消散,而不是掃除雲霧以使陽光呈露。】
四、體道的境界和世界
在無為的境界中,由於無對,因此涵容一切,名為虛靜。此際,虛靜即心,
心即虛靜,心與虛靜不二。就言說而言,可以說心處虛靜或虛靜在心,心與虛靜
不一。
在虛靜境界中,心可常住於此,也可以動而觀此世界。如果動而觀此世界,
將隨所觀層面不同,而對此或彼層面的世界有不同的究竟智慧。《道德經》說:
「致虛寂,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道德經》第一章又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
無名萬物之母。故常有,以觀其徼;常無,以觀其妙。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
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由於虛靜即心,心即虛靜,因此渾然為一。【渾
然為一則「不二」,也是「不一」。若說「不一」,則心中有二,始能辨其為一,
因此「非一」。若說「非一」,則是「二」或不可言說。因此渾然為一是「一而
非一」。】
當處虛靜而觀世界時,既知其多,又知其本於「一」。那麼如何說明其多而
本於一?萬物雖多,所同者為存在。尋繹萬物所以存在之理,而知其理是「有」。
然而萬物的存在處於生滅之間,已生之前和既滅之後是非存在,如何說明此非存
在的概念?萬物所以有「非存在」,必有其理,此理不能是「有」。「非存在」
與「存在」是相對的概念,既以「有」表存在之理,因此,以「無」表此「非存
在」之理。「無」是個可能性的概念。萬物出有入無,周流不息,這就是復。而
可能性(無)是存在的基礎,因此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正因周流不息,
觀有之時,旋即歸於無。觀無之時,又旋即出有,因些說「故常有,以觀其徼;
常無,以觀其妙」。「常」有時時之義。但是既有「有」,又有「無」,則為二,
而不是處虛靜之時的渾然為一。那麼「有」與「無」所以然之理是什麼?「有」
不能是「無」的原理,如果以「有」是「無」的原理,則「無」的原理必歸於
「有」,如是則陷於循環。因此,「有」與「無」的原理必須本於渾然之一。渾
然之一則名為「道」。【按:「有,名萬物之母。」意謂以「有」指稱天地萬物所
以存在之理。天地萬物不論其殊異如何,由直觀可知天地萬物的共性是「存在」,那麼
天地萬物為什麼能夠存在?如果從時序、歷程追溯使天地萬物存在的最後因,則這個最
後因仍然是個存在物,仍然需要追溯使其存在的原因,從部分預設整體的思維法則來探
索,天地萬物(存在物)是部分的,因此有個「非存在物的整體」作為天地萬物所以
能夠存在的原因,這「非存在物的整體」是個「理」(物循理而有而動,所以名
為「理」),可稱為「有」。「母」以生子,以「有」與天地萬物比喻即是「有
,名萬物之母。」;但是「有」不是「道」,「道」是永恒者(常)、整體者、
無限者、圓滿者,「有」只呈現天地萬物所以存在之理,而天地萬物不只存在而
已,又有生滅現象,「存在」只呈現了天地萬物的一面,是部分的,而「道」卻
是整體的,所以「有」不是「道」。
天地萬物既有存在,又有生滅現象,何以能夠有此「生滅現象」?再由「部分
預設整體的」思維法則,亦有個「非存在物的整體」作為天地萬物所以能夠生滅
的原因,它也是個「理」,可稱為「無」。何以稱之為「無」?天地萬物,就個
體而言,雖然有滅,卻生生不息,生之前與滅之後是無限可能的領域,而不是徹
底否定的虛無領域,若是徹底否定的虛無領域,則不可能有生,遑論生生不息,
這個無限可能的領域未有存在物,卻不是徹底否定的虛無,因此,老子稱之為
「無」。天地萬物都因此「無」而有「生」,此「生」在存在歷程中是個開端,
即「始」,所以說:「無,名天地之始。」意謂「無」是天地萬物所以有始之理。
何以老子所謂的「無」不是徹底否定的「滅之理」?因為「滅之理」本身是個矛
盾的觀念。「滅」此一思想的意義是「生」的否定,「有」的否定,是徹底否定
的空無,但是「滅」此一思想本身卻是「有」,「滅之理」本身卻是「有」。所
以主張「滅之理」(徹底否定)就必須同時主張「有(肯定)滅之理」。人不能
主張「有此」,同時主張「無此」,這是矛盾的,所以不能有所謂徹底否定的
「滅之理」。
既然天地萬物的存在和生滅(生生不息)所以可能之理是「有」和「無」,而
「有」和「無」為二,則仍然是部分的,不能作為天地萬物所以存在、活動、生
滅的最後因。二者既然是部分的,則預設了整體者,這最後的整體者,可以稱為
「道」。】若從虛靜觀此世界而言,此渾然之一不可定執,因為所觀世界出有入無,
周流不息,無「一」可握,無「道」可執。因此道德經說:「此二者(有與無)同出而
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之又玄表此「一」或「道」不可定執。由
此可知,「玄」是體道的方法,即「道法自然」,「道」是處虛靜時所觀的世界萬物生
滅的原理,有、無則是萬物所以存在,所以生滅之理。
這是《道德經》所觀世界的一個層面,而顯出萬物出有入無的玄道。它成為
一種形上學。《道德經》又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
辭。」這又是《道德經》所觀世界的另一個層面,而顯出政治世界的治道。如果
所觀的世界是人的行為善惡,將流露出「仁」、「誠」的儒家思想,而以之為道
德之源;或流露出「慈悲」的佛教思想,以之為解脫之道。這就是無為的精神內
涵及其在世界可能的顯揚內容。
--
傲長嘯
掃蕩胸中不平事
低迴吟
也笑輕狂也笑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95.240
... <看更多>